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一切人在世间的福报都和过去世的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有关联,有些人在过去世不曾布施,这一世虽然很有脑筋、很会做生意、也很会求神,看哪里庙很兴盛就去求,也很有方便善巧,每次求神都能得到,但总是守不住,钱财很快又失去了!因为求来的钱财本来就不是他该得的,现在那个财物主人还没有来到,有威德的正神先借给他用一用,正主儿一到就得马上还;如果他够聪明,求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饮食不知有酒,或虽是酒煮之物,但以失去酒性,不能醉人,饮食之并皆无罪。另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一切精神类的药品、毒品等,不是身患疾病而遵医生建议服用,自取服用、吸食者,因此而迷失心智,也属于犯戒的行为,不得不慎。3造作杀生等业的果报杀生等五事,是残忍、犯法、不道德、不诚实,放逸散乱的罪乱。犯之轻者,自心中常怀恐惧,疑畏,眷属不和,朋友不信,失事处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切人在世间的福报都和过去世的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有关联,有些人在过去世不曾布施,这一世虽然很有脑筋、很会做生意、也很会求神,看哪里庙很兴盛就去求,也很有方便善巧,每次求神都能得到,但总是守不住,钱财很快又失去了!因为求来的钱财本来就不是他该得的,现在那个财物主人还没有来到,有威德的正神先借给他用一用,正主儿一到就得马上还;如果他够聪明,求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假如说平常烦恼染污很重,所造作的身口意业都与烦恼相应,这样的情况之下,假如说饮酒,因为饮酒容易让人放逸,因为饮酒它会让这个意识失去理智的;因为意识失去理智而放逸,就有可能与眷属以外的第三者发生邪淫,假如事情发生以后又覆藏、妄语,就有可能造成家庭的破裂。另外一种情况是说,饮酒以后又是过失伤人或杀人,譬如说现在的这个酒驾车祸,就有可能因为这样子,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是今天受持五戒而明天不受五戒,就杀了人,来世的人身就失去了;又如今天受妄语戒,明天舍弃妄语戒而作大妄语,来世的人身也会失去;像这样一日受持五戒有何意义?所以五戒应当尽形寿受持。而八戒斋法的目的只是为了求未来世有出家的因缘,所以只要在五戒的基础上再作一日的受持就够了,把熏习出家生活的种子种在心田中,这一世纵使不能出家,未来世缘熟就可以出家了;既然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要想富有,要想自己的财富能够永远保持而不失去,那你要晓得怎样修因。时时刻刻存著盗心,你的财富就不能保持,决定保持不了多久。(三)不邪淫:这个地方的「淫」是专指男女的淫欲,这个要断。断淫才能得到大贵、尊贵。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美满,家族兴旺,要达到这个目的,决定禁止邪淫;你的家庭会幸福,会美满,会兴旺。(四)不妄语:我们在社会上能够得到大众的信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是今天受持五戒而明天不受五戒,就杀了人,来世的人身就失去了;又如今天受妄语戒,明天舍弃妄语戒而作大妄语,来世的人身也会失去;像这样一日受持五戒有何意义呢?所以五戒应当要尽形寿受持。而八戒斋法的目的只是为了求未来世有出家的因缘,所以只要在五戒的基础上再作一日的受持就够了,把熏习出家生活的种子种在心田中,这一世纵然不能出家,未来世缘熟了就可以出家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护戒善神也在主人心起恶念这当下一个接一个离去,一但失去戒神的卫护,噉人鬼立刻冲进家门。千钧一发之际,将主人藏到一口大瓮里。狼狈步入家门的噉人鬼,敏锐地嗅出满室新鲜的人肉味,立刻问道:「妳哪来的人肉?」故作镇静,缓缓回答道:「我足不出户,哪来什么人肉?你昨晚怎么没回来?去哪儿了?」「妳还问?就是因为妳留佛弟子过夜,护戒神把我赶到四十里外的地方,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在大乘七逆罪中的破僧,指的是破羯磨转法轮僧,它就包括了前面所说明的三种情形;只要破了一种就是不通忏悔的极重罪,戒体就失去了,而且不得重受戒,而须于舍报后下堕无间地狱受极重的苦报。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107集佛教戒法中的“破僧”逆罪》陈正源老师(原标题:什么是破和合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有人离开了欲界他会很痛苦,他会说:“我失去了眷属”。就好像世间的国王,他总是希望说我的领土最大、我管的人民最多----来代表他的威德。所以这个天魔外道他就是有这样的心,就跟世间的国王是一样的----他有很强烈的欲界爱眷属欲,所以他要系缚众生在欲界里面,全部当他的眷属,这个就叫做天魔外道。所以我们要知道天魔外道可能跟很多人的想像是不一样的。有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有人离开了欲界他会很痛苦,他会说:我失去了眷属。就好像世间的国王,他总是希望说我的领土最大、我管的人民最多--来代表他的威德。所以这个天魔外道他就是有这样的心,就跟世间的国王是一样的--他有很强烈的欲界爱眷属欲,所以他要系缚众生在欲界里面,全部当他的眷属,这个就叫做天魔外道。所以我们要知道天魔外道可能跟很多人的想像是不一样的。有人想到魔一定是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有的善知识的却相貌不庄严、文辞、言语不美妙,但是于甚深法要深得善解,如果因为执着表象则有可能失去亲近真善知识的机会,故学佛人不能执取在家出家相,不能执取表象而生轻慢,失去修学正法的机会。2.3尊重正法诸经中多说于法存药物想,为疗治烦恼业病,于正法药极应尊重。《瑜伽论》说,听闻正法时,于法师所说的正法,应作五种想念:1、作宝想,我们从无始以来,在三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师真的是只能去当「大师」,去去去,不是可以来说法的!所以喜欢乐于胡乱说法者,就是世间大师、世间错解佛门的大师,因为这些大师对于佛门的真正知见是不清楚的,一方面是没有好的老师,一方面是因为对于佛法僧太轻慢,不知道尊重,以为自己有嘴巴,就是可以说法,没有人反驳我,就是我对;如此愚痴!不知道经典处处在在都在反驳自己,都是声声厉厉地大声斥责,可是自己的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段经文,主要是告诉我们,用无相念佛的忆佛方法来修定力,大势至菩萨以善巧的方法举例说明:当母亲想念远方的孩子时,这个念中并没有孩子的面貌、形相、语言、文字、声音的出现,但是母亲确实知道想念的是远方的那个孩子,不会是想错人或失去了忆念亲人的念。以这个「如母忆子」的譬喻,来说明:「当我们忆佛或念佛时,没有佛的形相、语言、文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有人离开了欲界他会很痛苦,他会说:我失去了眷属。就好像世间的国王,他总是希望说我的领土最大、我管的人民最多——来代表他的威德。所以这个天魔外道他就是有这样的心,就跟世间的国王是一样的——他有很强烈的欲界爱眷属欲,所以他要系缚众生在欲界里面,全部当他的眷属,这个就叫做天魔外道。所以我们要知道天魔外道可能跟很多人的想像是不一样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不空,则当从本以来不空,不住于空,当不生灭,否则必入十八空中,当成虚妄,以涅盘如实,小乘得入,涅盘以无世间所知之一切法,何况有我,因此涅盘中「本际」当为真实我,以常而不变异故!所以即使阿罗汉不知「本际」,在生不知,死后不知,亦无碍于解脱,是以有一真实法,从来不为阿罗汉所知所了,惟信佛语,所以不畏惧断灭,而入涅盘,于生死中因为惧怕诸苦,生涅盘贪,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师真的是只能去当「大师」,去去去,不是可以来说法的!所以喜欢乐于胡乱说法者,就是世间大师、世间错解佛门的大师,因为这些大师对于佛门的真正知见是不清楚的,一方面是没有好的老师,一方面是因为对于佛法僧太轻慢,不知道尊重,以为自己有嘴巴,就是可以说法,没有人反驳我,就是我对;如此愚痴!不知道经典处处在在都在反驳自己,都是声声厉厉地大声斥责,可是自己的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假如说平常烦恼染污很重,所造作的身口意业都与烦恼相应,这样的情况之下,假如说饮酒,因为饮酒容易让人放逸,因为饮酒它会让这个意识失去理智的;因为意识失去理智而放逸,就有可能与眷属以外的第三者发生邪淫,假如事情发生以后又覆藏、妄语,就有可能造成家庭的破裂。另外一种情况是说,饮酒以后又是过失伤人或杀人,譬如说现在的这个酒驾车祸,就有可能因为这样子,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布施的时候,要懂得以智慧为前导;失去了智慧的前导,过去生所累积的福德,可能反而会成为我们下堕的因缘。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行布施,他是为了怜悯众生;是为了想要使他人得到安隐快乐;是为了让他人也能跟自己一样,生起布施的心;是因为布施本来就是圣人修行之道;是为了破坏自己种种的烦恼的缘故;是为了证入涅槃,断三界有的缘故而行布施。在世间法上,我们能够生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说一切都是断灭的话,那我们所有的修行,都没有任何的意义;世间所有的伦理道德,也都失去基础,也都会至此崩坏!所以从种种方面来看,断见论者其实是经不起考验的。修行人约略听过佛的开示,知道常见不可取;经过仔细思惟后,也知道断见是不对的。可是走错路的修行人(我们说走错路,是没有依照佛陀的开示,正确的去找寻修行道路的这些修行人),面对关于三世联系问题时,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