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意思是说,要由你的业、恶业的强弱,来决定你出生在三道——人、天、阿修罗,或是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并不是说你有一个业报身以后去面对对方,让对方杀了就行了;业报身要由你的业来变现,有时候甚至业报身要经过许多次的生死才能遇到对方。问题来了,假如业果可以改变,业报身确实可以改变的,你可以远离恶道,但是过往无量众生之间的酬偿要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你就自然可以在极乐世界精进不懈,不会有一个时间点让你不晓得怎样求取知识、怎样精进。所以极乐世界的色尘、声尘、教化都非常殊胜,可以把要教的佛法直接显示在这个器世间里面。众生还可以闻到非常美妙的香气。当你听着优雅的音乐,闻着十足的香味,身心就会沉静下来,自然可以听懂许多法,因为非常喜欢这个寓教于乐的方式,你可以让身心在自然的受用、享乐之中,达到修 三摩地

2018-07-22

为什么?因为不肯亲近知识,这是末法中最大的问题,认为假的知识是知识,把他哄抬变成了大师。如果有人说有个法是永恒的,那就要检验它在二六时中是否永恒。有些假名大师又说:它现在当然不是永恒的,因为你的心是假的,所以它不是永恒的。这种说法还是异的说法。所以佛门中异的说法远比佛门外的来得严重;因为佛门外的没有办法了解佛法,没办法使用佛法的名相,就不容易笼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因缘方便是通过你对佛法的信受得到的。胎儿或是婴儿到底会不会学佛,就要看接引他的这个菩萨本身对于三归依是不是有真诚的信仰。未来小孩长大了,他会不会学佛,信佛层次的高低,也要看他父母亲对于佛法的态度。不但人间的动物可以学佛,许多其他畜生道的众生,也都可以学佛,乃至于鬼道众生,也可以学佛。譬如说天龙八部,他们是佛陀中的,也要行菩萨道,他们有的是以畜 三摩地

2018-07-22

六识论者,他们曾经说,如果你在恒河这一岸不断的杀人,杀的人非常非常多,然后另外一边,它的对岸不断的来作布施,来成就的功德;可是实际上最后都没有业报,两边作的都是平等,都没有什么特别可以差别。也就说,不管平等与不平等,反正他就认为没有什么恶业果,你跟这些人就没有什么差异。然而,佛是一切智者,佛可以解释。佛是因为证得这个识,这个不能够跨越、不能够灭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已经很清楚人类的未来,以后还会有许多尊佛来到世间,继续教导庄严而深不可测的佛法,让众生都能够以此受教、受益,而不是只停留在世间这种慈之法、人天之法上。对于佛教来说将来会遇到什么事呢?佛陀说,在末法时期会有魔王的子孙,到佛教的寺院来出家,而且有的寺院不守戒律;虽然身穿袈裟,可是佛陀说这样的比丘都是不清净的,他们并没有真正持守出家的法。佛在经典里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过去生的所为不,所以让这个生死业继续,让大家需要透过折磨我的色身,或折磨我的心识来感到快意,那我对此感到非常的抱歉!因此就可以诵经念佛来回向给这一些冤亲债主。对于轮回的体性,这位菩萨是这样的理解;他并不会因此再去怪罪于其他的诸法,而能够一心向佛道猛利地迈进。即使是这辈子死了也没有关系,因为佛陀说,不论你在恶道中哪里,因为你的菩提心如是的长养。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世间人,就会去施设一个有情在天上,叫作大自在主,说他就是轮回的根本;只要这个造物主他的心情改变了,他认为可以怎么样,我们就解脱了,所以我们必须要臣服于他,必须要改过向。然而,这些只是人间一些恶之法,并不是真正宇宙人生的真正实理之法。真正的实在理就是说,你本身就有一个从来不动摇的本心,祂永远常住;因为祂真实,所以称为真,因为祂从来不动摇,所以 三摩地

2018-07-22

这样一生中就有机会因为亲近知识的因缘,而可以得证,得证这个本来面目;而不至于在境界中流转,甚至认为轮回的体性就是我很轻易的破解了。甚至有的人他会倒转回去,认为其他的宗教也非常好;甚至开始对于民间的一些信仰,产生了依靠。四不坏信,就是知道世间一切都是外道与邪见,或是世间的这种我所见。所谓的我所见,就是建立都是属于我的,认为这是我的,我拥有这个;包括 三摩地

2018-07-22

学佛过程中,如果能够有知识和同修时时帮助我们检讨,有了错误的见解、想法,立刻有老师和同学来纠正,比如什么时间该学习什么法,我的程度能学习什么东西,纠正个人一厢情愿的见解。在的敎团中,能够亲近友,远离恶友,一旦有不良习惯,师长、同修可以提醒我们更正。所以在敎团中集体共修,比起自己独自的自修,修行进展会迅速。更重要的是,共修菩萨道的时候,功德是整个 三摩地

2018-07-22

怎么才是最好的死亡呢?那就是在世间广行菩萨道,多多培植福德功德,行十法,杜绝诸恶法,此生就会顺顺利利,少灾少祸,所求多满。往生前,无病无痛,甚至气力精神一如往常,就如同吃饱了躺下休息,再睁开眼睛,已经往生天上,继续去享福了!对于佛而言,当此生结束,直接往生到别的地方去了,那在这个地方所留下来的这一个臭皮囊、一把臭骨头,已经不重要了,就像我们穿坏了 三摩地

2018-07-22

大家想想看,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些人遇到了佛,直接成就了大菩萨,乃至于证得了二三四果;但是,有更多的人呢,他们也常常见到佛,但是并不相信佛的说法,所以最多就是结一个缘,未来能够往生天界享福,距离证果还差得很远。为什么同样是亲自听闻佛说法,有的人可以证果,有的人却不行?这就是因为过去多生多劫以来福德缘的不同。福德缘就是说我们在佛法中的努力,以及在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业道等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瞋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阿罗汉。而在大乘法中,则最初的十信位要以一劫乃至万劫,修集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 三摩地

2018-07-22

这时候债主会不会接受?我们和债主都受到了佛菩萨的摄受,从此之后,都与佛菩萨结下了更大的缘。所以在这种情形下,也可以勉强的说是代受业障;可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往生西方以后,一切业种都丢给佛菩萨来承受。这里面的因果关系很复杂,但是总的来讲,就是说一切都接受阿弥陀佛的安排与摄受,唯仰仗弥陀力而成办。念佛人忆念阿弥陀佛,临命终的时候呢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可以 三摩地

2018-07-22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一切有情在还没有接触佛教三宝、听闻之前,可以说都称为具足各种缠缚的凡夫,对于什么是恶完全不了解,对于因果也没有正确的知见;如果努力培植了足够的福德因缘,有机缘值遇佛教三宝,听闻了,生起了一念净信,乐于归依三宝,修学佛道,那么这就称为初发意的新学菩萨。如果十信位满足,愿意发起菩提心,修学六度万行直至成佛,那么这 三摩地

2018-07-22

庐山慧远大师他首创结社,结成莲社,然后专门修持持名念佛,到了导大师的时候,成为净土宗。最后到了唐元年间,从印度来了无畏、不空等三位密教的僧人,传译了密教的经法,所以就设立了唐朝的密宗。这样子算下来呢,中国的佛教有说十三宗,这是比较为大家所知道的;其中除了成实宗、俱舍宗,它们是专门属于二乘佛法(小乘佛教)之外,其他的大部分都是属于大乘的佛教;也就 三摩地

2018-07-22

受这个良的习俗影响,甚至在佛当中,彼此打招呼也都用阿弥陀佛来称呼,是用来提醒彼此往生西方的愿心。既然西方净土如此之殊胜,要怎么样才能去呢?在《观无量寿经》说到,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种相貌,每一种相貌都有八万四千种妙好,每一种妙好都放出八万四千种光明,这一些光明遍照着法界念佛的众生;由于光明一直照射不舍,因此,诚心念诵阿弥陀佛的人,就会得到感应,最后 三摩地

2018-07-22

而在此世由于有无明,无明出生种种的恶业行,连结着此世的识,所以因缘就一定会一支一支的出生,导致了未来生的出生,与老死忧悲苦恼。这就是有情众生的轮回生死,除了入涅槃以外,众生谁也不能得免。所以,佛对于自己身后之事,并不会像一般人那样忌讳不敢说,反而会在往生前就懂得,要发愿往生处,继续自己的道业。对于我们而言,重要的事情不是长生不死,那是做不到的;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来看一下,在《大集地藏十轮经》中说道:男子!有四种僧,何等为四?一者胜义僧,二者世俗僧,三者哑羊僧,四者无惭愧僧。(《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五)什么叫作胜义僧呢?就是佛世尊,或者是诸菩萨摩诃萨众,也就是地上菩萨们;因为祂们的德行尊贵高尚,祂们对于一切法得到了自在。除了佛与地上菩萨之外,还有若独胜觉,也就是缘觉辟支佛,或者是阿罗汉(四果),或者 三摩地

2018-07-22

第七满愿,如摩尼珠随心所求能雨众宝,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满众生所修愿。(《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第七,三宝可以满足愿望,如同摩尼宝珠它可以变现像雨滴一样多的东西,三宝也能满足众生修行的各种愿求。八者庄严,如世珍宝庄严王宫,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庄严法王菩提宝宫。(《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这是说三宝清净庄严,就好像国王会用珍宝来装饰王宫宫殿,三宝也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