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当时的这个状况是说,当时一般人在看佛教律典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发现,佛教的五似乎跟儒家所讲的五常有某种类似的关系;并且佛教里面讲的十善业,用十善业来遏止十恶业,这个也是对社会的教化有绝佳的作用。所以当时的人往往会把这个佛教律,把它跟国家的教化连结在一起。所以在当时的时代,一些着名的佛教传律的法师,往往也就是国家任命的僧官,用这个佛教的律来治理 admin

2018-07-22

律者律身口意,法者据以判定罪之持犯与轻重开遮,分者分际及身分也。尸罗,华言名,谓身口诸行,警策意行,令学人离过防非。波罗提木叉,华言别解脱;谓有别于声闻之别设法,能令行人达到解脱境,乃是菩萨也。此宗建立止持与作持,止持复立通与别,此皆非属本书所欲论述者。乃至此宗之行果,亦非本书之所欲论者。此谓律宗之法,本应遍在佛门一切宗派内, admin

2018-07-22

梵网第二十个轻条是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业,生生受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救度众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经律,福资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说,佛经里面《优婆塞经》卷七里面就这样讲:【如有修身、修、修心、修慧,定知善恶当有果报,是人能转重业为轻,轻者不受。若遭福田,遇善知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菩萨优婆塞经》卷七)在这一段话当中讲的就是说:如果有人他有修身、修、修心、修慧,然后他也知道,造了善恶业就会得到果报,也就是种善得善果、造恶得恶果;但是,他造 三摩地

2018-07-22

何况如果我们多造五十善的话,那么在今生的色身坏掉之后,第八识如来藏还会继续帮我们在人间或者天界制造出下一世受善报、乐报的人天色身;我们何苦自寻烦恼,想方设法用这么不自然的方式来制造复制人呢?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去做这种短利长害的愚痴作为的。总之,如果真的懂了本不生灭的如来藏以及善恶因果、六道轮回的正理之后,我们就应该要了解:每一期的生命本来 三摩地

2018-07-22

而从光音天就可以解脱,因为这样子就可以让我们有一个修行的目标,让我们可以知道,原来我们人应该要持守十,应该要种植种种的福德;可是这一些福德,目的不是要让我们生欲界天,而是要能够舍弃欲界的种种的受用,超越欲界天能够生到色界天去,生到色界天去之后,我们就可以依于断我见,成为慧解脱阿罗汉来获得解脱。所以佛陀这样子的说法,其实就可以回答我们:人从哪里来? 三摩地

2018-07-22

的确!对于生活很苦的人来说,你跟他说要看破、放下,对他来说只是风凉话!因为这根本帮助不了他什么,他现在就是需要一块面包,需要钱,才能去缴房贷,小孩的奶粉钱、尿布钱才缴得出来,才能有生活费继续生活下去!因此要解决众生的烦恼,还是要先给他们次法,次法不只是施论、论、生天之论,更基本的次法是让众生能够生存在这世间,要先能找到稳定的工作,能够安居乐业,接 三摩地

2018-07-22

张居士不酒肉给人一种强烈的反差,别人问他为何不吃素,他回答:有那么多分别心干啥!学佛不要执着!小白兔吃素,成佛了吗?肉与菜有何区别吗?这就是张居士吃肉的理论。听过他的回答的居士们往往都觉得张居士的开示很有道理,并越发认为张居士可能是登地的大菩萨了,不同于一般的人。张居士平时常去家附近的一个朝鲜狗肉馆吃狗肉。前几日,他从外地回来,感到肚子饿了,就先 三摩地

2018-07-22

他是为了数千百姓的生命才破的啊!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流传甚广,但是世人仅知济公的此句,却不知还有后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致使前述谬说流传至今,招致口业,贻害非浅!----------以因果律来说,造了杀生、偷盗、邪淫、大妄语这四种业,是一定会下地狱长劫受苦的重业。因为造作这四种恶业,它的性质就是会让众生下堕到三恶道中,所 三摩地

2018-07-22

你看到人各有各的幸,也各有各的不幸,不明就理的人就会说:看,人和人是公平的吧!其实这不是人生公平的展现,只是告诉你,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得恶报,善恶各有报;过去常行布施,今生就会广有资财;过去口业清净,今生凡有所说人都愿意相信,不会怀疑;过去专心持,不邪淫,不夺人眷属,今生眷属恩爱,不会旁生许多爱恨情仇的过节;有果必有其相应的因,没有无因的果,尽 三摩地

2018-07-22

三、菩萨中说,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因此现在很多道场都在放生,但是我想要请问的是:放生的意义何在呢?现在很多人都在放生,而且是集体放生,因此而造成生态的失衡;菩萨中又说要行放生业,我们学佛人应该如何来面对放生?什么样的仪轨才是最好的放生仪轨呢?我们的回答是:《梵网经》菩萨第二十个轻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 三摩地

2018-07-22

也就是说佛子应该要恭敬大乘的经书,还有律的律典还有论典。大乘的经律论是非常庄严的,必须要受持读诵大乘经律,而且亦应悉书持,不但要能够书写、受持,而且以七宝无价香花、一切杂宝为箱囊来盛经律卷;也就是说用这样子的一个庄严、用这样子的一个尊贵的器具来装经律,这样子才是如法的。你没有用七宝无价香,乃至于杂宝为箱囊来盛经律卷,就已经是有过失了,更何况你把经 三摩地

2018-07-22

】(《优婆塞经》卷五)世尊开示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往生的长辈、亲人,除非他是落入饿鬼道中,我们为他追福才有用;如果他是往生到天界、人间或者地狱、畜生道的话,那么为他作追福供养,他都是得不到的。所谓追福,就是为亡故的亲友众生来修善事、功德,或者以食物、财物等上供祭祀的法会来为亡者修福,以福资亡者,来为他们追荐祈福,让往生在鬼道的亡者日子能够好过一点 三摩地

2018-07-22

当他投生为细菌时,仍然还是有情啊!但是仍有简单的喜怒哀乐啊!如果是破坏的人,就算是生前修得般若智慧与大神通,当他生到地狱受苦多劫,然后又要很多劫辗转受生为低级生物的时候,由于他的意识心很低劣的缘故,所以他的智慧与大神通也都跟着消失了,所以神通并不可靠,证得般若智慧以后,如果因为私心而破坏的弘传时,你的般若智慧也救不了你的!这是说:五浊恶世的众生,悟 三摩地

2018-07-22

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如是五,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优婆塞经》卷六佛陀的开示是说:一切世间的布施,以无畏施是最为第一的,因为众生所重视的就是他的生命,其次才是财产;这就是不杀与不盗,接着就是不邪淫以及不妄语。因为你能够不会侵犯别的 三摩地

2018-07-22

此外佛在律也开示过:菩萨看见众生,有急难需要布施时而不布施,那是犯的。所以菩萨应该去布施,更何况五元、十元对菩萨而言是小钱,千万不要吝惜,如果这个人真的是骗你的,你只不过损失五元、十元而已,不是吗?更何况你也成就布施的功德,未来这个人,他连同本金利息一起奉还给你,有什么不好的?所以有智慧的人,身边会准备一些小钱,随时随地准备去布施,如果看见有人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你曾布施钱财给别人,使他能度过难关,因而他对你心存感激,心有好感;或者有人介绍你去受五,未来可以保住人身,不会下堕三恶道;或者有人为你介绍团体,让你可以在团体修学,未来有因缘破参了,第一个想要感恩的人一定是介绍你进入团体的人,因为他介绍你进入了团体,让你明心见性了。诸如上面所说的缘都是善缘。因此,凡是好的缘或者对别人有益的缘都是善缘;这样的 三摩地

2018-07-22

如来藏能够记录业因,衪清楚是应该,那我们应该怎么清楚呢?佛法所说的三归五就是一个简单的善恶的,可以直接实践的善恶的标准。因为受三归依的人,他心目中知道法界的究竟理是佛法僧三宝,这样的法界究竟理,实际上就是以佛所说的理为真正理。佛陀因为证得这个理,所以就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三宝都是归于这个理。这个理是哪一个理呢?这个理就是如来藏法,就是大乘法,就是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我们过去世持五、修十善业,如来藏就帮我们变一个人身或者天身给我们;如果我们过去造恶业,现在实现的因缘到了,如来藏就帮我们变一个畜生身或饿鬼身乃至地狱身给我们,不是每一世都一直当人的。因为佛陀有大神通力,能够观察并且了知一切众生的善恶果报,所以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首先要修集布施的功德;远离了穷困,才能避免一生都只能为生存来奔忙,无暇修行或自 三摩地

2018-07-22

33.今生身相端正,前世持。34.今生六根不完全,前世破。35.今生不爱干净,前世为猪。36.今生喜爱歌舞,前世为歌伎。37.今生多贪心,前世为狗。38.今生脖子长瘤,前世独食。39.今生常口臭,前世爱恶口骂人。40.今生舌短,前世暗中骂尊长。41.喜淫他人妇女,死堕鹅鸭。42.喜淫九族亲人,死堕雀鸟。43.吝惜经书,藏匿智慧不教别人,死作土木中虫。44.喜好骑马射箭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