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佛陀在《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第十一中做了明确说明,佛说:云何物净。非偷盗物。非圣遮物。非众共物。非三宝物。非施一人回与多人。非施多人回与一人。不恼他得。不诳他得。不欺人得。是名物净(CBETA,T24,no.1488,p.1044,b26-29)。分别解释如下:非偷盗物。你所布施的财物,不是偷来的,不是抢劫得来的。若是偷了人家的钱财来救济贫穷,就是施物不净。身为菩萨,布施时应 三摩地

2018-07-23

〗讲记:菩萨如果具足福庄严和慧庄严,在一切布施时都不会产生忧悔,当他看见种种恶事时也能堪忍,不会因为众生恶劣而后悔以前所做的种种布施。菩萨根本不计较众生会不会对他有所回报,因为在利乐众生时,菩萨自己的道业就成长了,所以他从来不计较众生有无回报。菩萨不作此想:我帮你开悟,你得要恭敬我、回报我。也没有起过一个念头:我帮你断了三缚结,证得声闻初果了,这是 三摩地

2018-07-23

《妙法莲华经》卷6〈19法师功德品〉:「十方无数佛,百福庄严相,为众生说法,悉闻能受持。」(CBETA,T09,no.262,p.50,b9-10)平实导师说,修百福与我们有切身利害的关系,百福修久了可以让我们改头换面、换骨易髓,一个人修百福久了、习惯后就再也不是暴戾之人,别人再也不会觉得他不好或不清净,而会觉得他非常的安详!一个人努力修行百福两年,这个人说话就不会酸溜溜的,也不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每一个大人相要能够的时候,事实上要有百福庄严;也就是说每一个相要有百福庄严,才能够最后成就菩萨的身力,来使得菩萨所显现的三十二大人相能够异于转轮圣王,乃至超越转轮圣王。因为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大人相,可是菩萨最后成就佛果,所成就的三十二大人相是超越转轮圣王,而菩萨之所以能够成就超越转轮圣王的三十二大人相,就是因为有百福庄严。那什么是百福庄严呢? 三摩地

2018-07-23

又分为三种:一、住持三宝:(一)泥塑木雕,种种庄严之佛像,名为佛宝。(二)黄卷赤轴,三藏十二部经,名为法宝。(三)剃发染衣,住于寺院自修度他之出家人,名为僧宝。二、出世三宝:(一)报化应身,随类应现,名为佛宝。(二)四谛缘生,六度诠旨,名为法宝。(三)四向五果,十地菩萨,名为僧宝。有首偈云: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议。菩萨僧以在家者居多,遍及 三摩地

2018-07-23

昨天平实导师提到了百福的修行,经文中讲到了这里,《妙法莲华经》卷6〈19法师功德品〉:「十方无数佛,百福庄严相,为众生说法,悉闻能受持。」因此平实导师说明了百福应该要怎么修,并且仔细的说明,导师最后提到修百福与我们有切身利害的关系,百福修久了可以让我们改头换面、换骨易髓,一个人修百福久了、习惯后就再也不是暴戾之人,别人再也不会觉得他不好或不清净,而会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在《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第十一中做了明确说明,佛说:云何物净。非偷盗物。非圣遮物。非众共物。非三宝物。非施一人回与多人。非施多人回与一人。不恼他得。不诳他得。不欺人得。是名物净(CBETA,T24,no.1488,p.1044,b26-29)。分别解释如下:非偷盗物。你所布施的财物,不是偷来的,不是抢劫得来的。若是偷了人家的钱财来救济贫穷,就是施物不净。身为菩萨,布施时应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施时亦复如是,一念具足如是六事;——《优婆塞戒经》(二庄严品)第十二菩萨起心动念想要布施时,一念之中也是具足六度的。所以菩萨一念欲施之时具足十二因缘,也具足六度。菩萨一念心起想要布施,在这一念施心中就已经把悭心布施出去了,布施到解脱的彼岸,这布施度已经成就了。能起这个心念去布施,是奉持佛所开示、传授的菩萨戒来利乐有情,所以在这一念之中就 三摩地

2018-07-23

虽行诸法不生不灭,而以相好庄严其身,是菩萨行。虽现声闻辟支佛威仪,而不舍佛法,是菩萨行。虽随诸法究竟净相,而随所应为现其身,是菩萨行。虽观诸佛国土永寂如空,而现种种清净佛土,是菩萨行。虽得佛道、转于、入于涅槃,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说是语时,文殊师利所将大众,其中八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讲记:在生死当中,不造作染污的行为;住于涅槃 三摩地

2018-07-23

国王欣然接受邀请,随即来到女儿家,看到她的家宅内,挂着、铺着华丽的毛毯,气派庄严,远超过王宫!国王见了,叹未曾有:「我这个女儿决非凡人,自己知道果报,所说皆是真实,而能笃定的作如是言:『我自作此善业,自受其善报。』」国王为了解前世善因与后世善果的关联,即前往请示释迦世尊:「此女先世,作什么样的福业,得以出生在王家,而且身上会放出光明?」佛陀即答复国 三摩地

2018-07-23

要能够自利他利,才可能迅速成佛;可是自利他利得要有这八个条件,并不容易具足,那该怎么修呢?佛就告诉我们能够成就自他庄严的布施因果,就可以成就这八法具足,可以迅速成佛。这八法是怎么修成的?主要都是在布施行上面成就的,但是想要修布施之前,应该先了知布施的因和果。善男子!你想要得寿命长远吗?你每一世都要修集慈心。慈就是爱护众生,给予众生快乐;悲则是拔除众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三大无量数劫的普贤行,有一个部分就是福德庄严的资粮修集;佛乃是两足尊,福德庄严具足、智能庄严具足,都由因地摄受众生而成就的。摄受众生就是摄受未来成佛时的佛土,这个部分平实导师在开示《维摩诘经》的时候曾作许多解说,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维摩诘经讲记》的出版。同样的,这个部分乃是要以转依如来藏的体性为主,才能无私、无惧的摧邪显正,救护一切学人远离蕴处界 三摩地

2018-07-23

那你说,你能帮什么忙?可以呀,你就是从你转依的如来藏开始,慢慢的话,遇到有因缘,可以说法时,你就替他们多多庄严种子,让他们至少在你成佛的时候,都已经开始修学佛法。不要说,从现在开始到你成佛这之前,你所遇过的众生,结果最后这些人到你成佛的时候,跟学佛还八竿子打不在一起。你要开始想,你遇到的人,一定是跟你有因缘,因为呢,佛法说会被你遇到的这样的众生,会 三摩地

2018-07-23

然而你要有福德庄严,这些法用起来才会恰如其分;或是呢,你所讲的,他才能够信受。不然的话,就让这个世间的法律去制裁就好了,你不需要怎样。如果他觉得痛苦,你还是一样可以悲悯他、摄受他,这个是有功德的,只是这道理说起来,一般的人都很难信受。(原标题:不向世间取) 三摩地

2018-07-23

我的意思是说,就算这辈子你过得很苦,很糟糕啦!但是你在佛法的持戒,那每一分功德,都像是金砖宝块一样,那东西是在这个世界永不磨灭的,因为祂可以体现你未来世成佛的庄严。我们每一行都可以体现未来世的成佛的庄严,因为如来在经典有说过:在《法华经》说,当你一举手一投足恭敬于佛的时候。这样呢,以佛眼来观,你就已经成就未来的佛果了。也就是说,你那样虔诚的心,就已 三摩地

2018-07-23

他洗好了澡,穿着非常洁白干净的衣服,身上还涂得香香的,把胡须、头发统统都把它刮得很干净,所以看起来非常的整洁庄严;但是这个时候呢,有人拿死掉的蛇、死掉的动物,而且那个蛇啊、动物啊尸体都已经烂坏,而且有臭味肿胀,把这些东西放在那个少年人的脖子上。这个时候,少年人对放在脖子上的东西,当然会非常的嫌恶,想要赶快把牠丢掉。佛陀意思就是说,我们对待恶念就要像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前方便的戒、善知识的具足、远离三心等,就确实是不会让修行人虚耗生命、金钱;而依于究竟了义第一义谛,就能快速进入菩萨庄严地的修学。所以,欲界定的证得、轻安的发起,乃至断我见的成就,都只是依于证得实相心、真如三昧所带起的附加价值,这就是正觉教团的特色。------《三乘菩提之常见外道法(二)》<第049集引发身心轻安乐的次第>正珍老师(原标题:如何发起欲界定 三摩地

2018-07-23

他洗好了澡穿着非常洁白干净的衣服,身上还涂得香香的,把胡须、头发统统都把它刮得很干净,所以看起来非常的整洁庄严;但是这个时候呢,拿死掉的蛇、死掉的动物,而且那个蛇啊、动物啊尸体都已经烂坏,而且有臭味肿胀,把这个东西放在那个少年人的脖子上。那个时候呢,少年人对那样的一个放在脖子上的东西,当然会非常的嫌恶,想要赶快把牠丢掉。佛陀意思就是说,我们对待恶念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说:禅方四者: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庄严菩提者,因修如是禅定力故,获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庄严。因是禅定,修无量善,离恶觉观,是名离对。修舍摩他因缘力故,常乐寂静,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断诸众生贪欲、瞋恚、狂痴之心,是名利他。接着佛陀说要庄严禅波罗蜜,事实上要修持禅波罗蜜,也是要庄严菩提。也就是说一个人要 三摩地

2018-07-23

888,b7-c1)经文中说,菩萨摩诃萨成就这样的善巧方便,恒常的时时增长殊胜的善根,由于殊胜的善根常常增长的缘故,他能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来成熟有情往佛道迈进,以此庄严佛土、摄受佛土。虽然他修行静虑波罗蜜,但不希求禅定所得到的果报,也不贪求由禅定所得的所有可爱境界,也不贪求由禅定所得到的生死殊胜果报,只为了救护不能救护的众生,以及想要帮助尚未解脱的众生解脱生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