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有的能除愚痴,而不能除淫欲及瞋恨。有的虽能同时除去贪瞋痴三毒,却不能除掉过去世的罪业。而此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以及先世罪业。其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善根,能够度脱众生。如果有菩萨想要救度众生,的三昧,没有像念佛三昧的福德善根一样,能够迅速消灭一切罪恶。又佛陀为法王,菩萨为法将,菩萨最尊仰最敬重的只有诸佛世尊,是故应当常常念佛。譬如大臣,由于特别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六识论的应成派中观师,不论是印顺法师或达赖喇嘛,不得不再去施设一个意识的细心或极细心常住不灭,认为入了涅槃以后,意识极细心还存在不灭,正好是回到八识论的逻辑中,却是永远无法懂得真正的八识论,永远无法实证初果的证境而继续否定第七、八识,所以说这些人正是欲学罗汉却违背罗汉道的愚痴人。a然而,问题是:意识的细心是不是意识?意识的极细心是不是意识?这 admin

2018-07-21

接下来继续说:如果你不同意以上我的观点,那就是说,你认为佛身如同天人身一样会有苦吗?这就等同于愚痴人说:佛陀会生贪,而天人会生瞋一样。因为事实上,佛陀纯无所得,所以不会生起贪;而天人未离慢心的缘故,故有所得,有可能会生起瞋的想法;所以不可以说佛身造业,而天人身去受报。说同时有两个有情,彼此有不同的五阴身,却说甲去造业,乙来受报,这是不对的。佛身与天 三摩地

2018-07-21

」众生若真的不会于色法动心,那就是愚痴。佛说将使众生不会于色法动心,哪有众生不于色法动心?那不是愚痴吗?若不是愚痴,那就是死人,不会成为佛陀的了。这天魔波旬听起来很中意,因为如果不于色法动心、不于受想行识动心,那就不会去探讨受想行识、不会探讨五阴,一定会继续轮转于欲界生死中,永远都是他的眷属,当然是天魔波旬所想要的。如果有人会于色法动心、于受想行识 三摩地

2018-07-21

还有难忍能忍,有众生来问佛:世尊啊!我年老了,快死了!我都没什么依靠,要如何去未来世?佛绝对不会骂说:你来见了佛,应该请法,怎么问这个?这么愚痴的众生,佛也能忍,众生来求人天善法,祂也能教,这叫做能忍。若是一般人,可能心中这么想:我如果有了无生法忍,谁要是来跟我请法时,问得太浅,我就给他一棒。这就是没有生忍。所以众生来学法时虽然请问的题目很浅,你也 三摩地

2018-07-21

但有人会说:“如来不是有时也会诃责某人为“愚痴人”吗?其实,如来不是因为心里有怒而诃责,而是因为这个人应该诃责。如来对称讥毁誉都无所谓,一心只要利益有缘众生。不论外道们如何骂,都随他去。可是,当外道毁骂时,如来都会观察:“这个外道有因缘可以得度吗?”如果有因缘,就会去找外道辨正法义;如果那个外道没有因缘可以得度,就公开说明 三摩地

2018-07-21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如果不以大乘法论,则《阿含经》怎么可能说有菩萨,乃至本师释迦牟尼佛之本生谭,以本生谭所说皆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为菩萨行,作为菩萨所发生的行持事迹,如果以小乘法而论,既然已经知道此小乘法,则证得四果,成就阿罗汉道,则灰身湮灭,无复而有,焉可利益有情?是以知菩萨不然,生生世世留惑润生,根本不同于阿罗汉,所以不称阿罗汉是佛,而说阿罗汉,更 三摩地

2018-07-21

但有人会说:“如来不是有时也会诃责某人为“愚痴人”吗?其实,如来不是因为心里有怒而诃责,而是因为这个人应该诃责。如来对称讥毁誉都无所谓,一心只要利益有缘众生。不论外道们如何骂,都随他去。可是,当外道毁骂时,如来都会观察:“这个外道有因缘可以得度吗?”如果有因缘,就会去找外道辨正法义;如果那个外道没有因缘可以得度,就公开说明 三摩地

2018-07-21

论坛上有曹兄质疑佛陀,以凡夫知见来窥测如来,此举动如同没有学佛的愚人,将来只是多障碍自己的道业,异想天开的越多,只是让自己将来更加的辛苦,不论是继续轮回,或者是求取佛道,都是障碍!因此奉劝网络上一切大众,若是不知此理,随说着去,切莫于此留下证据!以提婆达多而言,大乘佛法很清楚地说明其为菩萨摩诃萨,但是经教阅读不多的人,就以为一切都是他的智慧可以「想 三摩地

2018-07-21

不可如同某些愚痴人,心中嫉妒就背地里说:哼!他有钱啦!我没有钱嘛!我没办法。有钱!有钱也不必在我面前护持炫耀嘛!这真是愚痴人!不但少了随喜的福德,又增加了自己学法的障碍。所以随喜功德、随喜福德都是很重要的,那就看他懂不懂得把握了。 (原标题:赞叹功德)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在大乘法中学佛,一定要建立正确的“次法”观念,别只在“法”上用功;否则,有一天纵使遇见了文殊菩萨,心中还是会排斥而说:“欸!我已经出家了,我是僧宝呢!你文殊、普贤却都是在家人,我干嘛要礼拜你?”别以为没有这种人,以前有三明六通大阿罗汉回心大乘而证悟了,三度带著声闻凡夫僧上兜率天,这大阿罗汉每次总是很恭敬地礼拜现天人 三摩地

2018-07-21

还有难忍能忍,有众生来问佛:“世尊啊!我年老了,快死了!我都没什么依靠,要如何去未来世?”佛绝对不会骂说:“你来见了佛,应该请法,怎么问这个?”这么愚痴的众生,佛也能忍,众生来求人天善法,祂也能教,这叫做能忍。若是一般人,可能心中这么想:“我如果有了无生法忍,谁要是来跟我请法时,问得太浅,我就给他一棒。”这就是没有&ldq 三摩地

2018-07-21

还有难忍能忍,有众生来问佛:“世尊啊!我年老了,快死了!我都没什么依靠,要如何去未来世?”佛绝对不会骂说:“你来见了佛,应该请法,怎么问这个?”这么愚痴的众生,佛也能忍,众生来求人天善法,祂也能教,这叫做能忍。若是一般人,可能心中这么想:“我如果有了无生法忍,谁要是来跟我请法时,问得太浅,我就给他一棒。”这就是没有&ldq 三摩地

2018-07-21

结果必定是一翻两瞪眼的,如果没有真正契合这些过程或是对于这些疑问避重就轻的回答,那就知道这个人根本是犯下了大妄语业:未证言证、未得言得,其实他只是对于佛法一无所知的凡夫,就像是一个手中拿着两百万台币而以为自己也有两百万美金的愚痴人一样,根本不是佛法中所说的「佛」!-------「即生成佛、即身成佛」是佛法吗? (原标题:「即身成佛」是对于已经降神人间 三摩地

2018-07-21

乃至愚痴无明如果不能布施出去、不能舍弃,对愚痴的因果不具足了知,或者不如实知,所以不能乐施,表示他的无明还没有布施出去,他也是无法清净的持戒,所以施是戒的基础。-----平实导师在《维摩诘经讲记》第一辑第202-203页中有如此开示 (原标题:入了等觉位以后,还要整整一百劫之中全力修布施行) 三摩地

2018-07-21

三者愚痴。是三事分为六。故应六衰治三病。经所以多者。譬如人服药病不愈。当更服余药。佛言。人意多端。疾转故多经。随意疗之欲使疾解故。(佛所说的法都是对治贪嗔痴三毒的,六衰即色等六尘,能令善衰灭。佛为什么说八万四千法门呢?因为人有八万四千烦恼,不同的药治不同的病,比如贪欲重的修数息观不成,要修不净观,如是等等。)佛弃余寿二十年。有三因缘。一者用世间人贪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六识论的应成派中观师,不论是印顺法师或,不得不再去施设一个意识的细心或极细心常住不灭,认为入了涅槃以后,意识极细心还存在不灭,正好是回到八识论的逻辑中,却是永远无法懂得真正的八识论,永远无法实证初果的证境而继续否定第七、八识,所以说这些人正是欲学罗汉却违背罗汉道的愚痴人。然而,问题是:意识的细心是不是意识?意识的极细心是不是意识?这是他们最大 三摩地

2018-07-21

但有人会说:“如来不是有时也会诃责某人为“愚痴人”吗?其实,如来不是因为心里有怒而诃责,而是因为这个人应该诃责。如来对称讥毁誉都无所谓,一心只要利益有缘众生。不论外道们如何骂,都随他去。可是,当外道毁骂时,如来都会观察:“这个外道有因缘可以得度吗?”如果有因缘,就会去找外道辨正法义;如果那个外道没有因缘可以得度,就公开说明 三摩地

2018-07-21

永断贪欲、瞋恚、愚痴,得阿罗汉果。烦恼无余,入于涅槃,亦非骐驎独一之行,是名第四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二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五人者,永断贪欲、瞋恚、愚痴,得辟支佛道。烦恼无余,入于涅槃,真是骐驎独一之行,是名第五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十千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是名第五人有病行处。非如来也。」(CBETA,T12,no.374,p. 三摩地

2018-07-21

)又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七第1027经云:【佛告比丘:如是!如是!汝正应为离贪欲故,於我所,修梵行;离嗔恚、愚痴故,於我所,修梵行。比丘!贪欲缠故,不得离欲;无明缠故,慧不清净。是故,比丘!于欲离欲,心解脱;离无明故,慧解脱。若比丘於欲离欲,心解脱、身作证;离无明故,慧解脱,是名比丘断诸爱欲,转结缚、止、慢、无间等,究竟苦边。】这是在断我见的前提下,来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