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大善知识会很难寻找吗?以前当然很难说,但是现在有了萧导师平实菩萨大菩萨,这一切般若经典的根本实义,就可以迎刃而解:当下的真心处,因为不会六尘,不会有妄心的见闻觉知,所以祂无言无说,而现下的妄心处,就是我们平常的这个前六识心,会于六尘相貌中起了见闻觉知,然后由第七识末那继续攀缘,作意,决定,这些就不得说是无言无说。所以一切的状态,就是以真心妄心一起和 | admin 2018-07-21 |
|
|
”(《中阿含经》卷五十四)解释如下:意根、法尘相接触,出生了一个识,这个识叫作意识。既然意识是意根、法尘相接触而出生的法,当然不是真实法,是生灭法。这可从教证及理证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教证的部分。《大宝积经》曾开示:婴儿在母胎第二十八周就有了八种颠倒想;在《阿含经》说佛曾开示:想就是知,知就是分别完成,可以证明,意识在怀胎第二十八周一定会出现 | admin 2018-07-21 |
|
|
在如是亲证之前,纵使亲近善知识而听闻正理,自己也如理作意思惟而无错误,仍然不是实证唯识性的菩萨;因为这时仍然不知道真识如来藏的所在,仍无能力现观如来藏阿赖耶识是如何出生五阴身心及万法,依旧落在现识与分别事识等七转识中,所以虽在知解层面已经知道了,但所住的境界毕竟仍在意识或识阴六识的境界中;而这六识的境界全都是有所得的——不离六尘境界的领纳 | admin 2018-07-21 |
|
|
若能依前所述八正道之理,如理作意,详细而反复的思维观察,一一确认无误,就能确实证知自己的我见已经断了,也可以自我检查身见结使也真的断除了,不会再误认色身为我、觉知心为我了,那就是证得初果解脱。综上所述,出世间八正道者,着重在圣弟子们必须不断思维四圣谛及无漏思维之道理;依出世间正见,能生起出世间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由于生起出世 | admin 2018-07-21 |
|
|
五名相续识,谓恒作意相应不断,任持过去善恶等业,令无失坏;成熟现、未苦乐等报,使无违越;已曾经事忽然忆念,未曾经事妄生分别。”马鸣菩萨说,这个意根有五种不同的名称。第一个名称叫作“业识”。意思是说,意根从无始以来一直恒审思量,处处作主,时时作主,不断被觉知心错误的思惟所熏习,使得祂与无明业力相应,祂的体性因而被转变为普遍计度执着;又 | admin 2018-07-21 |
|
|
但是我们知道,就如同一开始的时候跟大家强调的,佛教非常强调的是智信而不是迷信,既然是智信,就是要求大家要听闻道理之后要如理作意,要仔细的思择整理,这样才能成为自己的真正所得。所以就这个方面来看,佛教非常要求我们一定要有慧心,要发起慧心。就算我们平常不习惯听这些道理,哪怕我们勉强自己听一时一刻的道理,都算是一个进步,这个是慧心。慧心其实也是我们刚讲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譬如说,有一些众生在修行外道法的时候,因为他过去生有熏习过佛法,虽然有隔阴之迷,一时还没有办法相应;但因为已经具足了对大乘佛法信、进、念、定、慧等五根,所以当看到或者听到外道典籍当中的说法的时候,就知道这是和事实颠倒的邪说;因此,就会心中不乐,知道这些邪说会误导众生;有的人就因为这样,发起了菩提心,希望能够以来摄受众生,想要让大家都能够住在如理作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佛教非常强调的是智信而不是迷信,就是要求大家在听闻正理之后,要能够如理作意,要仔细地思惟整理之后,才作出正确的抉择,这样才能成就真实的智慧。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绝大多数的学佛人都非常缺乏简择的慧心,大都仅凭着表相的排场或是直觉,就跟着感觉走,完全不去了解这位法师或者善知识所说的法到底正不正确。这就表示这些人的慧心是不具足的,他们还没有完成十信位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四预流支:第一个是亲近善士,第二个一样,是听闻,第三个叫作如理作意,第四个就是法随法行。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是我们经常在经论里面会看到的。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跟小乘的经论相比对,大概就会知道法随法行和如理作意的意涵了。菩萨依于四种法要或是所谓的四预流支,而证得三乘菩提——趣向三乘菩提的初果;就是在证得初果之前,您所要汇集的身、口、意业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佛教非常强调的是智信而不是迷信,就是要求大家在听闻正理之后,要能够如理作意,要仔细地思惟整理之后,才作出正确的抉择,这样才能成就真实的智慧。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绝大多数的学佛人都非常缺乏简择的慧心,大都仅凭着表相的排场或是直觉,就跟着感觉走,完全不去了解这位法师或者善知识所说的法到底正不正确。这就表示这些人的慧心是不具足的,他们还没有完成十信位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个正信的部分,不是愚信,不是迷信,也不是盲信!这个部分讲的是智信!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希望大家要有智慧,要如理作意的思惟之后,把听闻来的教理成为自己的见解,这个就是所谓的要有智慧的成分在里面。可是另外一方面呢,我们也要求大家听闻教法的时候,要没有慢心!因为没有慢心,你才能够至心的信受老师教给你的东西。所以我们佛教里面常常提到佛教修证的这个程式:闻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佛教非常强调的是智信而不是迷信,就是要求大家在听闻正理之后,要能够如理作意,要仔细地思惟整理之后,才作出正确的抉择,这样才能成就真实的智慧。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绝大多数的学佛人都非常缺乏简择的慧心,大都仅凭着表相的排场或是直觉,就跟着感觉走,完全不去了解这位法师或者善知识所说的法到底正不正确。这就表示这些人的慧心是不具足的,他们还没有完成十信位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并要求弟子能时时、处处如理作意的观行,使其恶见能断除,不受三结的系缚,贪瞋痴慢疑等异生心性能渐渐转易,使我见、我执及种种烦恼不再影响到自己。这意思就是说,断我见之人,于会导致有情生死轮回的杂染法上,觉知心会有不随顺此流转之警觉性与决定性;虽常有正知,但亦有失念之时。所以有了解脱的正知正见,还需经由日常生活中身口意的修学、安忍、接受、转依等过程,最后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是剎那法(意为先导作意故,如来藏中有有漏有为法---三界种子流注变易刹那断灭)。无漏习气非剎那法(如来藏心体真实如如,其无漏有为法不生不灭故非刹那与断灭)。此非凡愚剎那论者之所能知。彼不能知一切诸法有是剎那非剎那故。彼计无为。同诸法坏堕于断见。二,再引《占察善恶业报经》如下:《占察善恶业报经》如是说:【「如是数相者,显示一切众生六根之聚,皆从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其悟前所修相似般若的观行,更因悟后证量分明,不须要特别作意,即可随时安住在般若正观之中,得大受用,道业一日千里,远胜悟前。如果悟前的观行功夫不很扎实,悟后应该补修观行的功夫,修持道共定和道共戒。怎么修持道共定呢?就是将心安住在实相般若的正见之中,举凡「能观察思惟的我」和「我所能观察的一切相」,皆是由实相心所幻化而生,「我」和「我所」皆是幻化不实,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意识习气之长养藏识,皆因意俱故﹔若无意根同时同处,意识尚不能现起,何况有诸误计与执着﹖意识以意为根故,秉意根之作意而现起故,秉意根之作意而断灭,秉意根之作意而作种种分别,乃至秉意根之作意而作种种出世间法之闻思修证故﹔若离意根,意识觉知心一切无所能为。复次,意识触六尘运为时,必须有三种俱有依:如来藏识﹑意根﹑正常之五色根。若缺其一,意识则不能现行,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前五识须依五色根不坏,复依意识及末那之作意,方能由如来藏出生,可见前五识皆要依他而起,前五识之体性非恒非审;五色根坏了,即无前五识生起,意识亦不能生起;五色根劳累了,意根作意要睡眠了,六识就断灭了,故六识常有间断。色身生生死死,不能长生不老;六识当然会跟着色身坏灭不存,故知眼等六识都是虚妄,都非本来而有,皆是因缘和合而生。若离五阴中的五色根,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些人想要证得解脱果而断我见,却往往因为不如理作意的思惟,或因恶知识——假名善知识——的误导,认定意识心是常住的。……他们仍然坚持己见,……继续坚持意识心是常住的、是不会断灭的,这些人都是继续住于识阴苦集境界的人,识阴种子继续不断被他们增长的结果,后世想要断除识阴我见,就变成不可能了。这种现象,在佛门中及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不管去哪里都容易,但是永远都是意识心的作意,而意识心永远都是只有一世;所以想要靠着证悟,想用证悟的功德而在大病痛来时不会生病,那是愚痴人。去年初离开同修会的领导者说:“我若真的开悟了,刀子割了也不会痛。(大众笑…)叫它不流血就不流血。”那叫作愚痴人。如果那个说法可以通,那么佛的脚趾头被提婆达多推了巨石下来砸到流血了,那是不是谤释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病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可以说每一个人都经历过,没有人不曾病过;很多人修学佛法,可是修学了佛法以后,他们在疾病当中有没有去探讨过:我这个病是从前世来的,因为前世累积了许多的烦恼,也因为种种的不如理作意,以及邪知邪见的熏习,所以产生了许多的妄想颠倒,就从往世的妄想颠倒及种种烦恼中生出了这一世而有这个病。如果不是前世的妄想颠倒与烦恼,今生不会有这个人身,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