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尔时舍利弗从三昧起,行诣佛所。偏袒右肩,头面作礼,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所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令人信解。佛告舍利弗:汝见何利,叹言希有:如来所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令人信解?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在静处每作是念:‘世尊乃于无名相法以名相说,无语言法以语言说。’思惟是事,生希有心。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是事希有,第一希有,谓是 | admin 2020-06-14 |
|
《妙法莲华经》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妙法莲华经》卷第一<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jué)山中,与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dài)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其名曰: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旃延、阿耨楼驮、劫宾那、憍梵波提、离婆多、 | admin 2020-06-14 |
|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譬喻品>第三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今从世尊闻此法音,心怀踊跃,得未曾有。所以者何?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授记作佛,而我等不与斯事,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世尊!我尝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说所因成就阿耨多 | admin 2020-06-14 |
|
时舍利弗语龙女言: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言:我献宝珠,世尊纳 | admin 2020-06-14 |
|
说是语时,十方无量分身诸佛坐宝树下师子座上者及多宝佛,并上行等无边阿僧祇菩萨大众,舍利弗等声闻四众,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尔时宿王华菩萨白佛言:世尊!药王菩萨云何游于娑婆世界?世尊!是药王菩萨有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难行苦行?善哉,世尊!愿少解说。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 | admin 2020-06-14 |
|
佛说是经时,普贤等诸菩萨,舍利弗等诸声闻,及诸天、龙、人非人等,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去。 | admin 2020-06-14 |
|
佛告舍利弗。随汝所问我当为说。时舍利子即以伽他请世尊曰。大师所授记当来佛下生彼号为慈氏如前后经说唯愿人中尊伽陀重分别彼神通威德我今乐欲闻佛告舍利子应至心谛听当来慈氏尊为汝广宣说尔时大海水以渐减三千二百逾缮那为显轮王路赡部洲纵广有万逾缮那有情住其中在处皆充满国土咸富盛无罚无灾厄彼诸男女等皆由善业生地无诸棘刺唯生青软草履践随人足喻若睹罗绵自然出香稻美味 | admin 2020-06-14 |
|
萨婆多部中,以舍利弗之法相毘昙为主之弘传者,亦另成一部称为可住子弟子部(又名犊子部);第三个百年中期时,有嫌此法相毘昙不足,又各各造论,取经中之义理而补足之,各自所执不同的缘故,犊子部又分出法尚部、贤乘部、正量弟子部、密林部等四部。第三个百年即将届满时,因所执义理不同的缘故,从萨婆多部分出正地部(又名化地部),不久又从正地部分出法护部(又名法藏部) | admin 2020-06-10 |
|
「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舍利弗,即此法身过于恒河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是故舍利弗,不离众生界有法身,不离法身有众生界。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佛说不增不减经》 | admin 2020-06-08 |
|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16集佛陀、菩萨、阿罗汉是什么意思?>正伟法师「舍利弗,即此法身厌离世间生死苦恼,弃舍一切诸有欲求,行十波罗蜜,摄八万四千法门,修菩提行,名为菩萨。」------《佛说不增不减经》--------平实导师《生命实相之辨正》在学习菩萨戒的受持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菩萨。菩萨在一般人的认知里面,就是看到别人有苦难,然后自己能够无怨 | admin 2020-06-08 |
|
《佛说不增不减经》「复次舍利弗,即此法身离世间一切烦恼使缠,过一切苦,离一切烦恼垢,得净、得清净,住于彼岸清净法中,到一切众生所愿之地。于一切境界中究竟通达,更无胜者。离一切障,离一切碍,于一切法中得自在力,名为如来应正遍知。」《生命实相之辨正》 | admin 2020-06-08 |
|
周利盘特伽却说:我不会开示,我请舍利弗尊者来帮你开示。也就是说:饭我吃,他开示。(大众听了大笑)他已经证得解脱了啊!为什么他却不能开示?那就是解脱知见不具足了知,也就是说:他有尽智,但没有无生智。这是二乘一切智里面的尽智与无生智。换句话说,不具足解脱知见的人,他只能自己得解脱,有尽智,但没有无生智。这就是没有解脱知见,知道确实已经把对自己的执着断除 | admin 2020-06-08 |
|
所以,解脱道中的行者,有种种差异存在;其余的信解脱、法行、信行者等人,在解脱道中,他们是否都属於具足解脱功德的人呢?其实是有种种不同的!除了俱解脱、慧解脱的圣者以外,其余都是还没有获得解脱证境的,虽然他们的见地与观行都已达到阿罗汉的智慧境界了,却还必须再经由不放逸行的勤修以后,才能具足获得心解脱与慧解脱;即使是周利盘特伽已证八解脱,得到身证,却也还 | admin 2020-06-08 |
|
如我初会众中有八万人退,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不名习种性人。】(《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经中开示,净目天子法才以及王子舍利弗,在过去无量劫以前曾明心过,因为没有善知识摄受,遇到恶因缘,退失佛菩提,落入凡夫不善恶中,所以不名习种性人。由此可知,明心的菩萨仍然会退失的,无法成为七住满心菩萨。如果有人 | admin 2020-06-08 |
|
例如:有一次,有一只鸽子,佛陀从它身边走过去,影子照到它,它一点都不惊慌,还是非常的自在;可是舍利弗的影子去接近它时,它就开始发抖。舍利弗就觉得很奇怪,他和佛同样都证得了解脱,也都是有慈悲心,也断烦恼,为什么鸽子还怕他呢?他想想自己完全没有伤害鸽子的心念。于是佛就告诉他:这是由于他过去有杀生的余习还在,所以让鸽子有着杀气逼来的不安全感。也因此在烦恼 | admin 2020-06-08 |
|
所以,解脱道中的行者,有种种差异存在;其余的信解脱、法行、信行者等人,在解脱道中,他们是否都属於具足解脱功德的人呢?其实是有种种不同的!除了俱解脱、慧解脱的圣者以外,其余都是还没有获得解脱证境的,虽然他们的见地与观行都已达到阿罗汉的智慧境界了,却还必须再经由不放逸行的勤修以后,才能具足获得心解脱与慧解脱;即使是周利盘特伽已证八解脱,得到身证,却也还 | admin 2020-06-08 |
|
如尊者舍利弗言:【复次,四识住,是佛所说。谓色生、色缘、色住,喜行广大增长,是识所住。受生、受缘、受住,喜行广大增长,是识所住。想生、想缘、想住,喜行广大增长,是识所住。行生、行缘、行住,喜行广大增长,是识所住。如是等,名为四识住。】(长阿含部《大集法门经》卷上)这段经文中为我们说明:识蕴所住的境界共有四种:色生、色缘、色住,受生、受缘、受住,想生、 | admin 2020-06-08 |
|
是故舍利弗于契经中,赞叹如来具七胜法。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至解脱地,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如来世尊修空三昧、灭定三昧、四禅、慈悲、观十二因缘,皆悉为利诸众生故。如来正觉发言无二,故名如来。如往先佛从庄严地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如来。具足获得微妙正法,名阿羅呵。能受一切人天供养,名阿羅呵。觉了二谛:世 | admin 2020-06-08 |
|
复次空法坏因果亦坏於罪福亦复悉毁坏一切世俗法」——《中论》卷4佛陀说:舍利弗!若有众生说有真实‘我者’,说有真实‘人者’,说有真实‘众生者’,或者是说死后‘断灭者’,说五阴是‘常者’,说五阴真实‘有者’,说死后是‘无者’,说‘诸法常者’,说‘诸法名称是假名 | admin 2020-06-08 |
|
譬如《大宝积经》中记载,无畏德女为了消除舍利弗尊者怀疑其是否能转变女身,因而立下誓愿说:“若一切法非男非女,令我今者现丈夫身。”说完,即转女为男,佛为他授记后又现比丘身,最后再回复女身,以显示法无定相。又譬如《法华经》中,舍利弗尊者怀疑女身垢秽不成法器,如何能得无上菩提?又说:“女人身犹有五障,不得作梵天王、帝释、魔王、转轮圣王和佛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