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如是百千众生依止于大海,而大海之成,非仅为一众生;菩萨的发心亦如是,为度一切众生而得以成就此广大发心。十方世界一切深广巨海,犹尚可得测其度量深广,然而你们菩萨们所行大道的深广,以声闻缘觉阿罗汉的神通之力,也不能测度于万一!”月光菩萨引述世尊之最后偈颂说:“迦叶!当知我所称赞诸等菩萨之功德,于菩萨之广大行而不可穷尽的功德来相比,此称赞犹如于 | admin 2019-06-19 |
![]() |
[转]导师法语:如果学人不努力将心意调顺柔软;则发脾气的机会依旧是存在;嗔恨心依然是强烈;责骂受不了;痛痒受不了;人家善意的责备;或无礼的辱骂;皆承受不了;是心意未善调柔;内持强硬的观点态度;即叫我执;严重的执著彼境是我所;身体是我有;即身心世界是我所有;调柔后的心态,有如是能力:能承认错误;具足惭愧为其一;能接纳批评;及自我批评为其二;能善于取舍建 | admin 2019-06-19 |
每次读到这样的来信,我就有一种如箭穿心的感觉。图为1937年11月15日,净土真宗本愿寺发行的月刊"教海一栏"的封面我真希望学佛的都能读一读东初老人的《中国佛教近代史》。读一读该书,您就会知道什么叫做血泪,什么叫做大悲,什么叫做真正的爱国爱教。我相信,每一个读过此书的人,一定会被成千上万参加和支援抗日救亡运动的出家人出生入死的救世事迹所感动和哭泣。我甚至希望 | admin 2019-06-12 |
|
![]() |
(有一次开法会拈香时,突然感觉到胸口好像被什么东西捣了一下的感觉,结果心口窝这个地方就非常疼,慢慢地,就在这个疼的地方长了个疙瘩,后来这个疙瘩就流脓,烂了个洞。他怎么看也看不好,就拿乳香做了一个饼子,塞在里面。很长时间就是治不好,就这么死掉了。附评:心坏掉了,背叛师门的现实果报居然如此惨烈。)尊师重道的榜样:真净(宋朝真净克文禅师)和尚,有时遽唤侍 | admin 2019-05-30 |
![]() |
藏密神奇而隐秘,若不能深入了解,真的让人不敢轻易置喙评断,最著名的一个说法就是在正式学密之前,先要用十二年的时间,把显教的大小乘内涵完全通达,来作为学密的基础。也曾经,我也被这种说法笼罩了许多年,不敢质疑这自己曾经有着许多疑惑的神秘的藏密,比如,楞严经中说不可说出自己是哪位佛菩萨再来,否则就要马上离开,如同唐代寒山拾得二大士一般,一旦被人知晓祂们乃 | admin 2019-05-05 |
![]() |
歌词意涵如下:(一)、犹有爱恋往世亲密眷属之习气种子未断故,菩萨难捨忧郁:初谓十迴向满心位如梦观成就故,能知往世事。次谓已证初地佛性故,能感知往世所爱亲人。三谓已断烦恼障现行故欲界爱不复现行,然犹有欲爱习气种子流注故,常关爱多劫相伴之往世亲人。四谓菩萨多情(注)不捨往世所爱,世世受生人间而未离胎昧,故多忧郁。五谓此非地前所知,故言菩萨底忧郁深沉难知 | admin 2019-05-05 |
![]() |
老僧答:那就等白佛[弥勒菩萨]出世,我跟他去弘法。玄奘想了想说:弥勒佛出世还须四十六亿七千万年,恐你又错过时机。这样吧,不如你现在转世投胎,等我从天竺取经归来,我们一起弘法利生,造福于民,如何?老僧点头说:这样也好。当下便按照玄奘大师的指点,去皇宫投胎做皇太子,等待玄奘大师的归来。十九年后,玄奘大师历尽千辛万苦,跋涉五万里,从西域取经归来。他不忘前约 | admin 2019-05-05 |
![]() |
如《和谐拯救危机》访谈片就是一个典型例子。2、建立活动基地,广泛发展信徒。据掌握,净空在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举办“弘法人才培训班”“佛陀教育学院”“净宗学院”。学院招收全世界年轻僧尼和信徒受训。国内很多受训后回国,成为净宗学会的传教骨干。在境内获得合法地位。然后就在国内建立非法的活动场所。净空思想进入内地后,影响内地许 | admin 2019-05-05 |
![]() |
雾峰无雾─给哥哥的信(辨正释印顺对佛法的无量误解) 【作者】游宗明老师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书号】978-986-6431-40-1 【开本】244页 【定价】250元台币 【目录】 第一篇雾峰无雾─给哥哥的信 一、修行勿等待、善知识难逢6 二、寻找生命的实相8 三、请哥哥对自己要好一点13 四、三归依18 五、为何要修行?2 | admin 2019-05-01 |
![]() |
这本书中所说的见性,是以父母所生眼,亲眼在山河大地上,也在虚空中看见自己的佛性;这种证量,自古以来就很少有人可以证得,到了末法时代的今天,要实证眼见佛性则更加困难;虽然如是,但在正觉同修会中却仍然有人可以实证,实在是难以使人相信,所以必须先举述世尊圣教作为证明,譬如《大般涅槃经》卷八〈如来性品〉中的记载:【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佛性如 | admin 2019-05-01 |
![]() |
于是大众中就有人建议:“这位出家的师父,我等一路供养他饮食,现在大家断了饮水,他却一点也不忧虑,也该叫他想想办法啊!”这说话的人,原本带着责备的口吻,但没想到这位僧人听完,却一口答应下来,并对众宣示说:“你们欲得水者,先要礼佛,接受三皈五戒,然后我再为你们登崖求水。”大众虽然半信半疑,但眼看别无他法,只得依从他的话,全体向空遥礼 | admin 2019-04-29 |
![]() |
“怨害”是说因怨而产生杀害之想,凡是有杀害之心,就是无法远离轮回,所以叫做“怨害轮回”。凡是有杀心,就不免在未来世要酬还杀生的债务;但众生并不知道或是不相信这种道理,所以常常以杀心来杀害众生,都是颠倒见,所以称为“杀颠倒”。甚至父母子女至亲之间,竟然也存有杀心,真是世间最奇怪的事情了,所以说为“怪”。父母对子 | admin 2019-04-29 |
![]() |
奘师幼年就具有高尚的品格,聪明而有悟性,他和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不一样,特别喜欢看书。虽然年纪小看不懂,但是常常会缠着父亲,问个不停。陈慧没有想到这个小儿子这么聪明,于是也乐得每天教他读书识字。到了七、八岁时,奘师已经跟着父亲读了不少书。八岁的时候,父亲开始教他读孝经。有一天,当父亲讲到“曾子避席”时,奘师忽然整衣而起,他父亲问他为何起立?他 | admin 2019-04-29 |
![]() |
”(《大乘起信论》卷2)也就是说,菩萨在经由参禅的过程找到第八识如来藏,证得第一义谛实相心时,就有了法界的实相般若智慧了;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再观察一切的众生从无始劫以来,都是因为无明熏习力量的缘故,所以枉受种种无量的身苦以及心苦,而且往往都是大苦;过去无量劫以来如此,现在以及未来也是一样的难以避免!身心都是受无量无边的苦,而且是难出难度。这意思 | admin 2019-04-24 |
![]() |
」理障就是不明真如佛性,又名所知障,就是无始无明,事障是指烦恼障,被根本烦恼及各种随烦恼所障碍,不能取证涅盘。事障就是四种住地烦恼,也就是一念无明;除了《楞严经、圆觉经》说「理」是真如佛性,「理」是顿悟以外,《楞伽经》等其它诸经也是讲「理」代表真如佛性。世尊在许多经典里面用「理」表示真知佛性,我们不应该因为儒家也学着我们套用这个「理」字在说「理」学 | admin 2019-04-24 |
![]() |
此欲爱住地,乃是藏密等已经成就“报身佛果”之大法王、大祖师所不能断者,皆是执着淫乐之第四喜觉受故,皆欲常保淫乐第四喜之觉受者故。色界爱住地者,谓于色界法生爱不舍;所谓贪爱初禅等至位、等持位中之胸腔乐受,贪爱二禅等至位之制心不乱、住一识处,离于五尘,如是而生心喜勇动;贪爱三禅等至位中,住一识处离于五尘,所生心喜及以身乐;贪爱三禅等持位中心喜 | admin 2019-04-24 |
![]() |
一念无明为什么名为一念无明呢?这是因为它有一个现象——在无妄想之中,突然会有一念烦恼产生;由于这一念烦恼出现,就导致众生的受生而轮回生死,所以称为一念无明。在大乘法中,一念无明分为四种住地烦恼,第一种是「见一处住地」,也就是我见;因为不如理作意的邪思维而误认觉知心为常不坏之我,执着这个恶见,住于这种错误的见解之中,在这个境界中安住,名为见 | admin 2019-04-24 |
![]() |
无始无明就是讲:众生不了解法界的真实相,不了解法界中一切万法的根源,不了解法界万法根源的体性,也就是说他没有法界体性智。法界有三界的法界、有十八法界、有四圣六凡法界;不管哪一种法界,祂的根源都是第八识,都是从第八识而出生了这一切的法界,所以一切法界的真实体性,就是第八识心的体性;所以一切法界的根源,就是众生的第八识心。如果不明白法界根源的真实体性, | admin 2019-04-24 |
![]() |
也就是无明缘于行,行又缘于六识,六识缘于受想行及色阴,受想行及色阴又缘于六入处,六入处缘于触,触缘于受,受缘于爱,爱缘于取,取缘于有,有缘于生,生缘于老死,有了老死,所以就生起了愁叹悲苦的忧恼,所谓的纯大苦蕴集,这就是缘起之初的道理。这是大家所熟悉的十二因缘。那对于十二因缘中所说的无明,佛陀在《缘起经》中也曾经进一步的加以解释。佛陀说:【云何无明? | admin 2019-04-24 |
![]() |
而我见与我执无明为什么在大乘法中会被称为一念无明呢?这是因为它有一个现象,就是在未断除一念无明烦恼之前,必定是一念才刚刚灭了,次念又生起,念念不断;乃至证得四禅八定之后,住在等至的境界之中,忽然一念我见或我执的烦恼生起,由于这一念心动,就会让意根、意识不能永远灭除,以致不能入住无余涅槃的真正无我境界中;这样一念又一念继续不断的生起,导致蕴处界我不能 | admin 2019-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