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本篇将提到菩萨实现福报的三种方法!有的菩萨是因为继承父母的财产所以福报很好!有的菩萨是因为婚姻,也就是老公或老婆很会赚钱所以福报很好!那也有些菩萨是靠自己努力赚钱,不论是自己本业或做生意或开公司或投资而赚大钱的!我们人生活在世间都需要钱,都需要为三餐奔忙!俗话说:「钱非万能,但没有钱万万不能!」没有钱的话那可能就会饿死,或者每天为五斗米折腰而没时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偏偏菩萨的每一个阶位都一定要有相对应的福德,这一点要求远比二乘法要严格得多,所以菩萨要成就的佛果,祂必须是福慧两足尊。所以福德累积到什麽地步,智慧的证悟才有可能到什麽地步。」这一点我们要谨记在心!...............「苦海无涯,回头是岸。」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的确人生是苦的,所以我们要不停地修行累积福德、智慧,要往解脱和成佛之道迈进。而如果当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总的说来:往天堂去享乐实在是有限宇宙论者的自私和消极的幻恋;而往生净土再去修行,则是无尽悲愿菩萨的方便庄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偶然,有那么一天,在听着那首赞颂地藏王菩萨的歌曲开始午睡之后,我居然回到了我的前生,而且是前两世的情况以及当时轮回转世的情景,现在想起来,都历历在目。所以,《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说,地藏王菩萨可以带你看到你的父母兄弟姐妹的生处,真的是不假的。这段时间,是我学佛最虔诚的时候,有了很多殊胜的感应。而且,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阅读藕益大师的文章和《印光大师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玄奘菩萨祂在《成唯识论》当中,祂依据护法菩萨的论义,界定诸识生起以及运作的所依,必须具有四个条件才是所谓的俱有依,那么这四个条件呢缺一不可。这四个条件是什么?第一个就是“决定”;第二是“有境”;第三是“为主”;第四说“能令心取自所缘”。我们接下来就逐一的来说明这四个条件:第一个说“决定”。决定, | admin 2018-07-21 |
![]() |
当然,对于我们大乘菩提道行者而言,根本不必等待科学发展到这一天,我们有本师释迦牟尼世尊和诸佛菩萨的教导,从当下做起,精进修学就是了。原文转自:百度文库明梅更多相关精彩文章:结生相续识——如来藏http://www.sanmodi.cn/yingyin/show-1524.html死亡之过程——如来藏http://www.sanmodi.cn/yingyin/show-1523.html(原标题:从几点生命现象略谈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一般人的悲跟菩萨的悲心其实是不一样的。一般人的悲心,他是看到人家有苦,他只是帮他能够暂时止息,短暂的暂时止息他的痛苦而已,最多也只能帮助他这一辈子不要再继续有苦;但是菩萨不一样,菩萨他的悲,他是想要让众生不要在六道轮回中一直在作生死轮回的这样的苦。也就是说,菩萨去观察众生有各种苦,其实总共有一百一十种苦,菩萨在修学的过程当中,也要灭这一百一十种苦,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但是从证得如来藏的菩萨的观点来看,一切法都从如来藏中出生,所以他就看见了诸法的实相;所以证得如来藏的人,他说一切法都是不生不灭,因为一切法都汇归于如来藏,因为如来藏从来没有出生,也从来没有灭。想想看,你的五阴如果说灭了就没有了,你要说灭就表示灭了以后没有了,但是你的五阴为什么又能出生呢?你在未来世当中是不是又出生了五阴?如果说它是灭了,那你如何在未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而这样子的《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当然也是不离于世尊的教诲引导而自己去实证,依于祂这样子一个妙觉菩萨的神通,依于这样子的一个十力已经几乎要全部具足,而能够在《瑜伽师地论》中讲说出来的成住坏空这个四个中劫里面的这样一个住劫,有情应该要在多久的时间会出生在这个宇宙,乃至多久的时间这个宇宙又会消灭。而根据杨博士在这篇文章里面所作的描述,是完全符合目前科学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这样的缘故,菩萨积极培养自己的福德,努力去做菩萨的六度万行,未来才有机会遇到真善知识,并跟随真善知识修学般若,并且在真善知识教导之下,得以破参明心,成为七住满心菩萨,乃至眼见佛性,成为十住满心菩萨。如是,菩萨依佛所教导的次第修学,渐次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阶位,最后得以成就大菩提果,成为佛陀。从上面分析可知:众生真正的长生不老药就是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早在公元初年的时候----龙树菩萨的时代,就已经很多人学了;而且还攀缘说,龙树菩萨就是密集金刚教法的实践者,这个密集金刚教法其中最重要的着述《五次第论》就是由龙树菩萨所写,然后传下来的。这样的说法,倒也不是完全的空穴来风、子虚乌有,这是代表了在公元一世纪的前后,龙树菩萨出世之前的确就已经有了这样性力的修法混入佛门之中。有人可能会觉得说:这是真的吗?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又譬如,你已经明心见性了,生前又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的如来藏就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莲池里,出现了一朵莲花,这朵莲花上面有金刚台;随著这位菩萨生前不断精进修行的结果,使得这朵莲花更加庄严、更加广大;于这位菩萨舍寿时中阴身成就,就看到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其中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到这位菩萨的面前,观世音菩萨以金刚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里容易产生一个误解,误以为如来藏在众生位有染,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就和大慧菩萨的第一句如来藏本性清净。常恒不断无有变易有所矛盾。大慧菩萨的比喻是如无价宝在垢衣中,也就是说无价宝本体是清净的,只是被脏衣服所缠。所以,如来藏在众生位,本体仍然清净、常住、不变,但由于贪嗔痴等妄分别,如来藏呈现出染污相。这三点结合起来,就是如来藏本体清净常住,在佛位出缠呈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菩提,乃是菩萨觉悟成佛的法道,也是菩萨经历五十二阶位才能成佛的法道,始从十信位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而十信位转入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六度万行;经历七住明心,开始在内门修菩萨六度万行,以及十住眼见佛性—眼见自己的身心与山河大地虚妄而成就如幻观,因此十住位;依序转入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修行;于十地后转入等觉位,于等觉位百劫修集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同样的道理,如果将有增有减的诸法空相摄归于不增不减的空性心,是不是诸法空相也变成不增不减了?当然是嘛!如果不是这样,诸法又如何不生不灭呢?所以想借着观想,让自己的真心与诸佛菩萨的真心合并,表示这个真心有增加,既然有增加,未来一定会减少,这样有增有减的真心,与佛在《心经》中开示的不增不减完全相反,乃是虚妄想!是常见与断见外道见,误导众生非常严重。最后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不共的功德当然不是二乘人所行的智慧境界,所以当菩萨在说法时,二乘人当然没有开口的机会;如果二乘人想要强出头,菩萨就借着这样的因缘来宣说胜妙的法,不仅让二乘人改变自利的心态,可以回小向大发菩提心,因而转进佛菩提修行,而且还可以如经中开示,让许多有缘的众生证得二乘初果的法眼净,或者菩萨证得无生忍乃至证得地上菩萨的无生法忍。或许有人不相信:菩萨亲证真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两个重点也是前面几集所强调的重点,相信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应该没有忘记,如果忘记了,也没有关系!再把这两个重点重新提起,心王菩萨的开示就会一清二楚了。接下来,分别探讨声闻四圣谛、缘觉十二、十因缘等法与真心的关系。声闻因为听闻佛语开示,从四圣谛开始观察,世间的种种法都是生灭不已的法,它没有真实的体性,所以是苦,它包括了三苦、八苦在内;由于声闻人观察蕴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待菩萨十信位功德后转进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从布施度开始行三施—财施、法施、无畏施;如是布施后,才能够转进持戒度开始持戒,譬如持五戒、八关斋戒、十戒,最后得以持菩萨戒;于持戒度后转进忍辱度,忍于菩萨戒种种的要求,忍于众生种种无理的要求及不便;如是忍辱度后转进精进度,由于安忍众生的忍辱后自然就会精进,不断地精进布施、持戒以及忍辱,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后记《八个奇妙的心》一书是依据玄奘菩萨的著作,向所有读者介绍佛法所说的八识法义。第八识名为如来藏,又名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庵摩罗识)。禅宗名之为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本地风光、无心(无见闻觉知)、真心、金刚心、佛、法、莫邪剑等。佛教基础与核心的教义,以及佛证悟的常住真心,都是指这个第八识。证悟祖师十几岁就悟得如来藏的玄奘大师,为了求取悟后进修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瑜伽师地论》里面讲到的,菩萨要具有四种的妙陀罗尼——也就是菩萨的法陀罗尼,菩萨的义陀罗尼,菩萨忍陀罗尼,然后最后一个是菩萨的咒陀罗尼。这些每一个陀罗尼,弥勒菩萨都特别冠上菩萨这个字眼。换句话说,这些都是菩萨所独有的。我们上次讲到是菩萨咒陀罗尼,我们再给大家复习一下。弥勒菩萨说:菩萨由等持自在而宣说,能除有情灾患之章句,令彼章句悉皆神验无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