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通过这样的思惟,也通过这样体认,就不会再自生烦恼;因为受报了结一些事情,在受报的苦中忆起三宝的威德,知道我继续应该在佛道上坚持,如果今天不是学佛应该会更苦;何况我今天还保有人身,还至少是个人,至少能够听懂佛法;如果将来我变在畜生道,我是不是还有这样可以了别佛法的心识,能够听懂这些言语呢?所以,应当为自己庆幸。轮回的体性虽然如此的惊险,但菩萨在这个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52集佛教相信轮回是确实存在的吗?>正益老师(原标题:为什么会有轮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52集佛教相信轮回是确实存在的吗?>正益老师(原标题:什么是轮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四不坏信是一切学佛人应当遵从的,即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以及持守戒律。关于持守戒律,许多人都非常担忧,我为什么要束缚自己?然而以佛法来说,真正的本心是自在的,祂没有受戒,也没有持戒,祂是于戒自在,而且于一切万法自在;因为我们的本心就是如来藏,如来藏祂没有见闻觉知。初闻如此之深的法很难相信,这就是佛法非常与众不同的地方。因为佛陀亲证了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学佛总是得到的少、失去的多?进步少、退步多?也可以用这六个原因来分析探讨。学佛过程中,如果能够有善知识和同修时时帮助我们检讨,有了错误的见解、想法,立刻有老师和同学来纠正,比如什么时间该学习什么法,我的程度能学习什么东西,纠正个人一厢情愿的见解。在的敎团中,能够亲近善友,远离恶友,一旦有不良习惯,师长、同修可以提醒我们更正。所以在敎团中集体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49集佛教的丧葬方式?>正伟老师(原标题:什么是佛教的丧葬方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断了我见之后,才有能力去取证二三四果,也才有能力去求证大乘的证悟;如果没有以断三缚结为前提的话,那么修学佛法始终都只能停留在凡夫的外门修行。也就是说,佛法的实证以断我见为起点。然而断除我见之前,他必须要具备长远劫的修行,在一万劫、十万劫、百万劫当中,去修集无量无边的福德因缘,使自己的福德累积到一个程度,才有可能证得初果。否则,即使亲自值遇了诸佛,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近百年来,许多的学佛人,对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个知见错误了,以为说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事情了;然后只要到了西方,就自然而然的不晓得为什么就成佛了,然后也不用受报。这些想法是不正确的!其实到了极乐世界,还是一样要继续修行。譬如说,在净土的诸经里面都有说到:在出了莲苞以后,有的在地,有的在虚空中;干嘛呢?讲经、诵经、自说经,口受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一切有情在还没有接触佛教三宝、听闻之前,可以说都称为具足各种缠缚的凡夫,对于什么是善恶完全不了解,对于因果也没有正确的知见;如果努力培植了足够的福德因缘,有机缘值遇佛教三宝,听闻了,生起了一念净信,乐于归依三宝,修学佛道,那么这就称为初发意的新学菩萨。如果十信位满足,愿意发起菩提心,修学六度万行直至成佛,那么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46集佛教共有多少宗派?>正伟老师(原标题:佛教的宗派主要有哪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46集佛教共有多少宗派?>正伟老师(原标题:佛教为什么会分宗派?)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说比人身高的天界,他们忙着享福,没有时间修佛法;比人身低的境界——三恶道,他们忙着受恶报,也没有时间修佛法;所以学佛最起码的事,就是要保住人身。因此,只要是佛弟子们,不管是出家、在家都要持守五戒;所以,五戒有的时候又被叫作优婆塞或者优婆夷五戒,意思是说在家的佛一定要持守,那当然出家人就更要遵守。如果选择要走声闻相出家的修行方法,那就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45集和尚、尼姑、居士是什么?>正伟老师(原标题:怎么称呼出家人和在家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43集佛都愿往生极乐世界吗?>正伟老师(原标题:如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43集佛都愿往生极乐世界吗?>正伟老师(原标题:只有念阿弥陀佛才能往生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就叫作自归依!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42集佛教为什么要信仰三宝?>正伟老师(原标题:三宝的真实义是什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42集佛教为什么要信仰三宝?>正伟老师(原标题:为什么称佛、法、僧为三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说对于如来藏中一切种子了知的,那只有佛陀了!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41集佛陀是创世主吗?>正伟老师(原标题:谁是真正的造物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般众生不去思惟,对的法义是什么,对自己的利益是什么,自己是不是真的为了修学佛法而来,还是只是看到某一个善知识喜欢,只是这样而已;只看到说真正的善知识常常在说诸方大德的法义错误了,这样的表相。佛在《尸迦罗越六方礼经》有这么一段开示:善知识复有四辈:一者欲鬪斗,止之;二者欲随恶知识,谏止之;三者不欲治生,劝令治生;四者不喜经道,教令信喜之。佛说了善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你认定修学佛法的目标以后,真正肯相信这一个法门,然后随着善知识的开示,一句佛号念到底,你从口念心听、心念心听,定力逐渐的增长,信心因而更加坚定,乃至于可以进展到不念而自念,甚至于在梦中看到自己在念佛,心中当然是十分高兴笃定。可是,为什么念阿弥陀佛的念头是丛闹呢?因为那样仍然是语言文字。你那个时候的心境,已经渐渐与定相应。你正在思考:究竟要不要以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