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有三十七种:一、以信重而行布施,当得离众嫉妬,人所崇敬;二、依时施,得三业清净,四时安隐;三、常行施,得身适悦,无散乱失;四、亲手施,得手指纤长,身相端正;五、为他施,复得他人行大舍施;六、依教施,离取相,得无为福;七、以妙色具施,得身色端严,众所爱乐;八、以上妙香具施,恒得旃檀之香,受用供养;九、以上味施,得味中上味,充益肢体;十、如法尊重 admin

2018-08-13

天神见已,大欢喜,王亦大欢喜。王问长者子言:『谁教汝此语?』答言:『我父教我。』王言:『汝父安在?』长者子言:『愿王施无畏!我父实老,违国法故,藏着地中。愿听臣所说。』『大王!父母恩重,犹如天地,怀抱十月,推干去湿,乳哺养大,教授人事。此身成立,皆由父母,得见日月,生活所作。父母之力,假使左肩担父,右肩担母,行至百年复种种供养,犹不能报父母之恩。 admin

2018-08-13

无畏施就是施与众生无畏,例如不侵犯众生、不杀害众生,不让众生对我们产生畏惧之;无畏施能得未来世健康长寿果报,而且众生乐于亲近,因为能够布施无畏给众生的人,必定是慈悲不起瞋的,等视一切众生如父如母、如兄如弟,故能施无畏。《优婆塞戒经》卷2〈自他庄严品第11〉: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无量世中慈不杀,以是因缘获得长寿。”本节主要从放生的 admin

2018-08-13

菩萨修行如是二施,为二事故:一令众生远离苦恼、二令众生得调伏。善男子!复有三施︰一以法施、二无畏施、三财物施。以法施者,教他受戒出家修道白四羯磨,为坏邪见说于正法,能分别说实非实等,宣说四倒及不放逸,是名法施。佛陀说,布施除了财布施外,还有法布施。财布施唯得财宝报,但佛法的布施,后世却可以得到财物及佛法上的两种回报。菩萨修这二种布施的目的,一是为 admin

2018-08-13

如果这样的脾气是具有毁灭性的,那他这样的脾气发起来,他中的想法是希望对方能够完全的消失,他再也不用看到他;所以这是一种非常毁灭性的瞋习。那另外一种呢?是他看到这个人、这件事让他非常生气,而这种生气呢是他只想远离,不要再看到他,但是不会发生毁灭性的行为;这种算是中等的瞋。还有一种是比较不严重,但也是瞋,就是他会发起很大的脾气来,也会产生辱骂,可是呢 admin

2018-08-13

上一节我们说到布施的对象,也就是“福田殊胜”果报就殊胜的道理;而这一节我们要从“施主的殊胜”来说大福从生。也就是说,菩萨因为开悟明证得法界实相后不落两边而行于中道,并且以大悲来修福布施;菩萨作这样的布施,虽然所布施的物品与他人相同,但是福德却会随著菩萨的优劣而不同。譬如,舍利弗布施给佛一钵饭,而佛陀把这一钵饭布施给狗,请 admin

2018-08-13

“酒肉穿肠过,佛祖中留。”流传很广,几乎成了一般俗人和不真知佛法的学佛人贪口福吃肉的依据。若见学佛人吃素,则说何必执著,“酒肉穿肠过,佛祖中留。”    这种观点混淆了圣凡、性德和修德,是执理废事的邪见。有人说:酒肉穿肠过,佛祖中留。这个说法对吗?我们千万不要理解偏了,把这句话当成杀生吃肉满足口腹之欲的借口 admin

2018-08-10

相反,怀恶意,损人利己,和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其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至2倍。不同种族、收入高低、体育锻练以及生活作风都不能影响这个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人的善恶观念影响寿命长短研究人员连续9年,跟踪调查加州阿拉米达县7,000位居民,进行了14年跟踪调查后,得出人的善恶观念影响寿命长短的结论。 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善良人的长寿原因是:从理角度看来, admin

2018-08-10

也就是说,在我们进入大乘的见道之前,我们必须要先知道,我们觉知的所取跟能取它的虚妄性。所以我们在上一节有介绍到,我们用四寻思的方式,来对五阴进行寻思;可是在寻思的过程里面,有所谓属于它的自性,还有自性的差别,种种的分辨。可是不是只有这个部分。譬如说,我们也举例,我们要去寻思什么是善行,什么是恶行,什么是善行的自性,什么是恶行的自性,还有它种种的差 admin

2018-08-10

去西藏真的能净化灵吗?原创:网络 烈火红莲2017年是藏地题材影片的丰收年,一年之内涌现多达4部西藏题材影片,在内地电影史上绝无仅有——2017年登上院线的影片中,《冈仁波齐》《皮绳上的魂》《七十七天》《金珠玛米》从各个角度对准了世界屋脊,或是信仰下的灵洗礼、或是魔幻现实主义叙事下的艺术表达、或是追求梦想的逃离都市之举、或是昌都解放战役的 admin

2018-08-10

但是除了对这些生前的事务、情感等等,作个圆满的了结以及处理死亡时候的痛苦之外,另外还有一个让许多人有恐惧,而难以坦然面对的问题,就是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死亡之后就没有了吗?还是会到哪里去?世间一切的人、事、物本来就都是因缘所生法,而因缘所生法最后的结果必定就是因缘灭,所以生命既然有生,那么必定就会有死的一天。但是因为一般人中有著无明以及贪爱,所以 三摩地

2018-08-10

学佛的第一件事就是归依三宝,因为已经对佛法僧三宝起了信,归依了之后,最重要的却是要求证悟。菩萨寻觅世间一切的学问法门,都无法解开对生命的疑惑,无法解脱生死,想要成就无量的善法却不得其门而入,直到值遇佛法之后,总算能够亲证生命实相,亲见无我空性,一切善法才能够得以实行亲证。受持三归依之后,并发起四宏誓愿,这是发世俗菩提,因为初步的理解到,在佛门之 三摩地

2018-08-10

如果人人能用,岂不是变成“大路货”?那这些上师活佛的地位何在?面子何在?其实呀,双身法只不过是那些上师活佛私自用罢了。 既然双身法从幕后走向前台,从深宫大院深入民间,从特殊性转为普通性,双身法就没有什么神秘与好奇了,那只不过是为普罗大众式男女性交做爱披上神秘的外衣罢了,充其量也只是性文化、鬼神文化,何必自作神秘呢?令人啼笑皆非的是, admin

2018-08-10

他如果示现青面獠牙,你还会听他的吗?人间如果有正法一直不停的流传、不但人类可以有安定的身依止,并且诸天欢喜,特别是欲界诸天,欲界诸天之中又以忉利天为最。为什么他们欢喜?因为他们发觉:人间只要有正法常住,魔子魔孙就越来越少,忉利天的敌人就越来越少,他们的敌人就是天魔波旬与徒众。不但了义正法的广大弘传是如此,即使是层次低的人天善法弘传就已经是如此了, admin

2018-08-10

汝等但能消除情念,断绝妄缘,对世间一切爱欲境界,如木石相似。直饶未明道眼,自然成就净身。若逢真正导师,切须勤亲近。假使参而未彻,学而未成,历在耳根永为道种,世世不落恶趣,生生不失人身,才出头来,一闻千悟。须信道,真善知识是人中最大因缘,能化众生得见佛性。深嗟末世诳说一禅,只学虚头,全无实解,步步行有,口口谈空,自不责业力所牵,更教人拨无因果,便 admin

2018-08-10

平实导师书本所述内容,法义之正确高妙,无人能出其右,而有着最根本重要性的,当推平实导师所树立的「第八识真如来藏为法界唯一本源」之论点,我即是因为平实导师的这个立论才知佛法真有中,才知佛法是有所趣向的。以如来藏为中的正确观点,较之当代其他谬说,真的是显出以简驭繁、纲举目张的效果。并且平实导师书中的佛法有整体架构,不仅来路去路清楚,当下一步也是清 三摩地

2018-08-09

如果你们想去,我可以带大家去参观,保证您现场看了之后,再给您多少钱让您吃烤鱼您都不会吃了,真的太恶了。    我还做过香辣龙虾的生意,这里边的毒素也是太多太多,要添加大烟売、红色素、红油、黄油,其实大烟壳就是毒品,吃了会让人上瘾。我们采购来的龙虾大多数是死的,因为死的买过来便宜。我们又怕顾客吃起来味道不好,就掺香肉精,香肉精也是一 三摩地

2018-08-09

这外面就传开了,“这个方丈太狠了,一点慈悲都没有,对他自己的母亲都这样,咱们不跟他学了,走吧”,于是很多人都走了。但方丈依然如旧,这样对他的母亲。小和尚看着他母亲,念一句阿弥陀佛,数一个大米粒儿,这也很辛苦啊。小和尚就说:老太太呀,和尚让我看着,他也不知道你念多少,我偷着给你抓两把,你休息休息。小和尚就偷偷抓了两把,他哪知道方丈有神通 三摩地

2018-08-09

一个真求法的人,如果觉得此“法”是修行的重要路径,如饥似渴、先睹为快才正常不过。千金易得,一法难求。古人芒杖竹鞋,衣衫蓝缕,遍参天下善知识,无非为求一句转语,三两字开示而己。意达到,万千感恩。   反观今天,正法只在眼前。天地阻隔,难断求法之志;万水千山,毋须再度踏遍。世人依报,已优越古人不知千万亿倍,却不肯锱铢小利之付出,这种“学 三摩地

2018-08-09

到了庙里,老爷忽然瞥见自己的名字被写在一块显眼的长生禄位牌上,中纳闷,找到一个正在打扫的小和尚,向他打听这是怎么回事。小和尚笑了笑说:“这是我们住持三年前写的,有天他淋着大雨回来,说有位施主和他没有善缘,所以为他写了一块长生禄位。住持天天诵经念佛,回向功德给他,希望能和那位施主解冤结、添些善缘,至于详情,我们也都不是很清楚……”庄园老爷听了这番话 三摩地

2018-08-0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