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此,这样的见解就遭到佛陀的斥责,佛陀甚至用了两次“你这位愚痴人”来告诉他:“你所主张的心识,到底是哪一种心识呢?你所主张的心识,就是这样的能够看、能够闻、能够见闻觉知、能够说话?这样的心识不是我所说的可以到后世的心识。”因此佛陀说,有个常法。所以,在根本教条里面,实际上是包括着,对于常见是不是在每个人心中都已经固定下来 admin

2024-09-19

   或有人这一步也能信了,却不信我们一切有情,都有八识心王,真妄并行和合,而那个常住不坏的第八识心,是因地本心,也是未来成佛一直不换的那个心,而祂却是没有对六尘的见闻觉知的,是本来就清净湛然的。这里的功课就一步难于一步,但也越发殊胜深广微妙了! 《金刚经》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你终于依正智实证了这个心,亲自看到并验证了这个本来清净的心,于 admin

2024-09-19

  ”师父回答:“就纯是见闻觉知了。”想想也是,佛菩提道上每一个位阶都有其实质与次第,不能躐等;就好像高尔夫球的十八个洞,是一个一个完成的。看似现成本住的眼见佛性,得依于第七住后的增上而成就;而七住位的证得,又要依据前面三缚结的断除、六个住位的具足等等。再加上众生的意根无始以来就将第八识的体与用据为自己所有,于其中佛性的运作虽是真实任运现成者,若 admin

2024-07-01

  正觉公奠礼】 维那:“恭请主法菩萨法师恭读〈正觉正法公奠文〉” “家属请长跪合掌” 〈正觉正法公奠文〉 维中华民国年月日佛教正觉同修会代表 致奠于○○○菩萨灵前曰: 释迦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九年,普为众生开示悟入第一义谛第一义谛真如佛性清淨圆满,三界六道皆因执幻轮转生死佛子证悟无觉无观阿赖耶识,无余涅槃实相无 admin

2022-06-23

  正觉公奠礼】 维那:“恭请主法菩萨法师恭读〈正觉正法公奠文〉” “家属请长跪合掌” 〈正觉正法公奠文〉 维中华民国年月日佛教正觉同修会代表 致奠于○○○菩萨灵前曰: 释迦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九年普为众生开示悟入第一义谛第一义谛真如佛性清淨圆满三界六道皆因执幻轮转生死佛子证悟无觉无观阿赖耶识无余涅槃实相无相唯是 admin

2022-06-23

  所以我们都应该发愿,往生那里最理想!三、我们(人)的色身是有生有灭的,有使用年限,时间到一定会坏掉、会死,能见闻觉知的六识心也是不真实的,死了就没有了,所以叫做假我。但我们还有一个恒(他的真实性始终如一)、常(永远不会断灭)而且不生不灭的心,他才是真正的我,佛称祂叫自性真如、真心、如来藏,是本自具有的真实心,并非别人给的,亦非修行后才有的,是本来就 admin

2021-05-14

啊!所以我后来去检查的结果呢,它就是离念灵知嘛!但问题是:离念灵知会是一切万法的根本吗?离念灵知是后生之法,就是七转识的见闻觉知;这七转识的见闻觉知不论怎么排行都排不上老大,因为它要排第三位或第四位啊!连老大五色根都不算是实相了,何况离念灵知呢? 好,现在琅琊阁说的:大乘见道是要证「三无性」。请问:证三无性就是「现观圆成实等三种自性没有真实性」 admin

2021-03-26

  什么是如?如就是如如的意思,这是说如来藏于六尘中离见闻觉知,从来不在六尘中生起贪爱或讨厌的心行;也就是说,如来藏出生蕴处界之后,不论蕴处界如何快乐或如何痛苦,如来藏永远不动其心,痛苦与快乐都是五阴十八界的事情,得与失都与如来藏无关。所以《心经》说:无智亦无得。这样把真与如合起来称为真如。若有人问:真如是实有还是非实有?这个问题,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admin

2020-08-28

  最后一个呆,这一个呆是指第八识如来藏,祂在六尘中离见闻觉知,不对六尘作取舍,总是痴痴呆呆的。最伶俐的对六尘会作取舍而造恶行善,痴呆的第八识如来藏只是把所有的善恶业种都收藏起来;就好比仓库一样,当人家要来搬东西出去,祂就负责给,当人家要送东西进来,不论好东西或坏东西,祂都不作分别,全部都收藏起来,所以说很痴呆,可是痴呆之中又很厉害,其他人作不到的,祂 admin

2020-08-28

  然而意识觉知心在六尘万法中,总是会有贪厌取舍,所以就会产生种种障碍;如来藏在六尘万法中离见闻觉知,对六尘万法不会起贪厌取舍,所以不会有障碍。因此意识觉知心应当随顺如来藏,也就是转依如来藏的真如法性来修种种善业。二乘菩提是现前观察五阴我、十八界我都虚妄不实,所以要把五阴十八界全部灭尽,取证无余涅槃。佛菩提道的修法是依如来藏的真实性、如如性以及无我性的 admin

2020-08-28

  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是说,依凡夫地乃至佛地的第八识如来藏,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体性离见闻觉知,不贪不瞋,永远不作主取舍,而把它施设一个名称,叫作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本来,是说本来就有,而不是从修行得来的,也不曾断灭过,尽未来际永远都不会坏灭;自性,是说有自体的性用,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性,也就是有作用,能生万法、能了知众生心行;清净,是说心体永远清净 admin

2020-08-28

  学人有了这样的正知见,以及在日常生活当中一一去深入观察“蕴处界确实是虚妄法”而不再疑惑,不再执意识我为真实而心不动摇,就可以现前取证声闻初果的功德,也就是有了初分解脱德,未来才可能有机会明心见性,为什么?因为确实了知蕴处界虚妄后,才能外于蕴处界所含摄的范围,去寻觅本来离六尘见闻觉知的第八识如来藏。如果无法确实了知蕴处界虚妄,当然会堕于见闻 admin

2020-07-27

  由于菩萨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后,可以现观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离见闻觉知、自性清净,以及现观本来自性清净涅槃里无有任何一法存在之极寂静的境界,也就是二乘无学圣人愿意自我消失,不再于三界现身意之无余涅槃的无有三界任何一法的绝对寂静境界,这样的智慧境界是不通凡愚及外道,就算凡愚及外道穷其一生的定力、慧力及神通力,也无法思议及想象此心境界到底是什么。因此缘故, admin

2020-07-27

  种子流注也是同样的道理,由于它的流注速度非常快,就像瀑流3一样,所以众生无法现观一一种子刹那生灭的微细变异,误以为有真实不变的外境可以接触,且能为自己所见闻觉知等。然而,菩萨行者如果有纯熟的看话头功夫,于因缘成熟时,能以慧眼亲见自身种子刹那流注。如果有大福德、慧力来庄严,而一念相应慧,可以用父母所生肉眼而眼见佛性真实不虚,成就十住菩萨如幻观行的功德 admin

2020-07-27

  又譬如众生不断地以见闻觉知心,追逐著如来藏所变现的六尘诸法,而误以为是真实接触外境而执以为实;并于此种种法相施设种种名而错误的计度中不断地快乐自追,因此罔受生死轮回诸苦而无法出离。又譬如造下毁谤三宝的重业,于舍寿时,如来藏就会在阿鼻地狱中变现广大的地狱身,让众生在阿鼻地狱受种种苦;待阿鼻地狱受报完毕,一一转生到其他地狱受报,直到地狱业报尽了,才会出 admin

2020-07-27

  菩萨了知所有境界都是自心所现,都是自心变现的见分在分别自心变现的相分(自己在玩自己),它没有真实自在的体性(是虚妄法),因此不再执外境为真实有,也不再计执能见闻觉知的心是真实自在的我,渐渐地远离种种虚妄想。从佛的开示可知:这五法的内容非常重要,可以让明心的第七住菩萨一路修行成为地上菩萨,乃至成佛。因为这样的缘故,笔者有必要将这五法的内容加以说明,让 admin

2020-07-27

  祂哪些不同呢?可以让众生产生无法置信,产生迷惑呢?就是真心祂没有见闻觉知,祂没有六识的见闻觉知;祂有祂的觉知性,只是说祂的觉知性不是没有证悟的人所能了解的。没有证悟的人没有办法亲眼去触证到底是不是,你只能够相信佛语,佛在第二转就已经先说了,这个就是等于是无见无闻这个心。无觉无知的这个心到底是什么心?所以方广经典都是如是说的:如果要把祂当作是六识心, admin

2020-07-23

  亦有改认[冥性]—无念无相之灵知心,认为此心本有,不从缘生,籍四大极微,成就人之五根及见闻觉知;不出数论外道二十五冥谛之范畴。错误佛子所执此二外道见,与一神教之梵天不生灭论,及四大极微派之唯物论,合称四大类外道。六十二见及九十六种外道皆由此四大类外道而演生。前述四大外道之前二类所犯过失,末学已于《正法眼藏—护法集》之附录中预先破斥,期望诸多 admin

2020-07-23

  ─正觉同修会─────────────────禅宗自从天竺流传下来时,本来就是实证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第八识如来藏,传入中国以后仍然如此、法同一味,都是实证经中所说的法离见闻觉知的如来藏,即是经中所说无觉观者名为心性的第八识如来藏,一向不以离念或有念的灵知心作为修证之标的。正觉同修会的实证即是第八识如来藏,正是中国禅宗古今实证者之所证;千年前提倡默照 admin

2020-07-06

  亲证般若实相心如来藏阿赖耶识之菩萨们,如同般若经中世尊之开示一般,以意识心现观与蕴处界同处所而离六尘见闻觉知、无觉知心心相(注1)之阿赖耶识心体,观察领受阿赖耶识心体之本住性、自性性、清净性、涅槃性及中道性;再以此等阿赖耶识心体之体性而安住于眼耳鼻舌身意之内空、色声香味触法之外空乃至第一义空等等,而继续深入修学习行般若波罗蜜;故亲证实相心阿赖耶识心 admin

2020-07-0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