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佛子!菩萨住欢喜地,发如是大誓愿、如是大勇猛、如是大作用,以此十愿门为首,满足百万阿僧祇大愿。佛子!此大愿以十尽句而得成就。何等为十?所谓:众生界尽、世界尽、虚空界尽、法界尽、涅盘界尽、佛出现界尽、如来智界尽、心所缘界尽、佛智所入境界界尽、世间转法转智转界尽。若众生界尽,我愿乃尽;若世界乃至世间转法转智转界尽,我愿乃尽。而众生界不可尽,乃至世间转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是三贤位修证将入初地,这就是第一大阿僧祇劫,也就是所谓的远波罗蜜多。意思是说:在这第一大阿僧祇劫当中,菩萨六度的势力仍然很薄弱,常为烦恼所转,无法伏诸烦恼;虽然在七住位中因为真见道而有波罗蜜多的功德,但是距离成佛仍然十分遥远,所以称为远波罗蜜多。近波罗蜜多则是指次无数劫,菩萨在此第二大阿僧祇劫中,修习十度波罗蜜中的前七度,也就是:初地、初心,生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就是世间佛陀、佛法、佛教僧人,佛门三宝的由来。《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诸佛境界不思议,一切众生莫能测;普令其心生信解,广大意乐无穷尽。」「佛不思议离分别,了相十方无所有;为世广开清净道,如是净眼能观见;如来智慧无边际,一切世间莫能测;永灭众生痴暗心,大慧入此深安住;如来功德不思议,众生见者烦恼灭;普使世间获安乐,不动自在天能见。」《菩萨优婆塞戒 | admin 2018-07-21 |
![]() |
当我们证得如来藏以后,就可以去观察如来藏自己的功能,并且也可以观察如来藏含藏了我们的哪一些种子?这样一步一步进修,三大阿僧祇劫修过了,所有的种子您已经都能具足理解了,都具足实证了──您对所有功能都可以具足运用了,那么就有了一切种智;有了一切种智时就是成佛了,三德便具足了,那时您的三身具足了、四智也圆明了,您就是已经成就一切种智的究竟佛。一切种智还没 | admin 2018-07-21 |
![]() |
如《僧伽罗剎所集经》卷二:【是时,世尊有如是广长舌,未曾有虚,善色不可坏,如阿舒伽树华(无忧),犹莲华叶极软细滑,亦无麤言犷语,除去淫怒痴患,生安详处,欢喜爱乐,禁戒成就,有所宣说无不得度者,以法智济拔贫穷,于想味淫怒痴得解脱,皆是本行所造,如来舌相皆悉覆面,甚奇甚特。于是便说此偈:「百福所造行,如来舌第一,齿唇悉平正,常吐甘露法,若得若干味,妙色 | admin 2018-07-21 |
![]() |
而佛的应化身,则是随顺众生得度的因缘,在一切世界六道中,化现无量无边的诸化佛身,在没有佛法的地方来建立,让有情众生能够归依佛法僧,而且受持清净的禁戒;另外也常变化成佛门四众,以种种善巧方便,将无量无数的有情安置于人天善法之中,乃至于让他们得到三乘佛法的涅槃解脱果证。虽然说佛共有三身,但全部都要摄归于无形无色的清净法身。因为法身就是因地的如来藏,只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次在人间的示现,与之前菩萨五十二阶位中超过三大阿僧祇劫、世世在三界六道中受生,最大的不同当然就是成道,也就是成就究竟佛道。因此,成道虽然只是最后身菩萨示现成佛的八相之一,但却是八相中的主要,所以特别标出成道之名,用以代表整个示现的历程。八相当中的第一相:从兜率天降,也就是兜率降生。兜率就是兜率天,是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这个兜率天又分为内院与外院,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诸佛都是发言无二,凡是通达三乘法义的人,绝对不会愚于佛,也不会愚于法,也不会愚于僧;只有凡夫总是愚于佛、愚于法、愚于僧的;甚至有的人更是大胆的诽谤佛陀,说佛陀说法前后有二、自相矛盾,这些都是谤佛的说法。我们应当了解三乘菩提中的种种异同,就可以如实了知诸佛如来确实是正等正觉而且是无上的;所以,诸佛如来发言无二,因此应该称名为如来;而且,这个如来就是从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他看到了佛的相好庄严,心中生起了恭敬,就站起来向佛禀报:希望佛与僧团结三月夏安居的时候,能够到我的国家来,接受我的供养。佛就回答他说:我的僧团人数众多,而你的国家人民邪见、邪信者多,恐怕难以供养僧团。国王就回答:不!不!不算多!请您接受我的要求。如此至诚再三请求,佛陀就只好答应。后来,佛与五百比丘就来到了随罗然国,这个国家城池狭小,人民贫穷,根本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以佛菩提道又称为大菩提道,也就是含括了佛菩提道与解脱道这二主要道的,菩萨修学成佛所必须经历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五十二阶位来说,十信位经历一劫乃至一万劫,修集对佛法僧三宝以及因果法则的信心;有了信心以后才能进入初住位修集布施功德,二住位修集持戒功德,三住位修集忍辱功德,四住位则修集精进功德,五住位修集禅定功德,乃至到了六住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出世间的三宝一样是佛、法、僧三宝。所谓的佛宝,就跟世间三宝是不一样。世间三宝是佛像----裱好的佛像,不管是大理石雕的、玉雕的或是土去塑型的,或只是印刷的佛像,那都属于世间的三宝、表法的三宝中。所谓出世间的三宝是指什么呢?就是指真正的佛陀、十方的诸佛!佛宝就有分法身佛、报身佛、应化佛(应化身佛)。为什么佛要这样来区分呢?因为这样才能够让我们了解什么是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自受用身,三僧祇劫所修万行,利益安乐诸众生已,十地满心,运身直往色究竟天,出过三界,净妙国土坐无数量大宝莲华,而不可说海会菩萨前后围遶,以无垢缯系于顶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名为后报利益。尔时菩萨入金刚定,断除一切微细所知诸烦恼障,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妙果名现报利益,是真报身,有始无终,寿命劫数无有限量。初成正觉穷未来际,诸根相好遍周法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么阿罗汉在证初果之后,最多七返人天就会证阿罗汉果了,那么从初果之后,到这个阿罗汉果也不过(最多最多也不过)七返人天,那么七返人天的福德怎么能够跟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修集)的这个福德来相比呢?最后我们也看到佛典上面的记载:最后身菩萨成佛的时候是断尽一切的习气种子,就如同我们刚才讲的初夜明心的时候这个状况一样,佛是断尽了所有的习气种子。(第八识中)所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么阿罗汉在证初果之后,最多七返人天就会证阿罗汉果了,那么从初果之后,到这个阿罗汉果也不过(最多最多也不过)七返人天,那么七返人天的福德怎么能够跟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修集)的这个福德来相比呢?最后我们也看到佛典上面的记载:最后身菩萨成佛的时候是断尽一切的习气种子,就如同我们刚才讲的初夜明心的时候这个状况一样,佛是断尽了所有的习气种子。(第八识中)所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诸佛都是发言无二,凡是通达三乘法义的人,绝对不会愚于佛,也不会愚于法,也不会愚于僧;只有凡夫总是愚于佛、愚于法、愚于僧的;甚至有的人更是大胆的诽谤佛陀,说佛陀说法前后有二、自相矛盾,这些都是谤佛的说法。我们应当了解三乘菩提中的种种异同,就可以如实了知诸佛如来确实是正等正觉而且是无上的;所以,诸佛如来发言无二,因此应该称名为如来;而且,这个如来就是从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阿罗汉利根的话,一世就可以成就;诸佛呢?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当然也具有阿罗汉的功德。所以诸佛也可以称为阿罗汉,但是阿罗汉不能称为佛,因为单单修学二乘解脱道不能成佛,只能成为阿罗汉,必须回小向大,继续修学大乘佛菩提才能成佛。为什么?因为大乘佛菩提道函盖二乘解脱道,二乘解脱道只是大乘佛菩提道里面的一小部分而已!《法华经》说,二乘只是化城,只是过渡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但是菩萨所修所证虽然含括了解脱道与佛菩提道,可是却必须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以上的时劫,历经了五十二阶位的修学,才能够具足成就佛菩提道。所以,不论七住以上亲证如来藏有中道实相般若智慧的贤位菩萨,或初地以上证得诸地无生法忍道种智的圣位菩萨,乃至等觉及妙觉的一生补处最后身菩萨位,都还不是佛。因为佛是超越菩萨,已经成就了佛菩提道,也就是祂是修学菩萨道的究竟果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阿罗汉利根的话,一世就可以成就;诸佛呢?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当然也具有阿罗汉的功德。所以诸佛也可以称为阿罗汉,但是阿罗汉不能称为佛,因为单单修学二乘解脱道不能成佛,只能成为阿罗汉,必须回小向大,继续修学大乘佛菩提才能成佛。为什么?因为大乘佛菩提道函盖二乘解脱道,二乘解脱道只是大乘佛菩提道里面的一小部分而已!《法华经》说,二乘只是化城,只是过渡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亦不见众生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不见众生于众生想、寿命想、父母想、兄弟想、妻子男女想、昼夜想、一月想、半月想、岁数想、劫想、施想、戒想、忍辱想、精进想、禅定想、智慧想、力无畏想、五根想、七觉意想、八正道想、菩萨想、佛想、法想、僧想、菩提想、无碍想、一切法不动想,无有众生于此诸想而能动者。波旬!勿生忧愁,欢喜而去。」尔时波旬闻是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谓的佛宝就是指菩萨曾在三大无量数劫(阿僧祇劫)当中,证悟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得到般若实相智慧之后,能够不惜身命、勤修六度,直到万行,最后在菩提树下降伏魔军,断尽烦恼障以及所知障,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时候如来藏当中的种子不再有变易,已经究竟清净,微妙寂静,这时就称为无垢识、清净法身。佛陀具足三身、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智圆明等无量无边的真常功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