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二十世纪初,在中国新疆发现三部印度古戏剧残卷,其中一部《舍利弗传》,也是马鸣菩萨的著作,为现存梵文文学中最古老的戏剧作品。马鸣菩萨文学造诣甚高,其文辞优美,叙事细腻,风格鲜活。其作品涵盖戏剧、音乐与诗歌,望重于当时,闻名于当世,成为梵语古典文学的先驱。他所作的诗偈,开了佛教优美文学的先河,于五印度及南海诸国传诵一时,后来健陀罗国贵霜王朝即依其诗偈而 admin

2018-07-22

舍利弗在母胎时,其母智慧倍常,正是前例。”公元三四四年,“鸠摩罗什”诞生了,此时公主却顿时忘了天竺语。“鸠摩罗什”一名“鸠摩罗耆婆”(梵Kumarajiva,外国制名多以父母为本。其父鸠摩炎Kumara,母字耆婆jiva,故兼取为名,义为童寿)。菩萨与母亲一同出家学法“鸠摩罗什”的母亲,即公主“耆婆”,在七年的婚 admin

2018-07-22

是故我于契经中说:我施舍利弗舍利弗亦施于我;然我得多,非舍利弗得福多也。】------《优婆塞戒经》卷五好!佛说:譬如为了活命而去耕田农作,随着所种下的种子,将来会获得果实,施主布施了以后,就会随着他的布施而获得福报。就好像接受布施的人,能够得到寿命、气力、体力、安隐、辩才,那么最初的施主,当然也可以获得这五种果报的。布施给不同的众生,会有着不同的果报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学佛要了生死、要除烦恼,可是它最终的目的是要做什么呢?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当中祂又这样子开示,祂告诉舍利弗尊者说: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这个意思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祂降生来人间,为了要让大家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能够找到自己的摩尼宝珠,找到如来藏;那么进一步,佛所立的誓愿就是要让众生如我等无异,要让众生跟佛一样没有差别,那 三摩地

2018-07-22

除了在家、出家,事实上佛法的实证也不分男女,我们也来举一段来证明:【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为如来说无上灭。】这段说佛陀所说的内容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是说,以前在古印度的时候,是有种性差别,也有男女高下差别;可是在当时,比男人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真正的信佛到底该如何作呢?我们来举个经中的来为大家说,在《信佛功德经》中有这样一段的开示: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佛宣说广大甚深最胜妙法,乃至善不善业及诸缘生法,我皆如实一一了知。了一法已复修一法,修一法已复灭一法,灭一法已复证一法。是故我今于佛起信,是真正等正觉。(《信佛功德经》)这里舍利弗禀白佛陀说:世尊所宣说的广大甚深最胜妙,所谓如 三摩地

2018-07-22

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妙法莲华经》卷一)是说:诸佛世尊们,都是为了一件大事的因缘,所以出现在世间。舍利弗啊!什么是诸佛世尊为了这一件事来出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学佛要了生死、要除烦恼,可是它最终的目的是要做什么呢?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当中祂又这样子开示,祂告诉舍利弗尊者说:「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这个意思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祂降生来人间,为了要让大家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能够找到自己的摩尼宝珠,找到如来藏;那么进一步,佛所立的誓愿就是要让众生「如我等无异」,要让众生跟佛一样没有 三摩地

2018-07-22

如我初会众中有八万人退,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不名习种性人。】(《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经典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善知识摄受,少者一劫,多者十劫,一定会退失菩提心。因此,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过去曾经明心过,但因为没有遇到善知识摄受,遇到恶知识而退失菩提心,因此退入凡夫不善恶中,无法成为习种性人 三摩地

2018-07-22

在杂阿含经104经中记载了舍利弗尊者与焰摩迦比丘的对话,舍利弗尊者扭转了焰摩迦比丘认为“阿罗汉身坏命终后就一无所有”的邪见。阿罗汉身坏命终,当入涅槃,涅槃不是一无所有。涅槃是什么呢?是容器!就是要把五阴都灭尽之后,把涅槃这个容器显示给大众看,所以这个涅槃的容器,一定是空的状态!可是这个空不是连杯子都空,所以在小乘的阿含经里面,有一部叫做《小 三摩地

2018-07-22

本师释迦牟尼佛于菩萨位方便示现时,早已熟悉此小乘法,也如是方便显示三乘差异,以此世界它世界诸佛中,本师释迦牟尼佛所遇到的众生的根器是如此的差,如此的恶劣,许多弟子即使是其随身的小乘圣者中的智慧第一:舍利弗尊者,佛陀也说祂是不断地在数不清的岁月生死里面以大乘法来度化他,但即使是今日,还是为佛陀座下的声闻弟子,其余诸人更不用说!8.外道印顺以为诸大乘菩萨 三摩地

2018-07-22

”在一边的佛弟子舍利弗对龙女说:“汝谓不久得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上菩提?佛道悬旷,经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这个观点正是我们前面提过的小乘一般观点,龙女听了就取出一颗宝,价值比,她把宝献给佛陀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在《妙法莲华经》里面,佛才这么开示说:【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妙法莲华经》卷一)这个道理也就是这样。然而,却不能因此而说:因为三乘教法无差别,所以都汇归于一乘;汇归于哪一乘?汇归于解脱道啊 三摩地

2018-07-22

耶舍听到这样难听的流言,他为自己被称为续种父而大生惭愧,觉得很羞耻!他想着:佛陀的中,没有听过这样的行为,那我这样到底如法还是不如法?他把这件事前后的过程,毫无隐瞒的跟舍利弗说。舍利弗就说:这件事情应该要向世尊请示。于是耶舍就说:我一切谨遵教示。他们很快地就去见佛陀,舍利弗跟佛陀说明了前后关系后,佛陀就问耶舍:你真的有这样的行为吗?耶舍说:确实如此 三摩地

2018-07-22

佛告舍利弗。过去久远世。于罗阅只大城中。时谷贵饥馑。人皆舍取白骨。打煮饮汁。掘百草根。以续微命。以一升金。贸一升谷。尔时罗阅只。有大村数百家。名曰吱越。村东不远。有池。名曰多鱼。吱越村人。将妻子诣多鱼池。止于池边。捕鱼食之。时捕鱼人。采鱼著岸上。在陆而跳。我尔时为小儿。年适四岁。见鱼跳而喜。时池中有两种鱼。一种名麸。一种名多舌。此自相语曰。我等不犯 三摩地

2018-07-22

经典中记载佛陀讲述这种因果关系的事实非常多,其中与佛本身有关的,就像《佛说兴起行经》当中,就记载了舍利弗尊者因为看到佛仍遭遇如前面所说食马麦等十次的苦难,因而向佛请问:“世尊无事不见、无事不闻、无事不知,世尊无双比,众恶灭尽、诸善普备,诸天龙神、帝王、臣民、一切众生,皆欲度之。世尊今故现有残缘?”(《佛说兴起行经》卷1)简单地说,这就是在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来看一下《阿含经》中的记载:有一次舍利弗与目犍连两个人,去了无间地狱,地狱中的热度很高,火焰沸腾,不断地从油锅里面蒸散出来,笼罩了整个地狱,地狱的众生就在哀嚎哭叫。舍利弗和目犍连用神通向他们洒了清净的甘露,地狱众生的苦痛才能暂时得到片刻的休息。这时候他们看到一个罪人,粗大的身体伸出一条又长又大的舌头,上面有五百付的铁犁,正在舌头上面来回的耕耘割 三摩地

2018-07-22

在佛世,有一个人来到僧团,表示想要出家;舍利弗知道这个人意图以后,运起了神通,观察此人八万大劫以来未种丝毫善根,所以跟这个人说:你过去八万大劫未种任何善根,今世不可能有所实证。所以舍利弗不度他入僧团出家。这个人不得已只好回家,一边哭一边走。就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佛,佛问清楚原由之后,佛陀佛也运起了神通,观察这个人超过八万大劫以前的因缘,发现他有得道的因 三摩地

2018-07-22

男孩又问:尊者舍利弗、阿难等都还在吗?父母回答说:都在。父母看见儿子出生没多久就能开口讲话,认为这孩子不是普通的一般人,觉得奇怪,怎么会这样呢?就去请问佛陀。佛说:这孩子是有福德的人,你们大可不必怀疑。父母听了心里很欢喜。回到家里,儿子启禀父母说:但愿两位尊亲大人为我礼请佛陀以及众比丘僧。父母回答说:要礼请佛陀与众僧必须先准备各种供具,不是匆匆忙忙 三摩地

2018-07-22

就有学人进一步问了舍利弗:什么是业迹呢?舍利弗回答:所谓的业迹,有十种不善的业迹,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那学人更进一步问了:那有什么样的道迹趣向,可以断这十种业迹呢?舍利弗就告诉他说:有!就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乃至正定。就上面舍利弗所说的十种不善迹,可以分为身、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