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正如《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所说:【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也就是说,菩萨从十信达人转入十住位,从初住开始布施,二住位持戒,乃至六住位修学般若,转入七住,依照善知识教导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这其中声闻菩提与缘觉菩提,是专门教导众生如何断除烦恼,而得以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方法与行门,这是属于解脱道的修行;而佛菩提则是法界实相根源的证知,也就是众生生命的实相——真如与佛性的亲证,以及亲证之后所产生的智慧,这种证知法界实相而生起法界实相智慧的方法,就是佛菩提道。在简单说过佛法的意涵以后,我们再来说说:什么叫作甘露呢?所谓甘露,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世尊开示三十七道品、八正道的正理是为了干什么呢?就是为了要帮助们修行,帮助们遵循这些法要,努力去实践,就可以渐渐趣向于涅槃解脱。所以,三十七道品、八正道就是趣向于涅槃之道。而八正道的正理在下一集当中,叶老师将会在八正道的单元当中,将会对于八正道作详细的说明;我们在这里,仅针对前面所说的三十七道品的各种法作详细的说明。三十七道品我们说有四念处等等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火灾起后,渐渐增强,人心方开始向善、修行;彼时虚空中有声:二禅寂静,二禅快乐。大众例努力修行,证得二禅,渐渐往生二禅天。当劫末是水灾来时,将由欲界渐渐淹到二禅天,彼时虚间中有声云:三禅寂静,三禅安乐。大众又修三禅,渐渐往生三禅天。类似的当劫末是风灾来时,由欲界吹起,渐渐吹向三禅天,空中有声云:四禅清净,四禅安隐。于是大众修入四禅天。今时人所以为难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说:“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所谓具足修行增上十善。”依所修十善的品级而有上下天之别。其次是不同程度地节欲禁欲,如《楞严经》卷八说,人若未能离妻妾恩爱,只是“于邪淫中心不流逸”一点也不想有婚外性关系,则能生四王天;“于已妻房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味”(独居禁欲时还不能完全没有性的想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是以正见为首来综贯八正道,在实践修行上,八正道有互相资助的关系,必须是八正道齐头并进,缺一不可;在实践中,得闻、思、修慧,因此一分正见可以导引一分道谛,一分道谛的增上,亦可增益一分正见,是故一切佛子于四圣谛八正道之真实义,皆应仔细思维、观行,数数修习之。 (原标题:出世间八正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2,十心住:即发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生贵心住、方便心住、正心住、不退心住、童真心住、法王子心住、灌顶心住。3,十行心:即欢喜心行、饶益心行、无嗔恨心行、无尽心行、离痴乱心行、善现心行、无著心行、尊重心行、善法心行、真实心行。4,十回向心:即救护一切众生离相回向心、不坏回向心、等一切佛回向心、至一切处回向心、无尽功德藏回向心、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开示:谓我二种通,宗通及言说,说者授童蒙,宗为修行者。(《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三)解释如下:宗通就是宗门的教示,乃是为真正的修行人而说的第一义谛法,也就是明心见性。说通就是接引及度化初机人,犹如启发佛法中的童蒙,建立佛法的正知见,为证悟作准备。原来佛菩提道的明心见性,就是宗通。然后以宗通的法,教导学人未来能够明心见性,这就是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地藏经中通过地藏菩萨往昔的本生故事为佛子广为开示三界六道的真实存在、提及了三界六道众生的种种名相以及地狱道众生的种种苦患,让人自然升起求道之心愿于佛法中修行而远离三恶道。在诵读过地藏经后,有时掩卷而思不由得会有些疑问涌上心头:器世间三界六道的具体状况究竟如何?三界六道又是因何而有?如何变化?乃至三界六道之外又是何种风光?……不知您是否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解脱道的修行,主要是在断除我见、我执,在断除烦恼上面去修证;菩提道的修行则是在法界实相——第八识如来藏上面去修证。解脱道如果有因缘,一生到四生很精进的用功修行,可以圆证;可是佛菩提道呢?一般要历经三大无量数劫才能圆成,所以菩提道甚深极甚深,一般众生可以说很少有机会听闻,更别说修证了。下面将具体的讲解脱道和菩提道所修证的内容。第二篇解脱道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经典说,二乘人中的智者等,还以为文殊师利菩萨没有根据结夏的规矩,虽然蒙如来说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而想要赶走等觉菩萨;又以为弥勒菩萨平时没有从事禅定的修持,虽然知道佛陀说弥勒菩萨将来会继补佛位,但仍然心生轻视,即此二事而知,二乘人还是不能免于法执,对法有所强烈的执取,所以没有入世能行度化的方便,以不平等故,而且根本无法敬重大乘圣者,如是不断地以自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礼请证量更高的大乘菩萨们来编纂集结大乘经典,这本来就是已经存在的法界通理:假设今天有人要负责编纂地理文史,这位编辑者当然会去找当代最出名的地理文史专家来负责,去向他请益,和他商量,这是世间人的一般道理,这根本就不希奇,因为大家在那些特别的领域上都不在行,所以会这么做;可是等到了要编辑佛法大乘菩萨藏的时候,却反过来,想要由大多数根本听也听不懂的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对于大乘经典的如实义理,即使是修行人,如天军菩萨也可以上生天界,请示于弥勒菩萨,因此对于大乘经典是不是菩萨所集结的,是不是如来所说法,一切皆可以咨询,因此对于佛后的有小乘修证者的人,虽然去佛日遥,但是却没有妨碍,因为依照佛陀于小乘经典中所说,俱解脱圣者,又具备三明六通,如是禅悦的修行圣者,是不妨碍其可以其证量来去诸欲界天,因此佛后之圣众无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何况印顺法师根本不信受大乘佛法法义中最殊妙的核心:如来藏,对此他是绝对无法信受的,既然如此,到底对于修学大乘佛法的人而言,是谁来集结这一大事因缘的最重要经典呢?这史料上虽不足以显示到底是如何编纂成大乘经典,如此除了上兜率天,请益当来下生弥勒菩萨,恐难决了!然如上所说,菩萨无有必要对此尚且不是三贤位的众生多说,以非当机故!虽如是,论述的记载大都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陀说菩萨要经历几十个阶位的修学,于无生法忍的亲证后,即生到如来家之后,还要经过近两大无量数劫的修行,然后十方如来才会予以灌顶而受法王子职。假使有菩萨利根而又精进,勇猛不懈,可以化长劫入短劫,很快成佛,把别人钝根又不精进而历经三大无量数劫修完的三乘菩提,在快速的短劫中修完,还是一丝一毫都无有所遗漏,才能成佛;因此,化长劫入短劫的大精进利根菩萨,看似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成佛之道,诸经论依唯识五位而作分别,唯识五位略述于下:初则资粮位,一劫乃至万劫修行十信,成信不退。信不退故,方能继续修学佛法而不退失。次则加行位,外门广修六度万行,至六住位修学般若及作断除我见之加行;我见确实断除以后,在此加行位之末,彼悟入唯识性故悟入三性(依他起、遍计执、圆成实性),此即禅宗之破参明心,即是实相般若之总相智,大乘别教真见道位也;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六、伺便鬼这种鬼前世以欺骗手段来取财,不修行布施等福业。因此受饿鬼身后,身上的毛经常出火,焚烧自己。他们吃人排泄出来的不净之物,以自活命。十七、黑闇鬼这种鬼前世时以犯法的手段来榨取财物,把人关在牢里,让人在黑牢里眼不能见物,经常发出悲哀辛酸的哭叫声。因此成饿鬼之后,身在黑暗处,该处到处都是凶恶的毒蛇,他们被蛇咬,好比受到刀割般的痛苦。十八、大力鬼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归纳起来说,包含世间的五欲——财、色、名、食、睡,以及修行人的五欲——色、声、香、味、触。爱与欲相应,就产生了三种爱——欲爱、有爱、无有爱。所谓欲爱,是说对于感官享受的渴求;有爱,是对生与存的渴求;无有爱,则是为脱离人生的苦,而追求虚无飘渺的境界。如是以各种形式出现的渴求、欲望、贪婪、爱着,即是生起一切痛苦的根源,也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佛法跟你没有关系的话,那你不必这么辛苦,把这一世的许多时间花在修行上。针对这个部分,我提供了四个题目来跟大家探讨:第一个题目要先请问大家:你探究哲学以后有没有成果?有很多人会想要学佛,其实是因为探究哲学的关系;也许你们之中有人现在仍然在探究哲学,只不过听说有这么一个演讲,所以就来听听看。但是我现在要先问你:探究哲学许多年以后,有没有成果?而哲学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实修行是在思考:最后如何利益自己,自己如何获得最后的胜利,而且是全面的胜利。坦白讲,大乘法是最自利的,是最彻底的自利,可是最大的自利,竟然是从最大的利他而得。所以修行其实没有什么委屈,而是最大野心的展现,而这个最大的野心就是成就一切众生所难以成就的佛道。而最大野心的成就,竟然是对一切众生作最彻底的退让,乃至最后成为忍辱仙人被节节肢解而没有半点的委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