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果是故意去淫污怨家的眷属,这个是想要故意让怨家起瞋恨痛苦的行为;譬如说,故意去玷污、去染污仇家的家人的妻女,就是从瞋引生的行为;瞋引生为什么这样子呢?是因为从瞋引生想要报复的理而产生的邪淫业道,这一部分就是说,从瞋引生的。如果是对亲生母亲行邪淫,这个人是愚痴的人;因为他可能是智有问题,或者被无明所笼罩而造作这种邪淫恶行,这个是从愚痴为因而产生 admin

2020-02-19

接着说瞋之与贪,不得一时,其余八事可得一时:这个是在说瞋跟贪它不会同一个时间出现的,其余的八件事情,它是容许同一个时间造作出来。瞋与贪为什么不会同时间出现呢?也就是说,当你想要从人家那里得到财物的时候,中会有贪,当然会好言相求而不会生气;想要把对方的财物转移过来,又没有正当的理由,只得好言相求,去讨好、去巴结,不一定会生起瞋,所以瞋跟贪不会 admin

2020-02-19

他自己没有惭愧、不生悔恨,很欢喜地说:被我分裂挑拨成功了!中都不生悔恨而自赞其身:你看!就是我才有这个手段,别人没有这个办法。这个叫作自赞其身,生起大憍慢,这正是妄语兼破和合僧的成已之罪。所以,在这个两舌里面,其实是因为有两舌兼有破和合僧的这样子的一个重业,这一部分一定要特别小;如果不小的话,不但会犯了世间的两舌之罪,如果是兼犯了佛法里面的破 admin

2020-02-19

所以大声骂,当然是恶口;以尖酸刻薄或很不雅的话来骂人,那当然也是恶口,都是恶口的根本罪成就了,因为中都有让人难堪的意思存在。恶口的方便罪,经中这样说:【若闻他罪,庄严辞章,起去到彼欲说是恶,是名方便。】(《优婆塞戒经》卷6)这个就是说,听到别人作了不好的事,没有先去求证就自己加上一些很难听的形容词,先加强别人对某人的恶劣印象,让人觉得是十恶不赦之 admin

2020-02-19

他们中想的都是如何获取第四喜的淫乐,这就是欲事;当他们正在传授如何合修乐空双运而达到第四喜的淫乐境界的时候,正是标准而且具足了绮语的根本罪还有方便罪,讲完的时候就已经是绮语的成已罪了。非时之言,什么叫作非时之言?譬如闲着没事聊天、打哈哈;在应该打坐、修定的时候,或者应该闻熏佛法的时候,应该参禅的时候,却都只是在谈论着菜要怎么炒才好吃,衣服应该要怎 admin

2020-02-19

邪淫的根本罪,在《优婆塞戒经》里面这么说:【若是妇女系属他人,起于他想,若以疑作非梵行,是名根本。】(《优婆塞戒经》卷六)这个意思是说:如果对方是个妇女,而且是已经有归属的有夫之妇,已经出嫁了。邪淫者在中起于他想:中很清楚那个妇女已经是出嫁而有归属的。若以疑是说:或者中怀疑这个女人应该已经结婚而有归属了,虽然没有确定而猜想应该已经出嫁,就 admin

2020-02-19

譬如有人专门装神弄鬼,学一点儿理学,弄一点魔术,耍一些小手段,让人家以为他的神通证量有多么高、有多么厉害,实际上都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就请别人去传说,这也是舍离了本相而虚妄说之;但是他作了方便而让别人去讲,所以大妄语的根本罪与方便罪就同时成就了。但是根本罪跟方便罪都成就了,成已之罪不一定会成就。譬如说施设了方便让别人出去宣讲,可是别人都不信,那就只 admin

2020-02-19

什么是杀生的根本罪?《优婆塞戒经》卷6里面说:【根本者:若有他想、有众生想,若以疑断其命根,若动身作相或口说杀,是名根本。】(《优婆塞戒经》卷6)这个就是说,譬如我们用杀业来说,如果正在杀的这个时候,他中有他想、有众生想。譬如说,摸黑去暗杀别人,但其实不知道棉被里面是不是真的有人在:也许对方早就提防而用东西叠在被中,让人家觉得他是存在的,但是这个 admin

2020-02-19

我们继续来看一下,什么是偷盗的根本、方便、成已这三事?偷盗的根本、方便、成已这三事应该如何的去说明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偷盗的根本罪,偷盗的根本罪在《优婆塞戒经》卷六里面如此说:【是他财有,亦作他想,若自往取若遣人取,若以疑移置异处,是名根本。】(《优婆塞戒经》卷六)我们接着来看一下,这个窃盗罪的业与道:首先仍然是中知道那个财物是别人所有的,这个就 admin

2020-02-19

佛未出世时,当时人间流传的佛法只剩下十善业道;有智慧的人想要离开世间苦,要求解脱,最基本的就是修十善业道,以十善业道来清净其;而这时所修的十善法,其实不是世间人施设的,因为没有人会有智慧来施设十善法。十善业道除了诸佛以外,没有人能够为众生分别说明其中的因果道理与业道差别,所以世间所流传的十善业道都是过去佛所说;佛法灭了之后,仍然继续流传而没有漏失 admin

2020-02-19

何等为五?一者愿,二者安隐,三者深,四者善清净,五者方便。又诸菩萨得五种法故,修行无量十善业道。何等为五?一者无量世,二者无量善法,三者无量观,四者无量尽,五者无量回向。】这里面开示说,菩萨行十善业,是比一般人要殊胜的;这是因为菩萨发大愿,要利益一切众生,因此在行十善业的时候,他的力量是很大的。而且因为菩萨已经发愿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在行十善业时 admin

2020-02-19

大家都知道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以这五种法来描述与表显有情身,可以很容易让大家了解有情的内涵及特性。譬如在《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一中的开示:【何因蕴唯有五?为显五种我事故,谓:身具我事,受用我事,言说我事,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彼所依止我自体事。】就是在说明,以五蕴这五种法来含摄有情的种种,包括一切众生所执着之色身,以及有情能够领纳受用境界, admin

2020-02-19

佛未出世时,当时人间流传的佛法只剩下十善业道;有智慧的人想要离开世间苦,要求解脱,最基本的就是修十善业道,以十善业道来清净其;而这时所修的十善法,其实不是世间人施设的,因为没有人会有智慧来施设十善法。十善业道除了诸佛以外,没有人能够为众生分别说明其中的因果道理与业道差别,所以世间所流传的十善业道都是过去佛所说;佛法灭了之后,仍然继续流传而没有漏失 admin

2020-02-19

如来藏是三界一切法的根源,一切法皆直接、间接由第八识出生;三界一切法皆不能外于第八识而有,故云三界唯者,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真如也。因此《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开示: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九)自己的真如来藏可以画出自己的五蕴小世间,而配合所有共业众生的如来藏,就可以一起画出三界大世间。而无论人间、阿修罗宫 admin

2020-02-19

修集大乘见道的福德资粮----包括要归命三宝、供养三宝、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不杀,以及修十善业道。我们为什么要修十善业道呢?那是因为菩萨在漫长的修道成佛当中,必须要有许多善缘的帮助,才能减少修道过程中的障碍,也才能使得我们的成佛之道得以顺利的进行。因此,每一位菩萨都应该要勤修十善业道,以迅速的增长和累积自己的福德资粮,以作为进修佛道的基础。......什 admin

2020-02-19

这时舍利弗用天眼看见这只狗,因为受伤以及饥饿的缘故,将要死亡了;舍利弗尊者因为慈怜愍它的缘故,便到城中托钵,并将托钵得来的食物布施给这条濒临死亡的狗,这只狗也因为吃了舍利弗尊者所布施的食物,身体就有了一些气力了,中也生起了欢喜。虽然这只狗最后还是受伤过重而死亡,但在它临命终前,因为接受了舍利弗尊者的布施,并听闻到舍利弗尊者为它所说的微妙佛法而 admin

2020-02-19

于是,五百比丘尼她们听了以后,里面很难过,她们想:“好不容易出家,怎么是这样的劝告呢?”那自己的修行不好也无奈何,她们就去找第二位。这第二位,就是故事中所说的微妙比丘尼。微妙比丘尼就跟她们劝告说:“你们应当舍离男女的贪欲,要想:‘男女的贪欲会破坏你真正的今生以及未来世,让你的未来世会更加地痛苦。’”她就说自身的例子: admin

2020-02-19

但是除了对这些生前的事务、情感等等,作个圆满的了结以及处理死亡时候的痛苦之外,另外还有一个让许多人有恐惧,而难以坦然面对的问题,就是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死亡之后就没有了吗?还是会到哪里去?世间一切的人、事、物本来就都是因缘所生法,而因缘所生法最后的结果必定就是因缘灭,所以生命既然有生,那么必定就会有死的一天。但是因为一般人中有着无明以及贪爱,所以 admin

2020-02-19

这时舍利弗用天眼看见这只狗,因为受伤以及饥饿的缘故,将要死亡了;舍利弗尊者因为慈怜愍它的缘故,便到城中托钵,并将托钵得来的食物布施给这条濒临死亡的狗,这只狗也因为吃了舍利弗尊者所布施的食物,身体就有了一些气力了,中也生起了欢喜。虽然这只狗最后还是受伤过重而死亡,但在它临命终前,因为接受了舍利弗尊者的布施,并听闻到舍利弗尊者为它所说的微妙佛法而 admin

2020-02-19

地狱众生存在的事实,一直是某一位法师极力反对的,他私中认为地狱的说法,是后来在大乘经中才提出来的说法,只是圣人方便劝善的施设而已,不是真的有地狱存在。但是在四阿含中就已经有地狱的说法存在了,而且说得很详细,并且是在最早结集的《长阿含经》中所说,确实是佛陀的亲口宣说,不是后人杜撰的;而且在许多确定为佛说的阿含诸多经典中都有说到,不是只有一部阿含的经 admin

2020-02-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