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楞严经讲记》第七辑页250-251)【庄严佛土的事情,得要从自己的自心如来的庄严开始;当自心如来庄严够了,证悟的条件就成熟了。条件成熟以后便证悟了,再转依如来藏,更快速的加以清净;心中的种子越来越清净了,佛土就越来越庄严。佛土庄严够了,表示你度化的有缘众生非常多,大家的如来藏共同变现出一个清净佛土来,那就是你成佛的时候到了!】(《金刚经宗通》第二辑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葛格我在正觉讲堂上课已经超过九年半了,明年四月就要满十年!这十年来我认识很多很多的证悟菩萨,应该有三、四百位以上(主要都是北部),当然很多是看过人但忘记名字,因为大家常常都会见到面!三四百位的证悟菩萨中,年轻人很少!当年二十几岁就证悟的那几位,现在超过三十岁以上了!最年轻证悟的就是《我的菩提路》第一辑的林明佳师姐,她大学时就证悟,现在应该也三十三岁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作发愿文云:我今发愿……临命终时,庄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华为胎,托质其中,见佛闻法,悟无生忍,登不退阶,入菩萨位。临终前,他预知时至,提前遍告亲友,并安排好后事。临走的那一天,他自著僧衣僧履,升踞高座,告诫诸官吏及道俗信众,各宜向道,扶持教门,建立法幢。吩咐完毕,便拈拄杖按膝,欲蜕然迁化。这时,其同僚漕使上前请道:安抚去住如此自由,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庄严净土分第十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是微尘百千世界,由彼菩萨身光明照成吠琉璃,黄金为绳以界八道,一切宝树八行布列,花果庄严,色香殊异;是诸宝树,香风摇击,从其树出和雅悦意微妙之声,所谓:佛声、法声、僧声、菩萨声、菩提声,根、力、觉分、解脱、等持、等至之声。由宝树声,彼微尘数百千界中一切有情,悉皆获得法喜禅悦。是诸世界中所有一切有情,远离地狱、傍生、阎魔罗界、阿苏罗趣。是彼菩萨在母腹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于时此刹庄严殊特。一切大众欢喜踊跃。怪未曾有咸有疑念。今何因缘无数妙花忽然毁变。萎黑臭秽甚可恶餍。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大众所疑。告金刚慧。善男子。于佛法中诸有所疑恣汝所问。时金刚慧菩萨知诸大众咸有疑念。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无数莲花中皆有化佛。上升虚空弥覆世界。须臾之间皆悉萎变。一切化佛各放无数百千光明。众会悉见合掌恭敬。尔时金刚慧菩萨。以偈颂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念佛人因为有福德来庄严,真善知识就会观察你的福德因缘是否具足,如果福德具足了,条件譬如定力、慧力、菩萨种性等等条件也具足了,真善知识会想尽办法让你证得念佛三昧而明心见性,让你成为菩萨摩诃萨。然而有很多学佛人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认为在相似佛法团体所培植的福德,可以取代在团体所培植的福德。这是不对的!因为在相似佛法团体所培植的福德,并不是真正的福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念佛就是要思念佛的种种功德,思念佛的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无量,思念佛的功德庄严,还有思念佛不断地救拔一切众生的那个慈悲。另外要念法,念法这个法就是我们在佛教当中修学的轨则,要以这个法作为轨则。那么要修学当然就要时时专心的系念能够除掉爱欲尘劳、种种烦恼的这些的苦。那第三呢,是要念僧,僧当然就是佛世尊如来的。那么这些的僧,他们依着佛所教的法道去修学,得到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佛--十方三世有种种佛,每一尊佛有三身--应化身,庄严报身,清净法身。以释迦牟尼佛来讲,两千五百多年前因为众生的因缘成熟,所以释迦牟尼佛出生在印度,那个是应身佛;与释迦牟尼佛有缘的众生,常常在定中、在梦中会看到释迦牟尼佛,这个是化身佛,这两个都是应化身佛。那么庄严报身指的就是色究竟天卢舍那佛--卢舍那佛祂庄严,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有八万四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斯为第一。’意思是,大势至菩萨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至解脱地,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如来世尊修空三昧、灭定三昧、四禅、慈悲、观十二因缘,皆悉为利诸众生故。如来正觉发言无二,故名如来。如往先佛从庄严地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如来。具足获得微妙,名阿羅呵。能受一切人天供养,名阿羅呵。觉了二谛:世谛、真谛,名三藐三佛陀。修持净戒,具足三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更何况说佛有三身:所谓应化身、所谓庄严报身、所谓清净法身。那到底要念哪一尊佛呢?所以说,念佛法门是个殊胜的法门,但是念佛法门并不是一般想像的那么简单,而是应该要深入的去理解。(节选择《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佛法的实修与念佛》)(原标题:念佛一声,罪灭河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女众中不少「有心人」以不愿习坐之故,久已百计千方,制出种种理由(举例如下),欲求「免役」,佛世既有此事,一旦闻之于耳,焉有不奉为大戒,矢誓终身不会违犯!甚至加以附会引申,谓「女众趺坐有失庄严」「女人趺坐会伤身坏体」,自误之余,几许女众慧命更因此惨遭扼杀,宁不悲哉!或曰:「一句合头语,千古系驴橛!」信焉。举例:「我是净土宗」「修心而已」「福业自然成办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参考数据:向智尊者着《舍利弗的一生》香光书乡编译组译《香光庄严》杂志第50〜52期)欢迎印刷流通网站转贴 (原标题: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的事迹点滴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的意思是说,就算这辈子你过得很苦,很糟糕啦!但是你在佛法的持戒,那每一分功德,都像是金砖宝块一样,那东西是在这个世界永不磨灭的,因为祂可以体现你未来世成佛的庄严。我们每一行都可以体现未来世的成佛的庄严,因为如来在经典有说过:在《法华经》说,当你一举手一投足恭敬于佛的时候。这样呢,以佛眼来观,你就已经成就未来的佛果了。也就是说,你那样虔诚的心,就已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而你要有福德庄严,这些法用起来才会恰如其分;或是呢,你所讲的,他才能够信受。不然的话,就让这个世间的法律去制裁就好了,你不需要怎样。如果他觉得痛苦,你还是一样可以悲悯他、摄受他,这个是有功德的,只是这道理说起来,一般的人都很难信受。 (原标题:甘愿做菩萨(九-十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你说,你能帮什么忙?可以呀,你就是从你转依的如来藏开始,慢慢的话,遇到有因缘,可以说法时,你就替他们多多庄严种子,让他们至少在你成佛的时候,都已经开始修学佛法。不要说,从现在开始到你成佛这之前,你所遇过的众生,结果最后这些人到你成佛的时候,跟学佛还八竿子打不在一起。你要开始想,你遇到的人,一定是跟你有因缘,因为呢,佛法说会被你遇到的这样的众生,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以上的这些,没有一丁点是别人来强迫你的,都是需要你自愿发心的,那你为什么可以做到甘之如饴呢?因为你真的真的懂得佛的尊贵,懂得三宝的庄严,你真正懂得佛所说的善知识是什么,你已经不愧当初教导你的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了,所以你甘愿于此,于此浊恶的世界安住,于此而将身心作出无尽的奉献。菩萨一定有很多甘愿,能够一口气将你的甘愿提升的话,你就要趁这个时候来提升。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忙中有序诸法庄严无相念佛正好摄心就这么一上一下的折腾,走入九楼才发觉女众座位竟已坐满,被挡驾的女众菩萨们只好再次转上十楼,或是分途至五楼、二楼。笔者侥倖跻身所剩无多的男众座位,礼佛之后穿上海青,入座调身调息并静观现场状况。佛龛前方的坛场已经布置妥当,香花庄严鱼磬俨然,东西两单人潮满满,四众弟子庠序入坐;讲堂里面的前后方各有银幕展开,可投影法会仪轨文 | admin 2018-07-23 |
![]() |
云何世尊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而我等昏迷颠倒,尚做凡夫?又佛世尊则具有无量神通智慧、功德庄严,而我等则但有无量业系烦恼、生死缠缚。心性是一,迷悟天渊,静言思之,岂不可耻?譬如无价宝珠,没在淤泥,视同瓦砾,不加爱重。是故宜应以无量善法,对治烦恼。修德有功,则性德方显。如珠被濯,悬在高幢,洞达光明,映蔽一切。可谓不辜佛化,不负己灵。是为发菩提心第七因缘也。 | admin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