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譬如于日常生活中,依佛的圣教苦圣谛,如理作意去实地观行,如实观察现象界中存在的八苦、三苦以及五阴炽盛苦,确实了知三界生死苦,因此而生起想要远离三界生死苦的意愿,这样才能坚定道心;再依苦圣谛去如实观察,五阴十八界统统都是生灭无常而无我,深心之中确实接受五阴十八界的虚妄性,这样帮助自己确实断身见、断我见而证初果。我们举简单的例子来作说明。例如:观察自己 | admin 2018-08-04 |
![]() |
而由凡夫地的因地真如阿赖耶识转成究竟果地的真如,必须依于初期的业感缘起,及赖耶缘起而修大乘别教法门,净除第八阿赖耶识集藏分段生死烦恼障种子的现行,成为证得解脱果的菩萨;后期修证佛菩提一切种智,也必须依赖阿赖耶识的赖耶缘起功能,才能于取证解脱果后,再起受生愿而不入无余涅槃,再受后有而次第渐修佛果,终至圆成大菩提果。总结来说,众生造作善恶业行种下了业种 | admin 2018-08-04 |
![]() |
这些物品或是手印,都作为佛菩萨法德的标志,象征著各自特殊的愿力与因缘。 ——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一)第018集正觉陀罗尼的根本手印陈正源老师 (原标题:略说陀罗尼与手印) | admin 2018-08-04 |
![]() |
然后这些千子学佛之后各个发愿,当时的韦驮菩萨听了他们的发愿之后,他就说:“你们修行成道,弘扬佛法的时候我给你们做护法,护持你们,等你们全部成佛之后,我最后一个成佛。”所以转轮圣王的千子成为我们贤劫的千佛,韦驮菩萨就成为最后一尊,名字叫楼至佛。 如果有机会到庙宇参观或祭拜,经常可以看到手持金刚杵,做武将打扮的韦驮神像,韦驮菩萨是佛家弟子 | 三摩地 2018-08-03 |
![]() |
在上一次的节目当中,我们说到在佛法中,有关往生者的中阴身现形的三个法则,就是“随业”、“随重”和“随愿”。今天我们要继续来探讨中阴身现起的过程,接续前面的“随业”、“随重”和“随愿”的三个中阴身现形法则。我们今天在节目的一开始,先举一个譬喻,来简单地说明法界的这三个规则。大家都知道在台湾地区,要进入大学就读有一个制度,叫作大专联考分发制度。大 | 三摩地 2018-08-03 |
![]() |
愿每个人都找到您心中的莲花,它永不凋谢!佛国的雄伟景象让他拾起勇气,重新出发作为中国当代摇滚音乐界的灵魂人物,许巍的音乐路途充满了坎坷。在外人所看到的才华横溢、光鲜亮丽的表面下,却是一路上的迷茫、绝望、穷困和艰难,一度,不堪压力重负的他曾深陷抑郁症的痛苦之中。2002年,那个时候他还有抑郁症,他突然一时冲动想去爬峨眉山。中途鹅毛大雪,他顶着风雪前行,到 | 三摩地 2018-08-03 |
![]() |
法义辨正,古已有之,就连释迦世尊,都曾经踵随六师外道身后,至古印度的各大城,一一破斥他们; 后来的提婆、如来贤等人,也和佛一样于各大城破邪显正,提婆菩萨甚至因此身遭外道毒手,为法舍命; 玄奘菩萨西游天竺诸国,于各国皆召开法义辨正无遮大 | 三摩地 2018-08-02 |
![]() |
天童禅师又引述南泉普愿禅师之语,破斥能见、能闻底意识觉知心:【南泉和尚道:“我十八上,便解成家立业。若当时识不破,过后望崖赞叹,已是剑去久矣!更向根境法中捏怪道:‘闻底岂不是佛?见底岂不是佛?’用根、境、识作道作理。直饶尔安排得顺,斗饤得成,远之远矣!那时做手脚不办,又是七颠八倒,向甚么处洗得头面净?向甚么处着得手脚稳?尔但一念万年 | admin 2018-08-01 |
![]() |
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触证如来藏心方是开悟,开启慧眼)。」「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如来藏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触证如来藏本心哦),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生灭之意识觉知心和不生灭之如来藏心和合运作故,非以灭止生而得真心),二发 | admin 2018-08-01 |
![]() |
末那既能持身,复能作主,则必不使自己所有之色身老死,然色身终究不遂末那所愿,仍向老死演化。故知必有一心,非是末那,是无覆无记性,不贪生怕死;虽持身不断,而不随灵觉心怕怖老死,仍依其所持老死种子业力功能运作,不分别老死而引导色身渐渐老死,以满足酬偿业果作用。若执持名色之心是作主之末那识,则人应不老不死,且永远健康无病;故知“识缘名色”之识乃 | 三摩地 2018-08-01 |
![]() |
祈愿天下四众佛子,皆得消除性障,悉具正见;现前当来,得证无生。------末学正藏顶礼 (原标题:如来藏在吾人身中) | 三摩地 2018-08-01 |
![]() |
21、大乘入楞伽经内证智所行清净真我相此即如来藏非外道所知22、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沈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23、大乘密严经圣者现法乐等引之境界人天等诸趣一切佛刹土如是染净法如来藏为因由彼悟成佛为诸乘种性24、占察善恶业报经如是数相者。显示一切众生六根之聚。皆从 | 三摩地 2018-08-01 |
![]() |
又,世间人对于死亡的事,总是心不甘、情不愿,所以对亲朋好友的死亡,总是哭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乃至于有人已经死了,还不承认自己已经死亡,认为自己还活着,不愿离开自己的身体,成为守尸鬼而不知。在《出曜经》卷二,曾记载世人对死亡执著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在佛世,有一位妇人因为儿子死了,心里非常悲伤;因为这样的缘故,导致忧愁烦恼、精神恍惚,离开城里,到达佛的 | 三摩地 2018-08-01 |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为我解说,破斋者堕何处地狱?”佛言:“食鸡肉者,当堕地狱。三人共偿,倍半相迎,同入地狱。”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实如圣教、实如圣教!”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为我解说,不饮酒、不食肉者,得几所福?佛告迦叶:假使有人,象马牛羊、琉璃珍宝璎珞、国城妻子,持用布施,犹亦不如有人 | admin 2018-08-01 |
|
![]() |
又,世间人对于死亡的事,总是心不甘、情不愿,所以对亲朋好友的死亡,总是哭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乃至于有人已经死了,还不承认自己已经死亡,认为自己还活着,不愿离开自己的身体,成为守尸鬼而不知。在《出曜经》卷二,曾记载世人对死亡执着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在佛世,有一位妇人因为儿子死了,心里非常悲伤;因为这样的缘故,导致忧愁烦恼、精神恍惚,离开城里,到达佛的 | 三摩地 2018-08-01 |
![]() |
当有情众生往生进入正死位之后,其中阴身已经完全圆满地现形了;这中阴身现形的规则有三个重点:就是随业、随重和随愿。什么叫作随业呢?就是这个往生者,在生前所造的种种善恶业,随著业力的关系,会决定他要往生到六道的哪一道中:造恶业的就流落到畜生、饿鬼乃至地狱的三恶道,造善业的就往生到天道或是人道,随其福德的多寡乃至缺乏,而有不同的分位。那什么叫作随重呢?随 | 三摩地 2018-07-31 |
![]() |
虽然说在西藏地区的众生,福德因缘不是很具足,而且邪说横行,可是仍然有大菩萨因为悲心深重,而依悲愿降生到西藏的觉囊派之中。觉囊派最早是在十一、十二世纪时,有一位域摩.弥觉多吉,他自己在苦心钻研佛法经论的教理之后,排除了密教的邪法,而回归龙树菩萨以及弥勒菩萨的真实法教来教导徒众。到了十三世纪时,法脉传到了土杰尊追,他在日喀则拉孜县附近的觉摩囊地区修建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心所愿。可得往生阿弥陀佛国。至要当斋戒一心清淨。昼夜常念。欲往生阿弥陀佛国。十日十夜不断绝。我皆慈哀之。悉令生阿弥陀佛国。b)佛言。世间人以欲慕及贤明。居家修善为道者。与妻子共居在恩好爱欲之中。忧念苦多。家事怱务。不暇大斋一心清淨。虽不能得去家弃欲。有空闲时。自端心意。念身作善专精行道。十日十夜者。殊使不能尔。自思惟熟挍计:欲度脱身者。下当绝念去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认同一贯道的观念下,于一年后也跟著立了“清口愿”茹素。因台北的坛主来自新竹,就想来看看坛主的原先道场是怎么个样子,所以在大学毕业后选择离开台北,来到当时还没有名气的新竹科学园区上班。经由台北坛主的介绍,认识了新竹道场的道亲前贤,也因如此而在新竹落地生根。就这样一边上班,一边配合新竹道场的运作,在一贯道修学的历程也经过了将近十八年。 | admin 2018-07-23 |
![]() |
正觉同修会正是以怀柔而非排斥的心态与作为,才能摄受那么多一贯道的点传师与道亲们进入真正的佛法中实证,也才能使得他们愿意欢喜转入正觉学法及实证,现在都能齐心合力共同来复兴佛教文化。 一贯道是一贯窃盗别人教义的贼,还反过来贬抑被窃盗教义的四教一家,应该正名为一贯盗。但是道亲们如果想要了解、求取真正得解脱,欢迎你们来到正觉同修会,通过建立 | admin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