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所以说修声闻、缘觉的人,他如果说具有声闻的种性、缘觉的种性,他是不会考虑到众生的需要;众生如果说具有邪见而不能入无余涅槃,那是他个人的事情,他会说他不懂得什么叫作苦,他只是这样子怜悯他,随缘教导;可是声闻、缘觉人如果一生尽了,他就认为他的缘已经尽了,他跟众生的缘也已经尽了,这样的话,他就要舍弃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去了。所以说,佛法的流传,正法是不是可 | admin 2020-02-19 |
![]() |
可是如果我们去归依的时候,他不跟我们讲应该持守的范围,这样的话没有戒体,没有戒体就是随缘的、结缘的归依而已,这样的话还没有真正进入佛门。所以我们都应该清楚的了知三归依戒的内容,了解了之后就可以进一步去具足众戒。------《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11集受持三归之行(三)>正礼老师 | admin 2020-02-19 |
![]() |
菩萨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就会不厌其烦的随缘来度化众生。还有菩萨要不惜生命的,尤其当菩萨看到有些佛门外道,假借佛法来敛财,却又把邪法给众生,很容易就误导众生,断了众生的法身慧命,所以菩萨就应该要不惜生命,勇于破邪显正来救度众生;而不应该因为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危,而就乡愿不敢摧破邪说。当具足了这六个条件,也就是求大智慧、欲知一切法真实、大庄严、心坚固、多度众生,才能够 | admin 2020-02-19 |
![]() |
然而,初住位的菩萨应该如何发心呢?初住位菩萨应该以财布施为最主要,并且也应该随缘随分为初机学人说法而作法布施;一方面接引有缘的众生进入正法中,而自己也能发心而安住于佛菩提道中,这就叫作发心住。如果十信位没有修习圆满,菩萨性还没有发起,当然就不能叫作发心住。譬如他既不肯发心财施护持正法,也不肯发心法施拯救众生于邪见之中,虽然有时也能住于菩萨行当中,但 | admin 2020-02-19 |
![]() |
整治补好之后依据自己的能力,用香粉涂在如来圣像上,再随缘随力将珠玉所串成的璎珞挂在如来圣像上,来庄严如来圣像,犹如庄严转轮圣王塔一样,建好塔像以后,应该以琉璃、颇梨、真珠、绫绢、彩绵、绳锁等物来供养。画如来圣像的时候,彩料不应该参杂动物骨头所提炼的胶在内,也不可以参杂乳汁进去,不管是牛乳或者羊乳都不可以。更不可为了让颜料更有黏性,而加了鸡蛋白在里面 | admin 2020-02-19 |
![]() |
如果是与配偶行淫时作性幻想,那是轻罪;若是随缘而作,本无动机,也没有作种种方便来庄严,但是却被勾引而成就邪淫了,也是轻罪。可是,很多轻垢罪累积而不能悔除,将会成就邪淫的重罪。因为邪淫罪在欲界中是很容易犯的,特别是男众,所以大家要很小心看待。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98集邪淫之释疑>正铭老师 | admin 2020-02-19 |
![]() |
如果是与配偶行淫时作性幻想,那是轻罪;若是随缘而作,本无动机,也没有作种种方便来庄严,但是却被勾引而成就邪淫了,也是轻罪。可是,很多轻垢罪累积而不能悔除,将会成就邪淫的重罪。因为邪淫罪在欲界中是很容易犯的,特别是男众,所以大家要很小心看待。------《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098集邪婬之释疑>正铭老师 | admin 2020-02-19 |
![]() |
整治补好之后依据自己的能力,用香粉涂在如来圣像上,再随缘随力将珠玉所串成的璎珞挂在如来圣像上,来庄严如来圣像,犹如庄严转轮圣王塔一样,建好塔像以后,应该以琉璃、颇梨、真珠、绫绢、彩绵、绳锁等物来供养。画如来圣像的时候,彩料不应该参杂动物骨头所提炼的胶在内,因为这些动物骨头所提炼的胶,可以让彩料更有黏稠性。也不可以参杂乳汁进去,不管是牛乳或者羊乳都不 | admin 2020-02-19 |
![]() |
由于二乘定性无学只能以解脱道度化众生,而且唯于舍寿前随缘度众,舍寿时必入无余涅槃,十八界俱灭故,穷未来际不再受生,故不能尽未来际度化众生成就佛道;而且其化度之众生能出三界者数量亦极有限,以法小及所度众生少故,因此说为小乘菩提而不名大乘菩提。大乘菩萨若得证悟,不论悟后是否已证有余涅槃,皆必依于大悲心而发起世世受生之大愿,永不入无余涅槃,不惟世世自度, | admin 2020-02-18 |
![]() |
只要是有记业的身口意行,都会随著业的大小轻重等差异而随缘受报。如果是对其他众生没有伤害也没有利益的身口意行,则是摄属于无记性的身口意行,那就不会影响善恶业报;譬如饮食睡眠、行来去止、大小便利、技艺学习、运动健身……等,这些无关善恶的事情,虽然会影响到个人此世的健康乃至未来世的世智辩聪,但是并不会改变舍报后将往生的处所,以及善恶业的果报酬 | admin 2020-02-18 |
![]() |
玄奘大师《八识规矩颂》之第七识(意根、末那)颂: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4]---------------------------------------第八识如来藏概说第八识心体又名如来藏、阿赖耶识、本际、实际、真如、如 | admin 2020-02-18 |
![]() |
非有作用(离六尘见闻觉知而於五位中寂照不灭任运随缘而不动故,醒时亦同故),非无作用(若无作用,一切有情顿成死尸)。故唯如来藏非常非无常,非有变易非无变易,非有作用非无作用,名为中道实相,余者皆非。[5]实证如来藏者,现观如来藏运行中所显示之真实与如如自性故,实相般若智慧依如来藏之真如法性建立故,万法悉依如来藏之妙真如性而生而显故,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亦依 | admin 2020-02-18 |
![]() |
待菩萨圆满十信位功德后转进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从布施度开始行三施—财施、法施、无畏施;如是圆满布施后,才能够转进持戒度开始持戒,譬如持五戒、八关斋戒、十戒,最后得以持菩萨戒;于持戒度圆满后转进忍辱度,忍于菩萨戒种种的要求,忍于众生种种无理的要求及不便;如是圆满忍辱度后转进精进度,由于安忍众生的忍辱后自然就会精进,不断地精进布施 | admin 2020-02-18 |
![]() |
例如我现在想要去讲堂,我想要去讲堂就是一个,阿赖耶识不会起这个欲念,你要去讲堂也好,不去讲堂也好,祂统统无所谓,绝对地随缘。你说:我要去讲堂,所以我把阿赖耶识带来了。可是到底是你把祂带来?还是祂带你来?等你们悟了,你们就知道。当你来到了讲堂,听到老师说法起了胜解:原来是这个意思,我听懂了!当你对所听到的佛法的内容,能领悟到其中的道理,懂了,这就是起 | admin 2020-02-18 |
![]() |
自心如来藏除了这个空性和有性之外,祂在三界中,尤其在你身体中现行的时候,又有祂的自性性:就是离见闻觉知,绝对不作主,完全随缘,对你绝对是死忠的。除此之外,祂还有一些自性是不可以讲的,讲了以后密意就会泄漏了,这要你们自己去体验,才能够发起胜妙的智慧。接着我们再来说阿赖耶识的清净性,因为祂从无始劫以来本来就是离见闻觉知的;没有意识心能见能闻之性,所以绝 | admin 2020-02-18 |
![]() |
例如“我现在想要去讲堂”,我想要去讲堂就是一个欲望,阿赖耶识不会起这个欲念,你要去讲堂也好,不去讲堂也好,祂统统无所谓,绝对地随缘。你说:“我要去讲堂,所以我把阿赖耶识带来了。”可是到底是你把祂带来?还是祂带你来?等你们悟了,你们就知道。当你来到了讲堂,听到老师说法起了胜解:“原来是这个意思,我听懂了!”当你对所听到的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声闻人他对于法义,他不太辩驳,也就是,如果众生有邪见,他会认为这个众生好可怜,他应该赶快来修学解脱道,所以他会随缘说一些声闻法;可是他对于大乘的部分的邪见,他也不处理,因为那是属于实相的智慧,无碍于解脱,所以那个不是他所关心的。所以,对于众生种种的关于实相的部分的这种邪见,也就是这个法界里面的根源到底有没有如来藏,有没有一个第八识存在,如果有人 | admin 2020-02-18 |
![]() |
平实导师在诸多著述中,对善知识的开示很多,综合而说,大概有以下这些条件:第一,自己已悟明真心,乃至已眼见佛性而不退转者;第二,愿意帮助学子建立求悟的信心者;第三,能演说禅法与知见,以帮助学子悟入者;第四,能教导学子参禅的功夫者;第五,能经常接受学子的咨询,摄受学子者;第六,能观察学子得度因缘,而随缘度化者;第七,能发大愿心助人得悟者;第八,悟后起修 | admin 2020-02-18 |
![]() |
第三个大乘的无愿三昧,也就是说,如来藏因为祂不了别六尘境界,所以没有六尘的境界相,而且如来藏也不领受六尘中的一切苦乐,加上如来藏本身是无作性的;所以如果能够转依如来藏的无造作、无追求的体性,对于世间法就能够住于无愿的境界中,而能够随缘度众行菩萨道。所以这样也就能够不违背菩萨利乐众生的大愿,这个大愿就是要成佛及尽未来际利乐众生,这是菩萨的究竟目标。对 | admin 2020-02-18 |
![]() |
5也可能是有过去世的重大因缘,不得不随缘。 萧导师在《胜鬘经讲记》中说:退转是绝大多人第一次开悟都有的现象,没经历过这个过程的人是极少数,即使是我自己无量世以前也退转过,因此,退转的人不管怎么谤法,我还是会体谅的。萧导师如此谦虚的表态,人家并不领情。 4,出家师成名后退转,转而大骂正觉法惟护想自己去云南弘法,这正是培植福德的好机会,萧导师就成 | admin 2019-0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