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修行是在修什么?主要修。对了!那么人到底有几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有的人会说:我只知道我有一颗。对一般人来说,他当然只知道有一颗意识,其他眼耳鼻舌身这五个识,他不知道识就是。眼睛所能了别的,不是鼻子所能知道的;鼻子所能闻到的味道,耳朵当然无法辨别,五个识都有祂的界限和功能差别所以称为识,而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识不难了知,大家都 admin

2020-02-18

下乘叫作术,就是追求经营管理的技术、技巧,讲的就是手段、方法、策略,这个是小成;中乘叫作法,就是领导理念和价值观,属中成;大乘叫作道,讲性的修持叫论道。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理,这个道就是追求宇宙中的真理。今天诸位来正觉学到的,就是鬼谷子所说的最上大乘----论道之法。假如您学的是怎样健康、长命百岁,怎样发财当亿万富翁,怎样看地理 admin

2020-02-18

但是,如果您现在在电视机前面,听到了我这样说明之后,也希望多少能够给您一点建议,那就是说:学佛不是在希求这一些的事情,学佛其实追求的是无上的解脱跟无上的菩提;所以您如果用到处希求的态去学佛的话,那么您在学法的过程中,就会处处(甚至是说常常会)遭遇到遮障。这也就是说,真正的佛法是不会跟众生谈希求的这些事情、谈欲求的这些事情;实际上要指导众生的,反而 admin

2020-02-18

所以既然佛与众生平等的话,佛跟众生如果没有差别的话,那在《华严经》里面又说:、佛以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这样子到底是有差别还是没有差别呢?也就是说:如果佛跟众生有差别的话,那《华严经》、佛及众生三无差别。这个又怎么说呢?是不是、佛及众生三无差别就变成妄说了?而且佛教说众生平等,也成妄说了?但是事实上是不是这个样子呢?所以这样说来的话,佛跟众生到底 admin

2020-02-18

还有的更是穷毕生的精力用功修行而没有任何的进展,所以对自己生起了小根劣器的想法,而不敢进求声闻乘的见道,对于大乘贤圣自觉圣智的境界,就更是不敢奢望了;那也只能私下自怨自艾:自己慧根浅狭,自己福德不足,自己业障深重啊!所以,对于如何求进佛道真是一点把握都没有!因为这样子的缘故,藉今日我们三乘菩提概说的电视弘法因缘,同时得以成熟我们为了帮助广大的佛法修 admin

2020-02-18

’(《央掘魔罗经》卷四)也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是因为颠倒妄想烦恼,不识自如来藏,而于三界中生死轮回。这个就好像前面经文所说的:因为众生都有如来藏,可是因为有无量烦恼遮覆,好像瓶中灯,不能看到这个如来藏的这个种种的智慧光芒一样。当众生在三界中生死轮回时,如果想要解脱于生死轮回,有的畏惧这个三世生死苦的,他就求要解脱----能解脱于三界生死苦;所以于 admin

2020-02-18

为甚么一睡著时,梦得金宝、见一切如意之事,中便喜;梦见火焚水溺、及为人所杀,便怕怖慞惶,惊觉来通身汗出?当尔时,意识尚在,只是睡著,早尔不知下落;况脱却壳漏子,地水火风一时散了,更作得主在?日里底与夜里底,分明作两般,如何敢开大口道:我会禅、会道!要敌他生死!又常自念:禅是有耶?是无耶?若有,我须参教彻去;若无,岂可《传灯录》上一千七百余员尊宿 admin

2020-02-18

接着马鸣菩萨说,于三宝所在生起爱敬,尊重供养以及顶礼称赞,还要随喜劝请。也就是说,尊重供养、顶礼称赞三宝之余,还要随喜劝请菩萨法师上座说法,说什么法呢?演说世尊传下来的正法。什么是世尊传下来的正法呢?这是一个要紧的问题,根据中国禅宗文献《五灯会元》卷1记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 admin

2020-02-18

除了物理的定律、化学的定律之外,事实上也有的定律。什么叫做的定律呢?就是行善得善的业报,行恶就得到恶的业报,这也是律则,只是这样的律则很难现前验证。因为很难现前验证,所以很多人不相信这个道理,所以有些人就可以扭曲这个律则。他就会说没有第八识(因为第八识很不容易实证)、他也可以说杀人不一定有因果啊,因为古代的外道就有这样说,为什么?因为到了未来世不可 admin

2020-02-18

所以这个天魔外道他就是有这样的,就跟世间的国王是一样的----他有很强烈的欲界爱眷属欲,所以他要系缚众生在欲界里面,全部当他的眷属,这个就叫做天魔外道。所以我们要知道天魔外道可能跟很多人的想像是不一样的。有人想到魔一定是长得龇牙咧嘴、血盆大口,事实上不对。真正的天魔外道,事实上他是怎么样呢?他会一开始如果众生造恶,他是不理会他,乃至他会帮助他,为什么? admin

2020-02-18

对于哪些出世间的真实境界不了知呢?就是不知道四圣谛、四正勤、四念处、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不知道十二因缘,不知道六波罗蜜,不知道四禅八定、四无量,不知道五神通,不知道八背舍,不知道九次第定、一切处观,不知道佛的无量百千三昧,不知道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乃至不知道佛的真实相,这就是对出世间的境界无所知,就是因为对一切境界有愚痴,没有智慧 admin

2020-02-18

菩提两个字,给大家一个最直接最直接的解释就是:菩提就是我们在《经》里面所看到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每一个人本来就具有的清净本。佛陀在这一方面也教导大家,怎么样才能够找到清净的本,又怎么样才能够真正的见到佛性,明见性之后才能够让我们真正的于诸法得自在。所以佛陀的教导,大致上我们可以说,就是包含了以上的这些内容。但是这一些以上的内容, admin

2020-02-18

也就是,今天不管您所亲近的师父,不管他的名声有多大,或者您对他有多么尊敬,但是您对他的说法,仍然是要回归佛经来判断:他说的法,有没有哪里违背了《金刚经》,有没有哪里违背了《经》,或者甚至有哪里跟《阿含经》不符合的。这个是我们提出,希望大家要依法不依人。至于说我们刚刚提到的经典的部分呢,的确,因为经典是从佛世以来到今天,这么长久的时光里面,我们可以 admin

2020-02-18

我们先引用平实导师在讲经的时候所举的一个譬喻,来说明八识王中各个识的功能差别。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一本非常有名的小说叫作《西游记》,它是在明朝的时候由吴承恩所著作的。这故事的内容是叙述唐朝的高僧唐三藏骑着龙马,带着弟子孙悟空、猪八戒以及沙悟净到西方去取经,沿途遭遇种种危险,最后终于取得佛经回到中国。那《西游记》和我们要谈的八识王又有什么关联呢 admin

2020-02-18

学佛人应该依止三宝、依止正法,而不应该依止于自己的私。许多人都知道要护持僧宝,但是佛陀明白的交代过:怎么样的修行人才算是真正的出家人?如果这一件事情我们没有办法弄清楚,那就很容易堕入表相崇拜之中,便成了依人不依法了;这样子想要真正地研读这一本《起信论讲记》,也会有所阻碍。在《阿含经》中世尊一再地交代,唯有证得四沙门果的人,加上即将证得四沙门果的四 admin

2020-02-18

我现在借我大哥家的地下室住,我曾在住的地下室供了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的圣像,供上后没几天的晚上,我做了个梦,梦到自己在厕所里,看到一个女孩在拜菩萨,我想厕所怎能拜菩萨呢?这地方好脏!醒来后我想着这梦境是不是菩萨在指点我,地下室不干净不能供圣像,就收了。但我太想供佛了,后来就又供上了,但这个梦却成了我的病,怕自己做的不如法,求消业障反添业 admin

2020-02-18

古往今来有许多的善知识,知道般若诸经的精华,在于《金刚经》;又有许多的善知识说:般若诸经浓缩以后就成为《金刚经》,再把它浓缩就成为《经》。所以《金刚经》的精华就是《经》,可见《经》就是般若诸经的精华所在。《经》所说的主要意旨,是在讲真和合运作,并行不悖;也在讲妄与一切法都是虚妄法。也就是说:如果离开了真的话,妄就统统是无常、是空 admin

2020-02-18

大德您好!若您喜欢佛法、想了解佛法、或正在修学佛法,请耐把它看完,相信会对您有所助益。佛法是释迦牟尼佛教导世间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由于去圣日遥及众生无明、烦恼、业力的遮障,佛的殊胜法教在末法时代的今天,已少有人能如实、如法的开示讲解,更难冀望能依法依教修学,断结证果,开悟明见性。乃至连弥陀世尊极乐净土之易行道,都因缺乏正知见的熏习,而无法发起信 admin

2020-02-18

所以,一个人如果说往世乐于修行布施,即使他一时不小,造了下堕鬼道的恶业;他虽然下堕鬼道之中,但是他也不会成为饿鬼,他会成为有福报的鬼。譬如说像土地公,就是有福的鬼。那天神跟鬼神到底有什么样的差异呢?譬如说玉皇大帝、玄天上帝,他是属于天神,那天神他是不会接受人间的这种供养。所以,有人杀生,杀畜生要供养这个上帝,供养天神,其实天神是不吃这些东西的。天 admin

2020-02-18

谢谢你寄来两篇发人深省的文章,读过那二篇文章之后,有一些小小的得与你分享。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篇文章的摘录:‘你不喜欢提着重物跟我说话,为何你却喜欢带着烦恼来跟我说话,过着你的生活呢?手酸了,放下就好,对待烦恼,不也是这样?或是这些烦恼就像是那些西红柿汁一样,是你自己用手把它们给举起来的呢?’是的,许多烦恼确实是我们自己放不下,这位师父很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