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由世尊在这部经中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第一义谛的究竟法宝指的还是有情众生的本心如来藏。世尊所开示的三乘经典中,都是同一种说法,只是应听法者的因缘方便,用不同的名相来说明祂的体性;因为第一义谛真理只会有一个,不会有互相矛盾的两种以上的说法,佛说“诸法无二、法界无二”,就是在说明这个道理。 因为一切诸法都是由如来藏所出生,因此如来藏能 | admin 2020-02-19 |
![]() |
而且从世尊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的开示,我们也可以再一次确定,第一义的佛宝、法宝以及僧宝,所指的都是一切有情的本心如来藏。所以我们更可以确定,如果有人否定了万法根本的如来藏是真实法,说祂只是方便说,因为这样的说法是违背佛陀的开示,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这是谤佛、谤法、谤僧----毁谤三宝的作为;即使是他身上披着佛教的法衣,但是他就连佛弟子都称 | admin 2020-02-19 |
![]() |
】 从经典的开示可以告诉我们两个重点:第一点,能说法的人,不一定现出家相,如同上面经文所说;第二点,这位在家人至少是位明心的菩萨,不一定要示现出家相,他有道共戒,所以不受声闻别解脱戒、羯磨以及布萨限制,自身有圣法圣果可得,以所证的智慧来帮助众生未来可以明心见性。综合上面结果可知,佛门所尊重的,是他有没有真正的法可得,是他有没有真正的证量可得;如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对佛所说的法要有信心,这才叫归依法。什么叫作对法的信心?譬如,证初果、二果乃至阿罗汉要有信心,对开悟明心这件事也要有信心,对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要有信心,对菩萨修行成佛的五十二阶位要有信心;如果对这些都不相信,那就是对法的信心不足。“信心”就是相信佛说的法是可以做到的真实法,不是虚妄想像的;譬如可以断三缚结而证初果,可以明心开悟等 | admin 2020-02-19 |
![]() |
那为什么佛、法、僧要被称作珍宝呢?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里面,说到我们要报四种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佛、法、僧三宝到底对我们有什么恩德,使得我们要感恩他们,要信仰他们? 佛在经中说到,有长者问佛:【今不知以何义故,说‘佛、法、僧’得名为宝?愿佛解说,显示众会及未来世敬信三宝一切有情,永断疑网得不坏信,令入三宝不思议海。】 | admin 2020-02-19 |
![]() |
一切法: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五位法中,首位是八识心王。因为一切世、出世间法都由八识心王直接或间接出生和显现,是三界及出三界最殊胜的法。与此相应故:第二位是心所有法,51个心相应的所有法和此八识心王相应。二所现影故:第三位是色法,由八识心王和51个心所有法,二位法合起来共同显示出 | admin 2020-02-18 |
![]() |
因此不论实相被称为如来藏、阿赖耶识、阿陀那识、真如、第八识,乃至解脱道四果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以及八地以上菩萨的异熟识,最后到达佛地的无垢识;这么多的名称,从无量劫前的阿赖耶识到三大阿僧祇劫后佛地的无垢识,都是同一个心体----心体不变而所含藏的各类种子有所转变。另外在阿含诸经中,佛陀处处说众生是色、受、想、行、识五法蕴集而成的有情;五蕴都是因、缘和合而 | admin 2020-02-18 |
![]() |
学人除了普遍地不如实知三乘菩提之内涵与差别外,对二乘菩提解脱道亦多所误解,更少有人能知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遑论要亲证实相心成为七住位之真实义菩萨了。此七住位菩萨证得般若总相智后,仍须亲随真善知识修学,历经三贤位之别相智,以及入地后道种智的修证;如是次第进修令道种智修证圆满而成就一切种智,方能成办究竟佛果。如是成佛之道虽偶有大师倡导 | admin 2020-02-18 |
![]() |
所谓见一处住地烦恼即是我见,谓一切凡夫众生误计色身为我,或误计能知能觉的灵知心为常住不坏我,或误计受、想、行为我等等;由于我见不断故,导致有情轮回生死,在三界生死海中流转,头出头没,受尽一切苦楚不得出离,而与三界二十五有诸有情众生互为眷属。佛陀以大慈悯故,示现受生于人间,八相成道而度众生,为令众生解脱生死苦恼,于是有三藏十二部经之先后开演。为了让众 | admin 2020-02-18 |
![]() |
诸位贤者!如果内眼处没有毁坏,外色尘便会被光明所照,心中就会有想要见色尘的念头出现,眼识就能出生了。诸位贤者!藉由内眼处及色、眼识,就能够了知外面的色尘,这是属于色阴;如果因为见到色尘而有了觉受,这就是觉阴(受阴);如果有了想(对境界的了知,乃至思惟、思想),这就是想阴;如果有了思的决定力而生起了身口意的各种行为,这就是思阴或行阴;如果有了了别六尘 | admin 2020-02-18 |
![]() |
为何说诸行无常呢?因为身口意诸行都要以五色根及识阴为缘才能生起及存在,而五色根及识阴六识心尚且是无常之法,依五色根及识阴六识而有的身口意行,又如何能是常住不灭的?即使像藏密喇嘛黄教始祖宗喀巴,在他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及《密宗道次第广论》等著作中,坚持主张说乐空双运淫乐境界中的喜乐觉受,以及领受乐觉的意识心都是俱生而常住的,但是一切有智慧的学人都可以 | admin 2020-02-18 |
![]() |
毗舍佉优婆夷听了以后,赞叹说:讲得好!讲得好!贤圣!毗舍佉优婆夷赞叹之后,心中欢喜的奉行法乐比丘尼的开示。然后又请问说:贤圣!如何是自己的身见呢?法乐比丘尼答覆说:不曾多闻佛法的愚痴凡夫,没有遇见善知识,也不知道贤圣所修学亲证的佛法,所以不能遵照圣法而行;他会认为色身就是精神体,认为精神体中有色身;他就认定常住的精神体中确实有色身,看见色身就是常住 | admin 2020-02-18 |
![]() |
意识心,他是有生有灭的法;意识心必须要藉由意根触法尘才能生起,祂是二法为缘所生之法。以欲界的意识心来说,必须要有五根的不坏,五根不坏的前提之下才能藉这五根来触五尘,同时意根触法尘来生起意识,所以意识本身是有生之法。那意识本身既然是有生之法,也会因为因缘散坏而灭掉。举例来说,在我们每天眠熟的时候─睡眠无梦的时候─因为意根不作意了,意根不作意了意识就不 | admin 2020-02-18 |
![]() |
(《大乘起信论》卷1)而这个根本实义,就是一切法的根本因,心真如的相应与转依,开显真如心的无量功德。因此谈到修止,就是要能找到第八识如来藏,找到祂以后,由真如心的体大,亲证到一切法真如在染、在净,性恒平等、无增无减、无别异;而由真如心的相大,亲证到如来藏本来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性;而由真如心的用大,亲证到祂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善因果。祂是一切诸佛成 | admin 2020-02-18 |
![]() |
三界唯心的心是哪个心?万法唯识的识是哪个识?是以意识心为主的六识心吗?还是以第八识为主的八识心呢?《华严经》中有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华严经》卷1)。这是说有一个心,好像工笔精巧的师傅,祂能够画出一切五蕴世间、一切器世间。也就是这个心能够出生一切有情的五蕴世间、一切器世间。而五蕴悉从生,这个五蕴呢,都是由这个心所出 | admin 2020-02-18 |
![]() |
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无价珍、用无尽,利物应机终不悋;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上士一决一切了,中下多闻多不信;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观恶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识;不因讪(shàn)谤起冤(yuān)亲,何表无生慈忍力?宗亦通 | admin 2020-02-18 |
![]() |
也就是说:真心祂是无住法,如果你想要求得这样的一个无住法,真心本身就没有取、没有舍,祂从来不取任何法,也从来不舍任何法,所以祂是无住法;你想要求得这样的一个无住法,就不应该在有取有舍的法上面用心;也就是说:坐禅是有取有舍的法,你如果在这样的法上面用心,那你就不可能找到真心无住法。接下来,怀让禅师又继续说: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也就 | admin 2020-02-18 |
![]() |
仙尼白佛言:世尊!我于世尊所,心得净信。唯愿世尊为我说法,令我即于此座,慧眼清净。佛告仙尼:今当为汝随所乐说。佛告仙尼:色是常耶?为无常耶?答言:无常。世尊复问:仙尼!若无常者,是苦耶?答言:是苦。世尊复问仙尼: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世尊!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复问:云何仙尼!色是如来耶?答言:不也!世 | admin 2020-02-18 |
![]() |
因此我们简单的这样子说,比方说我们看到了一朵莲花,这一朵莲花所放出来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这个光就叫外色尘;最后这个光它会在我们的脑中成像,所以我们所看见的莲花,已经不是原本的外色尘了,而是脑中的影像,在我们脑子里面这个莲花就是内色尘;所以外色尘是色法,而内色尘则是心法。仔细想一想,其实我们从来没有看见过外色尘,连一点点都没有看过,因为我们所见的永 | admin 2020-02-18 |
![]() |
还有佛地八识心王也是有为法,例如佛的意识觉知心都是要观察众生的根器因缘是否成熟,这个当然是有为法,而且是无漏的有为法。因此,佛陀的这些种种无量无边的功德,并不是无为法,而是无漏的有为法;因为无为法并无作用,无作用的就不可能去观察众生的根器是否成熟。我们再举例,例如佛陀的三德——解脱德、法身德、般若德,这些还是有为法,但却全部都是无漏性的。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