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006集总释宗通与说通----证第一义谛(四)》正光老师 (原标题:一切诸法都是自心所显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譬如《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佛言:善男子!佛性者(此处的佛性是法身如来藏之意)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落在)空(见)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譬如《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佛言:善男子!佛性者(此处的佛性是法身如来藏之意)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落在)空(见)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第一章引言在第九期的电子报,末学以「从微笑浅谈末那与意识之奥妙」为题,简单的叙述了末那与意识的互动状况。文中对于由意识所启动的「应酬式的微笑」以及潜意识(末那)所直接传送出来而自动产生的「真正的微笑」(DuchenneSmile)作一简单的剖析。其中借用了法国解剖学家杜胥内(Duchenne,Guillaume1806~1875)以神经科学的观点,发现这两种微笑所牵动的脸部肌肉是大异其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种自然产生的微笑又叫作「杜胥内微笑」(DuchenneSmile),因为杜胥内这位法国解剖学家第一次发现了这个自然微笑的神经回路与「应酬式的微笑」的神经回路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它们所控制的脸部的肌肉,当然也是不同的。事实上,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观察到达官贵人或是官夫人剪彩时的笑容,当镁光灯一停,往往笑容同时归于沉寂,一点痕迹也没有。这种笑容我们在百货公司电梯小姐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阿赖耶本心是真正的主人,它能贯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轮回的主体(而非灵魂,灵魂是外道的说法);衪能持一切善恶染净习气的种子往来三世;它能执持色身,当人死后,它才离开身体,又随缘制造来世的色身继续去作业受报;它远离能所分别;它毕竟空也毕竟有;它能生七转识,故有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它有能藏能变及异熟真如体性;它能生一切法—&mdas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阿赖耶本心是真正的主人,它能贯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轮回的主体(而非灵魂,灵魂是外道的说法);衪能持一切善恶染净习气的种子往来三世;它能执持色身,当人死后,它才离开身体,又随缘制造来世的色身继续去作业受报;它远离能所分别;它毕竟空也毕竟有;它能生七转识,故有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它有能藏能变及异熟真如体性;它能生一切法—&mdas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有人亲证阿赖耶识--如来藏本体,以及依如来藏而有的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人无我与法无我,那么这种错误的摄受阴界入为真实法的邪见与执着,就会渐次的消灭了;因此而转依真如阿赖耶识,依照诸地进修的次第,相续不断的转进,使得其余外道见的邪见都不能倾倒和移动他,这就是佛法中所说的入住于菩萨不动地中。再往前进修,而获得十种三昧道门之法乐,为金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对整个法界来说,众生自无始来便有;既然是无始,便没有所谓的第一位众生可言;因为如来藏为自在之法而本来存在,依如来藏而有的众生也无始劫来就不断的出生与死亡,而有轮回不已的现象出生,因此一切众生都是无始的,不能说有开始的时候,即无第一位众生可言。至于「第一个众生」的说法乃是三位差别的心不相应法,此乃假施设法。所以,从整个法界实相的角度来看,无法用假施设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阿赖耶识不生不灭,然菩萨论著有时亦说阿赖耶识是可灭的,如《瑜伽师地论》卷十三,弥勒菩萨言:第一义建立者,谓唯无余依涅槃界中,是无心地。何以故?於此界中,阿赖耶识亦永灭故;所余诸位,转识灭故名无心地,阿赖耶识未永灭尽,於第一义非无心地。此处说阿赖耶识永灭,是指已断我执者,其阿赖耶识所集藏之分段生死种子永灭,永灭的是阿赖耶识的执藏性,而不是说灭除阿赖耶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也就是说:第一丶第七识意根与意识等六识,都是从第八阿赖耶识中出生者;并且出生而现行时,也必须有阿赖耶识作为依止及配合,才能继续出生丶现行丶运转;由此可知阿赖耶识是六根之根源。而六根是万法生起之俱有依缘,若无六根,则一切都不能从阿赖耶识中生起现行,所以说阿赖耶识出生了六根,即是万法之根源,所以万法都要汇归阿赖耶识心体。二丶色蕴五尘及法处所摄之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现在,就请您和末学一起从第五章第一节开始,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为什么宗、说二通不离八识心王所生一切法呢?各位菩萨,您在佛门中修行多年,是不是常听人提起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句话呢?您晓得这句话的意涵吗?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已经指陈了生命的实相,显示出万法的本质了。但是由于大多数人未能证悟实相,所以往往会误会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真正意思;误以为三界唯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是你们应该建立的第一个知见,你应该去观察你的导师、亲教师还有没有深重的众生习性?如果悟后还在习种性位里面,那就表示说这个人悟后没有进步,但并不是法有错误而使他这样。法有没有错误?引据三乘经典来印证,自己就可以很清楚了。我们要说的是:证悟了也只是发起见地的菩萨,他的般若见地还没有通达,离通达位的初地还远着;解脱果上的证量也还没有到达薄地(二果)、离 | admin 2018-07-21 |
![]() |
要修学这六度波罗密多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要饶益诸有情,第二个是要对治诸烦恼。从饶益有情、对治烦恼中,来修集见道所需要的福德资粮,在十住位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亲近真实善知识,接受真实善知识的教导。对于因果的内容,除了于信位信受三宝、信受因果以外,在住位更要能够了解因果内容的差异,例如布施所种的福田及果报的差别,会因为是贫穷田、或者是报恩田、或者是功德田 | admin 2018-07-21 |
![]() |
先说第一种勘验法:观察所悟之心,是否为觉知心?若是觉知心,则非真实心。复观察所悟之心,是否能领受五尘与法尘?若是能领受痛痒冷暖之心,能领受色、声、香、味之心。能了知法尘之心,当知即是意识心,不论所住境界相如何胜妙,都仍然是意识境界;综而言之,若是一念不生之际,仍然能领受六尘、仍然能触知六尘之心,皆仍是意识心。经言“无觉无观,是名心性”,又 | admin 2018-07-21 |
![]() |
」所以「参学者」「多在祖师机锋一转,当体即是」,但「后代人的根器趋于下劣,所以祖师开设方便,立参禅一法」这个说法中,是有一点很重要的地方要加以说明,就是什么是这个「根器」?为什么根器会趋于下劣了呢?这根器下劣了,会如何呢?到底它真正的影想是什么?如何改变自己的根器呢?祖师确实以机锋来开示真心,因为六住菩萨的熏习般若以后,已经理解了真心,这个佛法中的 | admin 2018-07-21 |
![]() |
如果是第一句,譬如有位禅师问云:“你是那一国人?”“我是朝鲜人。”禅师说:“你正要离开朝鲜,准备上船的时候,我就该给你一棒了!”那并不是说禅不可说,而是说禅是个密意,不能明说,因为明说会害人。这意思是说,禅并不是在语言上,也不是在文字上,当然更不在刚刚这一则公案的这一个指头上。可见要会禅呀,真是难。那么禅究竟是什么?&l | admin 2018-07-21 |
![]() |
那么我们讲浅的两点就好;第一点他说:“佛性不可能肉眼看得见的。”有些经典佛说佛性是肉眼可以看见的,有些经典佛讲的佛性意思是成佛之性。他不了解,便举出来与我辩论,其实是他误解了佛的本意,佛不曾颠倒说。第二、他说:“佛说法颠倒,佛在《大般涅槃经》里的开示是:‘世尊难逃人之将死,其言也乱的论定。’”他说世尊讲《大般涅槃经》是 | admin 2018-07-21 |
![]() |
慧的部分要修学百法明门,也就是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两种无我,有了初分的道种智。福德的部分,将近一大阿僧祇劫,不断地救护广大的众生,不断地去摧邪显正所培植的广大福德。于定、慧、福德圆满后,在佛前发十无尽愿之增上意乐,就可以圆满十回向位,成就“如梦观”,现观过去无量世所行种种自利利他的菩萨行,犹如梦中所作的一切事情一样。接下 | admin 2018-07-21 |
![]() |
(2)证悟的人往生极乐世界学佛又是速行道、易行道有七个原因我们这么说:第一、极乐世界没有恶缘,所以我们在那边永远不会造作恶业——我们永远不会被那边的任何五欲所引诱而造作恶业。而且当我们能够离开莲花见佛闻法时,表示性障已经消除了,所以永远不造恶业。在那边所有的众生都具有他心通、天眼通、宿命通,那你想想看,想造恶业的话,能造吗?不能啊!刚一起 | admin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