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以佛菩提道又称为大菩提道,也就是含括了佛菩提道与解脱道这二主要道的,菩萨修学成佛所必须经历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五十二阶位来说,十信位经历一劫乃至一万劫,修集对佛法僧三宝以及因果法则的信心;有了信心以后才能进入初住位修集布施功德,二住位修集持戒功德,三住位修集忍辱功德,四住位则修集精进功德,五住位修集禅定功德,乃至到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于修道位中,始自初地,末至等觉,修何等道?谓入因果分、修差别分及三学分,是此十一位中修道,即是唯识行也。然而此唯识行所修证者,其实仍是依七住位所证得的唯识性为根本,进修胜妙细密之一切种智及修除习气种子…等,名为唯识行。开始唯识行之人,才是修道位的圣者。五者究竟位。谓具足果地智及果地断,究竟无余,故名究竟位,即是唯识果也。从上面的述说便可大概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苦者,迷之结果;集者,迷之原因,此二是流转之因果,亦即世间因果。后二,灭者,乃悟之结果;道者,悟之原因,亦是还灭之因果,是为出世间因果。佛世尊开示四圣谛正理,让众生先观察世间之真相,知人生之苦、空、无常、无我;次欲众生探究生死苦果生起之原因,继示生死因果灭尽之涅槃,于此无烦恼之扰乱,亦无生死之过患;终则开显通往涅槃之无漏正道。佛子若能于此佛世尊所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此一来,师徒乱伦以后,即使是不受佛戒的人,还是得下堕三恶道,因为这是三界世间法尔如是的因果律,谁都无法赦免谁;密宗施设了十四根本戒,想要逃避这种因果律,说得冠冕堂皇,说那样是在修证佛法而完全无罪,命终之后还是得要下无间地狱,谁也赦免不了他们,因为宣称能赦免他们的往世大修证的大法王们,都已经在地狱中了。我想诸位听到这里,应该已经确实知道藏传佛教密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后来学佛了,学到菩萨广度一切众生,并且学到菩萨所谓的广度一切众生竟然要包括因果上十恶不赦而下地狱的恶劣众生。既然恶劣众生下了地狱,不就应该让这些活该下地狱的众生好好受教训吗?为什么要去救呢?而且又读到地藏王菩萨还是为了地狱众生故现声闻相,表示地藏王菩萨是随顺地狱众生所喜好的声闻相来示现的,因为菩萨其实是讨厌心志狭小的声闻相,可是为了地狱众生,菩萨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曾数次与亲教师小参,请教如何以佛法上所学之累世因果关系来面对与处理日常生活发生的冲突与不如意状况。亲教师也教导当恶缘来临时,如何把握难得的逆增上缘机会,历缘对境除性障的方法,诠释如何包容别人的行为。逐次的练习之后,发现自己越来越能心平气和的处理日常不如意的事情,也对别人的言行举止有了新的诠释、释怀与包容,慢慢朝向理事圆融的处世之道迈进。在亲证生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相信三世因果的人总是将两个人之间情感关系的不顺只局限在眼前的种种现象中找原因,殊不知因其实都在过去生,而最根本的因还是在各自的心田里。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对别人好,尤其是对自己最亲近的人,我们更应该包容善待。如果你最亲近的人正好是最让你烦心、恼火的人,那你一定要对他/她好,因为他/她今生这样恼怒你很可能是因为你过去生就这么在恼怒他/她,所以你们今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真是这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律岂不等于失效作废?(四)为死苦,死分两种;一是病死――因为疾病而寿尽命终;二者因为外缘――由于外在因素导致,如遭受水、火、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或汽车、飞机、船舶意外失事,乃至战争中被杀害、、药物中毒等死亡,《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云;云何死?谓由寿量极故便致死,此复三种;谓寿尽故、福尽故、不避不平故,当知亦是时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例如:信心坚固----深信三宝,并坚信因果;知有如来藏永住不灭,故能储存一切业种永不坏失。由于这样的体认,不仅不敢妄造恶业,更能积极布施、行善、精进修行,因为深信一切的善恶业行,皆有反作用力会回到自己身上,种子都存在自己的真心中而不毁坏或遗失。另外,常怀惭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但善恶标准何在?又如何分辨是非善恶呢?大致来说,社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随缘不是不拼搏,而是在拼搏之前,要先懂得世间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懂得依于规律和现状来拟定自己拼搏的目标方向以及达到目标的方式,这样再来拼搏才会事半功倍,才不会枉费心机而一事无成,反而回头埋怨世事不公了!其实世事从来公正,只是世人没有智慧,不懂其中的因果道理,缘木求鱼,任意妄为,当然会南辕北辙,徒劳无功了!老先生这番话,对我这样一个刚刚步入社会,对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说佛陀对于世间的种种的事相,祂都无动于衷,祂都知道这些因果的事相,所以祂了然于心,不受这一些世间八法所染污;不会因为世间人信不信佛陀而起烦恼,也不会世间人是不是称赞诸佛如来,或是诽谤诸佛如来而生起任何的烦恼,都没有!所以说诸佛如来不受世间八法之所污。------《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043集具足因智、时智、相智>蔡正礼老师 (原标题:八风吹不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还有包括世间人,有的人还没有达到能够学佛的层次,你也可以看得出来:因为有的人根本不相信世间是不是有因果,他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以及做了许许多多的恶口,他实际上是不介意的;他不介意因果的背后,是因为他不相信他会怎么样;而且有的人在拨弄是非的时候,不认为他是在作这样的事情,他认为他是在如实地陈述,因为他认为事实就是像他所说的,是这样的。对于这样的情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您可曾想过,出生世间这一切万法的根源是什么?这生灭无常的种种现象背后是否有一个恒常不变的存在?凭借理性与逻辑的推断可知,无常背后必然有一个常作为依托,一切有迹可循的因果律则方才有其成立并如实运作的可能。这个常是什么?又在哪里?它如何运作?又如何能够变生我们所能亲自体验的这样一个丰富的世间?或许您曾四处寻找答案,却从来一无所获。如今佛法告诉您,出生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劝他们应该弘扬佛说的经典时,他们反驳的理由还会很多:“这不就是佛法中的人天乘吗?一切法不都是佛法吗?印光法师也曾弘扬过《太上感应篇》等书啊!”那么做为佛弟子,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猛地一看,《太上感应篇》、《玉历宝钞》似乎也在宣扬“因果”,劝人为“善”。但是它们所宣扬的“因果”、“善恶”等概念,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所隐含的,其实还是在告诉我们因果报应丝毫不爽的道理。《大宝积经》也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57)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就如同我们前几集所说的,这是因为每个众生都有各自的第八识如来藏真实心,这个不生灭的真实心是法界的实相,宇宙万法的根源;每个众生所造的一切善恶业种子,都会存在他自己的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有人能破除极为严重的邪见,对三宝、对五戒的因果都没有怀疑。疑网,是说主要的疑以外,又另外引生许许多多的疑,好像一张网子一样缠绕着。假使心中都无疑网了,就是大疑小疑都消失了,他就具备正念了;有了如理作意的思维,就是正念。有了正念就会如理作意,他对戒法的庄严也一定是清净的,对于戒的原理也一定是正确的,所以也有根本清净,也可以离开恶觉观了。杀戒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只有找到痛苦的根源,我们才能够加以对治,那么生命痛苦的根源是什么呢?《因果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意思是说:你前生种了什么因,今生就会受到什么果。今生种了什么因,后世也会得到什么果。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少病,健康长寿,有的人生下来就疾病不断,甚至夭折?是凭着每个人的运气?还是造物主的安排?这些都是医学难以回答的部分,由于我们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果律能运作,其关键在于吾人都有一个可持业种、贯通三世的「如来藏」,而一个人的相貌庄严与否,正是由吾人如来藏含藏之业种所决定,非由现代医学所提及的「基因」所成,因为基因属有生灭的「物质」,在色身不堪用被火化后随即消灭。所以今生能感召「相貌庄严报」,关键在于过去生的我们种下的善行,而这些善行也需符合「果报成定数」的必要条件才行,在《优婆塞戒经》卷7〈2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现在想起还深深的惭愧,学佛后知道了轮回,于因果深信不疑。终于有一天在父亲生病而因年数已高不能手术时,我在地藏菩萨像前发愿:从今以后不再杀生,不再吃众生肉,吃他们的肉,如吃我父母的肉,如吃我兄弟姊妹的肉,如我同类的肉。愿以此功德回向给今生的父亲,愿他色身康泰,无疾病侵扰,晚年幸福。愿力如此神奇,从此以后真的不再想吃肉了,不是以前的克制,而是没有了吃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生活中的佛法~人生的探讨我们不妨试着这样推敲,若这世界上都是假的,佛家不是说有轮回吗?而且在这个世界上,也有某些特异功能或利用摧眠确实知道自己所经历的前生往事?所以说轮回是被证明不可推翻的,那表示在众生轮回的循环里必然是有一个可以将有情生命相接续的东西存在,才会有众生轮回的现象存在了?不是这样吗?那众生无始来轮回的生命如何相续呢?相续不断的生命是以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