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自性无形无相,虽觌面相逢,要且难睹,非言语之所能诠。又如何能以语言分付?这一问可谓绵中藏针。]圆修禅师道:“你试道看。”通际禅师便礼拜。圆修禅师道:“也当不得。”通际禅师一听,便转身退出。过了几天,圆修禅师见到通际禅师,便问:“只如百丈于马祖喝下,得个甚么?”[该公案的具体内容,参见“百丈怀海禅师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这里的“者个”指代自性。禅宗语录中,这种用法很普遍。]2.有僧问:“见性成佛是否?”无念禅师道:“是。”那僧又问:“性能是无形底,如何得见?”无念禅师道:“性是有形底,只是你不见。”那僧道:“请和尚指出我看。”[凡夫闻说性是无形的,便执着于无形,殊不知有形的万物当体即性。可是若说性 三摩地

2018-07-20

乃至印顺法师与星云法师二人,正当极力否定如来藏时,其如来藏依旧离言、离知、离尘而自在运作于彼身中,不论印顺与星云是否承认其存在,皆是本已自己存在,本性清净,非从修得,非依缘生;正当彼等二人极力否定自心如来(如来藏)时,其自心如来(如来藏)依旧秉其清净无瞋自性,自在运行于彼二人身中,不因彼二人之否定而有异行、异性。由如来藏有此普门示现之奇特性故,说如 三摩地

2018-07-20

是故丹霞见僧执著木佛表相,不敬各人身中自性佛,不敬法身佛,乃取名贵木佛烧之,乃于佛殿中小便,更道:“何处无佛?教我去何处解手?”欲令亲证各自之法身佛也!翠微禅师则反之,欲令众人莫轻伊罗汉,所以者何?谓罗汉虽未能明禅宗祖师所悟般若,不入菩萨正位,难晓禅师智慧;而诸俗人尚且不知解脱道正理,何况能知禅师所悟般若正理?何得以错悟之凡夫身,轻伊罗汉 三摩地

2018-07-20

“巨海茫茫性海清”,就是大海茫茫,但是我们八识的性海、自性的海,应该是清净的。“何分江渠与沟坑”,管你所谓百川汇归大海,世间上的一切都是从我们“唯识所辨、唯心所现”。世界的现象既然是和我们心识的本体融汇一起的,那么“归来一滴曹溪水,洒向云厨味自珍”。你求学读书也好,求法问道也好,当你回来的时候,所获得的知识与 三摩地

2018-07-20

”道吾禅师听了就回答说:“真心自性的境界并不是什么体性都没有的顽空,空无、虚空也并不是真心法身的体性境界。这就是地大与真心法身的关系,其余水大、火大、风大也都是一样的。”南泉听了道吾禅师这么说明了以后,没有违背前来所说赠与长裤之言语,乃持一新长裤赠与道吾禅师。一般禅师居士若开示空性,往往作如是道:一切法缘起无常,没有真实不坏之体性, 三摩地

2018-07-20

”星云法师教人“把握真如自性”,举偈释云:《丽日昊天照寒空,风自西兮云自东;好把绳头牢稳住,莫随流水任漂蓬。倘若一个人把自己的真如自性发扬光大,就好像万里无云的晴空,一轮太阳在那里照射,这个时候你尽可以逍遥自在,管他风向西边吹去,管它云向东边飘去,境界、是非、外面的好坏,都可以不去管它,只要把自己的本性自心照顾好。……&he 三摩地

2018-07-20

”如今阅读平实之著作已,已知一念不生之知觉性乃是意识心之自性,乃是缘起性空之法,非是实有常住之金刚法,四阿含诸经明说之文俱在,第三转法轮诸唯识经佛语现在,则应殷勤探究第八识实相心之所在,求觅自身本有之空性实相心,求觅从来本离见闻觉知之实相心,求觅本来不曾稍起烦恼、本来不起妄念之第八识实相心,方能入于证悟贤圣之列,方入菩萨数中。若仍如今日之尚未 三摩地

2018-07-20

一切有情众生之真心,皆是常住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境界中,从来本是清净心,不须吾人去加以清洗;只有祂所含藏的我们七识心种子,方是染污者;此七识心现行时,即成染污心。真心第八识与七识同时同处而运行,七识心于贪染境界中起染污心行时,真心虽配合运作,却从来不于六尘万法中起任何贪染心行;根本不须依星云所说之谬见而行:“你要洗,洗一洗、清净 三摩地

2018-07-20

人人都有一个灵山塔,有个真如自性、一个佛性,我们也可以向灵山塔下修。这一首诗偈使我想起:当初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在世经常行善,好多人都想到普陀山去看观世音。有一个屠夫他非常不孝顺父母,但是对观世音非常虔诚,一心一意赶到普陀山去朝山,要见观世音,……(故事譬喻,略而不录)。所以,观音菩萨都在自己的家里,佛祖就在我们的心里:堂前双亲你不孝,逢 三摩地

2018-07-20

活在当下者,亦复如是:正当见闻觉知六尘而了了分明时,乃至处于六尘中都不执著六尘、都不执著自己者,若不断除“觉知心常而不坏”之恶见者,依旧不能证得声闻初果,何况能证得声闻阿罗汉所不能证得之大乘般若智慧?般若智慧之发起,要因亲证如来藏而现观其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得,然后意识觉知心转依如来藏本来所住之中道境界,以之为实相境界,如是而生起般若智慧乃 三摩地

2018-07-20

若人欲会祖师禅,且与平实同探马祖看水公案:一日,麻谷山宝彻禅师随马祖行路之时,犹未证悟故,便请问云:“如何是大涅槃?”大涅槃者,谓从来无出无入、从来不堕生死亦不入涅槃,此乃禅宗证悟者所住境界,即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也;此涅槃非是佛地所证之无住处涅槃,不可混为一谭也!马祖大师见问,便回答云:“急!”麻谷禅师当时未悟密意,马大师这个机 三摩地

2018-07-20

由是正理,欲证真如者,欲求临济禅之开悟者,皆当求证阿赖耶识心体所在,证实阿赖耶识确有心真如性、及心生灭性,则能具足现观圆成实性,圆成实性乃是具足世间出世间法之第八阿赖耶识之自性故。如是实证阿赖耶识者,方是真实之临济禅之开悟也!如今星云法师却不肯如此修证,却依印顺之人间佛教谬论(注),依藏密应成派中观之邪见,认定唯有六识心,不承认有第七八识,便不肯求 三摩地

2018-07-20

”星云法师解释此一公案云:《神光慧可于找不到入处,而有一个转身入处,终于豁然大悟,我们的烦恼本空,罪业本无自性,识心寂灭,没有妄想动念处,就是正觉,就是佛道。如果能够保持一颗平实不乱的真心,佛性当下就会开显。》(佛光《石头路滑》页23)平实云:由星云法师所说之此段文字中,已可确定星云法师自以为开悟之境界者,即是一念不生之境界,即是误认一念不生时 三摩地

2018-07-20

行者曰:“和尚为什么礼俗人?”师曰:“汝不见道:‘尊重’?”星云法师云:《禅宗不立语言文字,实在因为语言文字不能表达自性真如的本来面目。六祖惠能大师当初未到黄梅时,就能听经解义,但对自家大事并未契入;到了五祖那里,虽终日在磨坊里作苦役,不曾阅经读藏,但终能明心见性,可见悟道非从文字上得。藏经楼上的禅者,虽不看经,却能老 三摩地

2018-07-20

人为什么会迷惑?总是因为虚妄盖覆了真心,永嘉大师说:“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即此义。》(佛光《没时间老》页213、214)平实云:不论星云法师承不承认佛光禅师即是其化名,但凭此一公案之举示,已经可以证明星云法师之“悟”处了也!所以者何?谓真悟之人绝对不 三摩地

2018-07-20

”古来错悟之师,都将六祖当年所说“本来无一物”之偈,认作是证悟之偈;却不知真悟之人绝不作是说,谓如是偈意中,只显示“一切法空”之认知尔,根本尚未证得如来藏,何曾有证悟之处?必也后时入得方丈室中,五祖为之明言开示之后,说得如是言语时方是真正之悟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三摩地

2018-07-20

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否。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 三摩地

2018-07-20

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 三摩地

2018-07-20

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惟垂大慈。开我蒙吝。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即时。如来敕罗睺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否。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