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只是佛陀还是要施设这种方便,让小乘者可以得到他所认为的轮回上的解脱。在轮回的解脱里面,又有许多谬误的见解。譬如有的人,他会持守一些特别的戒律。就是说,他对于四不坏信不清楚;他就以自己所听所见到的师父所传的道,或是世间所看到的作为戒律一生持守。譬如,他一生都在苦行之中,然后折磨自己的身体,或是只用微少的食物或者饮水来维持生命;认为经过这种苦的、业的折 三摩地

2018-07-22

来到中国以后,中国的禅师们,就是以前在佛陀座下,然后继续留在人间来应化于世间的,以种种方便施教,产生了中国很特殊的公案。公案实际上在佛陀的年代就已经有了,只是没有像中国佛学开示禅门密意的时候多。不过不管怎么说,禅门祖师对于这个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就是真心是没有疑惑的,证悟的祖师们当下发现了这个法。然而证悟的祖师还是非常少的,所以不应该轻易说自己证悟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部分也属于比较深的种智,我们也不方便多加说明。火葬还有什么好处呢?大家也许听过,家人土葬一段时间后,有些人就抱怨头痛,一直讲头痛。这时候赶快把墓地挖开、开棺,发现大树的树根长进了棺材里,正好包住了亡者的头骨。有些人在长辈下葬之后,一年、两年、三年,身体突然出现一些奇怪的疾病,怎么治都治不好;经有人指点,知道是丧葬出了问题;然后去开棺,结果发现被 三摩地

2018-07-22

二地菩萨要主修戒波罗蜜,要能够戒行自然清净不犯;三地则主修忍波罗蜜及四无量心、五神通,要能够成就俱解脱果而不取证,并且要能够成就无漏妙定意生身;四地则主修精进波罗蜜,要能随意到十方世界度众,无有疲倦;五地主修禅定波罗蜜;六地主修般若波罗蜜,要能自然证得灭尽定,成为俱解脱的大乘无学菩萨;七地主修方便波罗蜜,要能成就方便善巧,念念入灭尽定;八地主修愿波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一些是由于诸佛摄受众生、方便善巧的不同,因应了不同的根器、不同的心量、不同的种性的众生,成佛以后摄受众生的国土,他们的别相有所差异的缘故。而且,即使是造五逆恶业的众生,只要殷重忏悔,求生西方,还是有机会能够被弥陀世尊摄受,唯除谤菩萨藏者。近百年来,许多的学佛人,对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个知见错误了,以为说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事情 三摩地

2018-07-22

也就是说,佛法本来没有分为三乘道,只是因为成佛之道十分的广大,又要经过无量长劫久远的修学才能够究竟;所以佛陀为了心量不够广大的众生,才方便施设二乘菩提解脱道,让众生能够很快地契入、证果,因此而能对甚深微妙的佛法产生初步的信心,愿意继续安住在佛道上勤苦修学。所以说,佛法的三乘道都是从唯一佛乘里面方便施设而来的,好让众生对佛法、对自己生起信心,因此,唯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说在《维摩诘经》〈方便品〉里面说到: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断其贪着。所以在中国古时候,有所谓居士十德的这种说法,意思是说,在家的佛,要有十种德行才能被叫作居士;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被叫居士的。十种德行是指说,在世间长者所应该具备的十种特性。比如说:姓贵,种姓尊贵;位高,地位崇高;大富;威勐;智深,智慧非常的深细,结果后来在《水浒传》里面,有一个 三摩地

2018-07-22

十方诸佛都各有四种净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及常寂光净土。然而其中愿心特别宏大殊胜,又与我们中国佛特别有缘的,那就是阿弥陀佛的净土。西方净土有什么样特异之处呢?太多了!我们可以从弥陀世尊的四愿当中,看到一些西方净土的殊胜之处。例如,西方净土中国无恶道,在这个地方不会堕入恶道;而且都可以得到三十二大人相,每个人神通具足;可遍供诸佛,而且 三摩地

2018-07-22

十方诸佛都各有四种净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及常寂光净土因此,并不是说只有念诵阿弥陀佛,才能往生净土。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43集佛都愿往生极乐世界吗?>正伟老师(原标题:只有念阿弥陀佛才能往生吗?) 三摩地

2018-07-22

第三者,世间的治生是指的经营谋生,佛法中真正的善知识,他还能够广为众生施设方便,令他不只是修集来世的人天福德资粮;而且,更能够进一步去成办未来世乃至久远世菩萨道的资粮,还进一步令学人发起意乐,而自自然然地欢喜奉行;因为已经知道,什么是对他们的佛菩提道的进展有利的。第四者,善知识还能够广开法宴,因为说法的深入浅出、妙趣横生,能够令那些不喜欢经道的欢喜 三摩地

2018-07-22

用这个方式来教导有缘众生,用种种方便,包含从念佛开始,进一步可以忆佛、拜多尊佛、看话头、参话头。这是让你期待可以亲见中央大厅的光景啊!这正是以一个法门为基础,不离这个法门的基础而深入转进另外一个法门,让你可以从一大堆的房间外的最外面,一个门又一个门顺利地开进去;终于看到中央大殿之后,却又以它为根本,向外一个门又一个门的开出去;开遍所有的门,看尽其中 三摩地

2018-07-22

有的人会说:学佛为什么要开这么多门?为什么不能只开一个门?有这样的问题的人,一者,因为他是被善知识错误地引导,因为这种善知识他自己也搞不清楚,佛法的中央大殿到底是什么;更不要说这个善知识是可以为你施设种种的方便善巧,让你可以开启殿堂外面一层又一层的八万四千个门。再者,就是个人心量短浅,所以才不愿意去面对那么多个八万四千门;所以才会被假名善知识的一生 三摩地

2018-07-22

你可以方便用念佛为一门深入,但是这一门要深入,必须兼有布施、持戒等等前五度的福业,以及说第六度的智慧,引发种种的方便善巧,才可以让你有如同过关斩将般的顺利的一个门又接着一个门,这样的一直往中央大殿开去。那么以念佛一门深入,把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当作目标,毕竟只是狭隘的净土法门;而真正的净土法门,还是要你能够开启进入中央大殿那个门,而从此以中央大殿为中心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课诵就能够作为学人精进用功的一种方便,因为课诵的时候就好像说还在听佛说法那么一般。一般课诵是把早课晚课跟诵读等等都包括在一起。有一些善知识往往会教导大众说:课诵时候要注意哪些事项呢?譬如说,修行的目的不在于形式,而这些形式却能够帮助我们达到身心的安定、健康、幸福等等的目的;课诵的专案可以多、可以少,只要每天相同就好;乃至说,内容可以依时间的长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应当知道的是,各个宗派都不应当独立的立宗,应当回归于一佛乘的全面修证,应当依世尊的六度方便,先修福德,同时熏习正知正见,以期证法,然后才能够深入。为什么这么说呢?《金刚经宗通》的时候提到的一首偈颂:五度修福业,凭之得般若,后无住行施,福智无能比。这就已经说明想要修学亲证佛法,是要依循六度万行的次第,在前五度的修集福德,再加上六度的正确般若知见的 三摩地

2018-07-22

一般修学净土宗的,以净土的三经、五经为依据又方便又加上一论,然后合称五经一论等等。净土宗以前曾经有大德出世,以方便来接引学人亲证自心净土,这个才是广义的净土宗;可是越到末后世,都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弥陀净土为主,就变成狭义的净土宗。那这个宗在佛法中的角色是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摄受根器是普及三乘智愚凡圣;然后又依照阿弥陀佛的大愿,能够帮助修行人很快速地 三摩地

2018-07-22

佛法方便说为三乘菩提,严格而言,人天善法还不能说是佛法,但却是汇归于一佛乘。要是菩萨在因地时就肯真切地发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那么单单就这么一项,菩萨就没有厌世的权利。可是当他真诚地发了说,愿意生生世世来到世间利乐有情的同时;又由于亲证这个本来就无我的如来藏,世世随分转依之后,一样也有解脱的功德受用,也就是说,他在入世的同时,同时有出世的功德受用;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这一类人虽然能够这样想,却又舍离不了人天的欲乐,所以我们方便施设说,这个叫作中等根器的人。另外一类根器的有情,我们方便施设为上等根器的人。这类根器的有情,当然也不愿意如同前面讲的下根器的人,得要等到堕落三恶道,再由阎罗王来救赎;同时他在行善持戒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去观察说,持戒行善之后,虽然可以保住人天之身,可是那却是不究竟的,因为仍然在人天轮回 三摩地

2018-07-22

阎罗王之说,在三藏十二部中多处可见,这是世尊用世界悉檀的善巧方便来教化众生。悉檀有宗义跟遍施的意思。宗义是说用宣说三界中诸世界的别别的相貌,然后令佛法的宗旨可以遍施于有情。所以,下根器人听到阎罗王的事情而生畏惧,乃至于说听到天界的种种殊胜而生羡慕;而中根器的人听闻了以后,努力的去恶向善;那上根器的人听了以后,证知种种的业报差别。所以,在经论中看到阎 三摩地

2018-07-22

】(《妙法莲华经》卷一)另外一部分记载:【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舍利弗!若我,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非阿罗汉、非辟支佛。】(《妙法莲华经》卷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