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据《一切智光仙人经》介绍,弥勒过去值弥勒佛(慈氏佛)发愿名为弥勒,值佛说慈心三昧经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弥勒生于印度波罗奈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他生而相好庄严,聪慧异常。按印度习俗,生了孩子要请相师看相。相师惊异地说:此儿具足轮王相,长大必然要当转轮圣王。国王及满朝文武得知此事,惶恐异常,急欲觅得此子杀之。其父预感大祸临头,即将弥勒藏 | admin 2019-02-21 |
![]() |
十信位的第七信位叫作回向心。到回向心的时候,是说因为对佛菩提道已经能够信心坚定不退,原本是一直积极在世间五欲上用心,到了这个时候,就能够回转过来——心向佛道;而在善法上所作的福德,也就会心心念念、坚定的回向给佛菩提;这就是对佛菩提具足了回向心。到回向心的时候,各位可以发现回向表示说自己所关注的部分,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的人天福报。你开始会注意 | admin 2019-02-20 |
![]() |
近几年网络弘扬佛法日益热烈,门派之争法义讨论不绝于耳,别有用心的某些人乱扣帽子,谎编网文,期达到消灭异己的目的。如此种种,当不是我佛门弟子所为,望诸位擦亮双眼,明辨是非,切莫人云亦云。佛教中的外道法和相似佛法,自古至今,一直存在。对于某些宗派的质疑和批评,也成了佛教徒某些门派之间的斗争工具。为了打击异己,某些佛弟子不能依理依据如理如法,而是不惜造妄 | admin 2019-02-20 |
![]() |
而萧平实导师,弘扬的正是玄奘大师的大乘佛法----如来藏----第一义谛正法;试看,萧平实导师的百余本著作《真实如来藏》、《心经宗通》、《禅-悟前与悟后》、《禅净圆融》等等,无一不是依着第八识如来藏这个唯一的真实法而说。 大乘经典中也处处说八识,如《入楞伽经》卷8: “复次,大慧!言善不善法者,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 | admin 2019-02-14 |
![]() |
)二乘菩提之见道 二乘菩提之修行,首要之务在于断除我见;断我见之法,首须现观“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之觉知心,乃是依他起性,乃是虚妄法,不可认定为常住不坏法;应当现观其虚妄性之后,断除对觉知心,对意根自己之自我执著,是名二乘菩提之见道,证得声闻初果。(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正眼》公案拈提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1 | admin 2018-12-27 |
![]() |
)七识心与空性赖耶非一非异 七识心非离于赖耶而有,七识心之证得解脱而取灭尽或轮回生死,实依赖耶所藏七识心之烦恼种断与不断而有,不离赖耶所藏一切种,故七识心与空性赖耶非一非异。(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伽经详解》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6年8月初版四刷)大悲依空性智而生起 假使有一天你眼见佛性了,你的品质很好,根本就是始终如如不动的 | admin 2018-12-27 |
![]() |
后来终于生到天界去了,乃至让他当上某一天的天主,一生之中天乐无穷,每天在欲界天中贪著五欲、享受快乐,兴高采烈非常欢喜;可是他的“此经”真如心照样离见闻觉知,依旧不贪也不瞋。后来又因为证得四空定,死后往生到无色界天去,他的“此经”如来藏也还是如此不变。甚至于后来证得阿罗汉了,舍寿前,他的“此经”依旧如此一相不变;甚至他舍 | admin 2018-12-27 |
![]() |
)宗喀巴广论主张双身法 宗喀巴认为:出家喇嘛与女人合修双身法时,若能不舍菩提心—不于行淫中射精—即是不犯戒者,即是无罪者。宗喀巴如是言者,意谓密宗行者若离贪欲者,其罪最重,三界之中更无余罪大于“离此双身法贪欲之罪”。宗喀巴更言:【如是离贪欲,汝终不应为】,而教令弟子:【汝受用欲事,但行无所畏】,教令黄教在家出家弟子应依密宗教 | admin 2018-12-27 |
![]() |
此第八识如来藏心是大小品般若经所说之空性,谓“菩萨心、无住心、不念心、无心相心、非心心”宣说如是心之中道性、无我性、无智性、无无明性、不垢不净性、不增不减性、不断不常性、不生不灭性、不来不去性;此空性心远离有无、常无常、一异、俱不俱等,故名中道。(节录自平实导师著《真实如来藏》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10月改版七刷及《宗门正道》公案 | admin 2018-12-27 |
![]() |
」世尊说人人皆有八识心王,不少亦不过于八识(除残障人士),然前六识为生灭而不能常住之缘起性空法,第七识则为诸阿罗汉舍寿时所必灭除之意根,皆是可灭之法;唯独第八识如来藏心体是常住法,亦是出生五色根、意根、六尘、六识之心体,再借六根、六尘、六识辗转出生了万法;推寻五阴与万法之根源,实即第八识如来藏,故说第八识才是法界万法之实相心体。《华严经》又说:证得 | admin 2018-12-27 |
![]() |
如来藏一词,出自佛经,在经论中,一义而多名:以“识”而言,有阿赖耶识(《华严经》《楞伽经》《瑜伽师地论》)丶异熟识(《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瑜伽师地论》)丶无垢识(《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大方等大集经》)丶阿陀那识(《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丶藏识(《华严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丶《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楞伽经》)。以“心” | admin 2018-12-27 |
![]() |
html第01集学佛的目的(一)正源老师主讲第02集学佛的目的(二)正源老师主讲第03集佛法之实修与念佛正源老师主讲第04集略说各种念佛法门正源老师主讲第05集念佛法门之殊胜与禅净圆融正源老师主讲 第06集三资粮之信正礼老师主讲第07集三资粮之愿正礼老师主讲第08集积集世间福德之行正礼老师主讲第09集受持三归之行(一)正礼老师主讲第10集受持三归之行(二)正礼老师主讲 | admin 2018-12-23 |
![]() |
但是这样的行为,却让一心要杀岳飞的宋高宗赵构十分反感。加之禅师又与主战的张九成交往过密,最终宗杲禅师被安上“非议朝政”的罪名,不久即被剥夺僧籍而充军湖南岳阳。照常理,原先倍受朝廷礼遇,而今失去了一切官方的支持,被一撸到底,甚至被剥夺掉僧籍,失去了出家人的资格,换句话来说,就是被迫还俗。昨天还站在光芒万丈的台上传法,今天就成为阶下囚被发配充 | admin 2018-12-23 |
![]() |
末法时代,密教横行,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佛法本非迷信,犹如日月一样磊落光明,皎然纯净!祂调化人心的刚强、点亮智慧的明灯!乃是这宇宙间亘古长存、永恒不变的真理!然而如今的中土,强敌环伺,国土危脆,面对境外各色外道猖獗的渗透,国家焉能听之任之?佛法之于华夏,千年传承,早已嵌入灵魂、深入识海,焉能断绝呼?然时局艰辛,我佛陀圣教亦需体察国之 | admin 2018-11-21 |
![]() |
我们且先不说这个不断在执取的你,先来说一说大家所知道的自我——意识;大家都没有真的认识意识,老以为意识就是自己;所以往往以这个能知能觉的见闻觉知心为自己,将意根的自己以为是不可知的心。有的人更荒唐,以为意根是大脑;如果意根是大脑的话,那么应该每一对父母都会看到婴儿带着大脑来入母胎,可是明明每一对父母都不曾看到有什么大脑来入胎啊!意根是心, | admin 2018-11-14 |
![]() |
更进一步解释说,一切色法是「本识」的功能作用,是由分别心所假立的,由假立的名色虚妄构成外境,所以世俗谛自体无实而空,故谓之「自空」,但是胜义法性的究竟是不空,只是被世俗谛的能执、所执误认为空,所以称之为「他空」,所以不论自空、他空都是世俗谛空。世俗谛无实,胜义谛不空,因此他空见远离断常二边,成为了义中观。此派的兴起,在当时的西藏引起极大震撼,故被认 | admin 2018-11-13 |
![]() |
人在一帆风顺时,自我便是最大的信仰、最高的宗教,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为己所用。当灾难包括身体、工作、家庭等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事环境出现重大变故时,便对自己信心动摇,觉得自己微不足道,转向宗教寻找安慰。诚如唐朝著名政治家、诗人王维所说——“人生几多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休”。我在2006年下半年因工作、生活发生重大变故,事业由巅峰陡降 | admin 2018-11-10 |
![]() |
我第一次见到这位老师的时候,内心对她颇有些意见,感觉她有些盛气凌人。因为当我们初见面的时候,就看到有几位她的学生,正在恭恭敬敬地为她准备饮食!这让我很是诧异,心里就嘀咕着:“这是谁啊?竟然受到这么高规格的待遇?架子好大诶!”因此使我有些退缩,直觉这个人慢心太重,太过盛气凌人,这不是我心目中那种谦恭温让的学佛人。但后来她开始讲解萧平实导师的 | admin 2018-11-10 |
明心见性、入地菩萨的各种现观都是般若智慧。各种宗教都有修行,方法看起来也相似,但是因为智慧不同,结果自然不同。只有正法八识论才能产生般若慧,而六识论不行。没有般若慧,在世间又欺人谤法,误导众生,其结果只能成为夜叉一类的低级鬼神或者下地狱,不能成佛菩萨。八识论传承路线:佛祖:龙树菩萨→提婆菩萨→护法菩萨→玄奘菩萨(唐)中国禅宗的开悟就是以实 | admin 2018-11-07 |
|
![]() |
佛法中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一句话其实已经指陈了有情生命的实相,也显示了万法的本质。它的意思就是说,三界中的一切法,包括有漏法,以及一切的无漏有为法,都是因为八识心王而出生;乃至于无漏无为法,也是因为八识心王而才能显现;如果离了八识心王,就没有一切法可得,因此说“万法唯识”。十方三世一切的有漏无漏法,既然 | admin 2018-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