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所以在之中、在佛法之中所谈的都是因果,那自己的选择一样--我们要为自己的选择来负责,来负起这个因果。所以说,如果有人用这种五雷轰顶的这种恶愿,事实上有人会因为说:我曾经发过这样的恶愿,那我是不是离开会被五雷轰死呢?,事实上这是不会的。因为我们知道在所有的天神里面,有所谓的雷神,雷神也是天神,他是欲界的天神。欲界天的天神他是修十善业道啊!十善业道他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想积累功德,又没有色身,只能附体,借人的力量做些事情,可是他们一般只是利用一些小的神通,帮一些人排忧解难,又因不懂佛法,却破了因果,而那些被附体的人都喜欢感应、贪着境界法,与之相应,所以很容易附体。想附体的鬼神道众生,就像世间的小偷一样,他们的管道要比警察多,你一旦与他们相应,捨寿之后必入鬼神道。想积累功德,要用佛法的知见去修行才是正道。另外一种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想积累功德,又没有色身,只能附体,借人的力量做些事情,可是他们一般只是利用一些小的神通,帮一些人排忧解难,又因不懂佛法,却破了因果,而那些被附体的人都喜欢感应、贪着境界法,与之相应,所以很容易附体。想附体的鬼神道众生,就像世间的小偷一样,他们的管道要比多,你一旦与他们相应,捨寿之后必入鬼神道。想积累功德,要用佛法的知见去修行才是正道。另外一种附体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起诸邪见,拔无因果。狎近恶友,违背良师。自作教他,见闻随喜。如是等罪,无量无边。故于今日,生大惭愧。克诚披露,求哀忏悔。惟愿三宝,慈悲摄受。放大光明,照触我心。诸恶消灭,三障蠲除。复本心源,究竟清净。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替人家解决一些问题,实际上如果对这问题并不完全清楚,又不能够处理很好,实际上处理过程中,就大家都担负因果;灵媒不知道鬼只要出几个音声,实际上介入因果的几乎都是灵媒这个人。介入因果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呢?有时候你会触犯许许多多的冤亲债主。因为本来这个人可能过去生杀很多人,那现在只要受小苦,且不说因果怎么偿还,他只要受小苦、小小的痛苦、生病的痛苦,就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是因为我们如来藏里面所含藏的不同的因果种子,不断地在出现;如果不是因为这样的话,我们能够去帮人家解厄、改运,这样的因果道理又如何成立呢?第五种:有人认为老庄哲学、玄学是佛法。老庄哲学和玄学,自古以来就跟佛法混杂在一起,佛法刚进到中国的时候,因为依中国的文化,刚开始很难信受佛法,所以大部分佛法跟老庄哲学是合流的。但是老庄哲学,它的本身是无为之学,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真如心祂从来没有主宰性,祂也不会认为你说什么都算数,祂能够审定你所有的心念,然后如实地让因果轮回能够现起。这法实际上并不深奥,只要相信就可以了。你以前所相信的神我、大自在我这种种虚妄我,不是其他有情变现的,就是自己所妄认的,可是这些我都不自在,不能真正作主。所以,到底什么是作主又不能作主?既然轮回的体性是虚妄的,因此真心是不作主的。所以这样的法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佛陀并不是这样认为的,如果地狱报是因果注定,那你还有意念存在,苦虽苦,你还是可以忏悔,还是可以脱离这地狱的果报,只要如理思惟就可以。佛陀有一世当国王,那时候祂还是菩萨,许多外道师、婆罗门师,说一些其他的法;这位国王是信奉佛法的,他方便地说一些佛教道理给这些婆罗门,最后他想:我跟这些人说了这么多年,还供养他们,他们对于佛法应该能够信受了吧。结果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说突变是一个法界的根本,请问能够履行突变,执行突变,让这个突变产生的法是什么呢?对于因果也是一样,断灭见的人,因为不承认有常住法,认为佛法就是语言文字,透过这样的思惟,甚至认为小乘法就是究竟的;可是小乘法从来没有这样说,他们认为阿罗汉灭后还是有存在的有,焰摩迦比丘当初就被斥责过,不可以认为阿罗汉灭后什么都不存在。接下来,如果必须有一个因,跟过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在讲轮回的时候,都会讲因果轮回或是因缘果报;也就是说,业报的流转它是一个必然性的,众生什么时候造一个业,如来藏会帮你记录下来,你亏欠他人或是他人必须要偿还于你的,都能够互相记录。也是说,他那位有情如来藏祂也会记录,也就是说这世界上很公平;而且,两方的两造的如来藏所记录的都是相同的,不至于说有一边所记录的是不如实的。所以,要维系因果轮回,就是要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众生应该了解,我们在讲轮回的时候,都会讲因果轮回或是因缘果报;也就是说,业报的流转它是一个必然性的,众生什么时候造一个业,如来藏会帮你记录下来,你亏欠他人或是他人必须要偿还于你的,都能够互相记录。也是说,他那位有情如来藏祂也会记录,也就是说这世界上很公平;而且,两方的两造的如来藏所记录的都是相同的,不至于说有一边所记录的是不如实的。所以,要维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就是说各人的因果是各人自行了了,就算是爸爸造了恶业,儿子也不能代为承受;所以业是不能代受的。又譬如说,佛菩萨帮助众生往生到西方,这是佛菩萨为过去这一些业障深重的人去安排因缘,而不是去帮他担业障,是帮助众生延后偿还业债。因为到了西方以后,换了一个环境,西方世界当中并没有这一些恶业的缘;我们都知道,业种要实现,必须要有因有缘业果现,到了西方之后,有因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一切有情在还没有接触佛教三宝、听闻之前,可以说都称为具足各种缠缚的凡夫,对于什么是善恶完全不了解,对于因果也没有正确的知见;如果努力培植了足够的福德因缘,有机缘值遇佛教三宝,听闻了,生起了一念净信,乐于归依三宝,修学佛道,那么这就称为初发意的新学菩萨。如果十信位满足,愿意发起菩提心,修学六度万行直至成佛,那么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问题是,学净土法门的人都知道,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同时,应当要修学三福净业,第一,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要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请问某甲的愿力为什么可以这样坚定?念佛的境界为什么这样殊胜?因为他有基本的世间福,随他修学的分际,譬如说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乃至慈心不杀、修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假如你因为断我见的关系,能进一步去证三轮体空的一分功德,不但正在布施的时候能够多分的舍下悭贪,再加上知道说,三轮体空的背后有一个万法所依的本际以后,因为更相信因果的关系,所以未来所得的果报会转而更增胜,那真的是岂不妙哉啊!你要是真的断了我见,于疑见、戒禁取见同时也自知自作证,而随之断除。你于何种戒的施设是与解脱道有关的,已经能够知其一二,不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见阎罗王的慈悲啊!从这里看来,这一分的阎罗王,有一部分是偏向罪业所报,因为恶业所感而下堕地狱,但是罪不至于无间,乘着他利乐教化众生的福业,生而为阎罗王;但是也要受地狱的苦,众苦止息之间兼受福业,乃至可以进一步地教化众生,示现依照因果律来定这些罪人的罪,然后交由狱卒来用种种的刑。这就好像在人间也有类似的情形,当世间人有所恶的作为,被逮捕送交法院的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首先要说明的是,因果报偿历历不爽的因果法则,是佛陀重要的核心教义,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佛教认为,因果酬偿的法性,正如同一切人可见种子种在田里,时机成熟就会萌芽、成长、结果的世间现象一样;因此佛教中就以“田”来譬喻,建立了“福田”这一个名词来说明因果酬偿的现象,以及因果酬偿过程中确实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佛菩提道又称为大菩提道,也就是含括了佛菩提道与解脱道这二主要道的,菩萨修学成佛所必须经历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五十二阶位来说,十信位经历一劫乃至一万劫,修集对佛法僧三宝以及因果法则的信心;有了信心以后才能进入初住位修集布施功德,二住位修集持戒功德,三住位修集忍辱功德,四住位则修集精进功德,五住位修集禅定功德,乃至到了六住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世间解是说,佛陀善知因果,因此对于一切有情世间,就是一切种类有情的五阴、十八界、六入的无量过去、现在、未来,都已经完全了知、完全通达;乃至于对于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等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器世间的成住坏空,也都已完全了知、完全通达。无上士是说,佛陀断惑证真,具足了无量智慧福德以及方便善巧,能够在三界人天凡圣之中,祂是最上第一无与能够比拟。所以,合起来称为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般人如果要了知这些,那就必须要依据经典圣教的开示内容而有所知解,进而得以实证而胜解这些真实义;然后依据圣教量的开示内容而修行去验证,进而能够如实证得因果的所依,也就是说证得法界的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而进而能够转依如来藏的清净体性而行菩萨道,因此而有了对于法界实相心现观的般若智慧;有了这样的般若智慧的现观,再配合圣教量的开示来验证,再加以比量的思惟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