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一方面,大家常常诵念的经典里面,有一类的内容因为涉及第一义妙法的开示,例如《金刚经》、《心经》、《法华经》等,因为这些经典里面的法义非常胜妙,如果事先没有在知识那里建立正确的佛法知见与架构,以及熏闻第一义的正理,那要直接经由读诵经典来正确了解经中的核心法义,是相当困难的。譬如在《心经》里面,除了说明真实心之外,也同时在说明妄心,因此如果没有先建立 三摩地

2018-07-22

那佛法中,有时候你造的因是固定的,就说你已经作了,作了业、恶业,这个造了业、恶业就是造了因、恶因,这个因定了以后,那果报并不定。也就是说,你造了因,会得到什么样的果,当然得到果是必然;但是,到底是什么样的果你会得到呢,这个果报是不定的。同样的,如果说你造了恶业,这个恶因已经定了,但是你的果报将来会得到什么样的果报也未定,这是第一种。也 三摩地

2018-07-22

知识的五十三参,使财童子从凡夫位到达等觉位,是在一世之中完成的;如果有这样的机会,诸位愿意不愿意来修童子行?我想应该大家都愿意。也许女众们会这么说:童子行,我没办法修。那你们来世也可以修童女行,一样可以五十三参之后成佛啊!而且,来世是否还是女人身?也是不一定的。所以我想,你们应该也是愿意这样修的。童子、童女,是大乘法中的两种出家人,譬如文殊童子 三摩地

2018-07-22

结果这位老太太果然出家不久之后,就证得了阿罗汉道,而且是比丘尼当中解经义之第一人。这时候,教团当中诸位比丘大家就觉得很奇怪,然后就问佛说:世尊啊!这是什么缘故?为什么这样的一个老太太,是别人的奴婢,可是跟着你出家之后,很快就证得了阿罗汉?佛就解释了,说:过去在迦叶佛的时代,我已经出家学道,然后证得了阿罗汉,可是这位老太太当时虽然证得了阿罗汉,却在 三摩地

2018-07-22

有位当事者问到,她有过堕胎、还有流产,这样的话,如何消除这些业报呢?我们这里要回答的是:对于一个人来说,她已经警觉到,她伤害到一些众生、伤害到一些有情,这样就是已经在悔改,就是发起了惭愧这样的根了。惭和愧是两个法,她就知道说:以后我不要这样继续做。因此接下来的过程中,只要自己能够如实的忏悔,然后对这件事情就不要一直记挂,她还是要继续面对自己的人 三摩地

2018-07-22

”(《莲修必读》)因此,当你断了牠的生命时,牠没有能力反抗,内心一定非常恐惧,也会起瞋;因为瞋心的种子含藏在如来藏里,由如来藏带到未来世,未来有因缘的时候,他就会求反报,因而断了你的生命;如此杀与被杀的角色不断的互换与重演,何时才能了呢?所以说,杀生是恶事,不是事,不应该将自己快乐建筑在别人痛苦身上而杀有情。所以,古人对杀生这一件事心有所感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都不该怨、不该怪,应该好好的去补救往世的恶业,才是正办;从今世起,去补足不够的根就行了,好好的改往修来就是了。菩萨因为看见这些人诸根不具,却不懂得补救,还常常怨天尤人,还一直觉得社会亏欠他们,还一直对社会作更多无理的索求、无理的要求,乃至甚至造下了更多的恶业去伤害众生,这样的人真的是没有智慧!所以菩萨看到这样的情形,就生起了悲心,发愿想要救护他们发起菩提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藉由读诵经典,也可以把这些净法的种子,种进心田之中带到未来世去,届时便很容易与佛法相应,因此利益当然是很大的。即使对于经中的某些义理无法完全理解,但是因为时常诵念的关系,他就把这些记在心里面,或者有时候就把其中几句,在心中让它浮现及思惟它的义理,有时候就突然懂了;或者因为听到别的法义,而让原来其他不懂的法义,也跟著懂了;或者因为某些境界的现前,也突然间领悟 三摩地

2018-07-22

食用葱蒜,《梵网经》列为轻垢罪,原则上也不算重戒,但《首楞严经》将断五辛列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卷八),说「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神不来守护」。如果日用饮食当中,经常有葱蒜无法避免,应该诵持楞严咒,由诵持此咒之故:「纵经饮酒、食噉五辛种种不净,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不将为过」。(卷七)我们要指 三摩地

2018-07-22

时,先生梵天即自念言:‘我是梵王、大梵天王,无造我者,我自然有无所承受,于千世界最得自在,诸义趣,富有丰饶,能造化万物,我即是一切众生父母。’其后来诸梵复自念言:‘彼先梵天即是梵王、大梵天王,彼自然有,无造彼者,于千世界最尊第一,无所承受,诸义趣,富有丰饶,能造万物,是众生父母,我从彼有。’】然而上述某世界的第一位众生,在他 三摩地

2018-07-22

在得人身之后仍有可能因为习性的关系,再度犯下五逆恶业而轮回不已,应当在某个根因缘下,得遇诸佛菩萨知识的教导而发起菩提心修学正道,这样经由修学佛法熏习转变种子,并且能实证佛法,一步一步如实的修证,最后还是会成就佛道;但因为此世造作大恶业,因此未来修行至成佛之时间将极为长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若是杀无明父、杀贪爱母、杀五阴阿罗汉者,反而可以加速成佛 三摩地

2018-07-22

一、证悟菩提方式不同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三种菩提品〉说:男子!菩提有三种:一者从闻而得,二者从思惟得,三者从修而得。声闻之人从闻得故不名为佛,辟支佛人从思惟已少分觉故名辟支佛,如来无师不依闻思,从修而得,觉悟一切,是故名佛。声闻菩提系从闻而得,声闻人没办法自己证悟四圣谛、八正道等法,必须要亲从佛陀听闻之后,才能取证四圣谛、八正道;缘觉菩提系从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简单的譬喻知道以后,我们接下来就要来告诉大家说:那到底魔指的是什么呢?魔的意思就是因为受到过度沉溺于五欲的影响,使得这个修行者,他因此就退舍了能引生能出离生死的法欲。他本来是有生起法欲,他要出离生死、要修解脱道,可是因为过度沉溺在五欲──财、色、名、食、睡中,所以说不能成就趣向解脱,乃至说不能成就解脱的法;往那个方向去也没办法去,或者说继 三摩地

2018-07-22

相信三乘菩提是真实能够亲证的,真实能够让人永远出离三界生死苦;信依着这个五根、五力的这些种种助道的法来修学,真实能够让人亲证三乘菩提的果德。总的来讲就是对三宝有了信心,以及对于因果的关系坚信不疑,而不为其他的外道邪法所破坏,这个就是信,也就是有了信根。大家都听过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前面说修学佛法,要能够了生脱死,这个生死大海浩瀚无边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是不是造五逆的人就一定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祂当时发的愿是这样,但是佛很慈悲,在下品下生当中,在《佛说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的时候佛有讲,说如果众生作了不业,什么样的不业?五逆十恶!造了这样恶业的人,他本来是要下堕恶道的,然后他经历很久,受苦无穷。但是造了五逆十恶的人,他临命终的时候呢,他如果碰到知识,那么这知识教他说你只要念西方极 三摩地

2018-07-22

所谓的结缘,就是与众生结的是缘或者是恶缘。缘就是好的缘或者对别人有益的缘,使得他人对你产生好感。譬如,你曾布施钱财给别人,使他能度过难关,因而他对你心存感激,心有好感;或者有人介绍你去受五戒,未来可以保住人身,不会下堕三恶道;或者有人为你介绍团体,让你可以在团体修学,未来有因缘破参了,第一个想要感恩的人一定是介绍你进入团体的人,因为他介绍你进入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说对这个五戒,了解这个内容以后,觉得说那我来受持,认真的受持五戒,可以得到二十五位神的守护;这二十五位神都是属于四天王天的神,他们就会来护念持五戒者,所以人间持五戒者,四天王天的神都乐意来守护。如果受到这个神守护的话,就能够远离鬼神的干扰,这是其中一点应该说是利益。另外,持五戒也是有大功德的,因为有这样功德,当然就可以消灾。三皈依后有 三摩地

2018-07-22

他们共同的特性是讲因果,讲报、恶有恶报,所以做人就要多行,广泛地累积福德,才会有快乐自在的人生,所以要持守五戒十。我们会发现,有关于五戒十的内容,已经散布在古印度哈拉巴文化与吠陀文化之中,教导众生要守人伦常规、要敬神事天;所以,传统的印度文化中,对于祭祀非常的看重,认为最重要的智慧是人类自己无法创造出来的,必须要藉由神明才能够得的到。例 三摩地

2018-07-22

第三是他心通,又称为他心智证通,或者是知他心通,就是能够洞悉他人心中所念所想的各种恶等事。第四是宿命通,宿命通又称为宿住随念智证通,或者是称为宿住智通,就是能够知悉自己与他人过去世的宿命以及各种的事迹,这个就是宿命通。如果说进一步的能够知悉,过去世从一生乃至百千万生姓什名谁,乃至于所受的苦乐受,以及这所受苦乐受的因由的这些的恶业行等事都能够知悉 三摩地

2018-07-22

业障未必是恶业,有时、无记业亦成业障,有时候业障碍佛道的增上更为严重。又如有些新学菩萨,初发菩提心欲成就佛道,然因过去世于声闻法中熏修很久,所遇的都是声闻种性之师,转弃大乘法而唯修二乘解脱道,这对欲修佛菩提道的学子来说,也是业障的一种;马鸣菩萨在《大乘启信论》中说过若遇恶缘或时退堕二乘地故之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是真修佛道者一个很重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