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此所有的佛弟子都应该要记住:修学佛法想要取证解脱果,一定要依止佛的圣教量,真实的归依三宝、受持五戒,思惟善知识所教导的知见是否违背佛在经典中所说的道理,然后如理作意地去修行。不归依外道天神老母娘所说,更不能归依喇嘛教的根本上师,因为这些人都是未断我见;我见没有断,就会施设一大堆戒禁取见来威胁弟子。例如一贯道以得到三宝来施设戒禁取见,他们的三宝指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修行的本意就在于依据佛陀所开示的法要,依据生命实相而修除自己种种颠倒的不如理作意的行为和想法,一点点的依据佛法而行,渐渐的将自己由凡夫转为菩萨,最终直至成佛。只是信佛菩萨,祈请加持保佑,这个信还比较粗浅,还只是信位修学的开始,难免有进有退,待到进入信佛法阶段就开始了解和思考佛菩萨到底在讲什么,佛菩萨依据什么而成就佛道,乃至进一步发心决定要走上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如来才要说法,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法;如果娑婆世界已经有真正的法,如来就不会示现于人间,将「我就是梵」,「梵就是我」,「我于一切色中」,「一切世界就是我」等种种不如理作意的见解予以驳斥,因此说「非我」和「不相在」。在佛陀示现从外道修学的阶段,那些以为证得涅盘境界的大师们,为佛陀显示自身的证量,其中便以为「一切色就是我」,即「一切世界就是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皈依三宝的功德,即建立未来学法之善缘,亦即能够亲近善士,听闻,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而趣入亲近诸佛菩萨及正行正至的清净贤善之佛行列中。四、诸天人,见有成就三皈依而能行十善者,殁后将会生天而加入天人行列中,眷属增广而心生欢喜,故会鼎力护持此真皈三宝之佛,于此诸天必定欢喜爱念,受三皈依戒之德,生时得于圣教净信之天人护持,舍寿得往生天界受乐。以上略说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如来才要说法,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法;如果娑婆世界已经有真正的法,如来就不会示现于人间,将「我就是梵」,「梵就是我」,「我于一切色中」,「一切世界就是我」等种种不如理作意的见解予以驳斥,因此说「非我」和「不相在」。在佛陀示现从外道修学的阶段,那些以为证得涅盘境界的大师们,为佛陀显示自身的证量,其中便以为「一切色就是我」,即「一切世界就是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弥勒菩萨教导我们供佛的时候要有一个作意,也就是供养一尊佛就等于是供养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供养一尊佛的佛塔或佛像,同时就等于供养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塔庙。因为弥勒菩萨说:「一如来的法性就等于过去现在一切如来的法性,一个如来的佛塔的法性就是十方一切如来佛塔的法性。」所以供养一尊佛就等于供养其余十方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因此我们以后供佛不管在家里或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见跟我执的差别,从字面上看,我见是一种把我当作一个恒常真实存在的错误见解,当我们如理作意的把这些事情想清楚后,就能够当下把我见断除。我执,这个执字,指的是执受,就是习惯的意思!就是说在不知不觉中,甚至在每一刻的潜意识中,都把我当作一个真真实实的存在,这个叫作我执!所以要断除我执,就一定要历缘对境,在每一个历缘对境的当下,把习气除掉才能够断除我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还有,在玄奘菩萨所翻译的《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当中,也记载了佛陀答覆请问什么是正命的时候,佛陀这样说:圣所爱无漏戒摄,无漏作意同时而转;于邪命起身语二业,能正远离;超越一切诸险恶趣。(《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二)这里佛陀进一步开示:正命必须是摄属而不违犯圣所爱无漏戒,能确实远离因为不如法的邪命所造作的身的恶业乃至口的恶业,而能超越三恶道不可爱的异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优婆塞戒经》卷五好!佛说:如果能以具足了色、声、香、味、触的这个物品布施给别人,这就叫作清净布施;如果能够以如法所得财物来布施,这叫作清净布施;能够观察财物是无常的,它不能恒常的存在,如此作意而行布施,这叫作清净布施;为了破除烦恼而行布施,这叫作清净布施;为了清净自心的缘故而行布施,这叫作清净布施。接下来是很重要的部分,特别是菩萨的布施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还有,在玄奘菩萨所翻译的《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当中,也记载了佛陀答覆请问什么是正命的时候,佛陀这样说:圣所爱无漏戒摄,无漏作意同时而转;于邪命起身语二业,能正远离;超越一切诸险恶趣。(《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二)这里佛陀进一步开示:正命必须是摄属而不违犯圣所爱无漏戒,能确实远离因为不如法的邪命所造作的身的恶业乃至口的恶业,而能超越三恶道不可爱的异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后这些业、这些烦恼的这些的染法熏习,然后就会回摄到第八识当中,就成为有漏的法;如果说是这个第七识,祂能够依著第六识的如理作意思惟,然后决定去修学种种的清净道品,这样子修学所成的业,回熏到第八识里面,那就成为无漏的。所以说,成染、成净都依这个第七识祂怎么样子去作决定,然后去造作。因为面对境界的时候,究竟是要造作善的净业,或者是要造作染污的业,除了意 | admin 2018-07-21 |
|
|
表面看来如来藏能造就五蕴十八界一切法,似乎也是有能取之心,和所取之境,其实不然,这样的思维是不解世尊所说意,为不如理作意。下面我们不妨来看看佛经是怎么讲述的。《大乘入楞伽经》云:众生心所起,能取及所取,所见皆无相,愚夫妄分别;显示阿赖耶,殊胜之藏识,离于能所取,我说为真如。众生的阿赖耶识心体所生起的能取的七转识,以及七转识心所取的六尘等法相,其实都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五、作意缘:若眼识无第八识、末那、意识五遍行的作意心所有法为俱有依,如何使眼识五遍行作意等心所有法出现,乃至成就眼识了别色尘青黄赤白之功能出现?因此眼识现行必须有第八识、末那、意识五遍行作意心所有法出现才能现行。六、分别依缘:眼识只能分别青黄赤白等显色功能,若没有意识的功能差别──归纳、分析、整理,如何能够了知色尘之显色、形色、表色、无表色之种种差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五、作意缘:若眼识无第八识、末那、意识五遍行的作意心所有法为俱有依,如何使眼识五遍行作意等心所有法出现,乃至成就眼识了别色尘青黄赤白之功能出现?因此眼识现行必须有第八识、末那、意识五遍行作意心所有法出现才能现行。六、分别依缘:眼识只能分别青黄赤白等显色功能,若没有意识的功能差别──归纳、分析、整理,如何能够了知色尘之显色、形色、表色、无表色之种种差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四于色境作意希望。由此四种因缘力故。藏识转变。识波浪生。譬如瀑流相续不断。善男子。如眼识起一切根识。微尘毛孔。俱时出生。亦复如是譬如明镜顿现众像。诸识亦尔。或时顿现。善男子。譬如猛风吹大海水。波浪不停。由境界风。飘静心海。起识波浪。相续不断。因缘相作。不相舍离。不一不异。如水与波。由业生相。深起系缚。不能了知色等自性五识身转。彼阿赖耶。终不自言。我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四于色境作意希望。由此四种因缘力故。藏识转变。识波浪生。譬如瀑流相续不断。善男子。如眼识起一切根识。微尘毛孔。俱时出生。亦复如是譬如明镜顿现众像。诸识亦尔。或时顿现。善男子。譬如猛风吹大海水。波浪不停。由境界风。飘静心海。起识波浪。相续不断。因缘相作。不相舍离。不一不异。如水与波。由业生相。深起系缚。不能了知色等自性五识身转。彼阿赖耶。终不自言。我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若先作意,规欲挝打,然下手时彼便命终,不得杀罪。若作毒药与怀妊者,若破歌罗罗,是人则得作、无作罪。若自刑者不得杀罪。何以故?不起他想故,无嗔恚心故,非他自因缘故。或有说言‘若心在善、不善、无记,悉得杀罪;犹如火毒,虽复善心、不善、无记,触食之者,悉皆死’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世间有人,捉火不烧,食毒不死;非恶心杀亦复如是,不得杀罪,如诸医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五名相续识,谓恒作意相应不断,任持过去善恶等业,令无失坏,成熟现、未苦乐等报,使无违越;已曾经事忽然忆念,未曾经事妄生分别。是故三界一切皆以心为自性,离心则无六尘境界;何以故?一切诸法以心为主,从妄念起;凡所分别,皆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是故当知,一切世间境界之相,皆依众生无明、妄念而得建立,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从虚妄分别心转。心生则种种法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远离一切声闻独觉所有作意。广味喜乐所持。超五怖畏一向趣入不退转地息一切众生一切苦恼所逼迫地。而现在前其名曰解甚深义密意菩萨摩诃萨。如理请问菩萨摩诃萨。法涌菩萨摩诃萨。善清净慧菩萨摩诃萨。广慧菩萨摩诃萨。德本菩萨摩诃萨。胜义生菩萨摩诃萨。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慈氏菩萨摩诃萨。曼殊室利菩萨摩诃萨等。而为上首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第二尔时如理请问菩萨摩诃萨。即于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理作意无倒思惟。为因缘故乃能通达。于此通达渐渐修集。乃至无上正等菩提方证。善男子。如眩瞖人眼中所有眩瞖过患。遍计所执相当知亦尔。如眩瞖人眩瞖众相。或发毛轮蜂蝇巨胜。或复青黄赤白等相差别现前。依他起相当知亦尔。如净眼人远离眼中眩瞖过患。即此净眼本性所行无乱境界。圆成实相当知亦尔。善男子。譬如清净颇胝迦宝。若与青染色合。则似帝青大青末尼宝像。由邪执取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