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如果不方便举行安座仪式,只要坛城清净,主人以至诚心如理如法的供奉,一样可以得到诸佛菩萨的护佑和加持。问题七、习俗中有烧纸钱给鬼道众生的作法,有的是已经往生的亲属托梦要纸钱,也有的人是主动烧纸钱给往生的冤亲债主,可是经中似乎没有烧纸钱这种法门,请问:这是此处鬼道众生的习性吗?烧纸钱他们能够得到真实的受用吗?我们的回答是:民间烧纸钱的习俗是源自于古印度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再者,犯下五逆罪而不毁谤菩萨藏者,诸佛慈悲而有开示另外的方便法:亦即往生极乐世界。根据经中世尊的开示,虽是五逆十恶之人,只要他临命终的时候,因为过去世种过善因,今生能遇到善知识教他忏悔念佛,还是有机会得蒙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愿力以及无尽的智慧,摄受往生极乐世界下品下生,因此得脱离三界轮回之苦;然而这样的下品下生者,需于莲花中住十二大劫(极乐世界每日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CBETA,T19,no.945,p.141,c3-13)白话翻译:讲记:「…阿难!一切众生由于进食甘甜的食物所以能够生存,误食有毒物质的缘故就会死亡。这十二类所有众生如果进求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由于助念者在唱诵阿弥陀佛圣号的同时,有念佛三昧的助念者同时于心中忆佛念佛,一心不乱而以至诚心、深心忆念阿弥陀佛,如同经典中所开示「同于形影,不相乖异」、「若众生心忆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能持菩萨戒吗?还是需要怎样的经历与过程之后,才由优婆塞戒转进到菩萨戒?答:您有心发愿严格持守菩萨戒律,此乃净善之法,我们在此随喜赞叹您的净愿与净行,因为您已经具足七圣财中戒财的一分功德,因为戒学乃是三无漏学中的基础,而三乘菩提的成就皆以戒为前方便资粮,故佛在经中请阿那律陀尊者开示受戒、持戒之胜妙处,阐释诸贤圣皆是「以戒为梯而升无上慧堂之阁」,尤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要接引众生亲近佛法,这个佛法当然是真正的佛法而非相似佛法,要以这个前提为先;否则光看表相,就容易被相似佛法所欺骗,因此建立正确的知见乃是非常的重要;确立正确知见才能够学习正确的佛法,则应该使自己及诸青年学子建立简择的智慧,不迷信盲从,乃至不看表相、不落入僧衣崇拜,要以佛法的实质内涵正确为前提,以此为先来厘清了义与相似佛法之差异,再随缘随力的为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即说偈言巨海极广大浮木孔复小百年而一出得值甚为难我今池水小浮木孔极大数数自出头不能值木孔盲龟遇浮木相值甚为难恶道复人身难值亦如是我今值人身应当不放逸恒沙等诸佛未曾得值遇今日得谘受十力世尊言佛所说妙法我必当修行若能善修习济拔极为大非他作己得是故自精勤若堕八难处云何可得离世间业随逐堕堕于恶道我今当逃避得出三有狱若不出此狱云何得解脱畜生道若干历劫极长久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陀罗尼如果就只是咒语文字,怎么会有形貌状相?大梵天王的请问不是很奇怪吗?可是观世音菩萨却赞叹大梵天王,说他为方便利益一切众生故,作如是问,并且详细为他开示:【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著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无碍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重白佛言:「愿示方便。」佛时教言:「汝到城门下,见人出者,为之作礼,入者亦礼。」时有一鬼神,化作婆罗门身,欲来入城,小儿向礼。鬼咒愿言:「使汝长寿。」此鬼乃是杀小儿鬼,但鬼神之法,不得二语;以许长寿,更不得杀。以其如是谦忍恭敬,得延寿命。】(CBETA,T04,no.203,p.469,a24-b6)又出家菩萨为在家父母求延寿,乃是自身于出家后,于佛道上之真修实证,以佛法之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方便佐助。九者见乐施者。心生忻悦。十者见世饥馑。心生怜愍。九、有智慧的原因一者善能咨问智慧沙门婆罗门。二者显说善法。三者闻持。四者见说定法。叹言善哉。五者乐说。六者亲近正智人。七者摄护。八者勤修多闻。九者远离邪见。十者见痴恶人。不生轻贱。十、出生人道的原因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邪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绮语。六者不两舌。七者不恶口。八者不贪。九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此乃诸佛摄受众生的方便善巧不同,因应不同根器、心量、种性的众生,成佛时摄受众生的国土别相有所差别。再者,造五逆恶业的众生,弥陀世尊同样摄受,唯除诽谤菩萨藏者,但是因为近百年来许多学佛人对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知见错误,以为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没有事情,「自然」就会成佛、也不用受报,殊不知到了极乐世界仍然需要修行,净土诸经中所说,出了莲苞以后有在地、在虚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关这部分法义平实导师已在《宗通与说通》中有详细的开示:【是故「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一语乃方便说法,非真实义,不应生执而起臆想。然于地上菩萨之无生法忍道种智观之,亦言可通;谓山河大地草木植物乃是有情共业种子所变现者,既如是,则圆成一切种智之究竟佛,于其示现成佛之世界,其中所有山河大地与草木,亦有一分是其自心真如所变相分;则彼世尊成佛时,其真如所现之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8、亦不勤修坏结方便,常生悭贪嫉妒瞋心。9、亲近恶友懈怠乱心10、乐处无明不信六度11、不乐修褔不观生死12、常乐受持他人恶语13、复有众生发菩提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闻无量劫苦行修道然后乃得,闻已生悔,虽修行道,心不真实。14、无有惭愧15、不生怜愍16、乐奉外道,杀羊祀天。17、虽有微信、心不坚固,为五欲乐造种种恶。18、倚色命财,生大憍慢。19、所作颠倒不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以不净物来布施,只是方便行,所以有开缘。或时设以不净物施,为令前人生喜心故。——《优婆塞戒经》(杂品)第十九有时菩萨假使以不清净的物品来布施,那也是为了让被布施者生起欢喜心的缘故。不清净之物,譬如众生肉:有人很喜欢吃羊肉、牛肉,凡是肉案子上买得到的肉类,你就买了布施给他,方便度他入佛法中。有人喜欢吃葱、蒜,你就送给他,为了让他生起欢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位被医师判为脑死的植物人,我进了加护病房,却可以方便与她沟通;因为我有道种智,我有很多方便善巧跟她沟通,所以我判定她还没有脑死,意识仍然存在而可以与她沟通。所以我出来向她同修讲:你不可以做这件事情,要不要走,由她自己决定,她自己还没有准备要走,你不能代他决定。后来出院了,医师还说是奇迹,她还回来同修会看我,有时也回来正觉讲堂听经。所以真的不能太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在无量世中至心持戒,所以世世言语辩了,善于说话,不会辞不达意,能用很多方便善巧,把所要宣说的法讲出来,让众生听了就能懂,这就是言语辩了。为什么至心持戒的因缘就能言语辩了?是因为说诚实语的缘故。如果至心持戒,当然不会妄语骗人,当然来世的果报就是说话让人家很容易信受而听懂。有的人想要说明一件事情,可是讲了老半天以后别人都听不懂,就是诳语的果报。如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三,为妻子提供种种方便条件,装饰打扮自己的妻子,以示爱意。第四,充分信任自己的妻子,即所谓使妻子「在家中得自在」,应当由妻子操持家务,不多干涉,使妻子能自由处理,这样才能保持家庭和睦,增进家庭幸福。第五,所谓「念妻亲亲」,即是应当顾念妻子的亲属,对妻子娘家的人要以礼相待。丈夫对待妻子有五条原则,妻子对待丈夫则有十三条之多。其中除了规定应当爱敬善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这一类人虽然能够这样想,却又舍离不了人天的欲乐,所以我们方便施设说,这个叫做中等根器的人。另外一类根器的有情,我们方便施设为上等根器的人。这类根器的有情,当然也不愿意如同前面讲的下根器的人,得要等到堕落三恶道,再由阎罗王来救赎;同时他在行善持戒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去观察说,持戒行善之后,虽然可以保住人天之身,可是那却是不究竟的,因为仍然在人天轮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法方便说为三乘菩提,严格而言,人天善法还不能说是佛法,但却是汇归于一佛乘。要是菩萨在因地时就肯真切地发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那么单单就这么一项,菩萨就没有厌世的权利。可是当他真诚地发了说,愿意生生世世来到世间利乐有情的同时,又由于亲证这个本来就无我的如来藏,世世随分转依之后,一样也有解脱的功德受用,也就是说,他在入世的同时,同时有出世的功德受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应当知道的是,各个宗派都不应当独立的立宗,应当回归于一佛乘的全面修证,应当依世尊的六度方便,先修福德,同时熏习正知正见,以期证法,然后才能够深入。(原标题:如何看待佛门中的宗派问题?)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