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佛藏经》卷2,佛对舍利弗说:【说法比丘处在大众,信乐法者为敷高座,舍佛而说外道严饰文辞;我久勤苦求是法宝,而此恶人舍置不说。】佛的意思是说,当一个比丘,因为信乐佛法的这个居士,为他敷置高座;而这个比丘上高座了,处于大众之间,他应该要为大众讲说清净的能令众生真正出离解脱生死轮回的佛法,他却舍佛而予以严饰──庄严矫饰的这一些文句,而所说的内容其实却是 三摩地

2018-07-22

学佛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中这样开示,祂告诉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这意思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祂降生人间,是为了要让大家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能够找到自己的摩尼宝珠,找到如来藏;更进一步就是要让众生如我等无异,要让众生跟佛一样没有差别,那当然就是要众生都能成佛,也就是要证得众生各个本具的生命实 三摩地

2018-07-22

《增壹阿含经》第十八卷里面这么讲说:舍利弗当知:如来有四不可思议事,非小乘所能知!(《增壹阿含经》卷十八)《长阿含经》第二卷里面这么讲:【世尊观此义已,即说颂曰:佛为海船师,法桥渡河津;大乘道之舆,一切渡天人,亦为自解结,渡岸得升仙,都使诸,缚解得涅槃。】(《长阿含经》卷二)这样看来,在里面早就有提到大乘跟小乘了。所以通常作这样主张的人,他是说不出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此刻菩萨依于这样的智慧再来利乐有情,所以所得的福德更是不可限量!为什么这么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中这么说:【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六波罗蜜,乃至坐道场,于其中间常为诸声闻、辟支佛作福田。何以故?以有菩萨摩诃萨因缘故,世间诸善法生,何等是善法?所谓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斋、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 三摩地

2018-07-22

何以见得?我们接下来就看看《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之中的一段:【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那波罗蜜,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故;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罗波罗蜜;心不动故,应具足羼提波罗蜜;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应具足毘梨耶波罗蜜;不乱不味故,应具足禅那波罗蜜;于一切法不着故,应具足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以不 三摩地

2018-07-22

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等,而为上首,诸大声闻。并诸人天,一切世主。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原标题:常诵经典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三摩地

2018-07-22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那]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实现福报的方法:继承、婚姻或自己努力赚钱本篇将提到菩萨实现福报的三种方法!有的菩萨是因为继承父母的财产所以福报很好!有的菩萨是因为婚姻,也就是老公或老婆很会赚钱所以福报很好!那也有些菩萨是靠自己努力赚钱,不论是自己本业或做生意或开公司或投资而赚大钱的!这篇葛格我将举经典的例子与我认识的一些菩萨们的真实例子,来说明这三种情形!以及最后提到该怎么样 三摩地

2018-07-22

【佛告舍利弗:我念过世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值三十亿佛,皆号释迦牟尼;我时皆作转轮圣王尽形寿供养及诸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是诸佛不记我言:‘汝于当来世当得作佛。’何以故?以我有所得故。】这个部分由于比较长,这里因为时间的关系,就举其中的一段,后面乃至说:过世得值八千佛,皆号定光……过世值六万佛,皆号光明&h 三摩地

2018-07-22

【佛告舍利弗:我念过世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值三十亿佛,皆号释迦牟尼;我时皆作转轮圣王尽形寿供养及诸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是诸佛不记我言:‘汝于当来世当得作佛。’何以故?以我有所得故。】这个部分由于比较长,这里因为时间的关系,就举其中的一段,后面乃至说:过世得值八千佛,皆号定光……过世值六万佛,皆号光明&h 三摩地

2018-07-22

那时候作父亲的就是释迦牟尼佛,作大臣的就是舍利弗尊者,那时候的国王就是阿阇世王,那时候的天神就是阿难尊者。” 以上《杂宝藏经》记载的故事是在告诉大家,为人子女应该孝顺父母。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的见识一定比较丰富,可以说是生活上的一部活字典;那么,从老人那里,可以听闻到许多不曾听闻过的事迹以及道理,可以增长我们的知 admin

2018-07-22

比如《法华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对舍利弗这样说: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妙法莲华经》卷一)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所立的誓愿,是要度化教导一切众生皆成佛道,都能成佛。诸佛之所以不像不回心的二乘人声闻阿罗汉,或者是缘觉辟支佛一样,畏生、厌苦、急证涅槃;祂能从最初的因地初发心菩萨开始,历经了三大阿僧祇劫以上的久远时劫,难行能行,难 三摩地

2018-07-22

《佛藏经》卷中亦说:“舍利弗,如来在世三宝一昧,我灭度后分为五部。舍利弗,恶魔于今犹尚隐身,佐助调达,破我法僧,如来大智现在世故,弊魔不能成其大恶。当来之世恶魔变身作沙门形,入于僧中,种种邪说。令多众生入于邪见,为说邪法。”现在已经步入末法时期,因此说一些似是而非的伪佛法的邪师很多,必须将这些邪师所说的法义中错误之处揭露出来。这样做,一方 三摩地

2018-07-22

正法灭尽皆由是矣《贤劫经》舍利弗,若有比丘著外经义,是人为舍微妙佛法,诵持外道语言为大众说,但作野干吼。舍利弗,如是恶人名为朽坏沙门。何以故?是外道义,非佛法故。舍利弗,著外道法比丘,不应自称是佛弟子。何以故?沙门释子不说尼犍子语,于大众中但说佛语。舍利弗,若人著不净语,欲作师子吼,但作野干鸣,是人不能解佛法第一义。《佛藏经》舍利子言。我等云何离诸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转轮王珍宝庄严座臭狗暂卧上还至不净处汝以卑陋性暂游方便法还复身纵心五欲乐汝今应方便速舍女狗身莫取男女相当修空寂法修习空法已疾得男子性尔时尊者舍利弗大目犍连。犹如鹅王。以神通力乘虚而来。来至佛所顶礼佛足却住一面。见央掘魔罗心生随喜。时大目连以偈叹言。超哉勇慧士善修殊胜业宜速随佛去出家修净戒与诸梵行者乘虚至祇园愿佛时哀许出家受具足普令诸世间一切共瞻 三摩地

2018-07-22

与央掘魔罗舍利弗大目连文殊师利等大众翼从。如盛满月众星围绕从无忧树下上升虚空。去地七多罗树。至舍卫城四十牛鸣。尔时央掘魔罗母。与诸天龙夜叉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兴大供养到只陀林。尔时世尊犹如雁王。入只陀林给孤独园升师子座。三千大千世界地平如掌。生柔软草如安乐国。尔时一切诸方诸大菩萨。悉皆欲来见央掘魔罗。诸佛即遣而告之曰。汝等应去。今释迦牟尼佛兴战。 三摩地

2018-07-22

贤者舍利弗。承佛威神心念是语。以意净故得佛国净。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国不净若此。佛知其意即报言。云何舍利弗。月净不见色者。岂日月过耶。对曰不也。非日月过。佛言。此舍利弗咎。在众人无有智慧。不见如来佛国严净。非如来咎。此舍利弗。我佛国净汝又未见。编发梵志谓舍利弗言。惟贤者莫呼是佛国以为不净。我见释迦文佛国严净。譬如彼清明天宫。舍利弗言。我 三摩地

2018-07-22

而在二转法轮《般若经》的记载当中,菩萨道中的般若总相智的修学,大部分仍是以须菩提、舍利弗等大阿罗汉比丘僧为主。但是到了三转法轮地上菩萨修学道种智的过程当中呢,主角却大多是在家菩萨。为什么菩萨到了初地以后,大多现在家相呢?这主要是为了想要断习气种子随眠。习气的种子是最难断的,现行比较容易断;如果能够精进修行的话,一生就可以把烦恼的现行断尽;但是习气种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在《妙法莲华经》里面,佛才这么开示说:【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妙法莲华经》卷一)这个道理也就是这样。然而,却不能因此而说:因为三乘教法无差别,所以都汇归于一乘;汇归于哪一乘?汇归于解脱道啊 admin

2018-07-22

比方说我们在《大般涅槃经》里面也看到佛陀在教舍利弗的时候就说到(“汝二弟子其性各异,一主浣衣,一是金师。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骨观。”《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说:如果是炼金师的儿子,那么你应该要教他数息法;那同样的浣衣之人的话,你应该要教他修白骨观。这样子因应他的根器去教他,这样子他才容易入于解脱的境界,这个是在《大般涅槃经》里 admin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