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若是施主,但施众生一切乐具,功德无量,何况令得阿罗汉果!佛告弥勒:我今分明语汝,是人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众生,又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 | admin 2020-06-14 |
|
诸有地狱、饿鬼、畜生及众难处,皆能救济,乃至于王后宫,变为女身,而说是经。华德!是妙音菩萨,能救护娑婆世界诸众生者。是妙音菩萨如是种种变化现身,在此娑婆国土,为诸众生说是经典,于神通变化智慧无所损减。是菩萨以若干智慧明照娑婆世界,令一切众生各得所知;于十方恒河沙世界中,亦复如是。若应以声闻形得度者,现声闻形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形得度者,现辟支佛形而 | admin 2020-06-14 |
|
汝等一切发心菩萨亦诵,乃至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诸菩萨亦诵。是故戒光从口出,有缘非无因故光;光非青黄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是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是故大众诸佛子应受持、应读诵、应善学。诸佛子谛听: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奴婢、八部鬼神、 | admin 2020-06-14 |
|
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来以如来眼,见一切有情欲、瞋、痴、贪、无明、烦恼乃至皮肤边际,彼欲、瞋、痴、无明、烦恼藏中有如来藏性,以此名为有性;若能止息名为清凉,则名涅槃。若能净除无明烦恼,是有情界是则名为大智聚体,彼之有情名大智聚。若佛出现于天世间说微妙法,若见此者则名如来。善男子!若彼见如来.应.正等觉,令诸菩萨摩诃萨咸皆悟解如来智慧,令显现故。尔时 | admin 2020-06-14 |
|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 | admin 2020-06-14 |
|
(十三)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十四)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十五)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十六)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十七)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 | admin 2020-06-14 |
|
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一切天,龙众,鬼神等众,悉来集会。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树神。山神。地神。川泽神。苗稼神。昼神。夜神。空神。天神。饮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来集会。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诸大鬼王。所谓恶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气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摄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爱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来集会。 | admin 2020-06-14 |
|
或一,或二,或三,或四,乃至百千。其中名号。各各不同。地藏菩萨告普贤菩萨言。仁者。此者皆是南阎浮提,行恶众生,业感如是。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qí)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我今承佛威力,略说地狱罪报之事。唯愿仁者,暂听是言。普贤答言。吾已久知,三恶道报。望仁者 | admin 2020-06-14 |
|
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消灭。是五无间罪,虽至极重,动经亿劫,了不得出。承斯临命终时,他人为其称念佛名。于是罪中,亦渐消灭,何况众生,自称自念。获福无量,灭无量罪。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观业道众生,校量布施,有轻有重 | admin 2020-06-14 |
|
所生功德无量无边,乃至菩提常令相续;所以者何?如来福智不可思议,无数无等。善男子!诸佛世尊具有三身:谓法身、受用身、化身,我涅槃后,若欲供养此三身者,当供养舍利。然有二种:一者身骨舍利;二者法颂舍利。即说颂曰: 诸法从缘起 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 是大沙门说 若男子、女人、苾刍五众,应造佛像。若无力者,下至大如䵃(ku&agrav | admin 2020-06-13 |
|
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亦应奉盂(yú)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为尔否?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shù)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zì)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 | admin 2020-06-13 |
|
也就是说,一个修禅定者,他依于禅定─四禅八定-他修到非想非非想定,虽然从外观上,他从初禅、二禅、到四禅的时候,到了四禅他就已经息脉俱断,他已经没有心跳呼吸了,可是这个时候还不是死亡,而且其实这个时候他还有个意识存在,所以就有所谓的五现涅槃,他们就认为说,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都有可能是涅槃啊!乃至四禅的人,他认为说我息脉都断了啊!那我最接近死亡了 | admin 2020-06-12 |
|
依照本章上述之解说,即知无论是初转法轮或二转法轮之经典,皆同于三转法轮经典所宗,皆依胜义谛如来藏空性心而说,如初转法轮阿含部经典中所提到的“入胎识、住胎识、取阴俱识、如、本际……”,亦如二转法轮般若系经典所说“真如、诸法实相、非心心、无心相心、无住心、空性心、金刚心……”,都是在说这个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 | admin 2020-06-12 |
|
![]() |
非唯见道必须有福德为助,乃至见道后修学相见道位观行所得之智慧,亦须具备福德作为进修之资粮;如是次第进修诸地,莫不如是;乃至即将成佛之前的等觉位中,尚须百劫专修布施,头、目、脑、髓、舍宅、妻、子,无一不可布施,都无贪著;以如是百劫难施能施所得福德,方能成就佛地三十二大人相及无量随形好,具足如是广大福德之后始能成佛。由是缘故,佛说菩萨六度乃至诸地所修十 | admin 2020-06-11 |
如来藏一乘中道般若实相法,是佛法之根本;佛弟子若不能于此法生信,所学二乘解脱道正法也将落于邪执邪见中,非唯取证无期,乃至不免被外道法所取代;于正法期终,进入像法期之初,马鸣菩萨为了要发起众人对大乘法之清净信,为了断诸众生之疑暗邪执,为了令佛种性能相续不断,因此造了《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于论中,以含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之众生心︱如来藏阿赖耶识︱一心 | admin 2020-06-10 |
|
是故古天竺乃至今日全球佛教的真悟菩萨所传之法,是始终一味、同一法乳而不曾有所演变的;有所演变的,永远都只是声闻凡夫僧对解脱道法义及大乘法义误会以后,不断的『改进』而产生的演变现象,这种现象从来都与历代真悟菩萨所弘传的大乘法义无关。如同现代大乘法中的错悟者所说,互有异同而都与真悟者所说全然不同,这些错悟者在弘法过程中,必须一再地修正其说法而不得不演变 | admin 2020-06-10 |
|
![]() |
又《瑜伽师地论》中说,不论声闻或大乘的见道,只需依未至地定即可于悟后相应其功德23;论中复说,欲证初果乃至明心,都必须有相应的定力作为所依,即是未到地定24;欲证阿罗汉果时必须有初禅作所依,亦不需有第四禅25。以是缘故,说三乘见道必须有未到地定作所依,欲证阿罗汉果者必须有初禅以上定力作所依,是故论说:“复次,唯依诸静虑及初静虑近分未至定,能入圣谛现 | admin 2020-06-09 |
真实的菩提心——我们的如来藏,祂永远都是这样的体性,永远不会变动;乃至成佛以后,祂照样有许许多多的无漏有为法用来利益众生,这个体性是永远不会变动的。能生万法的法性永远不变,永远不变所以叫作常住。永远住于这种不变异法性的缘故,所以说住是菩提。(节录自平实导师着,《维摩诘经讲记》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8年4月初版二刷) | admin 2020-06-08 |
|
这样证明自己的五色根与五尘,证明自己的意根与法尘,证明自己的六识及受想行都是由本识所出生,那个本识就叫作自心如来;而你已经亲证,确实现观而知道了,生起实相智慧而有了中道的现观,乃至进修一切种智,那你就是证得佛菩提,就成为菩萨摩诃萨了,已经不是声闻或缘觉了。所以,这三种行门同样都是无为法,可是因为无为法的修证内容不同就有了差别;因此,同样是修无为法, | admin 2020-06-08 |
|
)大乘法乃至三乘菩提的一切法,都是以如来藏这个第八识法身为中心而贯串的;是包括二乘菩提的缘觉法、声闻法在内,全部都贯串和合为一个法──如来藏法。(节录自平实导师着《胜鬘经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8年11月初版首刷,页116。)三乘菩提的不可思议佛法,都是不离、不脱、不异如来藏的,而这些不可思议佛法是超过恆河沙数而不可计算的,因为如来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