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今天各位佛子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若我们怀揣着我见,以我见为主导的思想在积累福德,那又如何让这份福德成为我们求道的增上缘呢?道是什么?我们在自我的指引下又去向何方?譬如在做护持工作时,想着我又积累多少功德,我又出了多少钱,我今天又帮助几个人,我这个月把书又送给多少人,这些人都因我而接触,他们都是我度化的,我希望自己的团体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我做了这 三摩地

2018-07-23

而认为自己或是善知识方便摄受,而可能是明说密意了,而所谓的送给你的这样一个明心的一个密意,你一定没有办法去保持、去保任;因为你没办法相信这么一个简单、这么平凡平实、一个实在的心,就是如来藏,既然没办法转依,必定会退转于这样的明心。您会疑善知识,您甚至会疑佛,您甚至会相唿应于那一些诽谤大乘佛法不是佛所说的法;因为如来藏无形、无相、无所住,因为您没有真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我们也不应当诃责这个当事者所认识的这个人,因为信力不足,因为没有善知识可以摄受;善知识没有办法摄受,又是他个人种种的性障、种种因缘,所以机缘还没有到,没有办法跟他说,强说的话,有可能只会让他诽谤佛法,更下堕恶道。所以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来,知道这样种种因缘以后,唯一能够作的就应当是自己,自己可以受三归,自己可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是自己可以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这些观察必须要现前所见;不能够说这些方面我都听的,听的话呢你自己就少一分摄受力,因为最后也可以东听听、西听听,到处你都用听的;到处都用听的就变成一件事情,反正你都用听的,反正你都是信一半听一半,那这样就惨了!所以要产生清净信比较困难。所以你应该于自己,譬如说你身体一向很好,那你就去观察别人,那你观察别人然后你也可以观察到一些处所、那一些相貌:譬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说,以佛法摄受众生的角度来看,若菩萨有贪爱之心,对摄受众生来说并不能算是烦恼;倒是对众生起了瞋恚之心而触恼了众生,使众生因畏惧瞋恚的缘故而远离佛法的修习,无法安置众生于佛法中,无法摄受众生;菩萨若不能摄受众生,就是不能摄受自己未来的佛国净土,进而妨碍佛道的修成,这才是菩萨道行者的烦恼。因为这样的缘故,如来在经中教示,贪欲的烦恼虽然难断,即使犯下 三摩地

2018-07-23

只需要在心中轻轻地挂着佛菩萨的念,以缓慢的动作来礼拜佛菩萨,这样不但可以得到佛菩萨的摄受而安定下来,可是却没有佛号声音、文字或影像,或是数息的数字,所以可以很容易地从缓慢的忆佛拜佛动作当中培养出动中定的功夫;这样的话,在世间法中生活或工作的时候,除非是需要非常专注思惟的时刻,大部分的时间呢,都是可以很容易地忆念佛菩萨而不受世间法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就像孔老夫子讲的,应该「有教无类」;你对什么样的人都得要摄受,不能够说「这么爱攀缘的人,我不摄受」,每天见了就骂他,不应该这样。不论什么样的徒弟,你都应该要摄受。所以有时候人家会说:「老师!你为什么都不管一管?他一天到晚攀缘,你都不骂他。」我为什么要骂他?(大众爆笑...)想通了呵?然后谜底揭晓说:「那个时候的求名菩萨,就是你弥勒啊!」大众听了,眼 三摩地

2018-07-23

那我们不论要开悟明心,乃至眼见佛性!乃至要入地,菩萨道每一个阶位都有所需要的福德!因此我们应该要努力修集六度,努力摄受众生摄受佛土,摄受众生行菩萨道,如此我们的福德才会增上!才能够慢慢自己的大愿,广度众生、满菩提愿。=====================================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66集: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正钧老师开示-----佛法长兴博客(原标 三摩地

2018-07-23

摄受心行于此一无相念佛境界中,就随意根原本的作意去引导拜佛,如此拜佛时的一切身行就能溶入无相忆念当中。-----《正觉电子报第097期》<无相拜佛心得>叶昱宽居士(原标题:欲使无相拜佛的功夫进展,修除性障是一条捷径) 三摩地

2018-07-23

一念无明又分为见惑与思惑;见惑就是见一处住地,就是三界的一切见惑,也就是以五蕴身心,或意识觉知心在三界中所执取的种种了别相,视为我、我所,视为常住、涅槃,这是见道所断的烦恼;只要能够得到真善知识的摄受,依善知识的教导,如实的闻思起观,则能够速断我见、疑见,以及戒禁取见得证初果。佛门中有句话说:在家人爱重,出家人见重。这句话对愿意精进修行的人来说是个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我们也不应当诃责这个当事者所认识的这个人,因为信力不足,因为没有善知识可以摄受;善知识没有办法摄受,又是他个人种种的性障、种种因缘,所以机缘还没有到,没有办法跟他说,强说的话,有可能只会让他诽谤佛法,更下堕恶道。所以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来,知道这样种种因缘以后,唯一能够作的就应当是自己,自己可以受三归,自己可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是自己可以 三摩地

2018-07-23

纵然由于善知识的慈悲,勉强且短暂的将其摄受,却由于无始以来的邪见、妄想习气难以根除,终究还是退转了。而这些邪见、妄想习气,虽是因意识之现行而造作,但是幕后的主使者,依然是潜意识末那;因为它主导着意识的思惟方向,这是任何人、任何状况、任何时候都无法改变的无奈,也是众生流转生死的无奈。除非你能依着二乘见道之理,确实而如理作意的断除我见与三缚结后,不是误 三摩地

2018-07-23

不仅自己的道业能够迅速的往上提升;又因为没有慢心,众生就不会排斥你,会接受你的摄受,这样就能够从你这里得到利益,继续跟着你往上进修。由此可见,慢心的修除,对菩萨而言是何等重要啊!以上所介绍的是慢心所的七种情形。-----《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65-66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正圜老师开示(原标题:七种慢_慢、过慢、慢过慢、我慢、高慢、卑慢、增上慢) 三摩地

2018-07-23

舍此无由成佛,摄受众生即是摄受佛土故。4.人间具足一切法种故,不同阶段的现观因缘皆具足故,方能使人具足一切种智而成佛。5.应教导随学者广修次法,否则自身成佛之时节将极久远;但次法的修习,以在五浊的人间最容易成就。讲记:以上所说的是属于趣向法的部分,简略的说完以后,接着应该说明趣向次法了。单单只有法的修学,而无次法的修学,仍然不可能在法上有所成就。这意思 三摩地

2018-07-23

随着禅定功夫的逐层增上,烦恼越来越少,解脱乐及禅悦很可能会使这位菩萨的心性逐渐向声闻心态转化,他可能会越来越厌恶烦恼,越来越喜欢清静无为,不被打扰的生活,乃至渐渐背离四弘誓愿,不再乐意摄受众生,最后,真有可能上心作下,称砣入水一般趣向无余涅槃。就算他证得阿罗汉果之后想要回小向大,那个过程对他而言,也不见得是轻而易举,必然成功的。一个旁证就是以极乐世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是大恶业先受报,就没办法转变了!」(注:第3种状况,于课堂上未说明)〔编案:第三种状况是随愿往生,对于菩萨道的行者,由愿力之摄持,上求下化广修六度万行,往生时由自身之福德、愿力及佛菩萨之摄受亦得随愿往生。〕听了这样精辟的解释,心里的震撼实在难以形容!立刻想到:我与家里老菩萨的相处模式竟是整个错了!我们不是常说「三轮体空」,无能施、所施、所施物, 三摩地

2018-07-23

诸地菩萨不会在心中起一个念说:现在全球我最棒!他不会这样想,即使为了显示而说全球只有他的法才是最胜妙的,但是心中也不会有高慢,只是为了摄受众生而说。他总是拿上面的佛、菩萨来比:自己的修证真的很差!很差!要到何时才能成佛?何时才能像十地、等觉菩萨们那样?他们都是这样想的,从来不会拿下面的人来比较,所以就没有高慢可说,因为他心心念念想着怎么样往上爬,来 三摩地

2018-07-23

当放生需要的动物被放生到不适合的环境时,又衍生不适应而死亡,或者原生种生物被新放生的动物猎食,这些也导致生态不平衡的问题;这些杀业当然都必须由放生的主持人及参与者共同背负,未来世必然要在业缘成熟时受报,也导致道业遮障与摄受众生的困难。由这些原因,与其放生不如护生,在保护环境上面用心,让动物们有安全而且食物充足的生存环境,比买物放生要好多了。而非如有 三摩地

2018-07-23

这就是在教育众生嘛!你这样做也是在摄受众生,也是在度化众生。但是千万不要去顶礼那些们,因为他们虽然身披僧衣,却是以外道邪淫法来破坏佛教的外道,不该承认他们是佛教中的法师。他们还得要改依声闻戒、菩萨戒为主,舍弃了藏密外道的金刚戒,重新再于显教中出家受戒,才算是佛门中真正的法师、僧宝;我绝不承认他们的三昧耶戒、金刚戒,因为那是依外道邪淫的双身法精神而施 三摩地

2018-07-23

衷心祈请诸佛菩萨加持摄受正觉讲堂师生们!(原标题:如何加强看话头锻炼动夫)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