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世尊说人人皆有八识王,不少亦不过于八识(除残障人士),然前六识为生灭而不能常住之缘起性空法,第七识则为诸阿罗汉舍寿时所必灭除之意根,皆是可灭之法;唯独第八识如来藏体是常住法,亦是出生五色根、意根、六尘、六识之体,再借六根、六尘、六识辗转出生了万法;推寻五阴与万法之根源,实即第八识如来藏,故说第八识才是法界万法之实相体。《华严经》又说:证得 admin

2020-02-18

如来藏一词,出自佛经,在经论中,一义而多名:以识而言,有阿赖耶识(《华严经》《楞伽经》《瑜伽师地论》)丶异熟识(《大乘本生地观经》《瑜伽师地论》)丶无垢识(《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大方等大集经》)丶阿陀那识(《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丶藏识(《华严经》《大乘本生地观经》丶《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楞伽经》)。以而言,即是一切有情的真(《 admin

2020-02-18

《般若波罗蜜多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shè]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 admin

2020-02-18

前面已说明《经》有三个重点,第一个重点:《经》最主要的宗旨就是,也称为空性;第二个重点:空性借着种种缘而出生蕴处界及诸法等空相;第三个重点:空性与空相两者之间的关系。此外,也解释《经》第一段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指:破参明的菩萨,现前双照真本来自在以及五蕴皆空,并转依真无所得的体性,因而度 admin

2020-02-18

接下来谈《经》下一段经文: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般若波罗蜜多经》)解释如下:舍利子!诸法是空性所出生的法相,它从本以来不生,所以未来也不会灭;它从本以来没有染污,未来也不会有污垢;它从本以来没有增加过,未来也不会减少。有很多佛弟子们对于这段经文产生疑惑,因为他们知道诸法本来就是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的法, admin

2020-02-18

前一集说明:在现象界上,诸法空相本身是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的法;可是将诸法空相摄归于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空性,诸法也就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了。接下来谈《经》下一段经文: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般若波罗蜜多经》)说明如下:是故空性 admin

2020-02-18

前一集已说明,真的实际理地是没有五阴十八界任何一法存在之极寂静的境界,所以《经》才会开示: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今天继续《经》下一段经文: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般若波罗蜜多经》)说 admin

2020-02-18

前一集已说明,真的实际理地没有四圣谛、十二因缘等法,祂没有智慧也没有所得,菩萨证此无所得的真,才是真正的菩提萨埵,也就是菩萨摩诃萨。所以《经》才会开示: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今天继续《经》下一段经文:依般若波罗蜜多故,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 admin

2020-02-18

难道真的要完全断除世间法中的所有烦恼,才可以明证悟实相吗?维摩诘大士说: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也就是说当您还有烦恼时,不用先把烦恼完全断了,只要先降伏部分烦恼而能够专修学、发起菩萨性、累积福德、具足正确知见,在大善知识广大悲的因缘下就可以有机会证悟明。明证悟第八识如来藏后,转依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性,来修断烦 admin

2020-02-18

其实意根是附属于阿赖耶识的,只是因为阿赖耶识从来都不作主,祂就像西蜀后主阿斗一样,意根就像诸葛亮,八识王都是意根在作主。阿赖耶识从来都不思量,所以祂从来都不作主,但是意根需要什么祂就会供应什么,祂都作得到,因此阿赖耶识祂是一切最胜。由于阿赖耶识变现的五色根加上意根,然后有了前六识出现;有了前六识出现以后,接下来五遍行的所有法,以及欲、胜解、念、 admin

2020-02-18

虚空无为也是一样,这个真的体性犹如虚空,非形非色,这就是虚空无为。一般人常常会误会虚空无为,说是因为虚空中没有任何一法,不起作用,所以是无为,这是误会了虚空无为。真正虚空无为所指的是这个阿赖耶识如来藏祂的体性犹如虚空,无形无色。那不动无为又是什么呢?不动无为是在讲禅定中第四禅的境界;在第四禅的境界中,第七识的意根不动,第六识的意识觉知也完全不动 admin

2020-02-18

那第二句的与此相应故讲的又是什么呢?这是在讲八识王所拥有的五十一个所有法;这五十一个所有法,必定是与八识王相应的,所以称为与此相应故。这里的此所指的就是八识王。五十一个所有法中的五遍行:触、作意、受、想、思,这五个所有法在十八界中与八识王相应,它们跟八识王的每一个统统相应,所以叫作遍行,遍行于八识王中的一切识。而且这五遍行法, admin

2020-02-18

因为八识王有这些所有法,配合过去世的无明,以及这一世父母和四大元素的助缘,所以就有了五胜义根大脑,也有了十一种色法的出现。包括修定以后能够变现出来的法处所摄色。这些色法都是由八识王、五十一个所有法才能够显现出来,包括我们的色身,所以说这十一个色法,叫作二所现影故,是由第一位,五位百法第一位的八识王与第二位的五十一个所法,由这两类的法而变 admin

2020-02-18

】(《大乘起信论》卷1)若离妄念这个意思是什么呢?也就是如果能够理性的信受一切众生果报,皆是由众生的自如来藏所出生、所建立、所长养,众生一向都是住于其自如来藏中,从未离开过,而如来藏真实如如,不对六尘见闻觉知,不在六尘中生起妄想、妄念,不觉知自我;六识及意根末那识因为无明,才会对五蕴以及六尘境界生起妄想分别,对五蕴生起颠倒想,而误计为真实我与我 admin

2020-02-18

接着说第二种缘起,赖耶缘起,是说众生所造一切善恶业,以及所熏习的一切善染法,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不论是什么法,都落在阿赖耶识之中所集藏,众生所造的一切善恶业种,以及八识王的一一种子,及众生因不明实相、不知解脱,而熏习种种外道邪见和我见、我执所成的无明,都集藏在阿赖耶识中,就有了三界的生死轮回。然后在三界生死轮回之中,往世所造业种以及所熏无漏法种就会 admin

2020-02-18

如来藏除了这个空性和有性之外,祂在三界中,尤其在你身体中现行的时候,又有祂的自性性:就是离见闻觉知,绝对不作主,完全随缘,对你绝对是死忠的。除此之外,祂还有一些自性是不可以讲的,讲了以后密意就会泄漏了,这要你们自己去体验,才能够发起胜妙的智慧。接着我们再来说阿赖耶识的清净性,因为祂从无始劫以来本来就是离见闻觉知的;没有意识能见能闻之性,所以绝 admin

2020-02-18

八个各有祂们相应的所有法,以及这些相应的烦恼、善法、无记法等等;这些所有法,加上八个识,以及我们的色身五根等十一个色法,合起来运行的时候才能够有一切法的出现。这八个的功能,以及辗转出生的一切法,马鸣菩萨统统把它们叫作有法。为什么有法又叫作一切众生呢?因为这是一切众生所会显现出来的。人类是这样子、狗也是这样子、蚂蚁也是这样子。因此我们看 admin

2020-02-18

但是意根是,我虽然跟你说意根是意识所依靠的,但是因为你只能知道意识,事实上你没办法了解意根。我在这里就来作一个说明:意根到底祂在干什么?我们从哪些现象可以了解说有意根的存在?我在这里举个例子。譬如说,早上起来你在煮开水;开水还没煮完,突然接到了一通电话,这一通电话很重要,你必须赶快出门去处理。结果因为这件事情太重要了,所以你就忘了你在瓦斯炉上还在 admin

2020-02-18

因为意根不睡觉,祂是,刚刚讲,我们在前面讲的内容里面有谈到,意根祂能分别五尘上的法尘有没有变动;也就是说,叮叮咚咚这个声音它因为有变化,声音有变化,所以祂就觉得说声尘有变化,这个变动很大,所以祂就把意识跟耳识叫起来,分别说:到底出了什么样的事情呢?为什么会有这种法尘的变动呢?那意识、耳识叫起来以后一分别就知道,原来是消防车开过去的声音,马上判断就 admin

2020-02-18

如来藏变现似五尘境之内相分上所生法尘,为意根、意识所缘及意识所变生之带质境、独影境之法尘属色法;与意识所相应法及意识思惟而施设之名相,亦可称为法尘,属法尘。因以依对境来分色、法尘,如见分对五尘相分境上便依其境生起色法尘;见分不对五尘境,纯由见分之所转生相应之法尘为法尘故。《楞严经》卷三说:意法为缘生于意识,《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三和《阿毘达磨俱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