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十五者无相念佛之知觉心:今时因拙著《无相念佛》一书而学会无相念佛者渐众,然有部份人于学会无相念佛时,即以无相念佛之觉知心做为自心真如,此亦错会,仍是意识心;必须进前参取自身一向远离见闻觉知之自性真如,如拙著《悟前与悟后》所示:以见闻觉知心觅取离见闻觉知之心,见闻觉知心与离见闻觉知之心一向并存,非以灭却见闻觉知心而可谓为「觅得离见闻觉知之真如」也。(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明心真的很难,而「断我见」只是明心的第一步!断我见就是把虚妄的见闻觉知心舍掉(否定它),而明心就是找到我的真如心〔阿赖耶识〕究竟是哪一个心?您要怎样「了生死」啊?有人说「我有大神通」,藏密的喇嘛们说「我有修无上瑜伽」,或者说「我有观想大威德天,所以有大威德」,或说「我有四禅八定的功夫,能入非想非非想天,能一念不生,离念灵明」等等;这些境界确实都 三摩地

2018-07-23

所谓异生性,就是仍然保有下坠三恶道而成为异生有情的自性,也就是无法在未来永远当人(不论是当人类或欲界天人、色界天人),舍寿后及未来世都还有沦坠三恶道而成为异生有情的功能性存在,这就是具足异生性。永离凡夫性就是永离异生性。永离凡夫性的意思,是说已经断除三缚结,永离三恶道——永远都不会再造作使自己沦坠三恶道的事——名为断除异生性。异 三摩地

2018-07-23

像前面这段,说要依于无杀生、无偷盗、无邪淫、无妄语、无悭贪、无恚害、无憎嫉恼、无增上慢的法,来断除杀生、偷盗乃至憎嫉恼、增上慢等烦恼,其实意思就是说:要依于本来自性清净的如来藏心,因为祂是从无始以来就离于种种烦恼,从来不和诸种烦恼相应;要依于这样的真实清净心来断除烦恼,才是佛法的正修行。那么关于断除憎嫉恼的部分,世尊是怎么说的呢?世尊开示说:居士啊 三摩地

2018-07-23

烦恼障扰乱众生的身心,使众生轮回生死,所以它是生死的根源;烦恼障的根本自性就是惑种,因为所谓的烦恼不是只有像表面上所看到的,追究其根源就是我见、我执。所以二乘人见道断我见而证初果时,断烦恼障中分别所生的惑种,断了错误所生的知见,就不会再落入修行的歧路中;但还没有断除俱生的烦恼障中异生性的种子,也因为尚未断除俱生的我执,所以阿难尊者乞食时,被摩登伽女 三摩地

2018-07-23

」要在境界当中去改变我们的习性──自性清净本心第八识所含藏七识染污、热恼、不可爱的杂染种子,这样习性才能有机会被汰换──所谓「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文章转贴自《华严圣境故人来》(原标题:生活中的佛法—改变习性) 三摩地

2018-07-23

更何况证得解脱果的二果至四果圣人,心已纯直,不再谄曲,而又知道大乘法义确实胜妙于二乘菩提极多;他们也已知道五阴我之虚妄,何需为了一世的名闻与利养,而与证境胜妙于自己的菩萨们相诤?也清楚的了解到大乘法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不是自己所能亲证,知道自己的解脱果证量确实无法了知菩萨的般若妙慧,也了知菩萨的般若妙慧及所说的解脱法义,都不违背自己所证的解脱见地与证 三摩地

2018-07-23

相同的,阿赖耶识与无明七识共俱而受染污,染污之因是来自于七转识,七转识的染污种子「溶解」于如来藏中;七转识的染污种子是「溶质」,如来藏只是提供染污种子溶解的环境而已,但如来藏的自性并不转变。当如来藏与七转识的染污种子和合运作而名为阿赖耶识,这个时候阿赖耶识仍然具有如来藏自身所有的性用,只是众生为无明染污所覆,故无法了知而已。这是众生意识思惟的局限性 三摩地

2018-07-23

想要踏入「真正的如理作意」之门,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而入于中道之门,并安忍其本来、自性、清净、涅盘之中道性,是必经、也是唯一之路。如是,方堪依之修学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二种无我以至通达无碍。一个契证阿赖耶识而迈入相见道位且深入观行的人,一定能如理作意、如实了知:如来藏之性用,在众生因地时之阿赖耶识位已是深不可测,何况如来藏于佛地时之 三摩地

2018-07-23

《六祖坛经》里面有记载,除了六祖依于《金刚经》而开悟之外,悟道之后写了《证道歌》的永嘉玄觉禅师,他在《证道歌》里面,提到自己所证的一样是如来藏,一样是六祖在《六祖坛经》所交付给他的们,提醒他们的、吩咐他们的、嘱咐他们的那个,所谓自性能够含藏万法—名含藏识—那一个第八识。那这一个第八识在《金刚经》里面,或许有位菩萨会说:《金刚经》它是大乘空 三摩地

2018-07-23

」像这样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众生真的很难了知!所以佛在《胜鬘经》中,曾随喜赞叹胜鬘夫人:「如是!如是!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如是二法,汝及成就菩萨摩诃萨乃能听受,诸余声闻唯信佛语。」(《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当胜鬘夫人向佛提出众生难以理解的法时,佛即随喜赞叹说:「就是这样 三摩地

2018-07-23

法身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讲第八识,另一个是说你修到佛地时,成就自性法身,也就是诸佛都有的自受用身,因为这个自受用身永远不坏,并且以五法为身,所以称为法身。诸佛的自受用法身永无坏灭时,这叫作坚固身。还有第八识法身,也是没有毁坏时,所以也是坚固身。我们的色身是不坚之身,要怎么样用这个不坚固之身,拿来做个工具去换取未来三大无量数劫后的坚固法身?乃至在这一世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众生轮回生死,并不是因为无始无明,直接的原因是一念无明;因为无始无明不会遮障佛出离生死,阿罗汉们都没有打破无始无明,照样可以出离三界分段生死,所以无始无明并不障碍证得无余涅槃,但是会障碍证得大乘涅槃,也就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及佛地的无住处涅槃。众生轮回生死的主要根源是一念无明,为什么叫作一念无明?有两个原因:因为常常都是一念心动而执着于我,或者执 三摩地

2018-07-23

但菩萨不是,菩萨是依真如心的真实性、如如性、无我性的自性,去观察五阴我、十二处我、十八界我的虚妄不实,但是无妨让蕴处界继续现行,而转依于真如心的清净性来修行善业;这就是佛菩提在熏习的过程当中,知见大异二乘菩提的所在。如果能够这样做,就是在熏习你未来真修诸地圣道的种性。因为你依止善知识的教诲而观察真如心离一切障、具一切功德,而以阿赖耶识的真如法性做为 三摩地

2018-07-23

五祖知道这是神秀写的偈子,就找了神秀来,告诉他说:你作这个偈,显示你还没有见到本性,只到了门外,但还没有进入到佛法的殿堂内,像你这样的见解,想找到无上菩提,是了不可得的!所谓无上菩提,必须要在言下能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这个本心是真实而如如、本不生灭的,如果能找到这个出生万法的本心,则一真一切真,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而无有凝滞;如果能找到这样的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证悟之后得要转依如来藏的自性清净湼槃,使觉知心转依于如来藏的真如体性来安住,然后来转变意识和意根以往的惯性,转变成功以后,往世和今世学法前所造作熏习的不良惯性力量消失了,那么业就转了!除了往世所造恶业的怨家来寻仇报復以外,自己相应的业力已经是不存在了--摘录自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原标题:什么是业) 三摩地

2018-07-23

一看之下,才知悟前与悟后真是天差地别,本来不懂的悟后都懂了;原来《金刚经》、《心经》都在讲真心如来藏、本来自性清静涅槃、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真是甚深及甚深。以前总觉得喜、怒、哀、乐是那么样的真实,所以觉知心才是我,从来不感觉觉知心的虚妄;悟了以后才知道我是如来藏所生、我们的色身也都是由如来藏所生,如来藏(阿赖耶识)才是真正的主人。明心回来之后看猫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也是这样,一方面彻悟自性本来无生清净,另一方面透视人间诸法,皆是梦幻泡影,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自明白之后,发心修行至于福德有余,就要深涉国家社会服务人群,利生,令一切有情,也要觉悟真理,自利益人,这才叫做觉有情的意趣。照这样说来,菩萨的正义,要能觉悟,悲愿修行等条件,方称菩萨的资格,并不是同一班凡见偶像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上品上生是摄受已经证悟的菩萨,或者是淳善的大心菩萨,何以如此呢?我们来看一下上品上生具备的条件中: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三心必须具足的发起!但是这三心的具足,那必须真正证悟了以后才容易发起!也就是说要透过体究念佛而证得自性弥陀以后,因为真实证悟而能够转依成功者,他就可以具足发起这三心,因此他求愿往生极乐世界时,就能够上品上生。如果是错悟的人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说如来藏具足无漏无为性与具足无漏有为性,这个无漏无为跟无漏有为,我们其实可以《六祖坛经》慧能祖师他那个自性偈,就是开悟的时候所说的自性偈,来这样子的一个相对照。因于五祖三更袈裟裹住,为他讲说《金刚经》,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的时候,六祖大悟之下,他说了一个自性偈,很多人都知道,我们来念一下: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