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当勤方便自性清净心力。当勤方便及未谤修多罗未成一阐提。当勤方便修习自度。以是义故。说彼心无量客尘烦恼。应当疾疾拔其根本。意法前行意胜法生意法净信若说若作快乐自追如影随形我为声闻乘说。此偈意者。谓如来藏义若自性清净意。是如来藏胜一切法。一切法是如来藏。所作及净信意法。断一切烦恼故。见我界故。若自净信有如来藏。然后若说若作。得成佛时若说若作。度一切世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善男子,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行善权方便故。于佛国得道。一切行权摄人为善生于佛土。菩萨行三十七道品之法故。于佛国得道。以根力觉意勉进人民生于佛土。菩萨分流法化故。于佛国得道。一切示现贤善之行得见佛土。菩萨说除八难故。于佛国得道。一切为断恶道众难而有佛土。菩萨自觉不讥彼受故。于佛国得道。断诸邪受而有佛土。菩萨净修十善之行故。于佛国得道。而不离偶大财梵行诚谛之语免于恶道。言以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何等为十?所谓:以音声作佛事,为成熟众生故;以色形作佛事,为调伏众生故;以忆念作佛事,为清净众生故;以震动世界作佛事,为令众生离恶趣故;以方便觉悟作佛事,为令众生不失念故;以梦中现相作佛事,为令众生恒正念故;以放大光明作佛事,为普摄取诸众生故;以修菩萨行作佛事,为令众生住胜愿故;以成正等觉作佛事,为令众生知幻法故;以转妙作佛事,为众说法不失时故;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陀罗尼如果就只是咒语文字,怎么会有形貌状相?大梵天王的请问不是很奇怪吗?可是观世音菩萨却赞叹大梵天王,说他为方便利益一切众生故,作如是问,并且详细为他开示:【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著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无碍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巧方便本愿故,于大众中示现受生,为庄严佛眷属故。」观世音菩萨还可以示现多头、多手、多目等神变,乃至上千上万头、手、目等。千与万,犹如说「千手千眼」,是表示观世音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力,也有无量无边的威神力,可以广泛地利益众生。一般佛教寺院都有观音殿,或在大雄宝殿内供奉观音像,或有单独的观音庙、观音堂等。观世音菩萨会适应一切众生的需要,不一定只化现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具备十四种布施众生无所畏惧的无边神力,四种不可思议无作无为的胜妙德用,具足一切无碍神通,广修种种善巧方便,历来在中国民间广受礼敬供养,曾有户户弥陀佛,家家观世音盛象。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代表乐于助人,见到众生有苦难,立刻就伸出援手,所以我们称赞观世音菩萨是千手千眼。千手千眼是比喻,并不是真的有一千只手、一千只眼,这是赞叹精明能干之人是双手万能。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是属于修行感应的范围,也是菩萨摄众的一种方便善巧示现。如果认真的推究起来,其实还是诸佛菩萨的悲心愿行与功德所呈现,希望藉由加持者的善心共同来圆成救护众生的广大悲愿,希望藉由加持的力量摄受被加持者能够进入佛门中努力的修行。加持的功德主要是来自于佛菩萨的悲愿,透过教化的力量来转变被加持者的心灵,因而产生转变有情众生因缘之力量。所谓神力的加持,主要是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既然「已发愿」行菩萨道,志向无上佛菩提,是「学『佛』」,而不是学「解脱出三界」入涅盘的「阿罗汉道」,那么「善修菩萨十度行」之自度度他渐次趋向「佛道」是定然必须修学的道路!始自六度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再加上入地菩萨之方便、愿、力、智波罗蜜,总共有十度的修学。其实长劫菩萨道之行止是以六度、十度为总纲而衍生出无量无边的菩萨万行,所以种种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依理来说,真正佛法中的,是得要演述三乘菩提的法要;所以这些梵呗的,其实只是方便的;真正要演述三乘菩提的法要,这才是佛法中的。经典中所说的,大多都是世尊还有诸菩萨、圣们他们讨论三乘菩提法要的聚会。但是,佛法流传到后代,因为要广为接引初机的学人,因此开设了很多很多的权巧方便法,所以这些以梵呗唱诵的方式来举办这种唱诵的,而且大都偏重在超度等等这些事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何等为十?所谓:以音声作佛事,为成熟众生故;以色形作佛事,为调伏众生故;以忆念作佛事,为清净众生故;以震动世界作佛事,为令众生离恶趣故;以方便觉悟作佛事,为令众生不失念故;以梦中现相作佛事,为令众生恒正念故;以放大光明作佛事,为普摄取诸众生故;以修菩萨行作佛事,为令众生住胜愿故;以成正等觉作佛事,为令众生知幻法故;以转妙作佛事,为众说法不失时故;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下是一些修学中的善巧方便和仪轨,若能善用则可作为修道助缘。1、安置佛堂若有条件,居士可在家安置佛堂。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迎请圣众降临常住,以加被行者及眷属智悲日增,直至圆满菩提;借佛坛之庄严表明行者皈依之信心,并使访客有见闻随喜之机缘;藉观佛、点灯、上香、献花、礼拜、供养、念颂等日课承事,使身口意全体投入佛事中,积集道业资粮,并回向众生成佛,长养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往往师父慈悲、行方便,所以我们应该洁身自爱,以免犯过。(1)同处一室应知长幼大小,要温文有礼软语相悦,互相赞叹劝勉,不得粗恶恼人,假使失语冒犯,应当软言忏谢。同房间有人已睡或在用功时,不得打扰别人,即便自己念佛或持咒也不应该念出声音。(2)在佛寺内洗脸、刷牙、漱口吐水要轻缓低头,不可进溅旁人。也不得面向佛金身或出家师父,免犯不敬。(3)在寺院里住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般修学净土宗的,以净土的三经、五经为依据;三经、五经一般都已经知道它的名相,我们在这边就不说了;那有时候又方便又加上一论,然后合称五经一论等等。净土宗以前曾经有大德出世,以方便来接引学人亲证自心净土,这个才是广义的净土宗;可是越到末后世,都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弥陀净土为主,就变成狭义的净土宗。那这个宗在佛法中的角色是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摄受根器是普 | admin 2018-07-22 |
![]() |
为什么呢?因为他继承了月称等人的邪见,用种种方便而否定如来藏唯识的真理。他为免别人问起他的时候,问他有没有证悟如来藏,是否证悟自心的这样子的尴尬,为了避免他自己没有证悟的尴尬,就用部派佛教的发展来断言唯识学是后起之说,而且广大的着作诸书来否定唯识宗的宗门正义。像这样都是还没有通达宗门的人。那这样没有通达宗门的人,怎么能够通达教门呢?因为教门其实是依 | admin 2018-07-22 |
![]() |
如印老不信三转法轮诸经正理,并以部派佛教之发展,而断言唯识学为后起之说,广着诸书以否定之,可免他人询问彼已否证悟自心时之尬尴;达赖则继承月称等人之邪见,种种方便而否定之,皆非通宗之人也。如是不通宗门之人,焉能通达教门?宗教二门俱未通达者,而著作《成佛之道,唯识学探源、如来藏研究、空之探究、性空学探源、佛教思想史》等,悉成戏论;所言俱不能至第一义谛故 | admin 2018-07-22 |
![]() |
他深入佛法之外,也会作妙伎乐,成就方便善巧,可说是佛教史上的音乐家、戏剧家。他善于以歌咏来诠释佛法,常诠“苦空无常”之理,奏曲而化人。曾作有一曲,名“赖咤和罗”(意译:苦空曲),其音清雅哀婉,深具感召力。感得华氏城五百位王子发心修道,开悟出家。华氏城国王恐其人民闻此乐音,舍离家法,国土旷废,乃令国内禁止其乐。此事成为佛教史上&ldq | admin 2018-07-22 |
![]() |
而且它是为后时三乘教法方便敷演,也就是说,华严是佛成佛的时候,以二十一天的时间,在菩提树下为有缘的天人众所说的佛法,这个其实是一时顿说的佛法。也就是说其实它是顿教,但是也是始教,但是它所说的佛法其实也含摄圆教佛法;因为佛在这个时候其实已经一时顿说了,已经把一切佛法全部都是开演出来了,为了就是要让后面三乘的教法,就是声闻、缘觉乃至于大乘别教的教法,能 | admin 2018-07-22 |
![]() |
《华严经》妙旨,乃五时三教之第一时,亦是始教;为后时之三乘教法方便敷演故,于菩提场及诸天,以二十一日时间说佛莲华庄严;始自十信凡夫位,终至究竟佛地之修证;内自心地无量三昧,外至十方佛土世界,小而无内,外而无际,森罗万象,靡所不包,故名大方广;万德庄严,具诸菩萨行,果德圆满如众色莲花悉皆具足,故名华严。华严所示既以如来藏之因地果地具足宣说,兼摄三乘解 | admin 2018-07-22 |
![]() |
所有一切修行,虽然有很多的方便,但是终究是汇归到成佛之道,也就是如来藏心——禅宗所悟的这个心、别教各宗各派所悟的这个心。那如果要修学大乘,不入此——这个如来藏门的话,就没有办法真正的进入内门修学菩萨的六度万行,乃至于逐渐的慢慢成就佛果。所以,佛子如果要修学佛法的话,应该要立志要入此不二门,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证悟此心其实是内门外门 | admin 2018-07-22 |