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六祖惠能大师悟道的时候说: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能找到自性的人都会明白这个道理,都会支持善知识弘扬大乘。因为中国本来就是大乘佛教基地,在有生之年盼望能恢复大乘佛教基地,是我们每个佛的愿望,因为大家都能学到佛陀,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解脱。佛在时期就说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智 三摩地

2018-07-21

而是指亲见自性弥陀---明心见性。接下来这一段说「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从这一段便可知道前面所谓的「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不是看见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而是说明「心眼开明」---开悟的人所亲证的境界。此观修成时必能一念相应,见到自性弥陀,知道如何是佛心!如何是真如,并眼见佛性。诸佛的心,就是大慈悲的心,这个大慈悲叫做 三摩地

2018-07-21

念佛人进入果地无相念佛阶段,很清楚的明白真如之后,每天晚上跟自性弥陀一起睡觉,每天旱晨跟自性弥陀一同起床,他证了真心、真如、自性弥陀这个空性的真实存在,可是啊!他还没有亲见佛性。因此,如果知见不够,就会停顿在这个阶段,执着于这个空性里面,那么他就会偏于空而没有办法进入实相,这个阶段还不是保任的时候。如果知见够,就知道应当再继续体究,求见佛性,如果有 三摩地

2018-07-21

佛性不等于如来藏,但亦非如来藏,与如来藏不一亦不异,但亦一直不离六识心的见闻觉知性,但是众生都看不见,二乘圣人也都看不见,所以错会见性境界者,都是在六识心的见闻知觉等虚妄自性上面用心。这公案,是大慧特地举出来教大家:除了明心以外,还得要在眼见佛性上面用心,不可单以明心开悟为满足。再举一则大慧宗杲禅师已得眼见佛性证境之开示证明如下:【师一日云:菩萨人 三摩地

2018-07-21

佛性不等于如来藏,但亦非如来藏,与如来藏不一亦不异,但亦一直不离六识心的见闻觉知性,但是众生都看不见,二乘圣人也都看不见,所以错会见性境界者,都是在六识心的见闻知觉等虚妄自性上面用心。这公案,是大慧特地举出来教大家:除了明心以外,还得要在眼见佛性上面用心,不可单以明心开悟为满足。再举一则大慧宗杲禅师已得眼见佛性证境之开示证明如下:【师一日云:菩萨人 三摩地

2018-07-21

《三自性论》,为近来发现之梵本,古代未汉译,或已失译。三、论书注释1.《摄大乘论释》,共有:陈真谛、隋代达磨笈多与行矩、唐玄奘等三个译本。2.《大乘庄严经论释》,注释《大乘庄严经论》(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之外另一现存的重要著作之一,集种种之因缘譬喻以劝诫众生)。3.《中边分别论释》十五卷。4.《法法性分别论释》。四、,如《俱舍论》三十卷、《广百论》、《菩 三摩地

2018-07-21

从此就可以现见:某一法本来就是属于如来藏的自性,某一法是直接从如来藏中所出生,某些法是从如来藏中间接或辗转出生,但是全都和合为一个有情,而无非都是自己的如来藏。这时就能以如来藏来贯串一切法,全部都能一以贯之,这才是真正的一贯道呢!菩萨们在明心破参以后,一定要继续进修,而把诸法给贯通起来,也就是以一个如来藏法来贯通一切法,这样才能离开别人的笼罩;否则 三摩地

2018-07-21

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就是离开蕴处界,不受一切烦恼的系缚,因为他本来就是自性清净涅槃的本际,所以他本来就不受一切烦恼的系缚。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说一个菩萨如果能够远离无明,不被无明笼罩,而且能够令烦恼不得自在,而让菩萨在一切烦恼中都能够自在地修行,这样才是离对,这样才是依于如来藏来修行,而能够获得离对的境界。接着说,如果说一个菩萨能够除掉烦恼障以及智慧障 三摩地

2018-07-21

菩萨依这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次第而修,开始修学法无我。菩萨所证的明心开悟的智慧是人无我,可是这个人无我不同于二乘的人无我,因为他有本来自性清净涅盘,他证得法界的实相:我是这个心,佛是这个心,三界九地通通是这个心。可是菩萨不是去观察蕴处界空,不是从蕴处界的无常空或者缘起性空现观而得,他是从证得真如,由真如再来反观蕴处界空,所以《楞伽经》告诉我们:「云何菩 三摩地

2018-07-21

”如来藏心,体无生死,自性清净,《胜鬘经》云:【胜鬘夫人说是难解之法问于佛时,佛即随喜:如是如是!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萨摩诃萨乃能信受,诸余声闻唯信佛语。】马鸣菩萨于《大乘起信论》中既已明示此难可了知之理,今逢导师的《起信论讲记》为众进一步开示大法 三摩地

2018-07-21

成性自性具足圆满,是故佛地真如唯带旧种,不受新熏,识种流注已断,离变易生死,得无住处涅槃及一切种智,不共等觉菩萨。七种性自性及七种第一义菩提具足修证,过恒河沙数上烦恼断尽——尘沙惑已尽,从此以去永无异熟果,金刚道成,永无识种生灭。证得过恒河沙数所应证之一切法,住于法身佛境界;不须经由前七识,而直接由真如与有缘佛子相应,法身功德圆满成就,是 admin

2018-07-21

这就是我刚刚讲过的,成为阿罗汉却还不知道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是什么?可是你一旦明心了,当场就可以把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从四个面向来现前观察、证实祂:是不是本来性?是不是自性性?是不是清净性?是不是涅槃性?这都是阿罗汉们所不知道的。所以说:如果要修学佛法,下至修学罗汉法─即使不修学佛法而只修罗汉法─也都必须依八识论来修。如果不依八识论来修,那是连罗汉法都修不 admin

2018-07-21

已成就十信位修习对于三宝以及因果具有信心而进入住位的菩萨,经过初住位到五住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福德资粮的修集后,进入六住位中,一方面先要证得声闻解脱道的见道,就是要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这三缚结;另外一方面,才能够经由般若中观的熏习建立知见,再藉着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成唯识论》卷九),这大乘四加行的寻思与现观,在六住位满心时,一念 三摩地

2018-07-21

若如此,则佛在各世界示现的应化身应伴随着无垢识,而非只是无垢识所流出而进入众生心中的相分,此正确吗?答:《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二:【善男子等!唯一佛宝具三种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第一佛身有大断德,二空所显,一切诸佛悉皆平等;第二佛身有大智德,真常无漏,一切诸佛悉皆同意;第三佛身有大恩德,定通变现,一切诸佛悉皆同事。善男子!其自性身无始 三摩地

2018-07-21

那何谓佛非非万能呢?佛非非万能最主要是说,我们都有一个自性佛,我们都有一个如来藏,那这个如来藏是出生一切万法的根本。也就是说,这些山河大地乃至于我们的五阴身,全部都是如来藏所出生的,所以我们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切法界、一切法界的法性,还有三世一切佛,全部都是由如来藏所出生的。所以,佛非万能,非非万能。阿弥陀佛!------ 三摩地

2018-07-21

当你全都找出来时,就已确认了知心、觉知心是虚妄法,是依他起性而缘起性空,并无自己就能单独存在的自性,这样才算是真正的断了我见。大乘别教见道前有四加行,四加行就是让你现观能取与所取都是虚妄法,完成现观时就断了我见。接着就是大乘的真见道,就是明心而亲证如来藏了。在断我见的前提下证得如来藏阿赖耶识,你就不会再轮转生死,也不会退转了!永远不会再去怀疑说:这 三摩地

2018-07-21

这位明心的菩萨,也可以同时现前观察这个如来藏是有自性的。因为祂能出生五阴十八界,祂还能出生山河大地、宇宙万有;明心的菩萨可以现前观察,证实如来藏确实有这些功德;所以说祂是有自性的,不只是名言施设。当代有些名声响亮的大法师们胆子很大,把佛所传的如来藏否定了,说如来藏只是个名言施设,公开宣称没有如来藏这个心可证;但其实,如来藏是确实存在的,也是可以实证 三摩地

2018-07-21

法身、涅槃、离自性者,亦谓真如也。第八识即是法身,是一切法之根本故,大圆镜智之所从生故,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五分法身,皆从之而生,故名法身。涅槃即是法身真如之别名,涅槃乃依真如不受生之现象而立名,非离如来藏而有涅槃可证,是故涅槃非是死已断灭。法身者有自性法身与自受用法身二种,自性法身谓佛地真如纯净无瑕,第八识中唯持旧种,不受新熏,不复有种子 三摩地

2018-07-21

诸佛都有三身,或谓三身为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或谓法身、报身、化身等。关于三身,《成唯识论》卷十载,诸佛法身即是无垢识,无形无相,究竟清净。诸佛之报身复有两种:一为自受用身,为诸佛自受用广乐之身;二为他受用身,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身量广大庄严,尽未来际恒为地上菩萨宣说种智。变化身是诸佛以成所作智及神通力,应世间众生得度因缘成熟,而于十 三摩地

2018-07-21

法身、涅槃、离自性者,亦谓真如也。第八识即是法身,是一切法之根本故,大圆镜智之所从生故,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五分法身,皆从之而生,故名法身。涅槃即是法身真如之别名,涅槃乃依真如不受生之现象而立名,非离如来藏而有涅槃可证,是故涅槃非是死已断灭。法身者有自性法身与自受用法身二种,自性法身谓佛地真如纯净无瑕,第八识中唯持旧种,不受新熏,不复有种子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