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诸佛常住甚深经典。不生信乐。复次迦叶。汝所问我。为阿难说。有有有苦乐。无有无苦乐。汝今谛听。迦叶。如来者。非有非众生亦不坏。迦叶白佛言。云何世尊。佛告迦叶。如雪山下有出净光摩尼宝性。有人善知摩尼宝相。见相则知。即取持去。如炼金法。消除滓秽离垢清净。随所著处。本垢不污。所以者何。譬如士夫持灯而行。随所至处。闇冥悉除。灯光特明。彼摩尼宝亦复如是。如炼真 三摩地

2018-07-21

乐欲听受大乘经典。既得闻已欲为一切广宣分别。欲持正法守护正法。为护法故坚持禁戒荷法重担。亦于晨朝从禅定起往至佛所。头面作礼合掌恭敬右绕三匝。修敬已毕却坐一面复有三万六千夜叉神王。其名曰毗沙门鬼王。虚空鬼王。爱德鬼王。毕施鬼王。大璎珞庄严鬼王。一向视鬼王。动大地鬼王。善毛鬼王。善爱家鬼王。摩尼跋陀鬼王。满城鬼王。莲花光鬼王。车轮台鬼王。大海胜鬼王。如 三摩地

2018-07-21

所谓大乘方等经典。当知是经即是诸经转轮圣王。何以故。是经典中宣说众生实性佛性常住法藏。众生不解乃至一句一字。汝今当听。听已即当为汝法藏。汝复当观是经境界。善男子。此经中有诸佛菩萨四百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善男子。此经中有诸法宝藏神通王三昧门。善男子。此经典中有诸菩萨三十六不退智慧宝藏陀罗尼门。善男子。此经复有诸佛菩萨三十三种入众生音大行方便解脱法门。善 三摩地

2018-07-21

大乘经典凡有几种三昧总持。所修行道秘蜜之藏。乐说无碍如来境界。国土世间复有几种。如来大慈怜愍一切。故我今日敢生此问。愿二足尊哀矜宣说。说已我当顶戴受持。时有天子名无尽意在大众中承佛威神。即为梵天而说偈言善哉大梵王问佛真实义佛当如实答广度诸众生应当至心听恭敬而尊重一一方等经恒沙义难解如来王广开阐法界佛得总持法非二乘所解大梵。大乘经义非惟一种乃至万种。 三摩地

2018-07-21

如来今日说是经典。南方世界无量无边恒河沙等诸佛世尊亦说是经。世尊。如是经典名字何等。善男子。如是经典凡有三名。一名大云。二名大般涅槃。三名无想。大云密藏菩萨所问故名大云。如来常住无有毕竟入涅槃者。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故得名为大般涅槃。受持读诵如是经典。断一切想故名无想。善男子。有人亲近无量恒河沙诸佛世尊。于诸佛所受持净戒。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成大功德。然 三摩地

2018-07-21

不舍大乘方等经典。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是三昧。于一切法所见真正。佛言。善男子。若有成就是三昧者。见于如来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毕竟涅槃。则不得名所见真正。若见如来常乐我净终不毕竟入于涅槃。如是乃名所见真正。世尊。如佛所说若见如来常乐我净其义云何。善男子。常乐我净即是如来真实之性。世尊。若如是者。一切凡夫亦得成就如是实性。何以故。凡夫之人亦复计于常乐我净 三摩地

2018-07-21

深乐咨受大乘经典。闻已亦能为他演说护持本愿。毁呰女身甚可患厌性不坚牢。心常修集如是正观。破坏生死无际轮转。渴仰大乘既自充足。复能充足余渴仰者。深乐大乘守护大乘。虽现女身实是菩萨善能随顺一切世间。度未度者解未解者。绍三宝种使不断绝。于未来世当转法轮。以大庄严而自庄严。坚持禁戒。皆悉成就如是功德。于诸众生生大悲心。平等无二如视一子。亦于晨朝日初出时各相 三摩地

2018-07-21

得闻种种深密经典其心欣乐不生惊怖。何以故。如是修学大乘之人。已曾供养恭敬礼拜过去无量万亿佛故。虽有无量亿千魔众欲来侵娆。于是事中终不惊畏。善男子。譬如有人得阿竭陀药不畏一切毒蛇等。畏是药力故亦能消除一切毒等。是大乘经亦复如是。如彼药力不畏一切诸魔毒等。亦能降伏令更不起复次善男子。譬如有龙性甚妒憋。欲害人时或以眼视或以气嘘。是故一切师子虎豹豺狼狗犬皆 三摩地

2018-07-21

何缘不说如是甚深大乘经典。如来何故不以无量方便教大迦叶人中象王诸大人等。令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故不治诸恶比丘受畜一切不净物者。世尊。实无有病。云何默然右胁而卧。诸菩萨等凡所给施病者医药所得善根。悉施众生而共回向一切种智。为除众生诸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障者。贪欲嗔恚愚痴。忿怒缠盖焦恼嫉妒悭吝奸诈谀谄无惭无愧。慢。慢慢。大慢。不如慢。增上慢。我 三摩地

2018-07-21

上一集已经提示《心经》有三个重点,那就是空性心、空相、空性心与空相两者之间的关系;把握住这三个重点,二转法轮的经典就会慢慢通达了。或许有人不相信,就举二转法轮《金刚经》好了,譬如《金刚经》曾开示的所谓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来为大家说明。这里的佛法是指什么呢?如果菩萨们经过前面熏习,应该知道:那不是用纸印刷出来的三藏十二部经,也不是佛用语言文字所 三摩地

2018-07-21

第七个心一般概不知道第七个心是什么,佛教经典将祂命名为末那识,在这八个心当中,负责做决定的就是末那识,譬如我们决定要睡觉,要吃饭等,都是末那识下达指令,我们很难察觉到祂的存在。第八个心第八个心叫阿赖耶识,也称为根本识或如来藏,祂是最神秘的心。因为祂像一台万能的录影机一样,钜细靡遗地记录我们做过的每一件事情。我们完全不知祂的存在,但祂却是每个人的生命 三摩地

2018-07-21

他认为经典又没有讲第八识,经典也没有讲本识,特别在《阿含经》里面都没这样讲,那表示就是没有。其实这就是因为他有很严重的文字障,这种文字障,其实是影响非常多人的,特别是他们很喜欢用文字比对,认为一样的文字就是同样的意思。我们来看看这种文字障的妄念之相,到底长什么样子?譬如有一个人曾经这样说:悲智所言极其准确:真正的无想——涅槃!真正的无想, 三摩地

2018-07-21

而当我们悟明真心见到自性之时,对照佛经即会倍感《心经》的亲切,《心经》所讲如来藏心、众生心不一不异和合运作的亲切,即会明白不仅《心经》是在讲真心实相,《金刚经》、《楞严经》等无数了义经典都不离此,因此我们会于如来藏总相智上通达无碍,亦可为进一步证得与修学般若的别相智以及一切种智打下基础。《心经》最终是在告诉我们,只有这个不生不灭、无苦无乐、不分别诸 三摩地

2018-07-21

由此能兴论主诤,故说唯识经典:如来藏经、楞伽经、无上依经、同性经、不增不减经、显识经、大般涅槃经……等如来藏系经典。则声闻缘觉法与大乘般若空性之争执化为乌有,融合,此第四时第三教——如来藏唯识教也。佛灭前,为示华严法界真实,故说法华,而三教,此第五时也。阿含中之二乘法乃第二时第一教,然已隐含大乘法教于其中,今人不明,妄以如来藏 三摩地

2018-07-21

如佛教根本经典《华严经》(八十卷本)卷十九载,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佛教所说之能造三界的心、识不是一般人所感受到的那个有见闻觉知、能思考、能作主的心——意识、末那识,而是本心根本识—& 三摩地

2018-07-21

综合上面所说,作个结论如下:密教行者误会大乘经典所说,认为识大有了别性,也就是他们所认知的真心有了别性,所以才要保持这个真心,时时觉醒著可以作种种分别,因此落入一念不生而了了常知的离念灵知当中,以证得此一念不生了了常知的意识心,而说已证得涅槃乃至成佛。然而这样的说法,完全迥异于释迦世尊开示真心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分别,与释迦世尊所说的法完全背道而驰 三摩地

2018-07-21

既然在阿含部的《央掘魔罗经》里面说如来藏是持身识,可是第三转法轮的经典也都说:持身识就是阿陀那识,也就是阿赖耶识;由这一点就可以证明: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阿含经、华严经》里面也都说:持身识就是如来藏。现在请大家看,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第四:【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因如来藏故,诸佛不食肉耶?」佛言:「如是,一切众生无始生死、生生轮转,无非父母兄 三摩地

2018-07-21

1、误会的一切法空(1)一切法之内涵在《阿含》诸经里所说的一切法是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三界生灭法,而在大乘经典里对一切法的定义又有所不同,譬如《央掘魔罗经》卷四,佛言:谓如来藏义若自性清净意,是如来藏胜一切法,一切法是如来藏。故佛经中的名词概念在不同的里有不同的内涵,一切法(诸法、万法)有时候既包含三界一切法,也包含出三界之法身(第八识如来藏), 三摩地

2018-07-21

1、误会的一切法空(1)一切法之内涵在《阿含》诸经里所说的一切法是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三界生灭法,而在大乘经典里对一切法的定义又有所不同,譬如《央掘魔罗经》卷四,佛言:谓如来藏义若自性清净意,是如来藏胜一切法,一切法是如来藏。故佛经中的名词概念在不同的里有不同的内涵,一切法(诸法、万法)有时候既包含三界一切法,也包含出三界之法身(第八识如来藏), 三摩地

2018-07-21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弥勒菩萨言:如有一类、闻说难解大乘相应、空性相应、未极显了密意趣义甚深经典(佛二转法轮所说空经),不能如实解所说义,起不如理虚妄分别。由不巧便所引寻思,起如是见,立如是论:‘一切唯假’是为真实,若作是观(一切法唯假)名为正观。彼于虚假所依处所实有——唯事拨为非有,是则一切虚假皆无,何当得有一切唯假、是为真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