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许多学佛者都有诵经的习惯,如果能多了解有关诵经的相关知见,在修行上一定会有直接的帮助。首先我们来了解读诵的意思。读是了解经中的义理;诵是读不懂,而把它作为早晚课诵的内容。所以读诵包括了解经中的义理与课诵。即使是课诵,一般人在诵经的过程当中,也多少会同时思惟其中的法义,因此除了诵之外,也有读的成分在里面,而不只是把诵念出来而已。所以无论读或诵,最重要 三摩地

2018-07-22

你的心行调伏得愈好,那么加入僧团的时候,对于这个僧团的帮助就会很大,并且对于自己的修行,也能够有快速增益的效果。所以我们说在出家之前,并不是成天过着一般世俗人的生活而已;其实当有萌生了出家之意,要追求更远大的道业的时候,当你有这个发心起来的时候,哪怕您那个时候还在家,也应该要逐步先调伏自己的心行,这样子才能够符合出家的真义。------《三乘菩提之菩萨正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终究诵经的目的,是为了要让我们真正趣入佛法的修行,也就是真正进入到真正佛法的修行里面,到解脱道甚至于佛菩提道的修行里面,这样子才是诵经要成为佛法修行的最主要的一个意涵。(原标题:诵经、作早晚课的目的)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说,对菩萨藏能够生起信解,听受熏闻--听受然后思惟熏习,去思惟法的内容是如何?,对自己佛道修行的关系在哪里?,在这个地方就非常重要了。也就是说,要进入初地开始的修道的前提在三贤位,就是我们一般的说学佛人所要重视的地方。你今天发大心说要学佛,就要认清楚佛法是什么?我们说从佛法两个字要知道,佛法的意思就是成佛的法门。成佛的法门,不是就只有解脱于三界生 三摩地

2018-07-22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1集菩萨正行概说>陆正元老师(原标题:佛法的修行内容有哪些?) 三摩地

2018-07-22

有了这个贪欲心,就会导致这些轮回,所以在修行的过程里面,戒除贪欲是第一步——要把对于这些五欲、六尘的贪爱舍弃、放下,不要去执著外面的这些色声香味触法的享受。那第二个瞋恨心又是什么呢?瞋恨心是针对前面的贪欲心而来的。有了对于外面的这些五欲六尘的贪爱,当这些贪爱没有办法获得、没有办法安忍或满足的时候,就会生起瞋恨心——我为什么没有办 三摩地

2018-07-22

许多人就说密语是佛菩萨为了利益度化众生,将祂的无量劫的修行的愿力功德结晶为一句的密语,让们只要专心持念就可以得到不可思议的功德。这个同样也是倒果为因,因为所有一切的陀罗尼都是为了帮助我们修学佛法;如果说光是一句密语就能得到不可思议的功德,那佛陀为什么还要花四十九年,留下这么多详细解说的经典呢!所以透过这个立场,你可以想象到说,所谓的透过持念一句密语 三摩地

2018-07-22

举例来讲,我们说吃饭是不是宗教呢?有人说吃饭怎么会是宗教呢,宗教是一个心灵的寄托啊,或者是一个修行的方法,或者是做一个能够让你身心安处的一个行门或法门才叫宗教,可是吃饭到底是不是宗教呢?好!另外我们再来看,睡觉是不是宗教呢?上班是不是宗教呢?甚至我运动打高尔夫球,这些是不是宗教呢?好!我们来看看跟最前面我们做的定义来做一个比较,来做一个智慧抉择的一 三摩地

2018-07-22

一般八相成道指的是最后身菩萨从兜率陀天下来,示现入母胎、住胎、出胎,然后成长出家修行,一直到成佛、转,与入涅槃的过程,而在我们这个世界,这是诸佛示现成佛的恒常法则。在经典里面也开示,从过去的毗婆尸佛是如此示现,现在释迦世尊也是如此示现,乃至未来的弥勒尊佛,也将如此示现成佛。譬如在《长阿含经》卷1中开示:【比丘!当知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 三摩地

2018-07-22

(《十善业道经》)------《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4集如何由人天善法转入菩萨道修行?>陆正元老师(原标题:“上漏为患”指什么?) 三摩地

2018-07-22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3集菩萨正行的基础——人天善法的修行>陆正元老师(原标题:魔术师如来藏)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我们可以说,所谓的“菩萨”,就是能够不畏惧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于三界之中难行能行,为了悲愍无量的有情众生都能够共同出离三界火宅,而志愿坚定、勇猛地追求无上正等正觉;像这样具有菩萨种性,勇于发大菩提心,乐于在三界火宅之中以三大无量数劫的久远修行来自度度他,共同求得究竟圆满无上佛果的有情,我们就可以称他为菩萨。------《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在修行的人,佛陀告诉我们要有智慧,显然我们不应该落入迷信的这个阶段,所以迷信就是说,因为你不了解内涵而相信,就是没有做抉择,你就马上相信,这叫做迷信。第二种信是什么呢?第二种信是仰信,什么叫做仰信呢?是因为你崇仰某个对象,因为你是依据那个人而相信,而不是依据他所说的内涵,所说的义理而相信。好了,这个仰信有哪些?我们仔细看,仰信什么?我们举例:有 三摩地

2018-07-22

朋友所提到的神秘兮兮、阴阳怪气的处所应该是一些神庙之类的场所,类似自己以前所碰到供奉鬼神之类的地方;一般民间信仰多是分不清楚佛、神、鬼的位阶,经常中间供奉着黑脸的鬼神偶像,而把佛菩萨安置在鬼、神的旁边,那是一般人不知佛是三界至尊的缘故,而会有那样的摆设,确实是不尊重佛陀也不庄严;而且有些放置场所灯光暗淡,也容易让人陷入莫名的惊恐,所以朋友才会感到不 三摩地

2018-07-22

——转载自不向世间取的博客(原标题:修行应精进的理由) 三摩地

2018-07-22

佛法当中每一个阶位的修行,它都必须要具有相对应的福德,差一点点都不行。学佛久了以后就会发现,福德其实是最难在短时间里面培植具足的,因为要培植福德,它是需要因缘、需要时间。假如我们因缘很好,遇到了能够帮助解脱证悟的大福田,就要赶快去种、多多的去种。这一些福德,它会大大的关系到日后我们在佛法上的修证。很多人很聪明心性也不错,可是在学佛的道路上就是难以前 三摩地

2018-07-22

真实佛法的实证,绝对不是在世俗法上面修行可以证得的,也绝对不是在经忏、朝山、劝募、盖道场、救灾、济贫这些世间法的事相上,就能够证得这个真实佛法。因为真实佛法乃是生命的实相之法,应该要向五蕴色身之中去找寻《心经》里面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一不异、不观自在的,本来无念离念的实相心如来藏,那才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入道的首要。如果还不能够实证万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是关于让众生可以自己修行,自己来解脱的部分。那么再上一层的话,佛陀还教给大家怎么样叫作菩提。菩提两个字,给大家一个最直接最直接的解释就是:菩提就是我们在《心经》里面所看到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每一个人本来就具有的清净本心。佛陀在这一方面也教导大家,怎么样才能够找到清净的本心,又怎么样才能够真正的见到佛性,明心见性之后才能够让我们真正的 三摩地

2018-07-22

确实,在你自身还没有走向改变前,你能带给周遭怎样好的福德因缘?譬如共修过程中,大家很沉醉于口头的善巧,自己又说出怎样的法义,而全然没有返观到自身的种种习气是否有转变,自己急躁的心态是否有变得安祥,自己是否能更多的自然生起同理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他最需要的是什么?,说法时,是否有彰显自身修行很好的用意;请教他人问题时,是否只是为了要对方完全认同自己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现在是个减劫众生,佛陀又说,如果说祂的遗法能够信守祂的佛教来修行,将来都可以成为弥勒尊佛座下,而且可以获得解脱。那我们怎样来转变我们的心性,把我们的减劫众生的心性把它灭除,来转变成为增劫众生的心性呢?如果我们不转变这样的心性,那我们如何从减劫之中的众生,能够生到增劫众生的劫数里面去呢?所以说,一定要改变我们的心性,能够为大众的利益来着想,为整个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