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第四、有善巧方便能建立行者参禅之功夫,随学者亲近修学而能发起参禅应有的看话头功夫方得名为善知识。第五、已悟明真心,并亲见佛性而不退失者;他能依自己所悟的见地来说,均符合了义经的意旨,而不是依经解经、依文解义。以宗门而言,依经解经、像文解义并非真善知识,故云:依文解义,三世佛怨;离经一字,即同魔说。第六、有大愿心,已发愿帮助佛子究明心性者。第七、能指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能以持名念佛及礼佛为方便,欲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并非难事;则往生极乐净土便有把握。亦可参究念佛:所谓「不暇方便,自得心开」,非无可能。若以念佛圆通法门之初步功夫转而参禅,则无门之门自然现前,欲得悟明心性,亦有希望。即知禅与净土,密不可分。佛弟子若能以「禅定心要」修行净土法门,以净土法门之帮助成就动中功夫,则无论修学禅或净土,皆能得力,连获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么,禅究竟应如何修行呢?简单讲,悟前参禅明心,主要包括两部分:1、前方便(闻法阅经建立知见;闻时记忆闻后思惟;培植福德广结善缘;受持佛戒,发菩提心;减除世间五欲之贪着;忏悔业障,深信因果;消除慢心;发大愿心);2、正修行(谨慎选择教禅的善知识;正修功夫——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思惟观之功夫;深解第一义经典;学习参究话头与公案的方法;学习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五者末法佛子,世智辨聪,慢心深重者甚多,苟无显赫传承及大名声,虽有方便善巧及真实修证亦不被信受。为有此五难,故余多年以来,凡遇学佛人,多劝其念佛,求生极乐。《央掘摩罗经》云:更有第一难事,谓于未来住世余八十年,安慰说此摩诃衍经、常恒不变如来之藏,是为甚难。若有众生持诸同类是亦甚难。若有众生闻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随顺如实,是亦甚难。六祖大师曰:汝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陀,祂是福慧两足尊,祂的福德与智慧都已经圆满成就,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方便善巧。当然就如同《维摩诘经》当中佛陀这样开示说:“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维摩诘所说经》卷三)因为如来进止举动,威仪俯仰,乃至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未曾无益于众生;所以,“诸所作为,无非佛事”。就像《维摩诘经》当中记载,维摩诘菩萨令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超诸方便成十力。又道。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祖师又道。起诸善业亦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从上诸圣。尽向生死海中。头出头没。互相激扬。只要当人直截承当。(9)宏智禅师广录卷第四持钵归。上堂。生灭去来。本如来藏。清净妙明。虚融通畅。六门我绝攀缘。三界渠无身相。无生路上底人。识取万回和尚参。(10)与近代虚云大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如果要断烦恼,就要断我见;要断我见,就要从如何去观行五阴的虚妄不实来下手,这是佛陀给我们的一个善巧方便,让我们从五阴下手,可以说是一个最直接,最了当的办法。断我见,以及五阴,一一阴都是虚妄不实的这些观行,并不是意味着断我见之后,什么东西都没有。在这点上,必须要分辨清楚。世间人对于我这方面的想象,不是落于常见,就是落在断见。常见就是我见,也就是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如果要断烦恼,就要断我见;要断我见,就要从如何去观行五阴的虚妄不实来下手,这是佛陀给我们的一个善巧方便,让我们从五阴下手,可以说是一个最直接,最了当的办法。断我见,以及五阴,一一阴都是虚妄不实的这些观行,并不是意味着断我见之后,什么东西都没有。在这点上,必须要分辨清楚。世间人对于我这方面的想象,不是落于常见,就是落在断见。常见就是我见,也就是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当你观行清楚时,就把破参明心的前方便完成了,就不必在禅三道场一次又一次被打回票。只要我见断了,平时也有熏习如来藏体性的正见,当你一找到如来藏时就能承担,自己就能确实体认祂是不是如来藏了。所以修学佛法最重要的还是二乘声闻法的见道——断我见——要你现观能取与所取都是虚妄。问题是:能取是什么?大师们都弄不清楚。诸位都知道所取了,所取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四种修具足之后,然后您就能够依于您的未到地定、依于您五停心观、依于您七方便、依于您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样子一个如实地观照般若,从你闻、思、修,文字般若进而依定慧等持而来作观照,而来证得最后的实相般若,这才是佛法真实入门的一个次第。关于我见、关于断我见、关于众生依于三毒、四相,而造作流转三界轮回的这一些善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换句话说,圣人施设,我们以声闻人来说,它是有所谓的七方便——七种方便、七种善巧,来帮助修行人能够证得断我见的一个功德。七方便是哪七方便?第一个、五停心观,第二个、四念处的别相观,第三个、四念处的总相观,后面四个则是所谓的四善根——煖、顶、忍、还有世第一,或是说另外的翻译:世第一法。前面的五停心观,主要的就是让我们这个妄心,心猿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虽然佛摄众有无量无边的方便因缘,但对于信根无法建立的话,他将来信力是没办法增长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要他真正如实受菩萨戒,他也很困难。甚至大部分的人,应当说几乎都是还没有抵达信不退的地步,也就是在六信位还不满足,遑论七信、八信、九信、十信,到初住位呢!你要能够到初住位,才会说作种种的甘愿,才会说:我就是菩萨,我就是顶这个菩萨名,要在三界中出生入死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在大乘法中,有广说识蕴亦含摄意根者,皆属方便说,为显示意根亦是可灭之法故(依三乘菩提共道之解脱道而言皆是可灭之法故),亦欲显示意根非属有色根故。然因意根非是外道诸天天主、天神所能灭除者,亦因不同识蕴六识之夜夜眠熟即灭者,故不摄在识蕴中;亦因意根是识蕴之俱有依故,亦是识蕴所生起之藉缘故,亦是识蕴未生之前即已存在之法故,不予摄在识蕴中,此即是四阿含诸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走笔至此,末学不得不由衷地赞叹萧导师之善巧方便之睿智与仍坚守岗位之各亲教师(须自备广大福藏以便承担末法众生之业力)。但愿十方诸佛菩萨能加被他们,令正法久住。阿弥陀佛!(原标题:无相忆念拜佛是修观行的最佳动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二三菩萨对于此观察之落实有一很好的方便:可以写一张对照表,将自己每天发生的不妥的事情,列在横轴,而百法中的相应善、恶心所,这些都把它们写在纵轴,自己将相应的部份打勾……写完以后,便可以在这个勾完的地方,将其中自己又觉得最重的心所法,予以加上不同的注记,代表这是马上要开始回想,要开始观察的地方,等到注记都做完以后,便开始一一去检视这些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走笔至此,末学不得不由衷地赞叹萧导师之善巧方便之睿智与仍坚守岗位之各亲教师(须自备广大福藏以便承担末法众生之业力)。但愿十方诸佛菩萨能加被他们,令久住。阿弥陀佛(原标题:略说观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当你观行清楚时,就把破参明心的前方便完成了,就不必在禅三道场一次又一次被打回票。只要我见断除了,平时也有熏习如来藏体性的正见,当你一找到如来藏时就能承担,自己就能确实体认祂是不是如来藏了。所以修学佛法最重要的还是二乘声闻法的见道――断我见――要你现观能取与所取都是虚妄。问题是:能取是什么?大师们都弄不清楚。诸位都知道所取了,所取是六尘,六尘虚妄,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很多人认为学大乘法想要明心见性很难,因此不敢来正觉同修会参加共修,其实不必害怕,菩萨自有善巧方便帮我们开悟;就算不悟,有初果的功德受用而往生极乐,也可以莲品高升。若学得无相忆佛的念佛功夫,那是成佛的利器,到十地都可以不舍离这个功夫,真的是受用不尽。但妙法难逢难闻,有的闻而难信,光看书,智慧不足,还是难以达到妙用,此所以亲教师之教导不能少也;行者若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沙门瞿昙他用这种种的方便,他都没有办法破坏你对我们的信受。这十六个大国,没有一个能够像你这么样的相信我,但是这十六个大国,他们也都相信你的话,所以我们想了一个计谋,想要跟你一起商量。这个计谋就是:我们决定在你们家设一个大供养,你家有七个大门,在一个一个大门之前,都作一个大火坑,在大火坑里面放上这个炭——没有烟的炭;并且再用铜来作梁,梁上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甚至我们会鼓励同修们,应该要当大南瓜,所谓的大南瓜就是虽然不去采收它,也就是虽然没有印证,但是他会不断不断地在戒定慧三学上,不断地增上熏修,在利乐有情上面不断地配合著导师施设的,种种的方便善巧去作破邪显正、利乐众生的事情。也因此当这样的学人破参了以后,就能够为起大用;因为他具足了非常丰厚的戒定慧的实力,也具备了度众的种种的善巧方便。也因此和急求答案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