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又譬如放生的动物被放到不适合的环境,又将衍生因不适应而死亡的情形;或者原生物种被新放生的物种所猎食的情形,这样会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将造成无法想像的严重后果。而这些杀业也必须由放生的人、所有参与者共同来承担,在未来世因缘成熟时,将受到种种不可爱的异熟果报,除了会严重遮障自己的道业以外,也会使菩萨们难以摄受众生。因此,我们认为与其放生不如护生。菩萨 三摩地

2018-07-22

】是说纵使说了老实话的后果,会像国王失去了国土,像一般人丧失了宝贵的身命,损失了财物,受到这样重大的不利益,也是不说妄语,还是要依正理直心实说。第三种直心相:【一切恶事:骂詈、毁谤、挝打、系缚,种种伤害。受是苦时,但自咎责,自依业报,不瞋恨他。】因为因缘果报是佛法的核心,别人能够有种种善因缘,乃至有广大的福德资财,都是因为过去生布施植福、广结善缘而 三摩地

2018-07-22

当他投生为细菌时,仍然还是有情啊!但是仍有简单的喜怒哀乐啊!如果是破坏的人,就算是生前修得般若智慧与大神通,当他生到地狱受苦多劫,然后又要很多劫辗转受生为低级生物的时候,由于他的意识心很低劣的缘故,所以他的智慧与大神通也都跟着消失了,所以神通并不可靠,证得般若智慧以后,如果因为私心而破坏的弘传时,你的般若智慧也救不了你的!这是说:五浊恶世的众生,悟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佛陀说:这五种布施是很容易修行成就,行这五种布施是可以自在无碍,而且行这种布施不会失去财物。是随时随地都在行无畏施,纵然是在睡觉的时候也是在行无畏施,因为睡觉的时候还是有五戒戒体的存在,大家不会担心说:这个人他在睡觉了,我如果把他吵醒了以后,他等一下可能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所以我们说这五种无畏布施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布施的,所以叫作自在无碍。佛陀就 三摩地

2018-07-22

后来因为国王夫人用头面接足礼礼拜,接触了郁头蓝弗的身体,使得郁头蓝弗心里起了贪念,便失去了五通。由于没有五通,无法运起神通,只好向国王请求用车子载他回去居住的地方。后来,郁头蓝弗想恢复五通,所以进入树林间,心一境性的专注修练神通。就在快要恢复五通时,有鸟类在树上叫着,使得郁头蓝弗无法专注一境;遂舍树林间,到水边去修神通。可是坐了没有多久,又听到了鱼 三摩地

2018-07-22

细菌的鞭毛是由40多种蛋白分子组成的精密仪器,去掉其中的任何一个部件,整个系统就会失去功能。如此复杂的系统只能是被设计出来的,而非蛋白质自动聚合而成。如果细菌的鞭毛是进化来的,那么在进化出完整的鞭毛之前,半成品的鞭毛就是毫无用处的累赘。按进化论的观点,物种在进化过程中,随机的遗传与变异,只有在有利于有机体生存时,自然选择才可以成功;因此,这个毫无用处 三摩地

2018-07-22

在医学上所谓尸体的器官捐赠,就是当一个人不幸脑死时,可以把自己身上良好的器官和组织,捐赠给身体器官失去原有功能,并到达衰竭程度,而且无法使用内科疗法获得改善的病人,可以延续他们的生命,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一般来说,可供移植的组织,包括有骨骼、眼角膜,皮肤,小肠、血管、气管和软骨组织等等;目前国内移植成功的器官有心、肺、肾、肝、胰脏等器官。移植手术可 三摩地

2018-07-22

3、看见别人失去利益,心生庆幸。4、看见别人有好的名誉,起嫉妒和厌恶心。5、看见别人名誉减损,心生欢喜。6、退失道心,毁灭佛像。7、对于父母和圣贤,不尽心奉侍。8、劝别人做不得人缘的事情。9、阻碍别人修行广得善缘的事情。10、轻视或讥笑人缘不好或威望较差的人。人缘好的十种原因:1、不嫉妒别人。2、看见别人得到好处,心生欢喜。3、看见别人失去利益,起怜悯心。4、 三摩地

2018-07-22

随著自心向外攀缘的习气而行,这种攀缘带来的只有贪爱,而一旦升起贪爱之心,就想一直保有这层关系,只有攀缘才能带来一种内心假有的安全感,但很快出现担心失去的焦虑,又生起想再攀缘其他人事物的念头,如此恶性循环,导致越攀缘也就是越攀缘。如此长期处在不安、焦虑和恐惧之中,对自己身心都造成很大的伤害,这就是自我为自己建立的牢笼。如此保持这样的染心去弘法护持,于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有人离开了欲界他会很痛苦,他会说:“我失去了眷属”。就好像世间的国王,他总是希望说我的领土最大、我管的人民最多----来代表他的威德。所以这个天魔外道他就是有这样的心,就跟世间的国王是一样的----他有很强烈的欲界爱眷属欲,所以他要系缚众生在欲界里面,全部当他的眷属,这个就叫做天魔外道。所以我们要知道天魔外道可能跟很多人的想像是不一样的。有人 三摩地

2018-07-22

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没有更殊胜的?佛陀就说:像你们所说的,这些世间的吉祥物,人们认为拥有它,就能够获得吉祥;如果这个吉祥物失去了,就会招到祸殃,但是你可以看到,这都没有办法真正的救度众生,能够出离苦患,我是知道有一个吉祥妙法,你如果能够依之修学,就能够永远的脱离三界轮回的苦,而得到清净的解脱——涅槃。那这个外道师父,还有他们,一听就很高兴。因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说只是个人受苦,那么也就罢了;但是,如果帮助相似佛法来取代佛教的话,而造成佛教的快速灭亡,那么就会让无量无数的佛子都失去修学的机会,而无法得到解说或者成就佛道,那么这个罪过可就大过须弥山,而难以救赎了。上面这个说法绝对不是在危言耸听,而是世尊早就开示过的道理。在《阿含经》当中,佛陀很清楚的开示说:【如来欲灭之时,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间已, 三摩地

2018-07-22

而世间福来讲,第一个就是孝养父母,离开孝养父母,一个人的格就已经失去了,一个人格失去了,连道器都不够资格,那更不用说要能够成为优婆塞,能够来如实地往上进修天乘所需要的更具足圆满的修习十善,乃至更上的修学四禅,乃至更上的三乘菩提那就更不用提了。好,那经文这边它又有说到“当先立制”。当您发心要作四种修,您要欲施,您要供养三宝,您要修学坐禅,您 三摩地

2018-07-22

细菌的鞭毛是由40多种蛋白分子组成的精密仪器,去掉其中的任何一个部件,整个系统就会失去功能。如此复杂的系统只能是被设计出来的,而非蛋白质自动聚合而成。如果细菌的鞭毛是进化来的,那么在进化出完整的鞭毛之前,半成品的鞭毛就是毫无用处的累赘。按进化论的观点,物种在进化过程中,随机的遗传与变异,只有在有利于有机体生存时,自然选择才可以成功;因此,这个毫无用处 三摩地

2018-07-22

 而我们三贤位的菩萨要如何能够修学呢?经典上也是勉励我们,我们不应该贪爱自己的身命,应当去想:自己如何威仪能够如法,然后在四威仪中不断地检肃自己,等于透过威仪可以提醒自己的正念,来修持自己的善心而不懈怠,在这一切诸行中,即使丧失了身命,我们也不要舍弃佛法;即使有人威胁我们,应当来信靠他种种的教法,信靠他的法可以得到种种的利益,但是菩萨也不会因为 三摩地

2018-07-22

五欲有种种过患,就像涂在刀上的蜂蜜,舐者贪著甜味而没有察觉会有伤舌的过患,众生贪爱五欲之乐亦然,为了追求短暂的五欲乐受,甚至造作种种恶业亦所不惜,却不知五欲无常终将失去而受痛苦。而对于贪著五欲的爱味,只会使人流转生死不得解脱,乃至造恶堕落三涂而使未来世受无量苦,所以有智慧的人自当选择远离。五欲就是指对于财、色、名、食、睡等五事,以及色、声、香、味、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我们会不会总是硬忍,最终让自己长出厚厚的自我保护壳,使他人无法接近和了解?所以,我们应该明白:智慧的忍,不是把自己变得刀枪不入、坚硬不可摧,而是让自己变得柔软、从容、接纳、包容、随势而动、随机而行;任何阻碍、对立,在这种智慧的忍面前,都瞬间消散,失去了原有的破坏力,被化解、转化,最终收获和谐。智慧的忍,包含三层含意:一是受,二是纳,三是化。当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穷人、这位修行人,面对这样的景象详细地观察之后,就完全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他就主动跟这个货主、这些商人说:你们千万不要为了我一个人的性命,而害了你们这么多人失去宝贵的生命,那绝对不是我所乐意见到的,所以我愿意自己离开这艘船只,让你们大家能够解除这一次的灾难。这个货主听到他的话之后,就准备好了竹筏,然后给他一些干粮,就把他放到这个竹筏上,然后就推 三摩地

2018-07-22

而且抓取来的一切,都不会永远为你所有,都会坏散,所以因这些身外之物而引发的快乐也不会一直保有,必然会衍生为失去的痛苦。即便这些身外之物能一直为你今生所用,这快乐也不会一直保持不变,因为我们的心本来就是无常生灭的,心的感受也会不断转换,从很快乐到只有一点点快乐到平淡甚至到厌倦,这些体会其实我们都无数次经历过,只是世人太过执迷,坚持要把五欲的苦毒当作甘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有些人,他认为某件事情是一定要这么做,然后不这么做就如何,即使是这样,我们站在世间法的角度,我们可以说提出一些建议,但是口气就应该温和,不需要说自己坚持一定要如此做,然后就是摆明跟你唱反调,这样就失去摄受众生的重大的一个目的了,因为菩萨在这个世间,就是要摄受众生。虽然当事者可能并不知道过去生他也是在菩萨行的一个行列之中,但是这一生既然已经亲近于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