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一日,方念禅师偶然听古道法师讲《楞严经》,至“七处征”处,当即便顿悟了缘生不实之法义。方念禅师深感法海深远,若非真修实证,无由穷究,于是决定暂时中止对经教的研习,前往少林立雪亭,参礼幻休常润禅师。初至少林,方念禅师礼拜毕,常润禅师便问:“甚处来?”方念禅师道:“北方来。”常润禅师又问:“北方道法,与此方如何?&rd 三摩地

2018-07-20

今既不能遂志龙门,想选佛场中,空及第,亦不可独让庞公。”从此,钟英居士开始游方参学,曾入都门礼谒智空禅师,相谈甚契。后听说大千常润禅师奉命入都,驻锡大悲禅寺,钟英居士遂前往投其门下咨决,凡三载。一日,钟英居士入室请益,问道:“如何是自己清净法身?”常润禅师道:“四肢百骸,九窍六脏,备赅而存焉,又不许向这里会取。限三日,道得契即 三摩地

2018-07-20

”得到隐峰禅师的鼓励,圆澄禅师身踊跃,喜不自胜。但是,他每次见到隐峰禅师,虽欲有所问,却苦于无处下口。这样恍恍惚惚地过了七天,后来,终于得以入室向隐峰禅师请益。隐峰禅师遂教他参“念佛的是谁?”圆澄禅师于是回到寮房,苦参究,目不交睫,经三日三夜,终于有省。第二天,圆澄禅师便把自己所悟之事告诉了隐峰禅师。隐峰禅师听了,便道:“似 三摩地

2018-07-20

在这期间,元来禅师写成《经指南》,让人捎给慧经禅师。慧经禅师阅后,写信告诉他说,所著“非其第一义”。元来禅师羞愧万分,于是将其手稿付之一炬,然后向慧经禅师所在的方向,焚香遥拜,决从此以后放弃文字知解,潜宗门。于是他又独自继续呆在庵中,参究了半年,无有省发。一日,元来禅师偶然翻阅《传灯录》。当他读到“赵州嘱僧曰:‘有佛处不得 三摩地

2018-07-20

守得坚者,坚守信不失,坚守放得下,不担取,不执着。对于入元以后宗门中盛行闭关之事,元贤禅师颇不以为然。他说:“余闻古之学道者,博参远访,陆沉(隐居、埋没)贱役,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百苦无不备尝,并未有晏坐一室,闭关守寂,以为学道者也。自入元始有闭关之说。然高峰闭死关于天目,乃是枕子落地后,非大事未明而画地以自限者也。入明乃有闭关学道之事。夫 三摩地

2018-07-20

柜子旁边正好有一只果笼子,无念禅师准备顺手将它推到一边,不觉失手,触动了柜盖,柜盖正好打在他的头上,这意外的一击,将他中的疑滞,一下打掉了。无念禅师当即豁然大悟,通身汗流,大笑道:“遍大地是个无念,何疑之有?”万历辛巳年(1581),无念禅师前往龙湖,与李卓吾居士同至驷马山。当时有一讲经师也来到那里。李卓吾居士问讲经师:“清净本然,云 三摩地

2018-07-20

从此以后,道霈禅师终日惶愧不堪,寝食难安,中如压着一块大石头相似。一日,道霈禅师阅读《眼藏》,至“无位真人”这一段落的时候,恍然有所省悟,只是仍然不知其落处。后听说密云圆悟禅师正在天童大开法化,道霈禅师遂前往参礼。初礼圆悟禅师,道霈禅师便问:“山河大地与学人自己是同是别?”圆悟禅师一听,拈柱杖便打。道霈禅师茫然不知所措。退出之 三摩地

2018-07-20

天慧禅师头上曾经长满瘌痢,十九岁出家,投本邑报恩庵贯之和尚落发,受具足戒后,即游方参学,遍历禅席,达三十年之久,后于灵鹫诚禅师座下,悟明性,居高旻寺领众。雍正皇帝在位的时候,对玉林通琇禅师非常敬重,曾试图亲自为通琇禅师选择合适的嗣法。经考察,诸山大德都一致认为天慧禅师可堪接法。雍正皇帝于是召见天慧禅师。雍正皇帝问:“你是国师嫡嗣,还识国师宗 三摩地

2018-07-20

至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正月二十一日,雍正复于集云堂中,无意中踏破末后一关,终于通达“三身四智合一之理,物我一如本空之道”,一时身庆快无比。于是他欢喜踊跃,前往章嘉的住所,展礼致谢。章嘉望见雍正,远远地便贺喜道:“王得大自在矣!”雍正进一步问:“更有事也无?”章嘉微笑着,伸出双手,反问道:“更有何事耶?” 三摩地

2018-07-20

少时曾随父送祖母、生母灵柩,回湘乡安葬,请僧人至家作佛事,虚老得见三宝法物,生欢喜。后随叔父到南岳进香,遍游诸刹,遂生出家之愿。其父担他出家,遂令他与田、谭二女结婚。结婚之日,虚老遭父禁锢,虽与二女同居而身无染。咸丰八年(1858),虚老出家之志已决,作《皮袋歌》一章,留别田、谭二女,逃至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和尚落发,第二年又依鼓山妙莲和尚受 三摩地

2018-07-20

来果禅师七岁时,曾偶然听见邻僧读诵《经》,至“无智亦无得”一句时,豁然有省,遂萌出家之念,并坚持早晚念诵《经》各七遍,习以为常。来果禅师十二岁时曾试图前往汉阳归元寺出家,后被堂兄拖回家中。其父担他再次出家,于是令他跪在桌前,旁边放着一根木棍,强迫他吃肉,说道:“吃则罢休,不吃三棍打死除害!”来果禅师道:“请父打死,誓 三摩地

2018-07-20

以悲故,特为此类人概要说明今时人以定为禅之各种层次,用供诸方知识学人省察思惟。若能虚比照圣教量,深入思惟整理,自解前非,亦教他人远离以定为禅,从头再参,方可远离地狱重罪。此生若有悟处,便可永离三恶道,最迟者七次人天往返,亦得究竟解脱,不亦乐乎?兹略述以定为禅之十种层次于左:1.散乱攀缘:以日常生活中或课诵中能知能观之为真。2.以法定:以数息 三摩地

2018-07-20

《占察善恶业报经》中地藏王菩萨摩诃萨有这样的开示: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错乱, 三摩地

2018-07-20

 建议6、非常赞叹贵网站编辑的用和宏扬正法的毅力,请问接受赞助吗?/希望能够供养正法网站答:先随喜赞叹各位的发,但本站并无人工费用(均为义工),服务器等费用目前也并算不多,故暂不接受外界赞助。如您要护持,您可以直接护助正觉同修会。 建议7、我想请问一下我是否可以开设一个公众号用来专门宣传推广该网站的内容呢?答:只要是公开的内容均可以宣传推 三摩地

2018-07-20

如果是气动,我们无法去管它,就不理它,由着它去动,里不要被那种境界所转,必须安住在参究的话头和疑情上面。幻觉还有许多种,譬如身体轻安,参到后来感觉到身体好象不存在、没有重量,感觉也没有了,那叫做轻安。还有是清凉。但是不要执着它,必须继续在话头疑情上来用功。此外还有昏沉,那就是定力不足或体力不继、疑情太微弱,落入昏沉的状态里面去。接下去就会变成散乱 三摩地

2018-07-20

他若有求法之,自然会识货 自然明白导师的书籍来之不易,也能够如理思维为什么局版书需要收费。也能够明白理解局版书的作用乃是为护持正法所用,有大功德之故 高我慢之人,惯于索取,而不懂得付出,连布施这一关都过不了,更别谈什么大乘菩萨根性呢? 所以,大家若要广作正法结缘,还是以免费的结缘书籍为主。若连免费的结缘书籍都读不懂,又何谈局版书呢?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哪一个法是有觉有观,哪一个法是无觉无观,哪一个法是跟善所相应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从善知识来得到修学的法而可以亲证。禅定的法并不是不可以学,只是说菩萨在许许多多的法还没完善之前,一般来说是到了三地满位前的时候,然后来修学----精勤修学----四禅八定之法;然后修学四无量发起种种的神通,来成就三地菩萨果地的功德,所以这个有一些 三摩地

2018-07-20

禅定通于外道、凡夫、佛门诸圣之修证,以四禅八定为主修,以意识觉知一处、一念不生,作为修证内容;禅宗之禅则是般若,以第八识如来藏之亲证作为修证之标的,悟后现观如来藏及一切法界之中道性、真如性;非唯不通外道与凡夫,亦复不通二乘诸圣。故诸二乘圣人若不回向大乘,或回大乘后未随善知识修学,致未实证如来藏者,皆不能知也。是故禅宗之悟并非禅定所摄,乃是真 三摩地

2018-07-20

如来藏者,唯识种智增上慧学之主体也,亦是一切佛法之主体也,即是古时禅宗祖师证悟时所证之标的,于禅门中多名之为真如,即是第八识如来藏。然因如来藏胜法即是一切种智之根源,是成佛之依凭,是故意趣甚深,更微妙于般若中观总相、别相智慧;成佛与否,端视有无如来藏一切种子实证之智慧,是故亲证如来藏所得之般若智慧,以及证后深细观行所得之一切种智,非可初时说之,众 三摩地

2018-07-20

因此你想要有修养,先修口;世界上哑巴最不造口业,不过哑巴里面瞋恨也不行,所以我们口里面说人好话,里面对人要恭敬,口如一,这是处世的第一方。》(台视文化公司《禅诗偈语》页48~49)平实云:星云法师如此言语,乃是平实十余年来所奉行者;尤其出道早期,完全奉行;乃至有人问及月溪法师之法道,问及星云、圣严、惟觉、自在、元音……等法师居士之法道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