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但是见性,有人只见得片段,也有人一念相应见得一剎那之后就消失了,可是也有人见性成片,一切时一切处都能见得清清楚楚了然分明,这种见性须要具备慧力以及定力,缺一不可,此外还要加上福德庄严,如果没有福德来庄严的话,就没有因缘时节可以眼见佛性。所以见性乃至破初参的明心都是必须的。禅应如何修行禅在娑婆世界以明心为标的。那就先要明白“明心”是什么?明 三摩地

2018-07-23

有些祖师打坐的时候一直往心内深观,而让他悟入,但这方法只能见性,不能明心。一般人用此法,一千人中有九百九十九人会落入定境之中,很难悟。用意知法在动中悟入者,其实大部分是藉着前面所说的五种根门的因缘而在动中悟入。譬如说石霜楚圆禅师,悟前参访汾阳善昭禅师的时候,每一次参究的时候,汾阳善昭禅师或者破口大骂,不然就是谈一些不相干的事情:不是舂米就是砍柴,不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见道即是开悟,开悟即是明心,所谓明心即明我真心、明一切有情之真心,明三世十方诸佛之真心,明心之后便能见性。明心见性则断三缚结,永不入三恶道。复于见性后求破牢关,或先深入教典学四悉檀。以四悉檀为方便,将自心所悟所学接引后学。则脚跟稳,心笃定,说法无碍。信者往往因之精进修学,终能断结而得度。此后即以所悟见地广度有缘众生,不至以盲引盲,自他皆能得度, 三摩地

2018-07-23

阿罗汉是如此,而菩萨反过来讲,他却是要证得《金刚经》另一首四句偈,也就是所谓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一首四句偈刚好就是《正觉总持咒》第二句所要演说的不生不灭法的道理。《正觉总持咒》第二句就是涅槃如来藏,涅槃有四种。有刚刚我们所说到的阿罗汉,小乘声闻阿罗汉所谓证得的灭尽五阴十八界,五阴十八界永远灭尽,没有一法剩余,一切生灭 三摩地

2018-07-23

至于识阴的功能,其实就是六识的功能性,也就是眼识能见之性,耳识能闻之性……乃至身识能觉之性、意识能知之性,正是自性见外道最执着的识阴六识的自性。只要把意根、法尘、意识都灭了,就不会有六尘的触,所以种种法都会跟着灭尽,不再有自我的存在了,当然就离开生死轮回苦了!所以灭除识阴就是灭除识阴的苦,识阴炽盛之苦就会跟着灭失,这就是识阴之苦灭除的境 三摩地

2018-07-23

由识蕴六识了别六尘故,便有能见之性、能闻之性、能嗅之性……乃至身识能觉、意识能知之性;举凡此等六识所显现之能见乃至能觉、能知之性的存在,皆是识蕴六识心王运作时所显现之行蕴;能见、……能觉、能知等性的运作过程,亦摄属行蕴。云何六识心之见闻觉知性存在之时亦是行蕴所摄?谓此六识了知六尘之自性存在时,必定同有了别作用伴随运作故,非唯 三摩地

2018-07-23

云何意识觉知心是分别事识?谓意识能见闻觉知,故有如是五种别境心所法,由是缘故即能了别六尘所摄之一切诸法。譬如吾人时闭目,一念不生清净自住时,虽然在座上四个小时的过程中,心中都不会生起语言文字妄想,欲界定或未到地定极为稳定;但是定中忽闻父母或眷属音声时,不须语言文字即能作分别,即能当场了知是父、是母、是子、是女、是兄、是弟、是师、是长辈、是友辈,无有 三摩地

2018-07-23

此外,在五扶尘根面对外五尘时,五色根的神经能够传输外五尘境的信息到五胜义根(头脑)处,由第八识配合外五尘境产生内六尘相分,由意根触觉内相分的法尘境而生起作意的关系,才能由第八识不断流注六转识(识阴)种子,因此才能了知内相分六尘境界,由这内相分的六尘境界来与外境五尘境界相连接,而使吾人有能见、能闻、能觉、能知等性;其实众生都只是接触到第八识如来藏所出 三摩地

2018-07-23

那这一个第八识在《金刚经》里面,或许有位菩萨会说:《金刚经》它是大乘空宗,它是空宗的经典,它没有讲到第八识啊!那我们在其他的单元已经提到过了,我们在这里只要引用一首偈来证明,这首偈就是: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有一些新入门新学的菩萨,可能会怀疑了,我每天在礼佛,我家的佛堂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应该都有佛,应该都有形像啊!乃 三摩地

2018-07-23

这不是像宿命通一样,指定哪一世就能看哪一世;但是所见过去世的事情,往往会是很多劫乃至几万大劫、几千万大劫以前的事,不是有宿命通的人所能见到。所以慰喻有疾菩萨时,只说要忏悔先罪,但不说:要修学宿命通,进入过去世的境界中去了知过去世的事情。以己之疾愍于彼疾,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菩萨应当从自己的疾病痛苦觉受当中,去生起对患病有情的怜愍心; 三摩地

2018-07-23

」「那像妈妈心肠这么好,也是可以帮助很多人的!」母亲一愣,这……超出剧情了!有点腼腆,她嘟囔着说:「我哪有帮过谁?」有啊!妈妈!您曾经说过,只是我都漫不经心,甚至不让您说啊!我惭愧的在心里低呼着!跳出了既有的框框,就不必刻意配合「韩剧时间」才能见面了,不再是被动的响应母亲的牢騒,而是主动的、快乐的和她一起讨论:「当初为什么要帮他(她)? 三摩地

2018-07-23

第二次禅三——见性善男子!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不能亲近善知识故,虽有佛性,皆不能见,而为贪、淫、嗔、痴之所覆蔽。——《大般涅槃经》这时候刚好又要禅三,恩师催了三次,说我有见性因缘,一定要我报名;更表示台中道场等禅三回来之后再找,于是我就因此报名禅三。禅三前开始用功,虽然之前看话头已经看了将近三年,早已一念相续,但恩师要我看得更细&m 三摩地

2018-07-23

五胜义根的话,则是不可见而可对的,就是外观上虽然不能见,但能以意识觉知它的性用存在;五胜义根聚集在头部,就是我们的大脑。这两种五根都是由阿赖耶识藉着意根、无明以及父母四大为缘所变生出来的,是阿赖耶识的所缘境。阿赖耶识藉着五扶尘根来触外五尘,然后在五胜义根处变现出犹如外五尘的内相分五尘境;意根触内相分五尘上的法尘,为了想要进一步觉知,就会让意识以及眼 三摩地

2018-07-22

”现前必定见佛指的是此生必定能见佛,若是来生修到这样理一心的境界,那就是“当来”必定见佛。因为大势至菩萨说忆佛念佛,不是持佛名号来念佛,不是观想佛身来念佛,而是以心忆心想的方式来念佛;既然没有佛的名字、形像,那其实就是无相念佛,念的就是没有形像的法身佛。所以这个见佛是见自性佛,是见自性弥陀,见诸佛的法身,见一切众生的法身,而不是感应 三摩地

2018-07-22

阿罗汉是如此,而菩萨反过来讲,他却是要证得《金刚经》另一首四句偈,也就是所谓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一首四句偈刚好就是《正觉总持咒》第二句所要演说的不生不灭法的道理。《正觉总持咒》第二句就是涅槃如来藏,涅槃有四种。有刚刚我们所说到的阿罗汉,小乘声闻阿罗汉所谓证得的灭尽五阴十八界,五阴十八界永远灭尽,没有一法剩余,一切生灭 三摩地

2018-07-22

六、要归依菩萨戒的精神,才能见性;而菩萨戒的精神就是归依大乘法,不归依声闻法;是归依证得大乘果的菩萨僧,不是归依证得声闻果的声闻僧。如果是归依证声闻果的声闻僧,就很难眼见佛性了,也是违犯菩萨戒的。《大般涅盘经》卷26佛开示说:「戒复有二:一、声闻戒,二、菩萨戒。从初发心,乃至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萨戒。若观白骨乃至证得阿罗汉果,是名声闻戒。若 三摩地

2018-07-22

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大宝积经》卷116)。念佛可以念到念念之中,看见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就是证得三世诸佛的实相如来藏,也就是开悟了。然而这样经由持名念佛而开悟证入一行三昧是有条件的,世尊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就是想要藉这持名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这些光芒,都须有天眼才能见到;无天眼者,要在某一特定状况中才能见到,不是时时可见的;微细殊胜的妙光,也须有较高的天眼才能看得到。(原标题:轮宝与光环) 三摩地

2018-07-22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须菩提,若菩 三摩地

2018-07-22

则观唯是五蕴、四大等和续幻现生我,虽不彻见色识等皆空,亦何为不能见生我是空乎?故分别不深者,观只有六根等未尝不可悟生空;特推求深者,进执蕴、界等为实,认作生缘,佛乃说不达无相则无解脱。龙猛正为对破一切有执之小乘,乃夺之云不达一切法空,亦不能得二乘解脱。月称执之过甚,遂与各派抵牾。卒云:声闻乘中说法无我,仅略说耳;于大乘乃圆满广说法无我义。则略说乃等 admin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