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弥勒菩萨说:【云何菩萨无倒回向?谓诸菩萨三门积集所有善根,即善修事业、方便善巧、饶益于他,去来今世一切摄取,以淳一味妙净信心,回求无上正等菩提;终不用此所集善根,希求世间余果异熟,唯除无上正等菩提。】(《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七)所以,我们从这里的圣教就可以知道,回向的主要目的,乃是希望自己所有的善根,透过这样的回向,让自己的以及他人实证三乘菩提的成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这样的智慧方便善巧,来转变生生世世的逆增上缘,成为自己未来世弘法度众佛事的缘起。(原标题:竭诚邀请千手千眼大悲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加持只是一种方便法门,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每每会遇到同修有种种修行的障碍出现,譬如生病、意外灾害、家人阻扰、工作忙碌、生活困顿等等事相出现,因而障碍之修行时,总是会劝请他们能够殷勤的履践忏悔、发愿、回向等三种殊胜的修行法门,并且在佛前至诚恳切的祈求诸佛菩萨的加持,以排解修道上的障难。十多年来,这样的方法总是能够适时的帮助陷入困境、旁徨无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您在中老是学不会,要记得愚路尊者的故事,不妨多向他人推荐正觉的法道,不要害怕别人会后来居上,否则这种业果在未来世还会不断的延伸下去;除此以外,不妨常为诸同修铺设座位、整理鞋子、打扫厕所,同时努力扫除自己心中的污垢;有朝一日业障消除了,自然就不会再有遮障,那时还怕不能开悟吗?也就是说,佛世尊以种种善巧方便来加持我们,使我们得以扫除修行上的障碍和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读诵经典之后,所成就的身口意行改变,也是会让周遭的亲朋好友有深刻的感受,当然这也是接引他们学佛的一种方便。另外一个方便善巧,就是在读诵后,把这个读诵的功德回向自己与有缘的众生,能够成就无上菩提;透过回向的力量,可以得到广大殊胜的利益。以上是大略介绍读诵经典的种种功德。接下来,我们了解佛菩萨及诸天神众,其实他们最希望有人从读诵中能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学佛的人,于此善巧方便,应勤修学。10.正行供养,依修行,以此正行为供养,是为正行供养。如于少时分,普于一切有情,修慈悲喜捨四无量心;于一切诸行修无常苦空无我想;于涅槃修胜利想;于佛法僧修随念想;于一切法发生忍智信解;于离言法性的真如生起无分别无相心住;于所受尸罗守护无犯;于着摩他毗钵捨那精进修学;于一切波罗蜜多及诸摄事精进修学;如是等行,虽以少少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南无本师释迦尼佛(三称)(后三拜)依【胜发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是大受及三大愿章】发愿文世尊!弟子○○○从今日乃至菩提,于所受戒不起犯心。世尊!弟子○○○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尊长不起慢心。世尊!弟子○○○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众生不起恚心。世尊!弟子○○○从今日乃至菩提,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嫉心。世尊!弟子○○○从今日乃至菩提,于内外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弥勒菩萨说:【云何菩萨无倒回向?谓诸菩萨三门积集所有善根,即善修事业、方便善巧、饶益于他,去来今世一切摄取,以淳一味妙净信心,回求无上正等菩提;终不用此所集善根,希求世间余果异熟,唯除无上正等菩提。】(《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七)所以,我们从这里的圣教就可以知道,回向的主要目的,乃是希望自己所有的善根,透过这样的回向,让自己的以及他人实证三乘菩提的成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时金刚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诸有情未得法忍,亦不受行十善业道,及劝众生令勤受学,以强势力处刹帝利灌顶王位,受用种种胜大财业,及余种种富贵尊位;颇有别缘,得方便救,令其免堕无间地狱及余恶趣,受诸苦不?”世尊告曰:“亦有别缘,得方便救,谓有众生处刹帝利灌顶王位,及余种种富贵尊位,虽复未得成就法忍、十善业道,而有信力尊敬三宝,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把差别弄清楚了,然后来修学善品法,才是有善巧方便的精进菩萨。所以娑婆世界中有种种的障碍,令行人废修善品,是故宜应勇猛精进。假使心性不够勇猛,稍微遇见一点遮障,就会退缩了,这就是不够勇猛、不够精进。1、勇猛精进广修种种善品法2、昼夜六时礼拜诸佛,当然不是叫你每两个钟头就起来拜一次佛,而是说除了睡眠的时间以外,有空的话就要常常礼拜诸佛;3、并且还要供养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戒中说,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因此,现在很多道场都在放生,很多人都在放生,而且是集体放生,因此造成生态失衡。那么,放生的意义何在呢?但菩萨戒中又说要行放生业,我们学佛人应该如何来放生?什么样的仪轨才是最好的放生仪轨呢?《梵网经》菩萨戒第二十个轻戒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不方便举行安座仪式,只要坛城清净,主人以至诚心如理如法的供奉,一样可以得到诸佛菩萨的护佑和加持。事实上,只要知见正确,凡事都能如理作意而行,当然也就无所谓禁忌可说了。所谓的禁忌,其实都是因为无明的缘故,由于不明白道理,所以怕东怕西,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所以说智慧很重要!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66集——在家信佛有禁忌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在平实导师所著的《楞严经讲记》第十一辑第155-156页中,有此段白话翻译:阿难!一切众生由于进食甘甜的食物所以能够生存,误食有毒物质的缘故就会死亡。这十二类所有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日经》说有一种叫内护摩,就是说是以外护摩作为方便,外护摩是拿东西烧,内护摩是说要有心中智慧的火。可是内护摩这个说法,可以从《奥义书》里面看到,也就是说《奥义书》一样是佛陀之前的外道法,也就是说相近的内护摩的这种说法在那时候一样是有出现的。所以,不管《大日经》怎样替它辨解,实际上都很难脱离外道婆罗门教的影子,密教的本质确实是和这个脱不了关系的。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就是说,儒学只是人本主义的入世之学,所以它顶多是人天善法,人天善法是不是佛法呢?人天善法,仅止于佛法里面的人乘之法,也就是佛所说的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是修学佛法的前方便。所以信受儒家的思想,而去行人间的善法,这个是对于修学佛法有很大帮助的一个前方便,但是儒家的思想并不是佛法。所以现在有一些法师,甚至于教人家要读规、读三字经,乃至于以儒家的思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本来已经没有三恶道的业,可是菩萨因为愿力来变现,这样的话你只要稍微轻微地作意,马上就可以变现一个地狱报身,然后跟地狱的众生在一起,方便作为同事,然后利行。所以,菩萨不会将最后三恶道当作牢狱,也不会将酬偿有情的生死当作是非常痛苦的事,就是因为修学佛法的缘故。所以,如果要酬偿业果,就应该从这个地方来深入思维,真正的业是自心种子的转异、转变、转化,透过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佛施设了种种方便,哪怕你生活上起了污秽贪恼,在种种贪爱之中,还是可以十念往生。甚至极恶众生,可能犯了地狱业,佛陀还是说他未来一样可以在极乐净土受清净的五欲之乐。因为学佛过程中,许多人没有办法断除生活上的享受,这并不是最重的过失,在佛法中谈的是对于圣教、对于成佛、对于发菩提心有没有信心。所以菩萨法中,乃至于在最后坐上菩提座之前,都不应该舍离最微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说他根本就不愿意到佛寺,你还是可以跟他在家里面讲三归依的道理,然后为他方便说三归依。然后等到说他的信力多一点以后,就可以如实在真正的三归依道场来受三归依。什么是真正如实三归依的道场呢?就是相信这一乘理,相信佛法之中就是有个常法、有一个本住法,佛就是证得这个本住法而成就的。所以,应当往这地方能够细心来推求,细心来追求。所以,任何时节因缘都可以避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善因缘方便是通过你对佛法的信受得到的。胎儿或是婴儿到底会不会学佛,就要看接引他的这个菩萨本身对于三归依是不是有真诚的信仰。未来小孩长大了,他会不会学佛,信佛层次的高低,也要看他父母亲对于佛法的态度。不但人间的动物可以学佛,许多其他畜生道的众生,也都可以学佛,乃至于鬼道众生,也可以学佛。譬如说天龙八部,他们是佛陀中的,也要行菩萨道,他们有的是以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菩萨一样有施设、方便、教化,就如同佛陀施设小乘法一样,这个就是我们在轮回上会遇到的事情。菩萨的观念并不畏惧果报,而是畏惧隐藏这些恶事;透过隐藏而让自己的心性变得污秽、变得混浊,没有办法承受自心的光明。所以,对于果报认识,和众生已经有大大的不同。甚至说,许多的恶业都会变轻;因为有些恶业,通过忏悔可以了解都是自心所作,所以自心所作都是没有真正的形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