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由于众生不知自己所见闻觉知的种种境界,都是从自心如来所生所显,因而执外境为真实有,以为真实有外境为自己所见闻觉知,因而妄造种种善恶业,不断地在三界当中轮回生死。二乘人知道自己的种种的见闻觉知境界都是虚妄的,不知道这些境界,都是从自心如来藉缘而生而显,害怕被这些境界所转而下堕,所以赶快断尽我见、我执、我所执而入无余涅槃;愿意将一切法、一切行全部灭尽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常常作杀生身邪行的业,严重的会下生地狱中去受果报的,倘若轮回回到人间,由于过去生经常断众生的命根,所以在人间就会得到短寿的果报。那第二个身邪行是不与取,指的就是偷盗。没有经过财物拥有者的同意,不是他人愿意给的,起了想要获得他人财物的念头,运用手段方便,用偷、用盗或者用强取或者,自己亲手做,或者通过软件程序、或者叫别人做,最后将他人的财物从原处移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陀制戒为的就是要让佛弟子解脱生死轮回,不是为了要生天享福或者是为了被人恭敬供养。所以所制定的佛戒是为了遮止弟子众们造作落在生死业中,或者烦恼执著中的种种有漏业,如果能够受持佛戒所制的戒相而不违犯,那就是持戒清净了。那在制戒以后,假如弟子众的身口意行为,符合制约不应犯而违犯的内容要项,那就成就了犯戒的行为。对于佛陀所制的戒,佛弟子们需要先发起增上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由于一般有情不知道自性法宝,都是从自性佛宝借种种因与缘出生,因而造作种种善业与恶业,在三界当中轮回生死不已。二乘的声闻缘觉知道自己的五阴十八界都是虚妄的,没有一处是真实的,因此观察蕴处界虚妄,断了三缚结成初果人,乃至断了五上分结成为四果的阿罗汉。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而入无余涅槃,永不再三界现身意;菩萨则不然,不仅观察蕴处界虚妄,而且也找到一 | admin 2018-07-22 |
![]() |
众生非但没有种到福田,反而种到毒田,所结的果实是有毒的,不仅失财又失身,而且耽误有情的法身慧命,何其冤枉哉!因此佛弟子们千万要注意,不要与这些假名出家人接触,以免失财又失身乃至被他们误导而大妄语,成为佛所说的断一切善根的一阐提人,因而下堕三恶道,不断地在三界轮回生死而受种种苦。 (原标题:什么是佛教的三宝住持三宝?) | admin 2018-07-22 |
![]() |
然而探究道教最高的境界,也只不过是欲界天的境界而已,仍然在三界中,根本没有出离三界,还在生死轮回当中。说穿了,这样的境界仍然是凡夫境界,又有什么尊贵可言?象这样的三宝,有受等于没有受,还不如不受,不是吗?接下来探讨佛教的三宝内涵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让人于未来,能够亲证二乘菩提而了生脱死,乃至能够亲证佛菩提,而度化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今天刚好借着这个 | admin 2018-07-22 |
![]() |
出世间三昧的意识所缘境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藉由心一境性,而止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并且审细正确观察一一蕴、一一处、一一界,尤其是彻底观察识蕴意识我的虚幻是无常空,所以是生灭变异空相;既是无常生灭变异空相,于是对于五蕴我不再有所希求贪爱执著;既然对五蕴我无贪无执,就无愿无作而心得决定弃舍灭尽五蕴,最后就可以舍报证入无余涅槃,令后世五蕴我不再出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如是等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业,恶习结果,百千报应,今粗略说。如是等阎浮提众生业感差别,地藏菩萨百千方便而教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由于这种无明妄想,导致渴爱欲求不断(贪爱色身我、觉知心我、渴求五尘五欲等),使得众生在三界中生死轮回而无出期。经由不断闻熏如来藏第一义谛法,知见具足,深刻了解后,就会对如来藏生起欣羡仰渴之心了。过去当我们赞叹宇宙星球之浩瀚,大自然力量之伟大,身体之奥妙,动物之奇观;这时悟了,就转而知道要赞叹如来藏之胜妙了!如来藏虽隐而不见,却是一切生命事物之根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的人可能会怀疑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那我们还可以观察一个现象,为什么每个人出生下来就不一样?甚至为什么同一对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们,他们在外表、气质、健康、身体状况,以及兴趣、资质、福德果报都不一样呢?乃至就算是双胞胎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但许多想法或喜好以及彼此未来的发展际遇又都不同;由很多迹象可以证明确实有轮回,确实有因果。之所以会有因果业报,都是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这毕竟还是在三界之中,依然不离开生死轮回。当我们了解这个道理之后,也许又会这么想说:啊!太好了,我希望来世都能够这样快乐的生活的原因了,我已经知道了,而我也希望世世都能够这样快乐的生活着。所以就开始努力的去修福。正当你努力修福的过程中,也许会突然想到:我一世努力的修福,下一世快快乐乐的生活,那不是又把此世修福的福业用掉,然后我又要重新开始反复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多数的人,不论是否「寝疾于床」,其实都有些身心的问题及烦恼,严格说来,也是「有疾菩萨」——我们怎样运用佛法的智慧来解除自身的烦恼呢?您是否感到学佛一直进步缓慢、没有方向呢?有没有找到解脱离开六道轮回的方法呢?或念佛想去极乐世界是否有十足的把握呢?您在生活、工作中的烦恼是否有减少呢?或在学佛过程中没有善知识指导而有很多疑问呢?一天忙到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与十善业相对的就是十恶业,因此依据十善业与十恶业,也就有众生之六道轮回生死,同时也能够有山河大地器世间的成就。在这个单元里面,我们要来探讨这个与大家都有密切关系的议题。首先我们引用《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开示:【善男子!佛未出世,是时无有三归依戒。唯有智人求菩提道,修十善法;是十善法,除佛无能分别说者;过去佛说流转至今,无有漏失,智者受行。善男子!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这毕竟还是在三界之中,依然不离开生死轮回。当我们了解这个道理之后,也许又会这么想说:啊!太好了,我希望来世都能够这样快乐的生活的原因了,我已经知道了,而我也希望世世都能够这样快乐的生活着。所以就开始努力的去修福。正当你努力修福的过程中,也许会突然想到:我一世努力的修福,下一世快快乐乐的生活,那不是又把此世修福的福业用掉,然后我又要重新开始反复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切众生轮回生死。此经日出。阿僧祇恶大闇积聚一弹指顷。于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若戏笑说若随顺他。此及道外。若波罗夷无间恶业。阿僧祇罪须臾悉灭。所以者何。若闻释迦牟尼如来名号。虽未发心已是菩萨。所以者何。以如来胜愿一切世间是我有故。诸未度者当令得度。化以悉令觉悟。是故文殊师利。闻如来名者皆为菩萨。非但自能速除烦恼。亦复当得我所得身。文殊师利。如我偈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家都知道,只有佛陀是真正能够离开三界轮回的觉者,其他的宗教最多只能使众生向上提升。例如,从人的境界提升到欲界天,或者由欲界的境界提升到色界天,或者从色界天提升到无色界的境界。这一些就是人乘与天乘的教法,它们没有办法让我们离开三界。而这些人天乘的教法,在佛陀降生到人间之前,就已经非常广泛地在印度文化中传播了开来;当然,这也是释迦牟尼佛和佛弟子们的佛 | admin 2018-07-22 |
![]() |
那这个在《宗镜录》里面,永明延寿禅师在这里面说:“祖师顿悟直入名禅宗,诸佛果德根本名佛性,菩萨万行原穴名心地,众生轮回起处名识藏,万法所依名法性,能生般若名智海。”(《宗镜录》卷四十二)这边就讲得非常清楚了,也就是说,历代各祖师顿悟直入的这个心就叫作禅宗;因为透过参禅而悟入了这个心,所以它叫作禅宗。那禅宗这个本来自性清净心,也就是说这个如 | admin 2018-07-22 |
![]() |
这个我见的断除,是要让我们断除轮回;但是这个我,是让我们进入轮回的最主要的一个根源;所以这一个我其实是声闻初果所要断的我见的我,这个我就是声闻初果所否定的意识心。声闻初果必须要否定这个意识心的我,才有办法依于断除我见的功德,然后能够发起断除戒禁取见乃至于断除疑见的这样的功德。因为这样子的功德,才能够在解脱果上面次第的进修,经过薄贪瞋痴,断五下分结, | admin 2018-07-22 |
![]() |
明这个心是要干什么呢?明这一个心是要让你继续落入轮回生死吗?所以禅宗明心破参所悟的心,绝对不是这个意识心。禅宗明心破参,禅宗的证悟,一定得要证悟这个如来藏;如果不是证悟这个如来藏,就会有很大的过失。这个如来藏就是佛所说的,在四阿含里面所说的八识心。其实,佛在阿含里面早就说有八识心了。佛在阿含里面说,有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但是佛在阿含里面也 | admin 2018-07-22 |
![]() |
不意印顺法师如是聪明,仍堕佛所预破之无因论中,否定藏识因,成诽谤见;又恐人责彼为断见,复建立意识细心不坏,为生死轮回之三世前后连结者,又成建立见;以如是诽谤见及建立见,妄说缘起性空之法实有不坏、是究竟义;不知缘起性空之法依蕴处界有,蕴处界法暂有非实,析之亦空,故缘起性空之法随之亦空,非有实法不坏,依「蕴处界有」而有。犹如兔无角法依牛有角法而有,牛角 | admin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