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人活著要做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芸芸众生中,为何每个人的命不同呢?我存在的目的与价值又是什么呢?从有记忆以来,在与人聊天说笑时,我似乎很喜欢问别人:你觉得人活著的意义是什么呢?年少以来的自己,也许是家庭开明、女儿多儿子少的环境关系,我的人生目标与价值并不是找一位家世好、多金、高学历、长的帅又高、爱我且钱都通通让我保管的老公,在家相夫教子当一名贤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时听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挺佩服她的,一个小女子能舍弃一切,能说出这样的话,这背后是怎样的能量?舍,一切舍!此刻好像告诉我我只是在放弃,而不是舍,而且舍的还不够。我要放弃什么?我要舍什么?我曾让自己放弃手中用来维护自我的盾牌、曾让自己放弃对他人的评价、现在又放弃对自己念头的坚持.......这些是什么?一个个观念,一个个想法,这些只是念头而已!我要放弃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佛法,除了你真的去学到一些男女双修的法,或是学到以这个意识心来扩张自我,来增加自我的版图这种法,不然佛法是可以让你,可以在生死中自在的。乃至于说学佛,即使说你不想要来这个世界,也不知道哪一个世界比较好,那一样,释迦牟尼佛有告诉我们说,西方有一尊佛叫作阿弥陀佛,祂有无量庄严的净土,可以让众生得到生死中的安慰,你可以在那里慢慢地修学佛法,你都不用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我们首先要想到,我们从无始劫以来,我们受了种种眷属的爱护,我们无始劫都有父母兄弟姊妹子女,我们都受到他们的照顾。而且他们照顾了我们之后,坦白讲没有获得我们多少的利益。譬如父母照顾我们,可是我们要照顾父母的时候,父母很快离开人世;我们照顾了子女,让他长大,可是我们也不过就是照顾他那段时间,事实上我们要照顾他一辈子也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当你知道及把握这三个重点后,你不会偏离《心经》所讲的范围,也不会被恶知识所误导;因为你已经有能力判断,避免走向与佛法无关的常见外道、断见外道,乃至走上男女双身邪淫外道中,因而延迟自己成佛的时程。既然已经说明《心经》的主要宗旨就是心,接下来谈《心经》的本文了。首先谈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无量世以来,我们轮回六道,互为父女夫妻。偏偏离得越近的人,总是相互伤害最深的人。今生能相遇、能成为这世上最亲密的关系,总是过去生深厚的缘分;有些是来要债的,有些是来报恩的,是要债是报恩,也许很难准确清晰的界定,因为人与人的相处,往往恩德与亏负交织,没有纯粹的好,也没有纯粹的不好。不论你和你最亲近的人(最恨的人也是最亲的人,因为都在离心最近最深的位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除了生理的痛苦,更有着青春一去不复返的悲伤,分明前不久还是明眉皓齿的窈窕淑女,怎么一转眼就高堂明镜悲白发,一副鸡皮鹤发,老态龙钟的模样,实在使人难以接受,可普天之下又有谁又能例外?二是坏灭的意思;盛去衰来,生命日促,渐至毁坏,黄泉路上无老少,只不过是早与晚;此时不但这个身体承受老的痛苦,觉知心也同时领受老的痛苦,色身和心理全面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比如说,有一些人非常贪着一些钱财,我们就会对他说:钱财乃是身外之物,要放下!也有一些人相当贪图名利,甚至于为了一个代表的名分,争得要死要活的,甚至于跟一些好朋友都闹翻了!如果有幸碰到一些有智慧的人,就会对他说:你要放下名利!同样情形,有些人对女孩子就非常的喜爱、非常的执着,如果一直猛追不到的话,甚至于有一些会有想的念头,大部分的人要开导这些人,也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经过其他人向佛陀举报,所以佛陀就制定这个戒,公众跟大家说明以后不可以这样!所以譬如优陀夷比丘,他后来也是鼎鼎大名的阿罗汉!但他在未证果之前,佛陀就为了他制定了好多戒律!因为他很喜欢去亲近女人!而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要犯了五戒十善,不要犯菩萨戒,也不要犯了讲堂的规矩,因为讲堂的规矩就是各种小小戒,这些小小戒都是在保护我们的道业,也在保护不要受到外道或其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比如所谓不可不知的有关投资理财、生儿育女、婚姻家庭、心理常识、人际交流等等的道理,这些对于人们的生活固然有它不同侧面的重要性,但其实人真正不可不知的是佛法的道理,因为你想要了解、想要掌握的一切知识技能,目的无非是想生活美满,事业顺利;可是生活美不美满、幸不幸福,说到底都是心的事,没有这个心,你哪里能知道自己是幸还是不幸呢?那就是如石头草木一样的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上好文分享,也许很多人早已不陌生,然而对末学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看完真的一阵阵汗颜,惭愧与羞赧立刻涌上心头;一个小女生,挨骂可以毫不在意,除了无贪还有舍心。如此单纯的直心,真的无法刻意造作!这让我想起一句话:「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我想这要有相当大的胸襟和气度。我打从心底随喜赞叹!再反观自己,就像文中的姊姊一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次,一位女性朋友发来短信说,她因一件事情受到很大的精神伤害。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一所大学通知她参加一个在十一长假期间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但她已事先安排去国外度假。一番犹豫之后,她决定放弃度假去参加会议。十一那天早上,她开着车、带着钱去报名,却因为据说是通知误发给了她的理由,被拒绝。可以想见她的失望与愤怒。一小时后,我回复了一条短信,问她:你希望这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成年人应该能理解父亲的心态,刚强、不服气、与女方治气的一种心理而已。可是孩子总是孩子,哪里会想到那么多,想妈妈了就想方设法跑去看。终于,有一次,父亲急眼了,出手太狠,把孩子给打晕了,而且,吐了血。可能就是那一次的记忆太暴烈了,导致这个朋友三十多岁,依然没有能从这些痛苦的回忆中挣脱出来,常常地纠结、痛苦,几乎成疾。后来,在处理另外一件跟他的童年毫无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尤其是替他人担忧,比如担心孩子放学路上会不会出车祸、担心老公跟女同事是否走得太近、担心远方的父母身体可好……这种杞人忧天的行为害人害己。心理学家认为,担忧就是变相的诅咒,这句话不无道理。人总会不自觉地按自己或他人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而担忧正是消极的自证预言。比如整日担忧孩子高考会失利,他原本无所畏惧的心或许会无形中背负上害怕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曾经有两位好友交流:如果要是我离了婚,那么绝对不会再找下任女人。就好好的过自己单身潇洒日子。可是时隔不久,两个人分别在婚内出现几任女人。。。以上所说,并非结论,只是作为个人进修中的素材,以资省惕增进自己,让自己牢记,纸上得来终觉浅,事非经过不知难。待人宜宽,律己可严。据说,修行到三地的菩萨就需要停下来等待和自己有缘的广大有情,将这些有缘拉拔到一个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位出家修行人曾对我说:都说活着就是修行,我修行修得都不想活啦!这就是生命的现状,当我们相信了内心的故事,相信了幸福是需要外在条件的,结果就是修行修得都不想活了!如果有一天能质疑一下自己内在坚持的信念,看看这个想法是否是真的?我的存在真的是妈妈幸福的全部吗?我离开后妈妈真的就不幸福吗?老公如果不爱那个女人,我就幸福了吗?我觉得自己很无能,我渴望得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吉祥经》)[今译]奉养父亲母亲,爱护妻子儿女,从事无害的事业,这样才是最大的吉祥。▲世间大地称为重,悲母恩重过于彼;世间须弥称为高,悲母恩高过于彼。(《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今译]世间大地被称作是最重的,悲母的恩情比大地还要重。世间须弥山被看作是最高的,悲母的恩情比须弥山还要高。▲世间骂者,亦有二种:一者实,二者虚。若说实者,实何所嗔?若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文殊师利:男身具七宝,女身有五漏。何名七宝?一有志气之宝,到处游行无畏;二有主为之宝,行事善掌权衡;三有成家之宝,善能生财立业;四有安身之宝,善能辅君养亲;五有圣智之宝,善能决断是非;六有安邦之宝,举措上下皆从;七有定性之宝,善能亲贤袭圣,是名男子七宝之身。何名五漏?一漏不能为身主;二漏不能为家主;三漏不能为人主;四漏不能为物主;五漏不能为圣主,是名女人五漏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故事是这样子的:那时,阿难就禀白佛陀说:世尊!摩耶夫人在过去世时,造作了什么业行,而使得她受生于畜生道中成为鹿女呢?佛陀告诉阿难:你好好的听著啊!我就要来为你分别解释说明,摩耶夫人往昔身口意行的业因、业缘。就是在过去无量阿僧祇劫前,那时有一尊佛出世,佛号叫作毘婆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十号具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戒只是遮止不犯,但是合乎世间礼法的事情还是会去做;所以窈窕淑女,当然就会君子好逑,“以是因缘淫欲缠绵”,难证解脱与实相,不得般若智慧;所以应当至诚心来受持戒法,还要谨慎的不要放逸自己的心。【若有说言:‘更有无量极重之法,过去诸佛何缘不制,而制于酒?’善男子!因于饮酒,惭愧心坏,于三恶道不生怖畏,以是因缘则不能受其余四戒;是故过去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