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罪福决疑经》论钱谷因果之事,如施主拟作释迦,改作弥陀,拟作大本,改充《涅槃》之类,即计钱多寡论罪。庄椿云:盗用常住一文钱,一日一夜长三分七厘利。第二日夜利又长利,盖共三分七厘之利,又起利也。来世作牛马偿之,牛日还八文,马日还七文。所以云:作一生之容易,为万劫之艰难。由此推之,为僧者可不惕然畏乎!以此左推右测,唯有净土一门,任意早脱,终无再住阎浮之 三摩地

2018-07-20

发明心地第七《观无量寿经》云: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妙宗》云:是义持人不乐读诵,但于经中取一句偈,深穷旨趣,于绝言思深广之理,心不惊动。又复其心安住中道,不为二边之所惊动,了达因果皆是实相,名为深信。虽不遍习,或闻大教赴机异说,知显一理,不生疑谤。此即宗门所谓参无意味语,发明心地者也。因 三摩地

2018-07-20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又云:“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作佛是佛(作即想念)《观无量寿佛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 三摩地

2018-07-20

《观无量寿佛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无量寿经》云:“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殖诸德本,至心回向”;“欢喜信乐 三摩地

2018-07-20

何以故?若一则无因果,若异则非相续。是义《观一异门论》中委曲释。第一行三念门竟。△次成“优婆提舍”名,又成上起下偈。【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虽叹秽土如来大慈谦忍,不见佛土有杂秽相。虽叹净土如来无量庄严,不见佛土有清净相。何以故?以诸法等故,诸如来等,是故诸佛如来名为等觉。若于佛土起优劣心,假使供养如来,非法供养 三摩地

2018-07-20

但他们却茫然不知,像这种不需要透过修学菩萨道,也不需要长劫六度万行累积福德智慧,只要在自己心中观想成就就可以成佛的说法,根本没有修清净因,却可以得到清净果,这是完全违背法界因果正理的邪说。像是假藏传佛教的教主莲花生所造的《西藏度亡经》或称为《中阴救度密法》,还有索甲仁波切依照《度亡经》所写的《西藏生死书》当中,所说关于救度亡魂的观念,大多是依着西藏 admin

2018-07-20

再说,因果的法则,是无法逃避的,自杀的人因痛苦、烦恼而自行了断生命,痛苦和烦恼的业种并没有因此而消灭,未来际仍然得承受同样的痛苦和烦恼。所以,修行人不应该选择自杀来逃避烦恼与痛苦。 问:《优婆塞戒经》卷六:若作毒药与怀妊者,若破歌罗罗,是人则得作无作罪。若妇女怀孕后才发现身体虚弱或有病,怀孕生产恐有生命危险而不得已堕胎,是否有罪?(摘录自正觉电 三摩地

2018-07-20

是否具正信因果知见及种性?3.是否曾熏习第一义如来藏知见?或再决定开示内容之深浅。答:为亡者开示,应先了解亡者曾造之善恶业,主要目的在于确认何时是助念或开示的适当时候。如果是造恶之人,断气后是从头部先舍报,马上助念或开示都于事无补(若要助念或者开示,就要等大约八个钟头中阴身生起之后);行善之人断气后,大多是从脚部先舍,因此于断气后四、五个钟头内,可以 三摩地

2018-07-20

是否具正信因果知见及种性?3.是否曾熏习第一义如来藏知见?或再决定开示内容之深浅。(二)若亡者死于非命,被谋害等,于中阴阶段是否具有他心通,能知被谁所杀?及得宿命通,知为酬过去生之业报?(三)若该人死前所造恶业,需受畜生报时,于中阴身将尽时,因业力牵引故见未来畜牲父母和合,起颠倒想而入胎,该中阴身形是否从人形变为畜牲形,而见未来畜牲父母?抑或从中阴身 三摩地

2018-07-20

”也就是说各人的因果是各人自行了了,就算是爸爸造了恶业,儿子也不能够代为承受;所以业是不能代受的。又譬如说,佛菩萨帮助众生往生到西方,但是这是说佛菩萨为过去这一些业障深重的人去安排因缘,而不是去帮他担业障,是帮助众生延后偿还业债。怎么说呢?因为到了西方以后,换了一个环境,西方世界当中并没有这一些恶业的缘;我们都晓得,业种要实现,必须要有因有缘 三摩地

2018-07-20

因为他深信因果,不诽谤大乘,理解第一义而回向发愿往生;往生以后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紫金莲花台上住宿一个晚上,第二天花开见佛闻法,第七天得位不退,修一小劫才能进入初地乃至八地,比上品上生人时间要迟很久。继续说明上品下生:上品下生他也相信因果,虽然不能理解第一义,但是不诽谤大乘,他发成佛之心,而不造作各种恶业。这种人往生,彼国七宝池的金莲花之中,一日一夜 三摩地

2018-07-20

】(《楞严经》卷八)好!这一段佛告诉我们说,有一位比丘尼叫作宝莲香,宝莲香比丘尼出家以后,依止于佛而出家修学,她持了菩萨戒,菩萨戒本身它是告诉我们,不能杀盗淫妄等等,有十个十重戒;可是她却私底下行淫,因为出家已经是要断淫,她是私行淫欲;同时她毁犯了菩萨戒,毁犯了佛语以后,还妄言说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这样子来妄言这些因果;讲这个话完了以后,就女根 三摩地

2018-07-20

但他们却茫然不知,像这种不需要透过修学菩萨道,也不需要长劫六度万行累积福德智慧,只要在自己心中观想成就就可以成佛的说法,根本没有修清净因,却可以得到清净果,这是完全违背法界因果正理的邪说。像是假藏传佛教的教主莲花生所造的《度亡经》或称为《中阴救度密法》,还有索甲仁波切依照《度亡经》所写的《生死书》当中,所说关于救度亡魂的观念,大多是依着地区传统的苯 三摩地

2018-07-20

并陈诫因果。至清晨。平坐而化。室内有殊香。旬余乃歇(高僧传)。慧虔。姓皇甫。北地人也。少出家。奉持戒行。志操确然。憩庐山十有余年。义熙初。投山阴嘉祥寺。克己导物。苦身率众。五载。寝疾。自知将尽。乃属想安养。祈诚观音。山阴北寺有尼名净严者。宿德有戒行。梦观世音从西郭门入。清晖妙状。光映日月。幢幡华盖。七宝庄严。净严作礼问曰。不审大士何所之。答云。往嘉祥 三摩地

2018-07-20

既明因果无差。乃知心外无法。又平等之门。无生之旨。虽即仰教生信。其奈力量未充。观浅心浮境强习重。须生佛国。以仗胜缘。忍力易成。速行菩萨道。十疑论云。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是真无生。此谓心净故即佛土净。愚者为生所缚。闻生即作生解。闻无生即作无生解。不知生即无生。无生即生。不达此理。横相是非。此是谤法邪见人也。问。心外无法。佛不去来。何有见 三摩地

2018-07-20

须知体非因果。一念唯心。迷悟既殊。因果宛尔。弥陀果悟。我等因迷。忻厌心生。顺佛劝往。故云唯心。又称净土矣。然则既有取舍忻厌。莫成虚伪邪。曰。当知圆人。舍则舍秽究尽。三土九界皆舍。取则取净穷原。直取上品寂光。故妙宗曰。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良由寂光不离三土。十界只是四土耳。若以四眼二智观之。则万像森罗。三土九界须舍。若以佛眼观之。则真空冥寂。 三摩地

2018-07-20

法门无一因果可比拟。然此等希有。十方罕闻。而唯在极乐者。何哉。缘深故耳。缘何谓深。信深也。缘何谓浅。信浅也。信根浅处。恒情域之。诸佛度生。皆经累劫。从凡阶圣。不退为难。今求生极乐。但七日竭诚。十念倾注。虽陷恶逆。悉记往生。才得往生。便圆踞三不退地。且见阿弥。即见十方诸佛。生极乐。即生一切刹海。乃至阿弥一光。极乐一尘。悉能于中顿证十方三世依正色心自他 三摩地

2018-07-20

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是三事。名为净业正因。佛又为韦提希说十六观法已。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观无量寿佛经)。佛在维邪罗国。所止处名曰乐音。有贫穷老母。来白佛言 三摩地

2018-07-20

就在一九九六年底,忽收到寄赠的“集”,阅之大喜;书中之理路清晰、次第因果了然分明,不胜仰慕。始觉从前缺乏知见,盲修瞎炼,深浅不知,功过迷昧,次第紊乱,皆以自意而喻。因此心情豁然,直下便欲随学,并思此因缘岂非世尊及菩萨之安排?如此难值难逢,不可在山中做无事人,虚耗米粮,空过一生也。因此积极报名参加上课。上课时,老师从最基础佛法一一详述解说, 三摩地

2018-07-20

南无阿弥陀佛末学十五岁时,经同事接引入一贯道拜佛,熏习仙佛圣讯及因果循报。二十一岁不顾母亲顾虑反对,由少食肉改为全不食众生肉。(现在母亲已经八十岁了,十几年前她也茹素了)。道家曰:“肉字中间两个人,吃他半斤还八两”。孟子曰:“侧隐之心人皆有之,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若要修行自度度他,必要研习经典,建立知见,启发智 三摩地

2018-07-20

 «上一页   1   2   …   51   52   53   54   55   56   …   57   58   下一页»   共1145条/58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