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为转依如来藏这样的一分功德,一定远远超胜于原来所造恶业的势力;因此,菩萨于悟后能够这样随缘度众而使得过去无量恶业种子现行,这个就叫作发露;并且能够因为转依而心得决定,不再回熏恶业种子回到如来藏当中,这样我们可以叫作永不复作。如此这两种统统能够具足,我们就叫作忏悔。所以,亲证第八识而能够实践实相忏悔,他能够现量的境界当中观察、安住于如来藏的真如法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呢,以如来藏本身的法性来看,因为是真如无我,所以不觉知自我的存在,如是的无我真如妙理,运行周遍众生法界而随缘应物,所以能够从这个诸法实相来忏悔罪业,才是真正的忏悔。因此经中会这样讲说:惟愿诸佛垂加护,能灭一切颠倒心,愿我早悟真性源,速证如来无上道。若有清信善男子,日夜能观妙理空,一切罪障自消除,是名最上持净戒。若人观知实相空,能灭一切诸重罪,犹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这是以随缘遇见而买来放生,才是如法的。如果是以订购动物的方式来放生,则是完全的不如法。譬如:我们预定时间要放生,于是就向商人订购某种动物,商人因此就必须去网捕动物。据说要买一千只小鸟来放生,商人就要捕捉两千只小鸟,才能有一千只可以存活。因此,反而造成了一千只小鸟无辜的伤亡。请问大家:这到底是在放生还是在杀生呢?在还没有放生之前,已经先造杀业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转依如来藏这样的一分功德,一定远远超胜于原来所造恶业的势力;因此,菩萨于悟后能够这样随缘度众而使得过去无量恶业种子现行,这个就叫作发露;并且能够因为转依而心得决定,不再回熏恶业种子回到如来藏当中,这样我们可以叫作永不复作。如此这两种统统能够具足,我们就叫作忏悔。所以,亲证第八识而能够实践实相忏悔,他能够现量的境界当中观察、安住于如来藏的真如法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五十三参中的善知识,甚至也有身分卑贱至当妓女的;而这些善知识们─也就是说这些菩萨们─在世间法中的身分是随缘的,并不确定或执著一定要现哪一种身相;所以真正在修学佛道的时候,不可以依表相来观察。那么平实就依《六十华严》善财大士所参访的善知识,大略举出来说(只举出他们的身分与名称就好,参访请法的过程与内容就不说了)。在十信位中,善财大士初参比丘功德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如来藏不生不灭、贯通三世,储藏众生之善恶业种不失,因此其随缘兑现因果报应亦丝毫不爽,故对每一世出生的五蕴来说,这些储存在如来藏中的善恶业种,未来现行果报还在,亦极为可怖,如《大宝积经》卷57:【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此千万不要听说罪性本空,便毫不畏惧的造作罪业,届时果报现前时,再后悔则为时已晚。虽然证悟的菩萨能转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提婆达多而言,大乘佛法很清楚地说明其为菩萨摩诃萨,但是经教阅读不多的人,就以为一切都是他的智慧可以「想当然尔」,以为一切佛语都只是他说话的「脚注」,对于佛世如何如何,都是以自己的意识情想来妄想推测,以为我就是会如此,因此佛陀也会如此,如此真是过于大胆!过于愚痴!这是恶世,如果没有障碍,如何算是五浊恶世!所以佛陀降世,来到人间,便要随缘示现诸苦,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这是以随缘遇见而买来放生才是如法的,如果是以订购动物的方式来放生,则是完全的不如法。譬如我们预定时间要放生,于是就向商人订购某种动物,商人因此就必须去网捕动物,据说要买一千只小鸟来放生,商人必须捕捉两千只小鸟,才能有一千只可以存活,因此反而造成了一千只小鸟无辜的伤亡。请问大家:这到底是在放生还是在杀生呢?在还没有放生之前,已经先造杀业了,而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如来藏不生不灭、贯通三世,储藏众生之善恶业种不失,因此其随缘兑现因果报应亦丝毫不爽,故对每一世出生的五蕴来说,这些储存在如来藏中的善恶业种,未来现行果报还在,亦极为可怖,如《大宝积经》卷57:【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此千万不要听说罪性本空,便毫不畏惧的造作罪业,届时果报现前时,再后悔则为时已晚。虽然证悟的菩萨能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本会的同修就有很多是早发善根的青年学子真参实修的亲近佛法、探究佛法,是故接引众生亲近佛法无须区分年龄对象或时空背景,但应该随缘随力而平等的接引众生亲近佛法。然而什么是佛法呢?是努力于慈善事业救济众生就是佛法吗?如果这样就是佛法,那教的救世军更应该是佛法了!还是提倡心六伦重整社会秩序就是佛法?那倒不如孔老夫子所提倡的三纲、五常还来得实际。那这样子儒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复有别解,谓后身菩萨成究竟佛时,即是有情圆成种智;成佛已,随缘示现应化身于十方世界度化众生,其化身非有心非无心,如镜中像故非心,与有情心得相应故亦非无心,如是化身不应名为有情,如镜中火不成烧用故,有情得见故。如是一切后身菩萨成究竟佛圆成种智时,其化身无情亦现种智之用,能为诸地菩萨开示种智,亦名有情无情同圆种智。如是,无情所圆种智,要依八识心王而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应该如何放生?放生的方式,应该是在救急、在救活、不攀缘、不定时、不定地、随缘尽分去作就好。但是近年来,有一些团体打着佛教的招牌,高推放生的功德,号召了许多的信徒共同来进行大规模的放生活动。但是以现在的时空环境来看,这是存在著不少的问题!因为除了远洋、近洋的渔船所捞捕的鱼虾等水生动物之外,现在可以捕捉的野生禽兽已经很少了,所以已经极少人用架网、设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换句话说,定性的二乘人注重的是自我能否解脱生死,只是在还没有舍报之前,随缘说一些解脱道的法;舍报之后,或生到欲界天、或者不再回到人间等等,于众生到底有何大利益可言呢?所以有时候才说,他们几乎是不修他庄严的。那么为什么说善生菩萨是慈悲的呢?因为他了解说:菩萨法是不能只有自庄严的,要同时以他庄严来自庄严。可是这句话说得有点绕口,这意思是说,菩萨虽然也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四、弥勒菩萨的示迹垂化弥勒菩萨虽然现在,居兜率天内院,教化天人,但慈心接引众生,常于十方世界,应身无量,随缘教化。据说,中国南北朝时代,南齐傅翕大士,及唐末五代时的布袋和尚,皆是弥勒菩萨化身。在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佛祖统记,佛祖历代通载,释门正统,神僧传,释氏稽古略等均有记载。特别是唐代楼颖辑录之《善慧大士语录》中记载最详。1、傅翕大士简介傅翕(x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本身早已成佛,只是为了安乐成熟众生,倒驾慈航,随缘应世,以三十二应身随处救度受苦众生,所求皆应。他具备十四种布施众生无所畏惧的无边神力,四种不可思议无作无为的胜妙德用,具足一切无碍神通,广修种种善巧方便,历来在中国民间广受礼敬供养,曾有户户弥陀佛,家家观世音盛象。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代表乐于助人,见到众生有苦难,立刻就伸出援手,所以我们称赞观世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另外,大家应该也都有接触到世尊所施设的表相正法,譬如各佛寺、道场、精舍有正受三坛大戒的比丘或者比丘尼在住持,身披如来衣即具有僧宝的资格,另外再加上木雕石刻的佛像,以及收藏的三乘佛法经典,就具备了“住持三宝”之法,这是一切佛门学人都应该随缘供养的。这样看来,好像不剃发出家就无法修学成道。但是,我们再看看寺庙当中所供奉的诸大菩萨,除了地藏王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求菩萨加持的时候,心里要懂得一切随缘,要有耐心。要求菩萨把你的善缘尽快现前;帮助你把业障和恶缘多做提示,以便尽快改正,以减少或者抵消惩罚。这一点很重要。记住求菩萨加持的时候心地要平和,只有自己的心地平和、清净了,菩萨的助缘才会明显,不然就感受不到。7、回向回向又作转向、施向。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马鸣菩萨当世已有八地证量,超越命浊(又称寿浊),寿命可以自己控制,或住人间一小劫或视众生之因缘福报而住二小劫,随缘度化;而且不需加行,即可变现山河大地与自己身心互通,随机现应。本篇将以鸠摩罗什所译的《马鸣菩萨传》为主要参考数据,马鸣菩萨于华氏城游行教化的故事则根据《付法藏传》而述之,并引述导师的《起信论讲记》而整理之,来说明世尊正法“如 | admin 2018-07-22 |
![]() |
但是,我业累障深,故没有依照师父的教诲!”当时,有一位“杯渡”比丘,在彭城随缘度众,听说鸠摩罗什菩萨在长安,竟喟然叹息:“我与他戏别了三百余年,仍杳然未期于今生能相逢,恐怕要等到来生再聚啰!”菩萨示寂,所译经典之法味历代飘香公元412年(东晋安帝义熙八年)“法显”游历南亚、中亚29国,达15年,取道爪哇(今属印度尼西亚) | admin 2018-07-22 |
![]() |
亦不可因见二乘灭尽十八界,成十八界空,而谓佛亦断灭十八界成为空相,谓为一切法空;如来永不入灭故,常依无住处涅盘利乐有情无尽时故,常有虚空色解脱色随缘应赴故。《大般若经》六百卷、中品小品般若及《金刚经、心经》所说,莫非此理;龙树之《中论、十二门论》亦复如是,依如来藏空性心而说其中道性,如是方名般若,是法界实相故;非以一切法空为般若,一切法空非是法界实 | admin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