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最后,阿难尊者请问佛陀:“世尊,如果妇女能跟从佛陀的律法出家,依梵行而住,她们是否同样可以证得入流果、一还果、不还果乃至阿罗汉果呢?”佛陀回答说:“她们同样可以证得圣果啊!”阿难尊者继续以大爱道夫人抚养佛陀的恩情来打动佛陀,最后佛陀只好说:“女人如果要出家,就要做到八敬法,并且终身学习奉行。”因而接受了大爱道夫人等女众 | admin 2020-06-08 |
|
我见既然是三界有情,对于五阴或者四阴之中,加以认取为常恒不坏;我执当然就是三界当中,依着(我见)所执取的那个常恒不坏我,在三界境界当中起了贪爱而生起的执著,这样子执著不舍不肯弃舍,乃至于说有了贪嗔痴慢疑这些的习气,这都是属于我执。我所执呢,如果加以细分的话,又可以分为外我所的执著,还有内我所的执著。外我所的执著就是执著我所有的财富,执著我的家庭、我 | admin 2020-06-08 |
|
我见既然是三界有情,对于五阴或者四阴之中,加以认取为常恒不坏;我执当然就是三界当中,依着(我见)所执取的那个常恒不坏我,在三界境界当中起了贪爱而生起的执著,这样子执著不舍不肯弃舍,乃至于说有了贪嗔痴慢疑这些的习气,这都是属于我执。我所执呢,如果加以细分的话,又可以分为外我所的执著,还有内我所的执著。外我所的执著就是执著我所有的财富,执著我的家庭、我 | admin 2020-06-08 |
|
因此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见怨之人,名违害鬼;真修菩萨道者,见此怨习,犹如渴饮鸩酒一般;而藏密四大教派寺庙,各拥广大庄园农奴,并以高利贷控制农奴,乃至世世代代承受先祖债务,不得翻身,农奴怨习之深,无以复加。八、见习交明:如萨迦耶见(我见、身见)、戒禁取见(不如理的施设戒禁,譬如藏密祖师施设的三昧耶戒)、邪见诸业,各执己见,互相是非,故地狱中便有王使、主 | admin 2020-06-08 |
|
另外,如藏密应成派中观,以意识心不执着名相,以此为中道,以灵明觉知心起见,以意识乃至意识细心、极细心为常住不灭的真心,此也名为我见,都是执取识阴中的意识为常。三缚结之第二为疑见,疑见者对正理、邪理、善知识、恶知识,无简择之能力而生狐疑,心不得决定;由于犹豫不决,就很容易错认恶知识为善知识,落于邪教、邪法之中而不自知。三缚结之三者为戒禁取见,由于凡夫 | admin 2020-06-08 |
|
再说,众生之前五根是由众生各自别业所感,以致别别众生之相貌身量各各不同,譬如人身有别于畜生身;乃至同为人类,却有男女面貌美丑、身量高矮等等的差异;由于有情各自所造业种不同,因此受用的色、声、香、味、触等五尘也各各相异,这就是增上果之不同。因此众生造了十恶业道,所感的异熟果及等流果为正报以外,复感增上果的依报。如同《瑜伽师地论》卷60所说:一、杀生增上 | admin 2020-06-08 |
|
《心经密意》从禅宗破初参明心所得的般若智慧,以及禅宗破重关的眼见佛性所得的般若智慧,乃至从禅宗的破牢关所得涅槃智来看,都只是在般若的总相智与别相智上,都不能及于一切种智。因此我们就可以断言:禅宗的修证确实是了义法,确实是般若正义,但不是究竟法,因为仍然不能够通达成佛之道,仍然不能证得一切种智,只是打开了成佛之道,打开了后续进修一切种智的门罢了,可以 | admin 2020-06-08 |
|
是故自古以来,具有种智之人,常言一心之说唯通八识,谓阿赖耶识一心函盖八识心王也!然为利乐初机学人,大益有情令得现观八识心王体性迥异之处,使其易得证悟阿赖耶识心体自身,欲令因此而生般若实智,往往将此一心阿赖耶识分为八识心王,并一一细说之,由是故有眼识、耳识……意根末那识乃至阿赖耶识之说。匪唯古来诸多证悟祖师如是说,我佛世尊于《楞伽经》中亦 | admin 2020-06-08 |
|
但是因为阿赖耶识也是具足异熟识体性的,所以第八识的异熟性,函盖异生凡夫到等觉位的圣人;所以,异熟性的存在,是从因地的凡夫位,经过证悟的三贤十地菩萨,乃至到了等觉位时,这个第八识,仍然都是有异熟性的;这个异熟性,要到进入佛地时,才能空尽,所以离开了变易生死。所以,异熟识的名称,其实是函盖阿赖耶识的阿赖耶性在内的;只有佛地的第八识断尽了异熟性,才是已经 | admin 2020-06-08 |
|
当然,既然是一日一夜持守,就应该具足二十四小时才算圆满、才如法,不可为了图方便而解释为:从前一天午前用斋后,度过一夜到了第二天天明即可再用斋,乃至不必再守其余七戒,否则就违反了佛陀制戒的目的了。--------《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正源老师 | admin 2020-06-08 |
|
因为初禅是色界天的境界,是色界天人所证得的禅定,而依止禅定的功德或是福德而往生到色界天,成为色界天的初禅、二禅乃至四禅的天人。色禅天人他是中性身,色禅天人也不需要饮食,纯粹以禅悦为食。我们刚刚也说过了,您五盖不断,或是至少不以像外道的方式压制住、伏除住;这个五盖,所谓的贪欲盖、瞋恚盖,所谓的睡眠盖,所谓的掉悔盖,所谓的疑盖。特别是第一个,相应于欲界 | admin 2020-06-08 |
|
那这个饮食呢,一般指的就是物质的这些食物,所以这是我们饮食在人间里面,乃至在欲界天里面,在畜生、饿鬼、地狱都要有抟食,这是欲界的众生所拥有的这个饮食。那有所谓的细滑食,譬如说我们要穿衣呀、要沐浴啊,所以穿衣、沐浴就是所谓的细滑食。那我们也有所谓的触食,也就是说我们对于外面的六尘的境界,我们是会去触知,然后触知之后我们领受了,而以这个作为饮食。那也有 | admin 2020-06-08 |
|
成佛之道,诸经论依唯识五位而作分别,唯识五位略述于下:初则资粮位,一劫乃至万劫修行十信,成信不退。信不退故,方能继续修学佛法而不退失。次则加行位,外门广修六度万行,至六住位修学般若及作断除我见之加行;我见确实断除以后,在此加行位之末,彼悟入唯识性故悟入三性(依他起、遍计执、圆成实性),此即禅宗之破参明心,即是实相般若之总相智,大乘别教真见道位也;未 | admin 2020-06-08 |
|
因为他深信因果、不诽谤大乘、理解第一义而回向发愿往生,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的紫金莲花台住宿一个晚上,第二天花开见佛闻法,第七天得不退转,修一小劫以后才进入初地乃至第八地,比上品上生人迟很久。上品下生人,他也相信因果,虽然不能理解第一义,但是不诽谤大乘。他发成佛之心而不造作各种恶业。此种人往生彼国七宝池的金莲花之中,一日一夜花开,花开了以后七天才能见佛 | admin 2020-06-08 |
|
能够增长三宝,那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出家菩萨的出家弟子知道八种智慧以后,就能够在正法中得到利益,就能够因为这八种智慧,乃至实证法界实相,而有这个清净解脱法的受用,那么就能懂得感恩,感念佛恩与师恩,所以就懂得精勤供养师长和上,能够住持正法了;因为他本身知道,什么是能够住持如来的正法,什么是相似正法,他就会在这里能够生起这个法眼,能够教导跟随他的弟子众来 | admin 2020-06-08 |
|
乃至三禅心喜身乐俱足,乃是世间无上至乐。凡夫修得三禅——身心受乐定,无法舍离,所以世尊说:唯有圣人能舍。如果诸位将来有一天进入三禅的时候,有明心见性过牢关的功德,你才能舍它。如果没有明心见性以后过牢关的功德,证得三禅,你要舍离三禅的身心之乐很难舍,这就是色界爱的结。乃至到了第四禅舍念清净定,这种境界很多外道以及佛门里面,自古以来有许多人以 | admin 2020-06-08 |
|
那么这个破牢关的人,或者进入三果向,或者还在二果之中,又或者断五下分结进入三果位乃至四果,并不一定。为什么会不一定?因为破牢关,配合他本身过去的习性,配合他今生断除贪、瞋、痴的习性的深浅,以及配合他所修证的禅定功夫的深浅而产生了过牢关之后所证的境界有所不同。一个人悟了之后,从见地到薄地,可能很快,也可能拖很久,完全要看这个人他过去在修除习气方面有没 | admin 2020-06-08 |
|
善财与五百童子,诣文殊所,顶礼其足,白言:惟愿圣者广为我说,菩萨应云何学菩萨道,乃至应云何令普贤行,速得圆满。文殊告言:善男子,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决定求真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皆应随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勿见过失。文殊遂令善财往于南方,先参德云比丘,次第展转,指示终参普贤菩萨,即得一切 | admin 2020-06-08 |
|
故在此劝请大心的菩萨,欲圆满自己道业所需的菩萨性,当请阅《优婆塞戒经讲记》各辑,仔细阅读思惟,并以书中法义在自己的生活中切实履践,必能圆满成就性种性之功德,乃至成就未来入地或者成就佛道所需的璎珞庄严。--------正觉电子报《般若信箱》37期(优婆塞戒经)云:原文如下:善男子!非得菩提故名菩萨,何以故?得菩提者名之为佛,未得菩提乃名菩萨,亦非性故名菩萨也。 | admin 2020-06-08 |
|
「事密」虽然不是真正的佛法,只是古时印度晚期佛教中的「初期密宗」的事行法门,本来就不是真正的佛法,只是一些护法神所传的对治世俗烦恼的事行法;但是,我们借着「事密」法召请鬼神来到法会中,然后转入三时系念的法会过程中,由证悟实相的菩萨,对召请来的一切鬼神,以及与会的大众们,开示解脱道的正理,使他们断三缚结;或者详细开示般若实相,也有可能使其中少数的护法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