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说通就是启发佛法中的童蒙,也就是对佛法都没有正知见的人,为他们说法,为他们建立佛法的正知见,犹如白色的布一样,可以随意染成各种颜色,作为未来证悟的准备,乃至作未来成佛之准备;宗通乃是为真正的修行而说,为他们说第一义谛明心见性的法,为他们说建立第一义谛明心见性所需具备的次法,使得他们未来能够圆满具足证悟的因缘,乃至于证悟后次第修学,般若智慧日日增上, admin

2020-06-08

  --------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摄取品>第十三虽行五力,而乐求佛十力,是菩萨行:五力其实还是五根,只是五根已经生起了作用力,所以称为五力,所以五力仍然是信、进、念、定、慧,只是把信根改为信力,精进根改为精进力,乃至最后的慧根改为慧力。那么根与力之间有什么差别?譬如说当你还没有开始学佛,有的菩萨看见了你,会说你很有慧根,因为他知道你的根性与 admin

2020-06-08

  简单举例来说,单单是一个人的生理层面,就可以分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淋巴系统、排泄系统等等许许多多的系统;也可以再细分为五脏、六腑等器官;还可以再细分为细胞、染色体、DNA、核苷酸、基因;乃至于还可以再细分到量子层次等等许许多多的法来,何况是说世间所有的一切法,当然更是无量无数区分不尽的。而像诸佛菩萨、善知识,为了破邪显正所开示,以及探讨的佛法、外道 admin

2020-06-08

  像在受戒之前,要先由和尚或阿阇黎行羯磨法,询问求受戒者之前是否曾经违犯了戒经中所列重戒或轻戒的罪,乃至于有无违犯逆罪。如果所犯是七逆罪,当然就遮止不许他受戒,如果只是犯了戒罪,则让他如法忏摩,就是要行忏悔法,向四位已受戒而不曾犯十重戒、戒体未失的菩萨戒子忏悔,以求灭除障戒之恶,发起感戒之善;这样作法成就,受戒才得戒,这就是受戒前的羯磨。受戒以后也有 admin

2020-06-08

  我见既然是三界有情,对于五阴或者四阴之中,加以认取为常恒不坏;我执当然就是三界当中,依着(我见)所执取的那个常恒不坏我,在三界境界当中起了贪爱而生起的执著,这样子执著不舍不肯弃舍,乃至于说有了贪嗔痴慢疑这些的习气,这都是属于我执。我所执呢,如果加以细分的话,又可以分为外我所的执著,还有内我所的执著。外我所的执著就是执著我所有的财富,执著我的家庭、我 admin

2020-06-08

  故我见是可断的,只要经过理性地观察,确认身心无我,乃至在梦中也不会对此产生任何怀疑,我见就不复存在了。--------《佛法概论——菩提道真实次第》第二章第三节我见、我执三缚结所断之我见,又名身见,谓于欲界身及欲界心之虚幻,不能证解,由是坚执欲界中之色身为常不坏我,或执欲界中之见闻觉知心为常不坏我,以为此见闻觉知心可于死后重新受生,以为来世仍是与 admin

2020-06-08

  什么叫殊胜善根?:断了我见以后断三缚结,乃至亲证法界实相如来藏,得善友多所摄受,能行布施等六度波罗蜜多,三十七道品,将来能够成熟有情,严净佛土;殊胜善根就是,于七住位以后的,所行的这些行;亲证法界实相如来藏,得到了善知识、善友的摄受;善友就是我们同修道友。我们为什么有时候建议说,大家在一起读读书,就是大家在一起共同的摄受,就是善友能够摄受我们。有的 admin

2020-06-08

  如果福德比较不够的,只能捡到破破碎碎的小布条,可都要拼拼凑凑;所以有的人拼凑起来时,一件僧衣就要五条的长条布来缝,乃至更小的布块就要七条来缝。最差的就要九条,因为很零碎而捡来裁成的布条就成为最小的,全都窄窄的一条,于是得要九条才能缝成一件外衣。可是后来因为把比较好的让给别人,比较差的自己来穿;而九条衣是最差的,最差的留给自己穿;人家就说:「这个人修 admin

2020-06-08

  因为你要发起道种性,如果没有如梦观的成就,修道的种性就发不起来;道种性如果发不起来,就无法修十地的菩萨道,就会像俗人一样,老是觉得这个东西很好吃——真的好吃——贪了!我这个太太好温柔——真的温柔——贪了!我这个先生好体贴——真的体贴——贪了!世界可乐——真的可爱——贪了 admin

2020-06-08

  然而原始佛教的四阿含诸经中,固然说无我法,可是又处处说我;把这个我有时候说为涅槃的本际,或者说为诸法的实际,说为如,说为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识,或者说为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或者说为有分识,乃至于《阿含经》中也有直接称之为我的。而大乘般若诸经中,则称为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菩萨不念心;并且说这个心是实相心,说这个心从无 admin

2020-06-08

  从真如所含藏的一切种子,去观察诸法无我,就是法无我观,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犹如镜像……乃至十地、等觉位无生法忍的无我观行与实践。但是,说起来很快,做起来则很难;你看我们这样述说,从凡夫地进修,一下子就成佛了、完成了,但是你要如何一步一步的付诸于实行?--------平实导师《大乘无我观》大乘的无我观,不同于二乘的无我观;一个是从法界实相修证所得的人 admin

2020-06-08

  此外依有情一心说有三身:前六识说为应化身,一切有情悉能与悟者之前六识相感相应故;第七识说为庄严报身,一切异生乃至初悟之人,悉皆不知不觉悟者及自身之意根末那识故,唯除已受真善知识之教导者;第八识说为真如法身,一切凡夫异生及与二乘无学圣人,悉皆不知不解七住菩萨所悟真如阿赖耶识故,说为法身;此名依一心三身,说佛有三种。复依藏通别圆四教判果,说有四种佛:三 admin

2020-06-08

  又观察这个真实心,含藏了种种的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乃至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性空……等一切佛法,都是从如来藏这个真心所出生、所显示。经过这样的确实的体验,我们就说你已经证得了般若慧的别相智。《心经密意》在佛菩提道里面,说总相智叫做根本无分别智,别相智叫做后得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是说,证得这个第八识的时候,那是进入佛菩提道真正修行 admin

2020-06-08

  又观察这个真实心,含藏了种种的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乃至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性空……等一切佛法,都是从如来藏这个真心所出生、所显示。经过这样的确实的体验,我们就说你已经证得了般若慧的别相智。在佛菩提道里面,说总相智叫做根本无分别智,别相智叫做后得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是说,证得这个第八识的时候,那是进入佛菩提道真正修行的开始,也就 admin

2020-06-08

  《心经密意》从禅宗破初参明心所得的般若智慧,以及禅宗破重关的眼见佛性所得的般若智慧,乃至从禅宗的破牢关所得涅槃智来看,都只是在般若的总相智与别相智上,都不能及于一切种智。因此我们就可以断言:禅宗的修证确实是了义法,确实是般若正义,但不是究竟法,因为仍然不能够通达成佛之道,仍然不能证得一切种智,只是打开了成佛之道,打开了后续进修一切种智的门罢了,可以 admin

2020-06-08

  众生从无始以来,不曾接触过外面的五尘;你所接触到的五尘,都是由你的如来藏,借着你的五色根所变现出来的内相分,只是因为那个内相分和外相分一模一样,所以你不知道是自己的心所变现的内相分,而误以为所见所闻乃至所知的五尘都是外面的五尘。这就好象开战车一样,战车的驾驶员并没有直接看见外面,而是看着三菱镜所反射出来外面的影像来驾驶的。又好象电视的监视器一样,你 admin

2020-06-08

  眼睛是眼根的扶尘根,耳朵、耳聒、耳膜是耳根的扶尘根;乃至我们的色身,一直到脚底,你都知道痛痒,这个是身根的扶尘根。可是,你们要了解:实际上在了知五尘的,并不是扶尘根的身体,而是你的胜义根——头脑。《心经密意》 admin

2020-06-08

  头脑是你的五胜义根;你看见外面的影像,其实不是眼睛看见,而是胜义根看见,是你的头脑里面掌管视觉的部份出现了眼识所看见的;你闻见什么声音,不是你的耳朵闻见,而是你的头脑里面掌管听觉的部份出现了耳识所闻见的;……乃至你知道了种种的法,也是你的胜义根(头脑)专门掌管分别思惟的部份出现了意识所了知的。不知道的人,就以为见闻觉知六尘万法,都是五扶 admin

2020-06-08

  乃至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五法三自性、四无碍辩......等法之究竟修证与了知,具足证得人法无我,名为所知障断尽而成佛。然断此所知障者,皆在三界万有诸法之中,不在三界之外,所以者何﹖佛道不在三界外修,所修「诸法无我」等无生法忍,悉皆函盖于三界有情八识心王诸法之内。故所知障之障碍成佛,并非所知越多则障碍越多,反而是对于法无我之所知越少而障碍越多,不是被所 admin

2020-06-08

  如果不是祂配合着你,不断的在运作,你根本就运作不了,就会跟植物人一样;乃至连植物人你都当不成,你会很快的死亡了,所以我们身中的一切法,都要依靠祂的运作。但是祂不断在运作的时候,却完全没有众生心的那种心相,因为祂从来都离见闻觉知,又从来都不曾思量、不曾作主。在第三转法轮的唯识方广诸经中,也就是在如来藏系列的经典里面,叫祂做阿陀那识,为什么叫做阿陀那呢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